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搜索文档
教育部发布10条措施,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
新京报· 2025-10-24 08:48
政策核心目标 - 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针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阶段性特点和突出问题制定系统性工作措施 [4] 减轻学业压力措施 - 有效缓解学生考试升学焦虑,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严禁布置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鼓励每周设置一天“无作业日” [4] - 规范考试管理,减少日常测试频次,合理设置考试难度,不得以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排名 [4] - 巩固校外培训治理成果,继续严控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规范非学科类培训,加强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防范治理 [4] - 有序推进中考改革,加快扩大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到校,开展均衡派位招生试点 [4] 身心健康促进举措 - 全面推行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普遍开展“班级赛”“年级赛”等全员性体育比赛活动 [5] - 鼓励推行“课间15分钟”,延长学生课间活动时间,丰富课后服务体育项目,增加学生户外活动时长 [5] - 保障学生充足睡眠时间,合理安排学校上下学时间,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将学生睡眠状况纳入监测体系 [6] - 每月至少开展一次综合性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生命教育、青春期教育和挫折教育 [4] 网络与校园环境管理 - 加强学生网络素养教育,规范管理学生带入学校的智能终端产品,严禁将手机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 [6] - 压实网站平台监管责任,优化算法推荐机制,不得向学生推送危害心理健康的各类信息 [6] - 实施中小学“护苗行动”,及时化解学生间矛盾冲突,坚决防止各类学生欺凌行为 [9] - 学校普遍建立心理健康类、艺体类、科技类等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推动“生生有社团” [9] 支持体系建设与专业干预 - 针对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等特殊学生群体建档立卡,“一生一策”加强心理健康指导,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家访 [7] - 推进建设全国学生心理健康监测预警系统,每年组织开展1次心理健康抽样监测,每名学生每学年接受心理测评一般不超过1次 [8] - 配齐配强专职心理健康教师、校医和保健教师,构建班主任、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精神科医师三级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8] - 利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赋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支持地方探索开发“AI心理助手”“智能减压室” [9] 家校社协同机制 - 每学期至少组织2次家庭教育指导活动,将心理健康作为必讲内容,引导家长多陪伴多关爱 [9] - 依托有关单位全覆盖建设市县中小学心理辅导中心,做好知识普及、业务指导、心理咨询、师资培训等工作 [10] - 会同卫生健康、公安、网信等部门建立学生重大心理问题线上线下发现机制,推进精神疾病转介就医和愈后复学机制建设 [10] - 发挥好12355青少年服务台和12356心理援助热线作用,建设社区心理服务平台 [10]
教育部发布10条措施 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
央视新闻· 2025-10-24 08:42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 通知强调,注重凝聚多方合力,构建学校支持、家庭关爱、部门协同的心理健康防护网络。加强班主 任、心理健康教师等培养培训,提高全员育心能力。优化校园心理支持环境,开展"和谐校园""友善班 级""温馨宿舍"建设,坚决防止各类学生欺凌行为。加快建立"教联体",培养家庭和谐亲子关系。健全 部门协同防护机制,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宣传,营造全社会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针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突出问题和阶段性特点,教育部近日印发通知,提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 康工作十条措施,全面提升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健康成长。 通知提出,持续深化课程、作业、考试管理改革,巩固"双减"成果,严控书面作业总量,规范考试管 理,加强校外培训监管,有序推进中考改革,缓解考试升学焦虑。紧盯影响心理健康的突出问题,全面 落实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保障学生充足睡眠时间,培养学生健康用网习惯, 着力解决运动不够、睡眠不足、网络沉迷突出问题。针对特殊学生群体建档立卡、"一生一策"加强心理 健康指导,加强对寄宿学生的生活照料和安全管护,抓好困难学生关心关爱。建设全国学生心理健康监 测预警系统,推进分级响应 ...
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方法
经济观察报· 2025-09-12 09:41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焦点,对学习、生活及长远发展有深远影响 [1] - 常见心理问题包括过度敏感、逆反心理、社交恐惧、自卑与傲慢、学习焦虑、依赖、任性、孤独等 [1] - 问题的产生与社会、家庭和个人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1] - 识别和应对这些问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8] 过度敏感问题 - 学生心情兴奋,易受外界干扰,情绪反应过激 [2] - 过度关注教师与家长的批评,受批评后产生情绪低落、自暴自弃 [2] - 因小事情绪波动大,如因同学玩笑话伤心或老师眼神不安 [2] - 影响正常学习和生活,难以集中精力,难以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2] 逆反心理问题 - 学生出现多疑、孤僻、暴力和偏执的性格 [3] - 反抗权威,拒绝服从正当要求,对校规校纪无所谓甚至故意违反 [3] - 产生原因与青春期自我意识增强有关 [3] - 家庭中父母教育方式过于严厉或溺爱,以及学校老师教学方法不当也可能导致 [3] 社交恐惧问题 - 学生对群体活动拒之千里,无法与同学正常相处,不能融入集体 [4] - 常产生被冷落、孤立的现象,面临同学排斥、欺凌或羞辱 [4] - 给学生带来困惑、忧虑和自尊问题,影响心理健康和学习成绩 [4] - 可能导致错过学习成长机会,长期孤独或产生抑郁等心理问题 [4] 自卑与傲慢心理问题 - 源于学生自我认知不全面科学,出现评价过低或过高现象 [5] - 自卑学生只看到缺点忽视优点,缺乏信心认为自己不如别人 [5] - 傲慢学生只看到优点忽视缺点,高估能力对别人不屑一顾 [5] - 两种问题均影响人际关系和学习成绩 [5] 学习焦虑问题 - 受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计算能力限制,出现学习困难、焦虑甚至厌学心理 [7] - 学习问题占青少年心理问题主要部分,学生面临学校和家长高期望,承受巨大压力 [7] - 压力表现为考试焦虑、厌学情绪甚至抑郁症状,长期高压削弱自信心,导致对学习失去兴趣 [7] - 应对策略包括学校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教师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家长关注心理状况加强沟通,学生自我调节 [7]
苏州市政府常务会议部署安全生产工作 压实责任加强协同 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苏州日报· 2025-08-05 08:34
安全生产监管 - 会议要求各地各部门深化安全生产"六化"建设,加强"一件事"全链条治理,并加强新能源、农商文体旅、低空飞行等新业态风险管控 [3] - 会议强调全面加强重点领域安全监管,聚焦新业态新领域排查风险,研究制定安全生产风险清单、责任清单、措施清单和应急清单,加强跨部门协同 [3] 文旅行业安全 - 会议听取了全市文旅行业安全生产工作情况的汇报 [1] - 会议指出要举一反三加强农商文体旅等新业态风险管控 [3] 教育行业政策 - 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共七章五十四条的《苏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条例(草案)》,旨在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科学化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关爱体系 [3] - 《条例(草案)》秉持发展性和预防性相结合原则,坚持政府统筹、学校尽职、家庭尽责、社会支持,完善联合工作机制并建强心理人才队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