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河航运

搜索文档
河南加快建设交通强省 交通项目投资建设“双过半”
河南日报· 2025-08-02 07:15
7月28日,兰原高速兰考至封丘段项目黄河特大桥主桥完成最后一根横梁吊装,提前一个月实现合龙。 当前正值暑运,河南作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人流、物流运转保障有力。与此同时,各地交通重大项 目建设力度不减,投资建设均交出"双过半"答卷。 交通基础设施对畅通经济循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意义重大。7月29日,全省交通运输工作座谈会 在郑州召开,更多工程项目加速推进,将更有力地推动交通强省建设,助力河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高速公路全力冲刺1万公里目标 这座连接兰考与封丘的特大型桥梁,是河南省高速公路"13445工程"重点项目的控制性工程,其合龙也 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 "13445工程"是省委、省政府站位全局,于2020年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即到2025年年底,全省高速公 路通车里程达1万公里以上,新增通车里程3000公里以上,完成投资4000亿元以上,力争通车里程居全 国第四位、路网密度居全国第五位。 今年是该工程的收官之年,上半年,全省公路水路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30.4亿元,占年度投资目标 1000亿元的53%。其中,27个在建高速公路项目完成投资251.1亿元,占年投资计划的62.2%,17个计 ...
未来济宁将打造北方内河航运中心
齐鲁晚报· 2025-07-25 16:33
山东省港口与航道布局规划 - 山东省提出"一纵两横、三干多支"内河航道网和"一主四辅多点"内河港口群总体布局 [3] - 规划明确京杭运河为"骨干航道"、济宁港为"核心港" [3] - 济宁市锚定"打造北方内河航运中心"总体目标 [3] 济宁内河航运发展现状 - 济宁港完成上半年吞吐量5575万吨,同比增长10.4% [1] - 水路货运周转量达153.2亿吨公里,同比增长6.1% [1] - 京杭运河通航里程和船舶运力居沿线14个通航城市首位 [1] - 高等级航道增至360公里,占全省58% [1] - 开通集装箱航线29条,通达152个城市和16个国家 [1] 航运中心建设规划 - 加快修编《济宁港总体规划》 [3] - 启动编制《北方内河航运中心建设五年规划(2026-2030年)》 [3] - 加快出台《关于加快推动北方内河航运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 [3] 多式联运物流建设 - 构建"一干双线十二支"高等级航道网 [4] - 打造8个现代化多式联运枢纽 [4] - 济宁港2023年将迈入"亿吨大港",吞吐量突破1亿吨 [4] - 水路货运周转量预计增长7%以上 [4] 港产融合发展 - 搭建港航一体化产业互联网平台 [4] - 加快培育"七大百亿临港产业园区" [4] - 建设新能源船舶制造业基地,年内下水新能源船舶100艘 [4] - 港航业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 [4]
山东济宁:千年运河再焕光彩
新华网· 2025-07-24 10:29
智能运河建设 - 济宁龙拱港实现无人智能运输常态化运行,配备4台无人化岸桥、7台无人化场桥、3台无人化铁路轨道吊和16台无人水平运输车 [3] - 全流程数据互通使集装箱作业效率提升80%,铁水中转效率提升50%以上 [3] - 山东省首个内河智慧航运大数据中心上线,大宗商品交易平台"融汇数易平台"实现车船货智能匹配和全程可视化服务 [3] 新能源船舶发展 - 山东新能船业为法国达飞海运建造182TEU纯电动力船,年运输量超5万标箱,年减碳778吨 [1][5] - 公司具备2000-5000吨级内河新能源船舶批量建造能力,累计签约订单168艘,包括紫金矿业坦桑尼亚项目4艘和法国达飞订单1艘 [5] - 新能源船污染物排放降低90%以上,碳排放下降15%,纯电动力船千公里成本仅7500元,为LNG船的一半 [5] 临港产业集群规划 - 济宁布局"一轴六园",打造梁山港煤钢物流园、邹城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等6大百亿级临港产业园 [8] - 梁山港与河北物流集团合作建设年产100万吨钢材加工基地,带动园区营收从4亿元跃升至200多亿元 [8] - 目标2027年建成北方内河航运中心,形成船舶锂电氢电、电力推进系统等百亿级绿色智能船舶产业集群 [6][8] 多式联运与区域协同 - 中欧班列开进济宁龙拱港,货物经运河直达长三角,强化"达海联陆"能力 [1][2] - 济宁整合港口、航道、园区资源,协调公铁水空多式联运,主动融入长三角、京津冀等区域经济圈 [8] - 通过物流大通道推动产业链、供应链、金融链融合联动,实现临港产业编队式发展 [8]
通江达海再提速 河南贾鲁河建设公司注册成立
河南日报· 2025-07-23 07:46
公司成立与战略定位 - 河南贾鲁河建设有限公司近日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0亿元,由河南交通投资集团全额出资 [1] - 公司经营范围涵盖工程施工、港口经营、港口货物装卸搬运活动、河道疏浚施工专业作业等多个领域 [1] - 贾鲁河作为河南省"九支"航道之一,其建设公司的成立标志着中原通江达海战略提速 [1] 航道规划与产业布局 - 根据《河南省临港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年)》,河南将构建"2+8"分层次港口节点和"一纵三横九支"航道骨架 [1] - 贾鲁河复航工程将补齐河南内河航运短板,串联郑州、开封、周口等地,形成临港产业发展经济带 [1] - 沿贾鲁河等航道将集聚发展先进装备、轻工纺织、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新材料、食品等产业 [1] 地理优势与历史背景 - 贾鲁河流经郑州市、开封市、周口市,最终汇入沙颍河并通过淮河直达长江,历史上曾是沟通南北的"黄金水道" [1] - 复航工程将服务郑州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国家中心城市及郑州都市圈发展 [1] 工程进展与区域联动 - 漯河港扩容提升工程已开工建设,周口港中心港区中心作业区(一期)预计2023年底开港运营 [2] - 淮河信阳段航道提升工程加速推进,贾鲁河复航工程将进一步完善全省水运网络 [2] - 这些项目共同推动河南临港产业发展和交通强省建设 [2]
交通运输部:发展内河水运平台经济,建设通港达园短支航道
第一财经· 2025-07-16 11:22
长三角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 交通运输部将联合长三角三省一市印发行动方案,推动长三角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示范先行 [1][6] - 行动方案将从提升航道网络通达水平、提升港口枢纽功能、提升运输组织效率、提升运输服务品质、加快绿色智慧转型发展、持续提升行业治理能力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措施 [6] 内河航运发展政策体系 - 国家构建起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1+1+N"政策体系 [5] - 第一个"1"是《推进实施内河水运体系联通工程行动方案》,第二个"1"是《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5] - 到2030年,航道网络化智慧化水平显著提升,高等级航道电子航道图覆盖率达到85% [6] 内河航运发展创新举措 - 有序发展具有船货匹配、物流查询、运输组织功能的内河水运网络货运平台,减少船舶空驶和等货时间 [1] - 推动建设通港达园短支航道,打通水运"最后一公里" [2] - 探索机动船与驳船组合运输模式,提高运输能力和效率 [2] 内河航运绿色转型 - 逐步提高新建内河船舶新能源、清洁能源应用比例 [5] - 针对中小型船舶、中短距离运输场景,加快电池动力技术应用 [5] - 针对内河中大型船舶、中长距离运输场景,推动LNG、甲醇动力等技术应用 [5] - 建设内河近零碳码头,鼓励港口使用风能、太阳能等分布式能源 [5] 内河航运数字化发展 - 研究制定智慧港口、智慧航道建设评价标准 [6] - 推进高等级航道和主要港口应用智能感知设备、数字孪生等技术 [6] -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划定适宜航段开发智能航运航线 [6] 内河航运现状 - 我国内河通航总里程、内河货运量稳居世界第一 [2] - 长江、珠江、京杭运河串联起我国最发达的经济区域 [2] - 目前存在航道堵点卡点、港口枢纽辐射能力不强、运输组织化水平不高等短板 [3]
旱情持续 德国主要河流水位下降 影响航运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11 10:48
气候与水文变化 - 德国境内多条河流水位明显下降,易北河部分河段水位降至2018年以来最低水平,德累斯顿附近水位仅约60厘米 [1] - 截至7月9日的30天内,德国气温比1961-1990年同期平均高3.5摄氏度 [1] - 自2018年起德国夏季持续干燥炎热,干旱频率上升,低水位问题或成长期挑战 [9] 农业与林业影响 - 农作物因缺水导致产量减少,损失达数十亿欧元 [1] - 森林火灾频发,林木产量下降 [1] - 草地干枯、树木枯死,农作物收获难度增加 [5] 航运与物流 - 易北河渡轮和货船运输受严重影响,11艘渡轮中仅2艘仍在运营 [5] - 莱茵河部分航段船舶装载量降至原计划的30%-50%,部分货物转铁路或公路运输 [9] - 内河航运受阻导致货物运输方式转向铁路和公路,成本增加 [7][9] 生态与社会反馈 - 水生动物栖息地因水位下降面临丧失风险 [3] - 当地居民认为干旱与气候变化直接相关,降水模式异常(长期干旱后突发降雨) [3][5]
中国内河新能源船舶发展态势:多种能源并行 梯次循序扩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7-10 23:51
政策导向与行业趋势 - 交通运输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积极发展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 [1] - 中国内河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将呈现多种能源并行、梯次循序扩展的发展新态势 [1] - 这一趋势基于政策体系优化、动力技术突破、能源供给多元、市场需求释放及产业链协同完善等因素 [1] 当前发展现状 - 中国内河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已基本实现规模化应用,呈现LNG、电池、甲醇、氢燃料等多种能源并存发展的态势 [1] - 截至2024年底,国内航行船舶中:LNG燃料动力船舶600多艘(主要为内河运输船),纯电池动力船舶485艘(主要为内河客船),甲醇燃料动力船舶4艘,氢燃料电池动力船舶2艘 [1] - 我国内河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与国际基本"并跑",其中电动船舶发展应用规模和水平全球领先 [1] 未来技术路径 - 由于船舶吨位、船型和应用场景复杂多样,未来难以实现单一新能源全面替代的局面 [2] -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联合多方开展技术路线图研究,综合考虑能源禀赋、技术趋势和航运承受能力 [2] - 研究针对不同船型(货船、客船等)、不同动力型式(内燃机、蓄电池、燃料电池等)及配套基础设施,明确不同时期、场景的能源技术路径 [2]
从耗能大户到减碳先锋,内河航运如何实现绿色逆袭?
中国环境报· 2025-07-09 07:11
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政策 - 交通运输部等6部门印发《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构建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重点包括发展新能源船舶、打造绿色港口、建设绿色航道等任务 [1] - 内河航运是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内河货运量达49.5亿吨(2012年的2.2倍),货物周转量2.2万亿吨公里(2012年的2.9倍) [1] - 内河航运成本优势显著,吨公里运价仅为铁路的1/3、公路的1/7,且运能更大(一艘万吨级货船相当于100节火车车厢或400辆大型卡车) [1] 内河航运的环保优势与发展现状 - 水运单位货物碳排放仅为公路的1/10,国家正推进"公转水"、铁水联运等以降低碳排放 [2] - 2023年拆解老旧船舶2500艘,新建大型化、标准化船舶,新能源内河船舶已超1000艘 [2] - 部分地区仍存在岸线管理粗放、港口污染治理不到位等问题 [2][3] 绿色船舶发展面临的挑战 - LNG燃料动力船舶成本比柴油动力船舶高40%,且燃料价格波动影响船东积极性 [3] - 需完善LNG加注站等配套设施,加大技术研发,出台优先靠离泊等支持政策 [3] - 部分地区存在港口违规占用岸线、废料露天堆放、污水处置不完善等问题 [3] 港口与航道绿色化措施 - 推进码头绿色改扩建,建设近零碳码头,鼓励使用风能、太阳能等分布式能源 [4] - 推动港口机械和运输工具使用新能源,大宗散货疏运优先使用铁路和新能源货车 [4] - 开展"美丽航道"建设行动,应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减少水资源污染 [4] 内河航运的战略意义 - 内河航运是连接东西南北的重要通道,对国内国际双循环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4] - 对内陆城市是实现通江达海的关键,对沿海地区可发展江海联运 [4] - 需实现内河航运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 [4]
内河航运建设“加速跑”:前五个月货运量超20亿吨 江海直达降本增效强活力
央视网· 2025-07-06 10:35
内河货运量增长 - 今年前五个月我国内河货运量超过20亿吨 同比增长近4% [1] - 长江干线江海联运量达15.6亿吨 约占长江干线总运量40% [3] 航道建设进展 - 荆江河段航道整治工程年底完工 枯水期水深将提升0.5米以上 [1] - 水深每提升0.1米 5000吨级货船可增载约150吨货物 利润提高约12% [1] - 预计年底新增高等级航道里程900公里 [3] 江海联运发展 - 舟山已开通江海直达航线10条 船队规模23艘 形成全国最大规模特定航线江海直达船队 [7] - 1-6月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片区江海直达货物吞吐量256万吨 同比增长11.3% [7] - 每天超20艘次江海联运船舶靠港和出港 [7] 物流效率提升 - 宁波舟山港实现化肥与硫磺货物无缝衔接 大幅提高大宗商品周转速度 [5] - 舟山片区将拓展湘江、资水等内陆河流联运 形成江海河联运体系 [8]
前5个月我国内河货运量超20亿吨 畅通“大动脉”通达江海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06 08:58
内河货运量增长与航道建设 - 前5个月我国内河货运量超20亿吨 同比增长近4% [1] - 预计年底新增高等级航道里程900公里 长江荆江河段枯水期水深提升0.5米至4.5米 船舶吨级从3000吨级提升至5000吨级 [2][3] - 航道水深每提升0.1米 5000吨级货船可增载150吨货物 利润提高12% [3] 江海联运发展 - 2023年长江干线江海联运量达15.6亿吨 占长江干线总运量40% [5] - 舟山开通10条江海直达航线 船队规模23艘 1-6月货物吞吐量256万吨 同比增长11.3% [5] - 江海直达模式使运输时间从15-20天缩短至10天 单趟成本降低20万元 [5] - 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片区计划拓展湘江、资水等内陆河流联运 构建江海河联运体系 [6][7] 智慧航道建设 - 全国电子航道图发布里程超9950公里 长江水系电子航道图覆盖5606公里 [8][9] - 电子航道图实现长江干线、京杭运河苏北段、赣江、汉江等支流航道及长江口电子海图互联互通 [8] - 江苏、浙江实现船舶过闸"一次申报、一键过闸、一体调度、一屏管控" [9] - 目标2030年全国高等级航道电子航道图覆盖率达85%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