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内河航运
icon
搜索文档
“两山”理念在河南丨节能增绿 中原何以“减”装轻行?——“美丽河南面面观”系列观察之降碳篇
河南日报· 2025-09-06 07:22
能源结构优化 - 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输送超过700亿千瓦时青海绿电至河南 相当于减少火电机组标煤消耗2232万吨[2] - 河南特高压形成"5站16线"格局 外电入豫输送能力超过2000万千瓦 可满足全省四分之一负荷需求[2] - 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8500万千瓦 较2020年增长162% 实现年发电量超1000亿千瓦时与装机占比超50%的双突破[3] -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升至18% 较2020年提高约7个百分点 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持续提升[3] - 可再生能源消纳量占总用电量比重接近40%[3] 绿色运输转型 - 千吨级纯电动智能货船"豫交投001"号实现碳排放减少90%以上 电耗每公里7.35千瓦时 燃料成本降低85%[4] - 铁海联运班列年发送量达18.9万标箱 内河港口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10万标箱[4] - 累计建成投运14条铁路专用线 高速公路服务区实现充电桩全覆盖[4] 低碳生活推广 - 电子招投标系统累计为3560个项目发放碳减排证书 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266.4吨[5] - 减排量相当于3286亩森林年固碳量 减少纸张打印2849.9万页 替代差旅客运周转1073.1万人公里[5] - 新建建筑100%执行节能标准 公共机构人均综合能耗较2020年降低32%以上[6] -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降低15% 提前完成国家目标[6]
今年前8月长江干线引航里程超500万公里
人民日报· 2025-09-05 12:20
内河航运业务数据 - 前8月长江引航中心引领中外籍船舶40459艘次同比增长2.6% [1] - 总航行里程502万公里同比增长3.8% [1] - 总载货量3.27亿吨同比增长5% [1] 新能源船舶发展 - 长江干线已投运新能源船舶156艘同比增长翻番 [1] - 2024年辖区船厂拟建成新能源船舶422艘 [1] - 未来五年新增建造意向966艘其中LNG船舶占比75% 电动力船20% 甲醇动力船5% [1] 绿色航运建设 - 全国新能源内河船舶数量已超1000艘 [1] - 长江经济带船舶靠港使用岸电基本实现常态化 [1] - 内河航运具有运能大 成本低 绿色低碳等比较优势 [1] 基础设施发展 - 截至2024年我国内河亿吨大港达23个为2012年2.3倍 [2] - 三级及以上航道里程达1.6万公里较2012年增长62% [2] - 内河航运是横贯东西 连接南北的重要通道 [2]
济宁依托示范场景建设,为船企船员节省各类费用1000余万元
齐鲁晚报网· 2025-09-01 14:36
同时,开展数据汇聚治理。构建济宁港航数据枢纽,建成内河港航数据中心。梳理港航业务链条中产生 的通航信息、船舶数据、环保监测等核心环节关键数据,形成覆盖33类业务数据的综合性数据资源池。 建设新型基础设施,产生航道感知数据9.4亿条,不断丰富数据资源。加强数据治理,建立"一数一 源"标准化治理体系,将分散在港口、水运企业等64个部门的数据资源整合为全域标准化资源池,数据 可用率提升至98.7%。 为推动数据共享共用,打造智慧航运体系,积极推进跨区域数据互通。加入长江水系电子航道图服务联 盟,航道水位、船舶轨迹、航标、桥梁等20余项数据实现与长江经济带、京杭运河沿线行业部门互联互 通,并同步共享至省内河中心、地方海事局等省级平台,累计完成286万次数据调用,数据共享需求满 足率达1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孔茜 今年4月份,国家数据局发布了70个重点建设的公共数据"跑起来"示范场景。济宁市"融合京杭运河济宁 段航道数据,打造内河航运管理服务新模式"场景入选后,积极开展场景建设,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 "入选示范场景后,我们高度重视,多要素保障,积极开展了场景建设。"济宁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 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 ...
打通“最后梗阻”,老牌水运大省“吨位”升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8 23:46
每经记者|肖纯 每经编辑|杨欢 一寸水深一寸金。 日前,2025年长江干线宜昌段航道维护疏浚项目正式开工。预计工程完工后,长江宜昌至武汉段航道枯水期维护水深将全部提升至4.5米。 放大来看,长江宜昌至武汉段航道全长约612.5公里,约占长江干线航道的1/5,上连三峡库区,下接下游深水航道—— 眼下,向上,三峡水运新通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正式获批,新通道设计通航能力为万吨级,一举解决了因三峡船闸导致的重庆航运"卡脖子"问题。 向下,武汉至安庆段航道整治工程也已竣工验收,6米水深全线贯通,实现了即便在枯水期,万吨货轮也能直达武汉。 此时,被卡在中间的长江宜昌至武汉段显得极其尴尬。业内普遍认为,这是长江航运最后一段"梗阻",也是航道治理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 为什么长江上游、下游都能畅行,只有中游"卡脖子"?长江宜昌至武汉段航道水深提升至4.5米后,将在多大程度上改变长江这条黄金水道的航运版图? 01 作为长江径流里程最长(1062公里)的省份,湖北是名副其实的水运大省。2024年水路货物运输量、水路货物周转量增长8.9%、9.5%,达到7.6亿吨、5470 亿吨公里。 但另一方面,湖北又"苦"长江久矣。 曾有 ...
连云港首个拨改投内河航道项目通过工可审查
新华日报· 2025-08-28 05:20
项目概况 - 宿连航道连云港段二级航道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审查 项目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1] - 项目起于宿连航道宿迁与连云港交界处 止于盐河口 全长22.249公里 [1] - 在三级航道基础上进行二级提升 设计船舶等级为2000吨级 估算总投资11.6亿元 [1] 工程进度 - 2024年已完成护岸 锚地 疏浚等三级标准主体工程 正在开展绿化 航标 信息化收尾工作 [1] - 稳评 节能承诺 资金承诺函已获批复 不可避让 水规划同意书 航评已通过审查 [1] - 下一步将完善工可报告 办理土地预审 环评等前置审批手续 尽快完成工可批复 [1] 战略意义 - 项目建设将优化苏北地区内河水运网络供给 支撑连云港国际枢纽海港建设 [1] - 实现更高质量海河联运 降低物流成本 推动苏鲁豫皖协同发展 [1] - 作为连云港市首个拨改投内河航道项目 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1]
我国首艘内河纯电动清漂转运船正式完成试航交付
科技日报· 2025-08-25 16:46
船舶技术突破 - 公司推出内河首艘纯电动清漂转运船"三峡护坝1号" 总长82米 型宽13.76米 采用双机双桨推进方式[1][2] - 船舶配备两个集装箱式电源 续航里程达150公里 具备全船动力及生活供电能力[2] - 设计最大吃水3.25米 型深4米 满足长江上下游主航道及三峡库区航行资格[2][4] 环保效益 - 每年可替代燃油253.4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42.4吨[4] - 相较于传统动力船舶 电动船环保和经济效益更显著[4] - 开启三峡库区零碳清漂新篇章[1] 运营功能 - 主甲板搭载先进打捞与抓吊设备 可对漂浮物进行精准定位和高效打捞[2] - 具备汛期清漂和非汛期散货运输双重功能 运营场景丰富[4] - 专门针对汛期漂浮物聚集高峰设计 有效保障枢纽工程安全度汛[2] 应用进展 - 8月20日在湖北省秭归县成功完成试航[1][3] - 计划在今年汛期正式投入三峡库区清漂作业[1] - 具备集中清理和及时转运能力 主要作业区域为水面及大坝前拦蓄网区域[2]
济宁:加快建设北方内河航运中心,今年港口吞吐量将突破1亿吨
大众日报· 2025-08-22 10:46
行业地位与基础设施 - 济宁港是山东省最大的内河港口,内河通航总里程621公里占全省三分之二,主航道210公里和船舶运力711万载重吨均居京杭大运河沿线14个通航城市首位 [1] - 2023年全市港口吞吐量预计突破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目标45万标箱以上,1-7月实际完成货物吞吐量6533.7万吨(同比+11.2%)和集装箱25.5万标箱(同比+22%)稳居省内河港口第一 [1] - 物流贸易网络覆盖全国20个省份150多个城市,形成辐射全国的运输体系 [1] 战略规划与政策支持 - 省委省政府赋予建设北方内河航运中心重大使命,实施"五大工程"(高等级航道畅通/临港产业突破/物流贸易跃升/绿色智能转型/运河文化创新)和"三个亿吨级港口群"建设 [2] - 高规格成立市港航物流贸易与港产城融合发展指挥部,出台《关于加快推动北方内河航运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等三大目标定位 [2] - 编制《济宁北方内河航运中心建设五年规划(2026-2030年)》和《济宁港总体规划(2035年)》,优化"一港八区23个作业区"布局 [3] 航运体系升级举措 - 计划至"十五五"末高等级航道突破500公里,推进湖西航道(上级湖段)、微山三线船闸等在建项目,超前谋划京杭大运河梁济运河段扩建工程 [3] - 高标准规划建设8个现代化多式联运枢纽,实施港口"散改集"策略提供"门到门"服务,推动港口由装卸功能向物流贸易功能转型 [3] - 加快航道数字化和"济港通"智能化升级,打造梁山港、龙拱港自动化码头标杆,推动京杭运河与长江水系信息化互联互通 [4] 临港产业与绿色发展 - 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九大核心产业,建设七大百亿级特色临港园区,目标形成千亿级临港产业集群 [4] - 依托融汇数易平台拓展大宗商品贸易和供应链金融,建设全国性数字化大宗商品交易枢纽 [4] - 建成6个绿色港口和14个"济舟港湾"环保驿站,多式联运绿色低碳试点入选全国首批交通强国建设专项试点,编制山东省内首部《内河智慧港口建设指南》等标准规范 [4] 文化资源整合开发 - 创新培育"内河+"文旅业态,提升大运河南旺枢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功能,整合运河记忆历史文化街区、河道总督署考古遗址公园等资源 [5] - 延长济宁城区至南阳古镇水上旅游线路,通过港航经济政策研讨会提升"运河之都"品牌影响力 [5]
狮桥融资租赁:创新航运金融服务助力内河运输升级
搜狐财经· 2025-08-21 16:43
行业影响: 服务特色: 实施成效: 根据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公开信息,狮桥融资租赁与重庆某航运企业合作,通过船舶融资租赁方式完成10艘新能源内河集装箱船舶的更新换代,该项 目被纳入长江经济带绿色航运示范项目。 该项目创新性地将融资租赁服务延伸至内河航运领域,通过"融资+技术+运营"的综合解决方案,有效解决了航运企业船舶更新资金压力大、技术门槛高的双 重难题,为推动内河航运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商业模式。 1. 绿色船舶融资:专项支持LNG动力和电动船舶 2. 长周期方案:10-12年期融资期限匹配船舶使用周期 3. 运营支持:提供船舶能效管理和航线优化服务 单船年均减少硫氧化物排放约8吨 运营成本较传统船舶降低25% 已在内河航运领域投放资金超20亿元 支持了长江流域30余家航运企业船舶更新 ...
六核引擎转动中原支点——看河南枢纽经济先行区的破壁探索
河南日报· 2025-08-19 07:45
河南省枢纽经济先行区建设背景 - 河南具备成为全国统一大市场枢纽支点的交通区位优势 高速路网突破1万公里 "米"字形高铁通达八方 "空中丝路"畅联全球 内河航运全面起势 [1] - 省发展改革委与交通运输厅确定6个枢纽经济先行区建设名单 鼓励探索新发展路径与模式 [1] 先行区战略布局与选址依据 - 6个先行区覆盖郑州 洛阳 平顶山 安阳 商丘及周口-漯河组团 兼顾河南东 西 南 北 中区位但非评选先决条件 [2][3] - 评选基于交通基础设施 市场规模 产业体系等基础条件 入选者在各自领域具代表性 [3] - 郑州凭借"空 陆 数 海"丝绸之路成为全球贸易重要枢纽 定位为先行区"龙头" [3] 各先行区核心优势与产业基础 - 郑州航空港区形成24小时全球物流能力 推动航空 铁路 公路 水港"四港联动" 2024年进出口总值4094.42亿元占河南50% [6][7] - 洛阳打造"一带一路"大宗生产资料物流集散交易中心 依托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与先进制造业基地 [8] - 平顶山铁路货运量全省第一 煤炭及煤化工产业与物流业联动突出 [8] - 安阳为豫北唯一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拥有农资 钢铁 医药产业链及文旅产业潜力 [8][21] - 商丘为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 商贸特点突出 [8] - 周口-漯河组团依托沙颍河发展临港经济 益海嘉里年加工大豆140万吨 水运较铁路每吨节约运费30元 年省超1000万元 [11] 交通物流与产业协同发展 - 郑州机场暑运日均超500架次客机 70余架次货机 高峰期每2分钟一架货机起降 今年截至8月16日货运量56.9万吨同比增长24% [4][5] - 中欧班列(郑州)通过"海铁联运"出口新能源汽车 航空港站作为全国首个"空铁联运"集散中心实现货物当日达重庆 青岛 [6] - 周口-漯河通过跨区域合作避免同质化竞争 构建临港产业协同区与中部水运出海核心枢纽 [12] 发展路径与政策支持 - 重点围绕交通 物流 产业 平台 消费五大要素 打造交通物流降本增效区 生产力调整承载区 体制机制创新实验区及资源共享平台 [12] - 完善交通物流网络 推进"优两高 促两航" 实施内河航运"11246"工程 探索多式联运新模式 [17] - 集聚枢纽偏好型产业 打造千亿级 百亿级产业集群 促进消费提质扩容 培育枢纽新质生产力 [18] - 配套资金与信贷政策支持重大项目建设 定期跟踪监测并推广建设经验 [19] 全省枢纽经济发展规划与目标 - "十四五"期间推进综合交通大通道 大枢纽和大网络建设 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 [20] - 构建跨区域协同机制 提高供应链产业链组织效率 深度融入全球贸易 投融资 生产与服务网络 [12][16]
济宁加速打造北方内河航运中心
齐鲁晚报网· 2025-08-14 15:51
核心观点 - 济宁市依托京杭大运河的区位优势和政策支持 正加速建设北方内河航运中心 通过港口智慧化、多式联运网络和港产城融合实现航运量高速增长和产业升级 [1][4][5][9] 港口运营表现 - 龙拱港7月集装箱吞吐量达35800标箱创单月历史新高 主要得益于铁路干线+内水联运创新模式及冷链、期货交割等新业务突破 [2] - 济宁市2023年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9600万吨且连续三年保持30%以上增长 集装箱吞吐量43.2万标箱同比增长138.7%并连续三年翻番 [4] - 2024年上半年济宁港完成货物吞吐量5575万吨同比增长10.4% 集装箱吞吐量20.9万标箱同比增长20.1%稳居全省内河首位 [4] 基础设施与效率提升 - 龙拱港开发专项TOS和"云上龙拱"海关系统 实现报关查验全程数字化 落箱时长缩短30%且装船效率提升50% [2] - 海关监管场所实现属地申报放行和现场查验 进出口货物可在港口完成一体化清关 国际航线已拓展至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地区 [3] 政策与战略定位 - 山东省将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作为省级重大战略 提出"一主四辅多点"港口群和"一纵两横、三干多支"航道网布局规划 [6] - 济宁入选国家港口型物流枢纽城市 梁山港入选国家多式联运示范项目 新能源船舶项目被列为国家重大产业战略备份基地 [6] 成本与竞争优势 - 京杭运河年货运量超9亿吨 运输成本仅为铁路的50%和公路的20% 凸显水运在低成本、大运量、低能耗方面的显著优势 [7] - 通过铁路、公路、水路形成三横一纵"丰"字形交通网络 与山东沿海港口群联动扩大航运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6] 发展目标与规划 - 济宁能源集团提出到2027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5亿吨、集装箱100万标箱 港航业产值突破1600亿元 [7] - 2030年目标为港口货物吞吐量2.0亿吨、集装箱150万标箱 港航业产值2200亿元并全面建成北方内河航运中心 [7] 产业融合与布局 - 形成梁山港煤炭物流园、龙拱港集装箱示范园等"七园联动"空间布局 深化港产城融合发展 [7] - 通过建设商贸物流、多式联运、临港产业、航运服务创新和绿色船舶制造五大中心 推动从区域节点向国家级航运资源配置中心跨越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