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对话

搜索文档
从互鉴之物到文明对话
人民日报· 2025-05-26 06:13
在逆全球化思潮抬头的当下,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的特质弥足珍贵。这也是以物载道,讲述中华文明远航 世界故事的初衷:以文明对话打破偏见,以文化共鸣化解隔阂,让承载5000多年智慧的东方之舟,继续 在文明的星河中扬帆远行。 语言或许不同,器物各有其美,但只要倾听便会发现,不同文明彼此并不陌生。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 作的文化类节目《遇鉴文明》(第二季),正是在文化交汇的水域中启航,让沉静的文物开口说话,也 让过往的智慧照亮当下。 雕刻华夏云纹的印度产碧玉墨水瓶,充满中式水墨风格的毕加索版画《斗牛系列》,收藏在法国卢浮宫 的汉宫春晓题材斗柜……本季《遇鉴文明》每期都从一件见证文明交流融合的"互鉴之物"出发,勾 勒"中国风"吹向世界、"中国美"转化为"世界美"的文化路径。 以酒器鹦鹉螺鎏银壶为例,它诞生于16世纪中期,经由中国广州流转至法国。鹦鹉螺由中国工匠精心镶 扣,壶身的彩绘故事脱胎于元杂剧《西厢记》中"长亭送别"场面,底部托架则刻有法国工匠标识。按照 当时的中外贸易与工艺惯例,银壶主体为中国制造,再由西方工匠添加把手、托架与金属装饰,令其兼 具欧洲古典风格。精巧的银壶体现出中外美学的深度互鉴与无间合作。 《遇鉴文明》第 ...
五指山黎苗童声合唱团走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
海南日报· 2025-05-12 10:10
五指山黎苗童声合唱团走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 把民族的歌唱给世界听 海南日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谢凯 通讯员 黄朱莹)巴黎当地时间5月9日下午,五指山黎苗童声 合唱团走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开启一场跨越山海的文化对话,展现了中国多民族文化传承的活力 和中国乡村儿童的艺术梦想。 参观结束时,孩子们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室外广场的国旗下,再次唱起《茉莉花》等歌曲,用 歌声连接世界。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相关工作人员的带领下,12名身着黎锦苗绣服饰的孩子们参观了展 厅等场所,聆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社会、文化、环境和经济层面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工作报告。中国常 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副代表王盈表示,这些乡村儿童用艺术证明,文明对话不需要宏大叙事,一 次真诚的微笑、一首共唱的歌谣,足以打破文化的偏见与隔阂。 据介绍,合唱团成员均来自海南省五指山市的黎族、苗族村落。2022年,在五指山市政府与海南省 管弦乐学会的推动下,合唱团以"零门槛"吸纳乡村儿童,通过"每周音乐课+每月文化研学"模式,将乐 理教学与黎锦编织、黎族竹木器乐等非遗技艺传承深度融合。合唱团指导老师刘旻透露,团队中70%的 孩子为留守儿童,3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