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双轨制
搜索文档
能源局长掌舵茅台首考:1499元指导价与3000元市场价的博弈战
搜狐财经· 2025-10-26 01:04
茅台集团管理层变动 - 贵州省能源局局长陈华于10月25日接任茅台集团党委书记 [1] - 新任领导拥有能源系统背景,从煤矿技术员晋升至盘江煤电董事长,后执掌贵州省能源局 [1] - 此次跨界任命旨在解决公司长期存在的价格双轨制问题 [1] 价格双轨制现状 - 飞天茅台市场价突破3000元,但官方指导价仍维持在1499元,价差超过100% [1][4] - 价格倒挂现象反映出公司需维持政治定价与市场将其视为年化收益率超20%的金融产品的矛盾 [4] - 前任管理层推出i茅台数字营销平台以图平抑价格,但效果有限 [1] 供需失衡与产能情况 - 2023年茅台酒基酒产量约5.6万吨,按五年贮存周期计算,当前实际可售商品酒不足1亿瓶 [4] - 有限的供应需应对全国数千万中产家庭的宴请、收藏需求以及金融机构的囤货炒作 [4] - 公司十四五技改工程目标是将基酒产能推向10万吨级 [8] 渠道管理与历史问题 - 袁仁国时代建立的经销商体系被认为是价格失控的温床 [5] - 李保芳任内清理了437家经销商,但剩余渠道商仍通过拆箱销售、搭售非标产品(如购买1箱飞天需搭配2箱茅台1935)等方式变相抬价 [5] - 2019年电商平台因腐败问题突然解散,导致直销渠道建设倒退两年 [9] 防伪与跨区串货 - 公司已建立瓶盖RFID溯源系统,但串货现象仍屡禁不止 [6] - 不同区域间的价差可达200-300元/瓶,催生了专业的黄牛群体 [6] 新管理层的潜在策略 - 预计新领导可能将其在煤炭行业的经验应用于茅台,例如智能化改造曾使采煤效率提升37% [8] - 潜在突破方向包括借鉴物联网监控升级防伪系统、建立平价酒定向投放体系、利用规模效应降低包装物流成本 [8] - 其在能源局长任内推动的贵州电力市场化交易经验,或可为渠道改革提供政企协同样本 [8] 历史控价措施回顾 - 历届管理层控价策略各异:袁仁国依赖经销商网络导致失控,李保芳铁腕整顿引发市场震荡 [9] - 丁雄军推出的i茅台App年销售额超200亿元,但未能撼动线下价格体系 [9] - 张德芹强化市场巡查但任期过短,难见成效 [9] 新管理层面临的挑战 - 核心问题包括如何将煤矿的精细化管理移植到酿酒业、能否调动政府资源打击投机、如何平衡控价与品牌价值 [10] - 煤炭行业的标准化生产与茅台工艺依赖工匠经验存在差异,强监管特性需与消费市场灵活性寻求平衡 [10] - 公司市值达2.1万亿元,市盈率35倍,此估值建立在3000元市场价基础上,若强行压价可能导致资本撤离 [10] 行业启示与影响 - 此次改革被视为对国有奢侈品价格弹性的测试,也是传统产业转型的试验场 [11] - 茅台酒同时承载民生属性、投资属性和文化符号,其价值逻辑的重新定义具有行业启示意义 [11]
飞天茅台跌破2000元引热议
环球网· 2025-07-03 15:31
飞天茅台价格下跌 - 飞天茅台市场价跌破2000元大关,引发市场对贵州茅台业绩的担忧 [1] - 贵州茅台股价今年以来已下跌6.24%,至1400元/股附近,跑输大盘 [1] 价格双轨制与渠道变革 - 飞天茅台存在价格双轨制,出厂价长期维持在969元/瓶,市场价一度飙升至3000元/瓶以上,中间利润主要被经销商和黄牛赚取 [3] - 贵州茅台自2020年起推行渠道改革,减少经销商346家,其中茅台酒经销商超过40家 [3] - 2023年11月公司将飞天茅台出厂价从969元/瓶上调至1169元/瓶 [3] - 直销营收占比从2019年的8.15%提升至2024年的43%,五年间完成营销路线和出厂价格上涨的双转变 [4] 配货业务受冲击 - 飞天茅台价格下跌对"配货"业务影响最大,精品茅台市场价已跌破经销商拿货价(2699元/瓶) [5][6] - 茅台1935市场价跌至650元/瓶,低于出厂价798元/瓶,经销商面临亏损 [6] 一季度业绩表现 - 一季度营收514亿元,同比增长10.67%;归属净利润268亿元,同比增长11.56% [6] - 当前市盈率降至10.2倍,低于十年75%的时间点,处于历史低位 [7] - 业绩稳健得益于核心产品销售强劲、系列酒销量支撑以及直销渠道占比提升 [7] 产品多元化与国际化 - 2024年酱香系列酒营收266.84亿元,同比增长19.65%,占总营收14.47% [7] - 海外营收51.89亿元,同比增长19.27%,创历史新高 [7] 市场反应与未来展望 - 市场反应两极分化,部分投资者担忧价格波动影响长期业绩,也有观点认为价格回调有利于长期健康发展 [8] - 公司通过市场调研和经销商座谈会稳定市场信心,强调要适应消费趋势转变,推动"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 [8] - 对于飞天茅台价格企稳回升,市场存在不同预期,有分析认为传统消费旺季可能带动价格回升,也有观点认为价格可能维持相对低位 [9]
财说| 飞天茅台市场价跌破2000,对贵州茅台的业绩有多大影响?
新浪财经· 2025-07-03 08:14
股价表现 - 贵州茅台股价年内下跌6 24%,跑输上证指数2 16%的涨幅,目前股价在1400元/股附近[1] - 公司当前市盈率为10 2倍,低于10年估值中枢15倍,处于历史25%分位[8] 价格体系变化 - 飞天茅台市场指导价1499元/瓶,但市场价已跌破2000元/瓶,经销商出厂价1169元/瓶,商超/电商渠道价1299-1399元/瓶[1] - 2023年11月公司将飞天茅台出厂价从969元/瓶上调至1169元/瓶[3] - 2018-2023年间市场价曾超3000元/瓶,整箱价达4000元/瓶,与出厂价形成超2000元/瓶价差[2] 渠道改革 - 2020年公司减少346家经销商,其中茅台酒经销商超40家[2] - 直销收入占比从2019年8 15%提升至2024年43%,五年增长近35个百分点[3] - 直销收入从2019年72 49亿元增至2020年132亿元,同比增长82 66%,远高于批发渠道4 46%增速[3] 产品结构变化 - 精品茅台出厂价2699元/瓶,市场价从超4000元/瓶跌至2400元/瓶以下,出现价格倒挂[5] - 茅台1935出厂价798元/瓶,市场价跌至650元/瓶,经销商出现亏损[7] - 茅台1935在2023年销售额近100亿元,成为千元价格带爆款产品[6] 财务表现 - 2024年一季度公司营收514亿元,同比增长10 67%,净利润268亿元,同比增长11 56%[9]
我的铁矿贸易生涯——矿市倒爷的沉浮岁月
对冲研投· 2025-04-22 20:34
铁矿贸易行业发展历程 - 铁矿贸易商分为两类:实力强劲的大型贸易商(如中信金属、厦门国贸等央国企,嘉吉、嘉能可等国际巨头)和资金有限的小型贸易商(集中在山东日照、青岛等港口城市)[5][6] - 日照港因地理位置优越成为全球铁矿贸易最活跃的港口,辐射范围涵盖山西、河北、山东等多地钢厂[6] - 2013年前铁矿市场信息闭塞,贸易商利用信息差可轻松获得10-30元/吨利润,年成交量千万吨级的大型民营贸易商涌现[9][11] - 铁矿期货2013年10月18日在大商所上市,现货定价模式从每日固定变为随盘面波动,报价有效期缩短至5-10分钟[13][14] 行业危机与变革 - 2014-2015年铁矿价格从117美金暴跌70%至38.6美金历史低点,持续两年熊市导致全球矿山大面积亏损停产[15][17][23] - 同期中国钢产能过剩叠加房地产下行,钢厂普遍亏损300-500元/吨,唐山XD等多家钢厂倒闭[14] - 山东三大民营贸易商中SDWB因逆势扩张倒闭,RZZR出现严重财务危机,仅SDHX通过业务收缩幸存[25] - 贸易商利润空间从20-30元/吨压缩至2-5元/吨,背对背业务难以为继[25] 当前市场格局与挑战 - 铁矿行情波动加剧,波段周期缩短至1-2周,交易模式复杂化(期现结合、基差贸易等)[27][29] - 供应链各环节集中度提升:四大矿山直销钢厂,贸易商仅剩央国企、外企和少数民企,ZK集团入局[30][31] - 未来西芒杜铁矿投产、宝钢澳洲项目量产将加剧供大于求局面,行业进入微利时代[32][33] - 日照贸易商数量锐减,从鼎盛时期的航贸中心转移到中盛国际和财富中心[8][9]
我的铁矿贸易生涯——矿市倒爷的沉浮岁月
对冲研投· 2025-04-22 20:34
铁矿贸易行业发展历程 - 铁矿贸易商分为两类:实力强劲的大型贸易商(如中信金属、厦门国贸、嘉吉、嘉能可等)和资金有限的小型贸易商(集中在山东日照、青岛、河北唐山)[2] - 日照港因地理位置优越成为全球铁矿贸易最活跃的港口,辐射山西、河北、河南等多地钢厂[2] - 小型贸易商通过信息差和渠道差赚取价差,2013年前单吨利润可达20-30元,3万吨交易可赚100万[9][10] - 大型贸易商操作模式简单粗暴,抄底囤货等待涨价,2009-2013年铁矿价格总体上行,抄底策略有效[10][11] 市场格局变化 - 2013年10月铁矿期货上市,现货定价模式从每日固定价变为随盘面波动,报价有效期缩短至5-10分钟[15][16] - 2014-2015年房地产下行导致钢厂亏损严重,叠加矿山扩产,铁矿供大于求,价格从117美金跌至38.6美金,跌幅70%[16][17][19] - 山东三大民营贸易商中两家倒闭(SDWB因逆势扩张亏损、RZZR财务危机),仅SDHX转型存活[26][27] - 钢厂整合后规模扩大(1000万吨以下产能不再突出),矿山直销钢厂,贸易商集中度提升,仅剩央国企、外企和少数民企[32][33] 贸易模式演变 - 早期贸易依赖信息不透明,背对背利润可达10-30元/吨,现降至2-5元/吨[9][28] - 当前需掌握宏观政策、供需基本面、天气等多因素,行情波段缩短至1-2周[30][31] - 期现结合、基差贸易等金融化操作成为主流,单纯抄底策略失效[32] 未来趋势 - 西芒杜铁矿、宝钢澳洲项目投产将加剧供大于求局面[34] - 行业进入微利时代,小型贸易商生存空间进一步压缩[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