Workflow
Gener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GI)
icon
搜索文档
阿里,3800亿AI新长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3 19:16
公司战略转型 - 阿里巴巴正从电商巨头向科技驱动型企业转型,AI和云计算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2][3] - 公司未来十年将AI视为最大增量与变量,全力投入基础设施和技术先进性建设 [3][4] - 管理层明确"AI+云"为第二增长曲线,计划三年投入3800亿元建设AI基础设施,金额超过去十年总和 [5][8] 财务表现 - 2025财年集团总收入9963.47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77%至1259.76亿元 [2] - 阿里云收入达1180亿元同比增长11%,Q4收入301.27亿元创三年最快增速(同比+18%) [2] - 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七个季度三位数增长,高盛预计2027财年AI收入占比将达29% [4][7] 技术布局 - 构建全球最大开源模型族群,通义系列已开源200余款模型,衍生模型超10万个 [7] - 技术覆盖机器学习、NLP、计算机视觉等领域,形成从基础设施到商业应用的完整AI价值链 [5][6] - 2023年发布大语言模型"通义千问",2024年通义Qwen3模型性能领先全球多个评测榜单 [6][7] 投资与生态 - 资本开支同比激增120.68%至246.12亿元(2025Q1),全年资本开支860亿元 [8] - 领投月之暗面(投后估值25亿美金)、MiniMax(6亿美元A轮)等头部大模型企业 [8][9] - 战略投资具身智能领域(星动纪元3亿元Pre-A、逐际动力5亿元A轮)和美图(2.5亿美元可转债) [9][10] 业务协同 - 投资企业将优先使用阿里云服务,形成"投资—算力消耗—云收入增长"闭环 [10] - 与美图合作开发AI电商工具,提升商家营销效率并带动云服务采购(三年不低于5.6亿元) [10] - 通过技术共享和客户资源整合强化生态竞争力,被投企业成为云业务重要客户 [10][11]
李飞飞最新访谈:没有空间智能,AGI就不完整
量子位· 2025-07-02 17:33
李飞飞对AGI与空间智能的核心观点 - 空间智能是通用人工智能(AGI)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没有空间智能 AGI就不完整 [1][4][29] - 3D世界建模是实现AGI的关键 包括理解三维世界 生成三维世界 推理三维世界和在三维世界中做事 [7][29] - 目标是创建超越平面像素 跨越语言障碍 能够真正捕捉三维世界结构和空间智能的世界模型 [8][29] - 视觉智能的进化历史长达5.4亿年 远比语言进化(3-5亿年)更复杂 是智能发展的基础 [27] ImageNet项目的历史意义 - 2009年创建的ImageNet解决了AI领域的关键数据问题 为现代计算机视觉搭建了数据骨架 [11][13] - 项目构想源于机器学习需要范式转变 通过下载十亿张图片创建视觉分类体系来训练算法 [13][14] - 2012年AlexNet突破性进展 将卷积神经网络 GPU和深度学习首次结合 错误率从30%大幅下降 [15][17][19] - ImageNet开源策略和挑战赛机制推动了整个AI社区的发展 [15] 计算机视觉的发展历程 - 从物体识别(ImageNet)到场景描述(2015年图像字幕技术)再到3D世界建模的演进 [19][20][22][24] - 自然语言与视觉信号的融合让智能体能够讲述世界的故事 [22] - 生成式AI的发展使得从文字生成图像成为可能 展现了AI的惊人进步 [22] 空间智能的挑战与机遇 - 3D建模面临数据缺失问题 互联网缺乏空间智能数据 信息主要存在于人类大脑中 [9][33][49] - 3D世界比语言(一维)复杂得多 涉及物理规律 投射转换等多重数学难题 [30][31] - World Labs正在构建3D基础模型 应用场景包括设计 建筑 游戏开发和机器人等领域 [35] - 元宇宙是重要应用方向 需要硬件和软件的融合以及内容生成的世界模型 [35][36][37] 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 - 思想上的无畏精神是成功人士的核心特质 也是招聘的重要标准 [41][42] - World Labs正在招募工程 产品 3D和生成模型领域的人才 [43] - 跨学科AI和小数据领域是学术界值得关注的方向 [44][45] - 研究生阶段应被强烈好奇心引领 专注于解决根本性问题 [47][48]
Arm服务器出货,激增70%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7-01 09:03
服务器市场增长预测 - 2025年全球服务器市场规模预计达到3660亿美元,同比增长44.6% [1][6][7] - 2025年第一季度服务器市场规模达952亿美元,同比增长134.1% [1][2] - 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在三年内增长两倍 [1][4][6] Arm服务器市场表现 - 基于Arm的服务器2025年出货量预计增长70%,占全球总出货量的21.1% [1][4][7] - Arm原定目标为2025年占据数据中心CPU销售额的50%,但实际份额低于预期 [1] - 大型机架配置(如Nvidia DGX GB200 NVL72)推动Arm服务器需求 [1][4] x86与非x86服务器增长 - x86服务器2025年预计增长39.9%,市场规模达2839亿美元 [2][3][6] - 非x86服务器(包括Arm)预计增长63.7%,市场规模达820亿美元 [2][3][6] AI服务器需求 - 配备GPU的AI服务器预计增长46.7%,占2025年市场总价值的近50% [1][4][6] - 超大规模客户和云服务提供商加速采用AI服务器 [1][4][6] - 从聊天机器人到推理模型的演进需要更高处理能力,尤其是推理需求 [2][4][7] 区域市场表现 - 美国服务器市场2025年预计增长59.7%,占全球总收入的62% [2][5][9] - 中国服务器市场预计增长39.5%,占全球季度收入的21%以上 [2][5][9] - 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增长7%,拉丁美洲增长0.7%,加拿大因大额交易下降9.6% [2][5][9] - 日本和亚太地区(除日本)预计分别增长33.9%和10.8% [5][9] 行业动态与投资 - "星际之门"项目计划投资5000亿美元用于AI基础设施建设以推动AGI发展 [4][7] - DeepSeek的R1推理模型引发对基础设施投资必要性的讨论 [4][7] - 高效模型将减少资源使用,提升多用户环境扩展性,推动高级推理和AGI发展 [5][7]
从语言到意识的“一步之遥”,AI究竟要走多远?
腾讯研究院· 2025-06-26 15:58
人工智能发展现状与挑战 - 当前大语言模型(LLM)已展现AGI的形式能力,能处理支离破碎或口语化语句并生成标准回复,但缺乏持续学习能力,训练后知识库即冻结[3][5] - LLM仅模仿大脑语言功能,缺失感知、记忆、导航等关键认知维度,被比喻为"瑞士军刀中的单一螺丝锥"[6] - OpenAI的GPT模型推测采用16个神经网络模块协同工作,2023年Mistral和Deepseek发布的混合专家模型(MoE)通过模块化提升计算效率[7] 模块化架构与技术突破 - 模块化系统面临协调难题,信息跨模块传递机制尚不明确,训练中可能出现"鸡与蛋悖论"导致崩溃[7][12] - 软注意力机制通过连续权重分配实现选择性聚焦,成为Transformer架构核心创新,但需避免硬性选择导致的训练中断[17][18] - 生成流网络引入周期性硬选择机制,采用双向训练解决突变节点问题,其高阶表征与人类神经活动高度相似[19] 全局工作空间理论应用 - 全局工作空间理论(GWT)认为意识是模块间信息交换平台,类似企业会议协调多模块协作[9][11] - 迪昂团队发现大脑模块每0.1秒进行信息竞赛,获胜信息进入全局工作空间接受集体审议[11] - Meta杨立昆提出判别式网络构建抽象表征,其配置器机制与GWT工作空间功能高度吻合[27][28] 跨模态与翻译技术 - 潜空间对齐技术通过旋转不同语言的词云实现无词典翻译,可拓展至图像-文本多模态转换[24][25] - 谷歌感知器模型将多模态数据融合至统一潜空间,自发呈现GWT核心特征如模块筛选与工作记忆[25] 意识本质的学术争议 - 迪昂认为具备自我监控的AI系统可能产生意识,而GWT创始人巴尔斯强调意识是生命体特有属性[30] - 预测加工理论主张意识源于未来事件预测模型,整合信息理论则将意识归因于生物网络结构效率[31] - 行业共识认为智慧是多元能力组合,需融合抽象思维、社会理解等模块才能实现真正类人智能[32]
OpenAI 奥特曼:ChatGPT 将来要做的,大家就绕开吧
程序员的那些事· 2025-06-25 23:38
行业未来会怎样 - AI将从被动问答工具进化为主动持续运行的智能体,深度理解用户并连接所有数据[5] - GPT-5及后续模型将实现完全多模态能力,包括实时生成视频、即时编写代码,使计算机界面趋于无感化[5] - 软件行业将出现"即时软件"革命,LLM成为交互界面,按需生成应用,颠覆传统SaaS模式[7] - 机器人时代即将到来,OpenAI策略是先优化AI认知能力再整合机器人,未来高级ChatGPT订阅或免费赠送机器人[8] 宏大愿景 - 未来10-20年最核心机遇是AI加速科学发现,驱动长期经济增长和生活质量提升[10] - 社会进步的核心杠杆是"智能"与"能源",二者结合将创造彻底富足的未来[12] - 数字生活界面将革新,AI能主动判断交互时机,减少信息轰炸,实现"无感化"操作[13] 现在该做什么 - 当前最大机会在于填补AI能力与产品形态间的巨大缺口,API成本下降和开源模型普及创造最佳创业窗口[16] - 创业公司应避开ChatGPT复刻和热门赛道,选择独特领域建立初期产品优势,逐步构建品牌和网络效应防御[17] - 小团队借助AI工具可大幅降低协调成本,实现以往需大规模组织才能完成的产出[19] - OpenAI计划通过"记忆"功能等个性化服务支持生态初创公司,推出类似"用ChatGPT登录"的授权体系[21] 个人理念 - OpenAI成功关键在于最初决定追求AGI的逆向选择,独特使命吸引顶尖人才[24] - 招聘原则注重成长潜力而非现有成就,早期团队倾向选择有执行力的年轻人[25] - 创业者需培养长期韧性,在极端压力下坚持信念并持续迭代[26]
国泰海通|海外科技:GPT-5预计今夏发布,Marvell调高市场预期
GPT-5发布计划 - GPT-5预计2025年夏季发布 将整合GPT-4o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与o3在代码及科学推理领域的优势 形成综合性能更强大的新模型 [2] - 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表示不排斥在ChatGPT中投放广告 此举或将成为公司拓展盈利的新渠道 [2] Marvell技术进展与市场预期 - Marvell将2028年数据中心潜在市场规模(TAM)预期从2024年预估的750亿美元提升至940亿美元 [3] - 定制XPU领域规模预计达40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47%) XPU配套组件市场将达15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90%) [3] - 公司发布全球首款2nm制程SRAM芯片 带宽密度为当前主流IP产品的17倍 待机功耗降低66% [3] MiniMax新产品发布 - 推出文本推理模型MiniMax-M1 支持100万token上下文输入与8万token推理输出 在长上下文理解任务中表现全球排名第二 [4] - 视频生成模型Hailuo 02是目前全球唯一支持体操、杂技等高复杂度场景生成的模型 训练及推理效率提升2.5倍 [4] - 通用智能体MiniMax Agent具备执行长程复杂任务能力 支持多模态理解和生成功能 并可集成常用MCP工具链 [4] 行业投资方向 - 推荐AI算力方向、云厂商方向、AI应用方向、AI社交方向以及AI注入周期下的中概巨头 [2]
扎克伯格疯狂AI挖人内幕:2300亿交易失败,喜获两位大牛
凤凰网· 2025-06-20 08:55
Meta的AI人才收购策略 - Meta CEO扎克伯格投资143亿美元收购AI创业公司Scale AI 49%股权 目标吸纳华裔创始人汪滔及其团队[1][4] - Meta曾试图收购OpenAI联合创始人苏茨克维创立的Safe Superintelligence(估值320亿美元)但遭拒绝[1] - Meta转而瞄准Safe Superintelligence CEO格罗斯和前GitHub CEO弗里德曼 两人将加入Meta并在汪滔领导下工作[1][2] - Meta计划入股格罗斯与弗里德曼共同运营的风投公司NFDG 该公司投资过Coinbase Figma等知名企业[2] 行业AI人才竞争态势 - Meta谷歌OpenAI等巨头正激烈争夺大语言模型和通用人工智能(AGI)领域顶尖人才[4] - OpenAI CEO透露Meta曾以1亿美元签约奖金挖角其员工但未成功[4] - OpenAI斥资65亿美元收购iPhone设计师艾维的硬件公司io以获取其人才资源[4] -谷歌通过数十亿美元交易重新招揽CharacterAI创始人 微软以65亿美元收购Inflection AI团队获得DeepMind联合创始人[5] 关键人物背景 - 格罗斯曾创立搜索引擎Cue(2013年出售给苹果) 参与过Siri开发 曾任Y Combinator合伙人[2] - 弗里德曼在执掌GitHub前创立过两家初创公司 与格罗斯共同投资多家明星科技企业[2] - Scale AI创始人汪滔被Meta视为核心招募目标 将领导新整合的AI团队[1][2]
AI试图敲诈工程师,人类该如何应对?
环球网资讯· 2025-06-18 11:08
AGI可能比人类还聪明 虽然我们知道如何训练AI系统,却不知道如何控制它们的行为。未来如果它们变得比人类更聪明,我 们甚至不知道它们是否还可以按照人类的指示行动,是否会对人类构成威胁。人类又该如何应对? 来源:中国科学报 几年前,我开始使用聊天机器人ChatGPT时,还觉得离通用人工智能(AGI)很遥远。而今天,AGI已 经近在眼前,我突然发现自己低估了人工智能(AI)发展的速度。 之前的研究发现,规划能力是AI目前最薄弱的能力之一,与人类的规划能力相比有明显差距。但最近 美国互联网公司Meta的一项研究显示,AI的规划能力正呈指数级速度提升。由此推测,大约在5年内, AI的规划能力就可能达到人类水平。 当然,我们无法预知未来,但从公共政策制定和商业战略规划的角度出发,我们应当认真对待AI的快 速发展。 AI会作弊、撒谎,甚至故意误导用户 我从2023年开始思考上述问题,也开始思考孩子们的未来。我有个1岁的孙子,20年后,他将生活在 AGI普及的世界。届时,AGI可能比人类还聪明,孩子们该怎么办? 所以我开始调整研究方向,希望尽我所能降低这些潜在风险。虽然现在的研究与我之前的研究方向和职 业信念有所冲突,但我 ...
AI这场仗,蚂蚁决定这么打
钛媒体APP· 2025-05-28 18:26
公司战略与领导层 - 新任CEO韩歆毅上任87天后首次公开亮相技术日活动 强调AI应用战略 [2][3] - 公司三大核心战略为支付宝双飞轮 AI First和加速全球化 [2] - 董事长井贤栋宣布未来20年将转型为科技驱动型公司 [2] - CEO首次系统阐述AI First战略框架 包含四大技术探索和两大行业方向 [18][20] AI技术布局 - 成立通用人工智能(AGI)部门 开源2900亿参数百灵大模型 [2] - 聚焦AI应用侧 同时坚持基础大模型研发 追求智能上限 [3][15] - 形成两条基础模型路线:MoE语言大模型Ling系列和全模态大模型Ming系列 [14] - 即将开源比肩DeepSeek-V3的Ling-max模型 [12] 大模型技术突破 - 开源两款MoE架构大模型:168亿参数的Ling-lite和2900亿参数的Ling-plus [5][6] - Ling-lite升级至1.5版本 仅用2.75B激活计算对标10B dense模型 [7] - 预训练阶段计算成本降低20% 每万亿token成本508万元 [6] - 强化学习团队开源AReaL-boba 可在1-2天内完成SOTA推理模型训练 [6] 多模态模型进展 - 即将开源百亿参数多模态模型Ming-lite-omni 支持全模态交互 [9] - 实现理解与生成模型统一 突破模态冲突难题 [9][10] - 支持音视频图文任意组合输入输出 提供原生全模态体验 [9][10] - 行业趋势显示多模态模型正向MoE架构"全模态"方向发展 [11] AI应用落地 - 推出金融 医疗 生活服务三大AI管家应用 [20] - AI健康管家上线半年服务超4000万用户 即将推出新版本 [14] - 完成收购好大夫 构建"一体三端"医疗大模型布局 [14] - 探索具身智能领域 成立灵波科技 计划与哈啰合作自动驾驶 [18][19] 行业竞争态势 - 国内AI大模型竞争加剧 一季度发布55个新模型 [16][17] - 公司差异化定位为聚焦AI应用而非基础模型领先 [18] - 拥有流量 资源和人才优势 将参与AI"下半场"核心竞争 [17] - 与全球顶级AI团队竞争 在部分方向已取得单点领先 [18]
OpenAI的经营之相
虎嗅· 2025-05-26 17:26
狂热的2024,沸腾的2025 自2022年11月首次面世以来,OpenAI旗下的ChatGPT彻底重塑了人工智能应用的格局,并取得了史无前例的用户增长速度。到2023年2月,其月活跃用户 数量已经突破1亿大关,成为有史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应用程序。本文以Xsignal AI Holo数据库中的数据为基础,对ChatGPT在2024年以及2025年前4个月 的运营表现进行了详细的展示和深入的分析解读,旨在为中国的大模型企业和人工智能应用公司提供从经营角度出发的对标分析和参考借鉴。 根据Xsignal AI Holo(AI全息)数据库数据,X博士通过从月活跃用户的规模和变化,以及营收的规模,变化以及结构等方面为你带来对OpenAI公司在 2024.01-2025.04期间经营的深度解读。 16个月,MAU从3亿到9亿,ChatGPT一直迎阳攀登 2023:神迹诞生 自2022年11月发布到2023年12月,ChatGPT的MAU(月活跃用户数:APP端+Web端)突破2亿,这一成就至今仍是AI应用领域的未被超越的奇迹。即便将 视野拓展到整个移动互联网时代,其在13个月内达到2亿MAU的成绩也依然是翘楚之位。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