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防汛工作
icon
搜索文档
徐曙海调研防汛工作 抓紧抓实防汛各项工作 确保全市安全平稳度汛
镇江日报· 2025-05-14 07:11
防汛工作调研 - 市长徐曙海调研扬中市、京口区、丹徒区和镇江高新区防汛工作,强调要落实全国防汛抗旱工作视频会议部署,确保全市安全平稳度汛[1] - 通江河道整治是提升防洪减灾能力的重要环节,徐曙海实地考察古运河入江口、太平河姚桥段,强调要统筹推进防汛工程建设和城市有机更新[1] - 长江堤防是长江防洪体系第一道防线,徐曙海要求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加快整改,并实施镇江市长江堤防建设三年行动计划[1] 防汛应急物资储备 - 徐曙海实地察看市级防浪锥储备点,强调要拓展多元储备渠道,确保防汛物资齐全充足[2] - 要求优化物资储备布局,健全应急物资管理、调运机制,加强统筹管理和快速投送能力建设[2] - 强调要备齐备足物资装备,建强抢险救援队伍,加强应急实战演练[2] 防汛能力提升 - 要求提升临灾应对能力,加快建设现代化监测预报体系,科学精准调度水利工程[2] - 加强薄弱堤段等重点部位巡查抢护,做到精密监测、精准预报、科学应对[2] - 强调要完善会商研判、联动响应机制,加强协调联动和值班值守[2]
临“汛”而动 水陆空协同护桥安全
杭州日报· 2025-05-13 10:50
无人机桥梁检测技术 - 无人机对桥梁主梁、桥墩等关键部位进行全面细致的图像数据采集[2] - 无人机作业覆盖半径达5公里 数据实时传输至数字管理平台[3] - 高空视角可锁定桥梁结构细微损伤 掌控桥梁"表层健康"[3] 水下机器人检测技术 - 水下桥梁检测机器人可检测涉水构件结构破损、钢筋锈蚀、混凝土剥落等情况[3] - 机器人操作高效便捷 数据实时回传 提高精细化检测水平[3] - 可精准捕捉水下桩基裂缝等隐蔽病害 告别人工"盲人摸象"式探测[3] 智慧养护体系 - 传统人工巡检依赖桥梁检测车 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4] - 无人机巡检技术打造全新桥隧巡检模式 满足道路养护发展需求[4] - 数据接入智慧养护平台 形成"检测-分析-养护"全链路闭环[4] - 每座桥梁拥有专属"数字账簿" 养护决策更科学高效[4] 技术协同应用 - "水陆空"协同养护模式 水下机器人+无人机+智慧平台[3][4] - 水下机器人守护桥梁"根基健康" 无人机掌控"表层健康"[3] - 构建智能防汛养护检测体系 筑牢"智慧养护防线"[4]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内河港区布局规划、扎实做好防汛工作……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了这些重要事项
第一财经· 2025-05-12 18:46
优化"公用港区+专用码头"布局规划,完善内河港区"硬设施",提升内河水运"软服务",激活内河发展 新动能。 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今天(5月12日)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要求在市委坚强领导下,进一 步加强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工作;完善内河港区布局规划;扎实做好今年防汛工作。 会议原则同意《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并指出,上海轨道交通经过30 余年发展,运营里程数达到896公里,日均客流超千万人次,在全球处于领先水平。要紧盯运营管理中 的薄弱环节和短板问题,以更加坚决有力的措施,排查整改风险隐患,提高本质安全水平。要强化运营 管理,持续增强安全运行能力和整体服务水平,依托科技赋能提升数字化运维水平,并聚焦市民乘客反 映的意见建议,不断完善便民服务。要强化协同联动,健全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内外部保障体系,完善预 报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形成维护轨道交通安全的强大合力。 会议原则同意《上海市内河港区布局规划(2025—2035年)》并指出,随着上海"连接苏浙、对接海 港"的内河航道网络不断拓展,要优化"公用港区+专用码头"布局规划,推动内河水运更高质量发展。要 完善内河港区"硬设施",加快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