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ban air mobility

搜索文档
Eve Air Mobility Twenty-Year Market Outlook Highlights Growth of Urban Air Mobility Globally
Prnewswire· 2025-06-15 14:00
行业前景 - 全球城市空中交通(UAM)市场未来20年将迎来显著增长 预计到2045年将需要3万架电动垂直起降(eVTOL)飞机来支持30亿乘客运输 创造2800亿美元客运收入 [1][4] - 关键驱动因素包括城市人口增长(2050年新增20亿城市人口)、交通拥堵问题(伦敦/纽约等城市年均拥堵时间超200小时)以及可持续发展需求 [5][7] - 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城市点对点交通、机场接驳、旅游观光、医疗服务及企业专机等 [5] 区域市场分析 - 亚太地区增长潜力最大 受益于高密度超大城市群和中产阶级崛起 [6] - 北美市场因大量投资和成熟航空生态具备优势 欧洲受制于监管可能增速较慢 [6] - 拉丁美洲将利用eVTOL应对城市化挑战 中东虽规模小但创新接受度高 非洲市场侧重解决基建不足和提升旅游业 [6] 产品与技术 - 公司将在2025巴黎航展发布Eve-100全尺寸模型 关键改进包括新舱体设计、四叶螺旋桨和轮式起落架 显著提升安全性/舒适性/机动性 [3] - 电池技术需提高能量密度以支持更广泛和长距离应用 [12] 基础设施与生态 - 现有机场和全球27000架民用直升机的基础设施将支持初期运营 [2] - 空管系统(ATM)对高密度空域整合和未来无人驾驶运营至关重要 [12] 发展挑战 - 安全运营是规模化前提 需建立全面且易获取的监管框架 [8] - 2035年全球将有800多个百万级人口城市(合计25亿人) 加剧现有交通压力 [7]
Eve Air Mobility Showcases Aircraft Design Evolution, Testing Progress, and Integrated Services Solutions at the Paris Air Show 2025
Prnewswire· 2025-06-11 20:00
公司动态 - Eve Air Mobility作为电动垂直起降(eVTOL)飞机领域的全球领导者,正在推进其eVTOL项目,包括飞机设计演变、严格测试计划以及集成服务解决方案TechCare的开发[1] - 公司采用"先认证后飞行"而非"先飞行后认证"的方法,强调通过全面的地面测试确保安全和合规性,利用Embraer丰富的飞机认证经验[3][4] - 已完成大量组件和系统测试,现进入车辆集成和地面测试阶段,计划2025年夏季开始飞行测试,2025-2026年间将使用5-6个原型机进行数千次开发和认证飞行[4] 产品设计更新 - 引入轮式起落架选项,配备可选轻质滑橇,增强地面机动性,减少滑行能耗,提高操作灵活性[6] - 优化客舱内饰采用轻量化座椅和全柔性设计,可快速在4名乘客和货舱配置间转换,最大化飞机利用率[6] - 采用固定俯仰升力器和推进器组合,配合专利四叶片设计,使升力器转子叶片能自主对准支柱,减少巡航阶段阻力[6] - 气动机翼设计跨度15米但可模块化装入标准集装箱运输,具有单作动器和副翼设计,无襟翼[6] - 与Garmin和Crouzet合作开发直观的四轴侧杆驾驶舱,结合Embraer第五代电传飞控系统,简化飞行员操作[6] 服务生态系统 - TechCare服务组合为eVTOL运营提供全生命周期支持,包括维护适航性的一站式服务,利用Embraer全球服务中心网络[5][7] - Vector空中交通管理解决方案整合到TechCare中,提供起飞降落调度、机队规划和交通控制等集成售后服务[6][7] - 服务内容包括:通过Embraer-CAE培训服务提供飞行员培训、全球维护服务网络、BAE Systems提供的电池交换系统以及24/7全球备件支持[10] 行业定位 - 公司致力于加速城市空中交通(UAM)生态系统发展,结合初创企业思维和Embraer 55年航空专业经验[8] - 采取整体方法推进UAM生态系统,包括先进eVTOL项目、全球服务支持网络和独特的空中交通管理解决方案[8] - 公司股票自2022年5月10日起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代码为EVEX(普通股)和EVEXW(公开认股权证)[8]
To Hold or Fold Archer Aviation Stock as eVTOL Adoption Grows?
ZACKS· 2025-06-05 22:06
Key Takeaways ACHR shares surged 181% in a year, outperforming its industry, sector, and the broader market. FAA certifications and flight-testing fuel optimism for Archer Aviation's Midnight jets rollout. ACHR is yet to generate revenues and faces challenges from safety concerns and negative ROICThe global eVTOL (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market experienced notable developments in 2024, marked by significant growth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with North America constituting a significant ...
摩根士丹利:特斯拉-无人机:特斯拉是一家身披消费外衣的国防公司?
摩根· 2025-06-04 13: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股票评级:对特斯拉评级为“Overweight”(增持),行业观点为“In - Line”(与大盘表现一致),目标价为410美元,2025年6月3日收盘价为344.27美元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无人机战略意义凸显:乌克兰无人机攻击事件凸显无人机在AI时代的战略作用,未来战争将大量使用无人机,且中国在全球无人机制造领域占主导地位,美国存在无人机制造短板 [1][5][16] - eVTOL市场潜力巨大:摩根士丹利团队预测城市空中出行(UAM)的潜在市场规模(TAM)到2040年将达到1万亿美元,到2050年将达到9万亿美元,1架eVTOL飞机产生的收入约相当于15辆共享出行车辆 [8] - 特斯拉具备相关能力:特斯拉在制造、材料科学、导航/自主系统、电动马达开发、电池存储、基础设施和机器人技术等方面拥有相关技能,有望在低空经济中发挥作用 [9] - 星链的重要性:星链在低空经济中起到连接作用,低延迟、可靠、冗余的卫星通信在俄乌战场中对作战行动至关重要 [10] - 潜在价值分析:基于全球eVTOL/UAM模型,对特斯拉在该市场的潜在价值进行情景分析,按每股计算,潜在初步结果低至100美元,高至约1000美元或更多,当前410美元的目标价未包含特斯拉参与航空市场的估值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背景与现状 - 无人机攻击事件:上周末乌克兰用117架无人机对俄罗斯至少4个空军基地发动攻击,摧毁多架高价值战略飞机,凸显无人机战略作用 [1] - 美国无人机短板:在特斯拉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马斯克指出中国主导全球无人机市场,美国目前无法自主制造无人机 [5][16] - 传统与AI操作对比:传统技术下操作1架3000万美元的无人机需要5人,而AI技术下1人可操作100架无人机,这可能改变全球传统国防预算格局 [18][20] 市场规模预测 - eVTOL市场规模:摩根士丹利团队预测UAM的TAM到2040年达1万亿美元,到2050年达9万亿美元,投资者可能未充分意识到该市场变革的规模 [8] 特斯拉相关分析 - 技能与能力:特斯拉在制造、材料科学等多方面拥有相关技能,从商业和非商业角度都可能在低空经济中发挥作用 [9] - 星链的作用:星链在低空经济中是连接的关键,在俄乌冲突中卫星通信对作战行动至关重要 [10] - 潜在价值:基于全球eVTOL/UAM模型对特斯拉潜在价值进行情景分析,按每股计算,潜在初步结果低至100美元,高至约1000美元或更多,当前目标价未包含其参与航空市场的估值 [12] 行业投资情况 - 资本形成:据Pitchbook数据,美国风险投资支持的航空航天与国防公司年初至今已筹集近65亿美元新资本,多数为普通投资者不熟悉的初创公司,还列举了部分重大交易和知名无人机初创公司的估值情况 [12] 其他相关信息 - 相关报告推荐:列出多篇与特斯拉相关的报告,如《Tesla Inc: 11 Things (Robot Ninja Warrior, Tesla Glass, the Elonomy...)》等 [23] - 公司情况说明:截至报告撰写时,特斯拉未对潜在航空相关产品或服务发表评论,也未发现其正在进行的具体电动航空相关项目 [24]
Joby Aviation Stock Up 28.8% on Wednesday's Trading: Here's Why
ZACKS· 2025-05-30 00:26
Shares of Joby Aviation, Inc. (JOBY) have performed exceedingly well on the bourse on May 28, 2025, closing the trading session at $8.86 per share, up 28.8% from the previous day's closing. The upside was owing to the announcement made by JOBY related to the successful closure of the first $250 million tranche of a previously announced strategic investment from Japan’s auto giant, Toyota Motor Corporation (TM) , for the certification and commercial production of Joby’s electric air taxi.The upside in Joby's ...
Toyota Supercharges Joby: $250M Capital Infusion Ignites Stock
MarketBeat· 2025-05-29 01:54
Joby Aviation TodayJOBYJoby Aviation$8.97 +2.09 (+30.39%) 52-Week Range$4.66▼$10.72Price Target$8.67Add to Watchlist Joby Aviation NYSE: JOBY saw its stock price climb sharply on May 28, 2025. This surge followed a major announcement that has clearly excited investors about the electric air taxi developer's future. The company confirmed it has received the first $250 million part of a larger investment from automotive leader Toyota Motor Corporation NYSE: TM. This significant funding immediately boosted ma ...
Archer vs. Joby: Which eVTOL Stock Aces in Urban Air Mobility?
ZACKS· 2025-05-28 03:31
行业概述 - 电动垂直起降(eVTOL)飞行器需求近年显著增长 主要驱动因素为城市交通拥堵加剧和颠覆性交通技术出现[1] - 城市空中交通(UAM)领域投资热度上升 推动Archer Aviation(ACHR)和Joby Aviation(JOBY)等公司估值提升[1] - 监管审批进展和基础设施投资加速 推动eVTOL行业商业化进程[3] 公司战略比较 - Archer采用网约车模式 与美联航等合作开发市中心与机场/郊区的短途共享航班[2] - Joby采用垂直整合模式 自主设计运营空中出租车服务 获丰田和达美航空支持[2] - Archer在商业化进程占优 Joby在长期技术潜力方面更具优势[19] 财务状况 - Archer 2025Q1现金储备10.4亿美元 长期债务7400万美元 无短期债务[4] - Joby 2025Q1现金储备8.1亿美元 无长短债务[7] - 两家公司均处于收入前阶段 盈利能力尚未验证[11] 业务进展 - Archer与Anduril工业合作测试双用途货运eVTOL 并成为LA28奥运会官方空中出租车供应商[5] - Archer乔治亚州工厂2025Q1启动量产 计划2025年底实现Midnight机型商业投放[6] - Joby连续两季度取得飞机认证突破 与维珍航空合作启动英国希思罗/曼彻斯特枢纽服务[8] - Joby计划2025年中向迪拜交付首架eVTOL 2025年底至2026年初启动商业客运[9] 市场表现 - Archer股价近三月上涨19.2% 近一年暴涨230.9%[15] - Joby股价近三月下跌5.3% 近一年涨幅36.4%[15] - 两家公司ROE均为负值 显示尚未实现股权资本有效回报[16] 发展障碍 - eVTOL市场处于早期阶段 商业模式可持续性存疑[10] - 公众对安全性/噪音/价格接受度构成市场推广主要障碍[11] - 行业面临监管审批进度和基础设施配套等系统性挑战[18]
EHang(EH)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26 21: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Q1总营收较去年Q1和2024年Q4有所下降,主要因EH216系列产品销量减少 [31][32] - 2025年Q1毛利润为1630万元,毛利率提升至62.4%,高于2024年同期的61.9%和2024年Q4的60.7%,得益于EH216系列产品平均售价提高 [32] - 2025年Q1总运营费用环比下降31.6%,主要因员工薪酬和股份支付费用大幅减少;调整后运营费用为6360万元,同比增长16.8%,环比下降19.3%,同比增长因公司扩张招聘人才,环比下降体现成本控制和效率优化成果 [33] - 2025年Q1调整后净亏损3110万元,主要因该季度交付量下降;截至2025年3月31日,现金、受限存款和短期投资总计11.1亿元,公司有充足资金储备 [34][36] - 公司维持2025年全年营收目标9亿元不变 [30][36]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Q1交付11架EH216S,产生营收2610万元,交付量低受季节性放缓、客户内部预算和审批流程、客户等待OC认证后下单等因素影响 [14][15] - 2025年Q1启动云浮生产基地的扩建和升级,主工厂面积翻倍,全面投产后年产能可达1000架;同时在安徽合肥和山东威海建设额外组装设施 [15][16]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国内市场,2025年Q1公司被超1.9万篇国内媒体报道,包括央视春晚等,预计覆盖约800亿人次 [28] - 国际市场,2025年Q1公司在英、法、西、美、日等国媒体被提及超3600次,全球覆盖超16.9亿人次;EH216在西班牙贝尼多姆和墨西哥完成演示飞行;泰国当地合作伙伴与国家空中交通管制局开展普吉岛航线和场地初步评估,运营团队已就位,计划近期在泰国指定监管沙盒内开展商业试飞 [29][30]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从自主飞行器制造商向综合城市空中交通平台运营商转型,提供涵盖飞机硬件、软件、运营服务和标准系统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6] - 采用分阶段战略,先隔离后整合、先旅游后运输、先试点后扩张,积累飞行测试数据,支持运营商合作伙伴 [7] - 持续投入研发,拥有超700项已授权和待授权专利资产,近半团队专注研发;通过清华校友航空航天与智能制造委员会和与西班牙萨拉戈萨大学、广州大学的合作,构建创新生态系统,深化与欧盟航空安全局合作 [12][13] - 拓展多元化业务,包括物流和应急救援领域,开发适用于这些场景的专用无人机,已在多次应急演练中使用并获相关部门关注和初步采购意向 [25][27] - 与江淮汽车、国显控股等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发下一代EVDO制造基地;与CCIT、CCCFHDI工程公司开展三方合作,聚焦特色低空旅游路线、多维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和国际市场拓展 [22][23] - 与传统地面交通竞争,公司EH216S多旋翼配置占地面积小、成本低、自主飞行消除飞行员培训和雇佣成本,随着运营数据积累,持续适航计划可降低成本;通过技术和产品开发提升竞争力,如为EH216s升级开发高效电机、快速充电电池和固态电池解决方案,VT35推进PC认证,推出后将具价格和竞争力优势 [45][48]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5年公司取得重大监管突破,全资子公司亿航通用航空和合肥客户运营商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首批载人无人驾驶飞行器运营证书,标志公司进入商业飞行运营时代,国内低空经济商业体外服务开启 [5] - 一季度业绩下滑是暂时的,潜在需求依然强劲,随着OC证书发放,消费者咨询和订单量显著增加,预计二季度业绩强劲反弹,多个大客户订单将在二季度开始分批交付 [17][18][19] - 对未来几个季度的增长势头有信心,将继续推进运营和产品销售,构建多元化收入来源,全力实现全年营收目标 [30] 其他重要信息 - 2025年3月,亿航通用航空和合肥运营商获中国民航局颁发的首批载人无人驾驶飞行器运营证书,标志公司从产品认证进入商业飞行运营时代 [5] - 下一代远程无人驾驶载人eVTOL VT35完成首架组装,正进行全面飞行测试,中国民航局已受理其型号认证申请,预计借助EH216S认证经验加速VT35认证进程,计划2025年第三季度推出 [10][11] - 两个获得认证的运营商(合肥黑航和亿航通用航空)已进入载人试飞阶段,在广州穗港码头和合肥庐岗公园为内部员工和受邀乘客提供飞行服务,积累足够经验和安全数据后将向公众售票 [20] - 公司积极为规模化商业运营做准备,包括完善客户服务基础设施、支持客户建立运营中心、建设多个低空经济相关设施等 [20][21]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哪个季度可能看到销售和交付显著增长 - 一季度业绩受季节性、客户预算审批和OC认证预期等因素影响下滑,但OC认证后二季度交付量和销售额已有改善,一季度与吉林、江西、贵州、海南、安徽和广东等地客户洽谈的大订单将从二季度开始分批转化为交付,公司维持全年9亿元营收目标不变 [37][38][39] 问题2: EH216所有者获得运营证书平均需要多长时间,今年还有多少运营商可能获批商业运营 - 亿航通用航空和合肥黑航是全国首批获得无人驾驶民用飞机运营证书的运营商,OC发放明确了监管标准和框架,预计将缩短未来运营商的申请时间,目前许多客户运营公司正在申请中 [40][41] 问题3: 面对竞争,公司如何保持竞争力 - 城市空中交通和城际航空运输市场需求不同,公司EH216S多旋翼配置占地面积小、成本低,与传统地面交通竞争;通过持续技术和产品开发提升竞争力,如为EH216s升级和推进VT35认证,VT35推出后将具价格和竞争力优势 [43][45][48] 问题4: 何时能看到销售增长,能否在上半年实现增长;订单指引情况;运营商何时开始商业运营 - 一季度销售受季节性和OC认证进度影响是暂时的,二季度订单和客户数量已回升,销售强劲,公司维持全年9亿元营收目标不变,大订单推进中,合同确定后将披露;合肥运营商已开始运营,分阶段进行,目前第一阶段仅限内部员工和受邀乘客,第二阶段将向公众售票 [51][52][54] 问题5: 广州和合肥正式商业运营的首航仪式时间;申请OC的终端客户情况 - 广州和合肥运营商在OC认证后进行试飞,安全是低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首要考虑,目前两地已进入载人试飞阶段,为内部员工和受邀乘客服务,积累足够经验后将向公众售票,因运营已开始,首航仪式并非必要;有大量机队的客户正在积极申请OC,如文成客户已组建专业团队并提交申请,已获华东地区管理局受理 [58][59][60] 问题6: 目前商业化进展和运营状况下,公司是否进行初步评估,每日营收和客流量情况如何 - 两个认证运营商已开始试飞,保持日常定期飞行以积累运营经验和数据,测试预订平台;从二季度开始,随着更多客户获得OC,预计试飞数量将增长至1000架次,且后续还会进一步增加 [64][65] 问题7: 升力巡航产品的适航认证进展;海外市场拓展进展 - VT35组装完成,基于VT30进行关键组件升级,计划2025年第三季度正式推出;目前正在进行全面飞行测试,中国民航局已受理型号认证申请,预计借助EH216S认证经验加速认证进程;一季度在西班牙贝尼多姆和墨西哥完成演示飞行,公司业务已覆盖全球20个国家;计划先在泰国开展商业运营,泰国合作伙伴已与国家空中交通管制局开展普吉岛航线和场地评估,运营团队已就位 [68][70][71] 问题8: 二季度销售和交付增长是否意味着下半年营收显著增加;Q1毛利率改善原因及按型号交付量细分情况 - 二季度销售增长强劲,预计同比大幅增长,下半年营收同比增长将更强;Q1毛利率改善部分因平均售价提高,一季度交付11架EH216S给零售客户,无折扣售价239万元/架,且采购量增加使总成本下降 [73][75][76] 问题9: 云浮和合肥工业园区的计划生产产能及进度;SG&A费用是否维持40%增长指引不变 - 一季度启动云浮工厂扩建升级,主工厂面积增至4.8万平方米,计划年底前将年产能提高到1000架;合肥与江淮汽车、国显控股合作建设现代化低空飞机制造基地,预计1 - 2年完成,目前正在建设过渡设施;公司今年注重费用管理,一季度财务结果已体现成效,将继续严格控制SG&A费用增长,维持全年40%运营费用增长指引和9亿元营收目标不变 [78][81][83] 问题10: 公司如何看待国家发改委关于扩大低空经济应用的声明 -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将安全放在首位,两个OC认证运营商将遵循三阶段方法(货运试飞、客运试飞、常规客运运营),确保安全稳定过渡到商业运营;目前广州和合肥运营商已进入客运试飞阶段;国家发改委的指导强调了行业安全要求,公司在该领域已有十多年投入,且国家发改委低空办公室通过定期沟通会议持续跟踪公司客运运营情况 [85][86][87]
EHang Reports First Quarter 2025 Unaudited Financial Results
Globenewswire· 2025-05-26 15:37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第一季度亿航智能在业务和财务方面有进展与挑战 业务上EH216 - S获运营许可、VT35认证推进、生产基地扩张 财务上营收下降但毛利率上升 公司对未来商业运营有信心并维持年度营收指引 [15][17][40] 业务亮点与进展 运营资质与认证 - 2025年3月28日中国民航局向EH216 - S的两家运营商颁发首批民用载人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 运营商可在中国指定运营地点开展商业载人飞行服务 [3] - EHang的VT35正在申请中国认证 民航局已受理其型号认证申请 首架VT35已制造完成并进行全面飞行测试 计划2025年第三季度推出 [5] 生产基地建设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开始扩建升级云浮生产基地 工厂面积将翻倍至48000平方米 计划年底将年产能提高到1000架 [8] - 2025年2月公司宣布与江淮汽车和国轩控股战略合作 在合肥共建先进eVTOL生产基地 以满足需求和加速低空经济商业化 [9] 飞行活动与市场拓展 - 2025年1月公司客户在上海龙华机场eVTOL运营中心进行EH216 - S试飞 [10] - 2025年1月公司客户在深圳罗湖体育休闲公园推出罗湖UAM展览体验中心 设有EH216 - S自动化多层智能起降场 [11] - 2025年2月和3月在当地客户和合作伙伴支持下 EH216 - S分别在西班牙贝尼多姆和墨西哥飞行 公司全球业务拓展至19个国家 [12] 合作与生态建设 - 2025年2月公司在广州成立清华大学校友会航空航天与智能制造委员会 促进大湾区低空经济创新生态发展 [13] - 2025年3月公司与西班牙萨拉戈萨大学和广州大学签署谅解备忘录 共建低空飞行安全联合实验室 [13] - 2025年5月公司与CCIT和CCCC - FHDI扩大合作 共同开发沿海和内河低空基础设施 聚焦六个战略领域 [14] 财务情况 营收与成本 - 总营收为2610万元人民币(360万美元) 相比2024年第一季度的6170万元和2024年第四季度的1.643亿元下降 主要因EH216系列产品销量减少 [7][19] - 营收成本为980万元人民币(140万美元) 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2350万元和2024年第四季度的6460万元下降 与EH216系列产品销量下降一致 [20] 利润与亏损 - 毛利润为1630万元人民币(220万美元) 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3820万元和2024年第四季度的9970万元下降 主要因EH216系列产品销量减少 [21] - 毛利率为62.4% 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61.9%提高0.5个百分点 较2024年第四季度的60.7%提高1.7个百分点 主要因EH216系列产品平均售价提高 [7][22] - 运营亏损为8990万元人民币(1240万美元) 相比2024年第一季度的6580万元和2024年第四季度的5600万元增加 [7][24] - 净亏损为7840万元人民币(1080万美元) 相比2024年第一季度的6340万元和2024年第四季度的4690万元增加 [7][26] 资产负债 - 截至2025年3月31日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短期存款和短期投资余额为11.144亿元人民币(1.536亿美元) [7][28] 非GAAP财务指标 - 调整后运营费用为6360万元人民币(880万美元) 相比2024年第一季度的5450万元和2024年第四季度的7880万元有变化 [34] - 调整后运营亏损为4260万元人民币(590万美元) 相比2024年第一季度的1260万元和2024年第四季度的运营收入2720万元有变化 [7][36] - 调整后净亏损为3110万元人民币(430万美元) 相比2024年第一季度的1010万元和2024年第四季度的净收入3640万元有变化 [7][37] 管理层观点 首席执行官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在城市空中交通商业化道路上取得决定性时刻 民航局向EH216 - S运营商颁发运营合格证是重要里程碑 使城市空中交通面向公众 [15] - 下一代VT35进入型号认证阶段 将拓展公司产品组合和应用场景 公司将继续创新和逐步扩大商业运营 [16][17] 首席财务官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下降主要因客户采购计划与3月底首批运营合格证发放时间有关 但第二季度销售和交付量回升 [18] - 公司运营未受关税措施影响 正在探索美国以外的上市选择 [19] 业务展望 - 公司维持2025财年约9000万元人民币的年度营收指引 该展望基于当前信息 可能会变化 [40]
Why I'm Not Selling Archer Aviation Stock
The Motley Fool· 2025-05-23 17:30
Archer Aviation (ACHR -2.13%) has been in the spotlight recently, and not just because its stock has soared over 200% in the past year. A scathing short-seller report from Culper Research accused the 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eVTOL) aircraft company of systematically misleading investors about its development progress. The report alleges everything from timeline misrepresentations to questionable flight test claims.As someone who covers Archer Aviation regularly, I'll admit the report raises s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