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轨制

搜索文档
我的铁矿贸易生涯——矿市倒爷的沉浮岁月
对冲研投· 2025-04-22 20:34
铁矿贸易行业发展历程 - 铁矿贸易商分为两类:实力强劲的大型贸易商(如中信金属、厦门国贸等央国企,嘉吉、嘉能可等国际巨头)和资金有限的小型贸易商(集中在山东日照、青岛等港口城市)[5][6] - 日照港因地理位置优越成为全球铁矿贸易最活跃的港口,辐射范围涵盖山西、河北、山东等多地钢厂[6] - 2013年前铁矿市场信息闭塞,贸易商利用信息差可轻松获得10-30元/吨利润,年成交量千万吨级的大型民营贸易商涌现[9][11] - 铁矿期货2013年10月18日在大商所上市,现货定价模式从每日固定变为随盘面波动,报价有效期缩短至5-10分钟[13][14] 行业危机与变革 - 2014-2015年铁矿价格从117美金暴跌70%至38.6美金历史低点,持续两年熊市导致全球矿山大面积亏损停产[15][17][23] - 同期中国钢产能过剩叠加房地产下行,钢厂普遍亏损300-500元/吨,唐山XD等多家钢厂倒闭[14] - 山东三大民营贸易商中SDWB因逆势扩张倒闭,RZZR出现严重财务危机,仅SDHX通过业务收缩幸存[25] - 贸易商利润空间从20-30元/吨压缩至2-5元/吨,背对背业务难以为继[25] 当前市场格局与挑战 - 铁矿行情波动加剧,波段周期缩短至1-2周,交易模式复杂化(期现结合、基差贸易等)[27][29] - 供应链各环节集中度提升:四大矿山直销钢厂,贸易商仅剩央国企、外企和少数民企,ZK集团入局[30][31] - 未来西芒杜铁矿投产、宝钢澳洲项目量产将加剧供大于求局面,行业进入微利时代[32][33] - 日照贸易商数量锐减,从鼎盛时期的航贸中心转移到中盛国际和财富中心[8][9]
我的铁矿贸易生涯——矿市倒爷的沉浮岁月
对冲研投· 2025-04-22 20:34
铁矿贸易行业发展历程 - 铁矿贸易商分为两类:实力强劲的大型贸易商(如中信金属、厦门国贸、嘉吉、嘉能可等)和资金有限的小型贸易商(集中在山东日照、青岛、河北唐山)[2] - 日照港因地理位置优越成为全球铁矿贸易最活跃的港口,辐射山西、河北、河南等多地钢厂[2] - 小型贸易商通过信息差和渠道差赚取价差,2013年前单吨利润可达20-30元,3万吨交易可赚100万[9][10] - 大型贸易商操作模式简单粗暴,抄底囤货等待涨价,2009-2013年铁矿价格总体上行,抄底策略有效[10][11] 市场格局变化 - 2013年10月铁矿期货上市,现货定价模式从每日固定价变为随盘面波动,报价有效期缩短至5-10分钟[15][16] - 2014-2015年房地产下行导致钢厂亏损严重,叠加矿山扩产,铁矿供大于求,价格从117美金跌至38.6美金,跌幅70%[16][17][19] - 山东三大民营贸易商中两家倒闭(SDWB因逆势扩张亏损、RZZR财务危机),仅SDHX转型存活[26][27] - 钢厂整合后规模扩大(1000万吨以下产能不再突出),矿山直销钢厂,贸易商集中度提升,仅剩央国企、外企和少数民企[32][33] 贸易模式演变 - 早期贸易依赖信息不透明,背对背利润可达10-30元/吨,现降至2-5元/吨[9][28] - 当前需掌握宏观政策、供需基本面、天气等多因素,行情波段缩短至1-2周[30][31] - 期现结合、基差贸易等金融化操作成为主流,单纯抄底策略失效[32] 未来趋势 - 西芒杜铁矿、宝钢澳洲项目投产将加剧供大于求局面[34] - 行业进入微利时代,小型贸易商生存空间进一步压缩[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