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明对话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代表:中国支持联合国与伊斯兰合作组织加强合作
新华社· 2025-07-25 06:56
中国支持联合国与伊斯兰合作组织深化合作 - 中国支持联合国进一步深化与伊斯兰合作组织合作 共同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1] - 联合国宪章奠定多边主义基石 但宪章宗旨和原则屡遭违反 世界面临重回"丛林法则"风险 [1] - 必须捍卫宪章宗旨和原则 尊重各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坚持和平解决争端 [1] 伊斯兰合作组织的独特作用 - 伊斯兰合作组织在处理伊斯兰世界问题时拥有宗教、历史和文化优势 [1] - 可在预防冲突、斡旋调解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1] - 联合国安理会应加强同伊斯兰合作组织沟通协调 形成合力推动热点问题政治解决 [1] 国际反恐与文明对话 - 坚持对恐怖主义"零容忍" 反对双重标准和选择性做法 [1] - 反对将恐怖主义和特定民族或宗教挂钩 加强国际反恐合作 [1] - 倡导包容平等的文明对话 以合作取代对抗 以共赢取代零和 [1] 中国与伊斯兰国家的合作 - 中国同伊斯兰国家是好朋友、好伙伴 友谊源远流长 [2] - 近年来中国和伊斯兰国家各领域务实合作成果丰硕 友好关系不断提质升级 [2] - 中方愿同伊斯兰国家一道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贡献 [2]
肯尼亚媒体:中国倡导文明对话维护全球稳定
新华社· 2025-07-19 13:42
全球文明对话的重要性 - 第78届联合国大会全票通过中国提出的决议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标志着全球文明对话理念获得国际社会广泛认同 [1] - 中国倡导文明交流互鉴展现新时代负责任大国担当主张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学互鉴的文明相处原则 [1] - 定期外交对话对各国表达诉求澄清立场和平协商至关重要开放对话有助于防止分歧升级为冲突 [1] 文化交流的实践价值 - 通过商业合作学生交流等项目推动的文化交流能在社会间建立熟悉感与信任感有助于构筑长期经贸关系 [1] - 开展民间交流的国家更易协同解决问题全球气候协定有效的多边主义及共享繁荣成果皆是明证 [2] - 当民众亲身体验异国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念其支持歧视性政策的意愿就会降低 [2] 中国的历史经验与贡献 - 中国对文明交流的重视根植于其作为文化交融枢纽的历史经验以丝绸之路为例促进了古代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 [2] - 作为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积淀了深厚传统底蕴治理智慧和文化价值体系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重要参照 [2] - 通过文明对话各国得以共同构筑更加包容和进步的世界观携手推进和平和谐与繁荣的全球愿景 [2]
精彩视听共赴上合之约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19 05:11
行业动态 - 第二届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电视节于7月15日至17日在西安举行,主题为"汇文明·创视听·共未来",聚焦上合组织国家间的文明交流与视听合作 [10][11]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支持百余部视听作品译制为多国语言并在上合组织国家播出,包括《三体》《舌尖上的中国》等电视剧、纪录片和动画片 [12] - "视听融情 和合共行"节目展播活动于5月至8月开展,70多部上合组织国家视听作品在中国电视频道和新媒体平台播出 [14] 内容出海 - 哈萨克斯坦7频道自2024年起持续译制《好事成双》《幸福草》等中国电视剧并在黄金时段播出,其中《我的阿勒泰》哈萨克语版反响热烈 [12] - 新丽传媒的《玫瑰的故事》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播出,并通过发行商授权至吉尔吉斯斯坦等四国 [13] - 上海五岸传播与俄罗斯SPB TV合作的"白玉兰时间"专区覆盖1.5亿用户,上线1年半累计播出近300小时中国视听内容 [13] 国际合作制作 - 中巴合拍纪录片《从西安到瓜达尔港》历时4年制作,行程超6万公里,采访百余名亲历者,第二季正在拍摄中 [14][15] - 中哈合拍纪录片《中国·考古》第二季记录中哈联合考古队发现伊塞克王庭墓葬的过程 [15] - 央视动漫国际合拍动画《熊猫和开心球》发行至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入选俄罗斯年度最受欢迎动画前20 [15][16] 技术创新与新模式 - 印度KUKU TV下载量超1亿,活跃用户超900万,计划与中国合作伙伴联合制作短剧 [21][22] - 简视科技利用AI技术打造智能传播平台,覆盖俄语、阿拉伯语等语种,与国家广电总局成立"智能国际传播实验室" [22] - 第四届中俄视听周将举办中俄短视频大赛和青年歌会,推动青年文化交流 [22]
中国“音乐之城”里的文明对话
新华网· 2025-07-17 09:01
文化交流活动 - 第二届兰花奖"走读中国"参访活动于7月11日至14日在哈尔滨举办,数十位文化领域专家学者参与 [1] - 活动期间举办了"兰之约话文明·遇鉴音乐之城"国际文化沙龙,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会长郭卫民出席并发言 [3][6] - 活动旨在促进中外文明交流,表彰全球范围内为中华文化国际交流作出贡献的外籍人士 [2][6] 文化使者贡献 - 英国翻译家大卫·弗格森是首届兰花奖得主,在中国工作近20年,致力于文化交流 [2] - 德国医学家托马斯·拉贝获得第二届兰花奖友好使者奖,推动中德医疗合作项目并捐赠珍贵史料 [4][6] - 托马斯·拉贝家族与中国有深厚渊源,其祖父约翰·拉贝因《拉贝日记》闻名 [2][6] 文化交流成果 - 大卫·弗格森在甘肃乡村听到东乡族孩子演奏《友谊地久天长》,深受感动 [2] - 托马斯·拉贝在首都医科大学推动的中德医疗合作项目帮助中国患者诞下健康婴儿 [4] - 郭卫民强调人文交流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肯定兰花奖获奖者的贡献 [6]
专访丨文明对话助推科技共同发展——访马来西亚科技与创新部长郑立慷
新华网· 2025-07-13 10:20
全球科技合作与文明对话 - 科技发展应服务全人类,不受地理界限、意识形态或制度背景限制 [1] - 文明多样性为科技创新提供灵感,促进全球科技合作的包容与信任 [1] - 当前气候变化、人工智能、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需各国加强协作,科技合作不应成为政治博弈工具 [1] 文化与科技融合 - 文化与科技相互依存,文化包容性决定科技创新潜力与活力 [1] - 马来西亚多民族、多语言文明生态为科技跨界融合创造良好土壤 [1] - 中国通过数字博物馆、虚拟文旅等形式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增强公众对数字化认同感 [1] 中国科技发展案例 - 中国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如DeepSeek模型体现低门槛和开放架构 [1] - 中国文明气度影响人工智能语料库构建和算法逻辑,反映科技为公理念 [1] 马中科技合作潜力 - 马中可在数字文旅、文物保护、科技创新交流等领域加强合作 [1] - 借助彼此文化底蕴和技术优势,推动建立更紧密合作机制 [1] 文明交流与科技进步 - 文明交流互鉴是全球科技进步重要推动力,激发跨文化灵感 [1] - 不同文明智慧是构建未来科技的重要资源,拓展研发广度与深度 [1]
专访丨在文明对话中携手走向未来——访法国国民议会前第一副议长博纳尔
新华网· 2025-07-12 15:20
全球文明对话与中国方案 - 中国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方案为全球和平发展注入动力,架起不同文明间对话的桥梁 [1] - 中国倡议设立的首个文明对话国际日在联合国大会上获一致通过,反映国际社会对加强文明交流的认同 [1] - 中方致力于搭建促进文明相通的平台,推动各国和平共处 [1] 中法文明交流与合作 - 法国和中国作为东西方文明重要代表,共同为人类进步带来启迪,两国拥有深厚的哲学思辨传统 [2] - 中国科技发展迅速,在风力与太阳能发电、新能源汽车产业等领域取得进展,为法国产业生态转型提供参考 [2]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激发活力,现代都市与传统文化元素有机结合 [2] 青年与文明演进 - 青年人在文明演进中扮演重要角色,应鼓励世界各地青年互动,为全球文明发展提供新灵感 [2] - 青年志愿者在活动中的积极参与展现了文明持续演进的活力 [2] 媒体与文明互动 - 社交媒体成为主要信息渠道,媒体需通过新传播形式和途径讲好不同文明故事,拉近距离 [3] 中欧关系与合作 - 欧盟和中国在经贸、环保、人文等领域联系紧密,互为重要合作伙伴 [3] - 双方应通过对话增强互信,造福民众,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 [3]
专访丨文明对话是化解危机的“金钥匙”——访伊拉克库尔德斯坦共产党前总书记卡瓦·马哈茂德
新华网· 2025-07-11 21:12
全球文明倡议与文明对话 - 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成功举办是全球文明倡议的生动实践,该倡议将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和人类共同进步 [1] - 文明发展是一个开放包容、交流互鉴的过程,对话交流是消除误解、克服隔阂、避免价值观冲突的重要途径 [1] - 全球文明倡议聚焦文明"多元、独特、共存"的共通属性,倡导不同文明间相互尊重、交流互鉴 [1] 当前国际背景下的文明对话 - 当今世界正经历复杂变局,地区冲突构成全球性挑战,部分国家鼓吹"孤立主义"和"文明冲突论"威胁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 [1] - 促进文明对话、加强理解互信是化解地区冲突和危机的"金钥匙" [1] - 全球文明倡议通过对话化解分歧,通过合作化解冲突,为推动全球共同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完善全球治理注入动力 [1] 中国在文明对话中的作用 - 中国自古便是文明对话互鉴的践行者,张骞、郑和等文明使者彰显了中国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流桥梁和世界文明互鉴平台的历史作用 [2] - 在当前复杂国际背景下,全球文明倡议有助于推动人类共同进步和互利共赢 [2] 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概况 - 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10日在北京开幕,主题为"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 共促世界和平发展" [2] - 来自约140个国家和地区的政界、文化界、教育界人士等600余人出席开幕式 [2]
专访|希腊前总统畅谈“文明的对话”
新华网· 2025-07-11 21:12
文明对话与希中关系 - 中国近年推动文明互鉴的开放态度与实践探索为全球提供重要范例 [1] - 希中关系根基不仅在经济更在文明 文化联系使双边关系得以延续并深化 [1] - 希中作为文明古国在"以人为本"理念 人文主义 和平公正社会等方面存在高度共鸣 [1] 文明对话的实践与制度化 - 2019年希中两国元首互访及文化交流互动标志着文明对话走向制度化 [2] - 中国在推动文物归还方面对希腊的支持体现两国文明理念深层联系 [1] 对文明冲突论的批判 - 坚决反对"文明冲突论" 认为其被地缘政治势力有意放大制造虚假氛围 [2] - 文明应作为合作与理解的桥梁 差异可促成互学互鉴而非对抗 [2] 文明对话的全球意义 - 以文明为基础的对话不仅惠及希中两国更造福全人类 [2] - 文明对话力量超越政权更替与社会变迁 希中关系因此持续深化 [1]
朱锋:变乱交织的世界更需要文明对话
环球网· 2025-07-10 06:47
全球局势分析 - 2025年是二战结束80周年、联合国成立80周年等重大历史节点 但国际局势呈现80年来罕见的变乱交织特征 [1] - 俄乌冲突和中东以哈冲突持续发酵 以色列与伊朗军事冲突虽停火但和解前景不明 潜在第三场战争风险加剧全球动荡 [2] - 美国政府推进"大而美"税改法案 加速"特朗普2 0"政策转型 单边保护主义冲击国际经贸秩序 [3] 全球治理挑战 - 气候变化、疫情后续影响叠加 世界脆弱性达二战以来峰值 西方制度优越论面临空前质疑 [3] - 联合国框架下的全球治理体系遭遇挑战 传统国际关系理论受到实证领域重大质疑 [3] - 生产要素跨境流动推动的全球化进程面临"再全球化"与"去全球化"双重压力 [3][5] 中国全球文明倡议 - 倡议包含四大核心内容:尊重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 [6][7] - 强调文明交流超越隔阂 互鉴超越冲突 包容超越优越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6][8] - 第78届联大通过决议设立每年6月10日为"文明对话国际日" 获80多国支持 [9] 倡议实施路径 - 通过机制化架构塑造国家间关系 深化人文交流消除隔阂 搭建多边对话平台 [7] - 维护联合国核心地位 加强国际经济金融政策协调 防止霸权冲突和阵营对立 [10] - 推动平等有序世界多极化 普惠包容经济全球化 创造和平繁荣发展前景 [10]
新华鲜报 | 感知中华文明!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嘉宾中国行
新华社· 2025-07-09 22:02
文化展示与交流 - 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嘉宾参观中国多地文化遗址和现代文化设施,体验中华文明的古老与现代交融 [1] - 良渚博物院展示五千年前良渚文化的玉器、石器等文物,体现古代中国的组织和管理系统 [2] - 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展出西汉纸张残片,展现中国古代造纸术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2] - 甘肃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佛像吸引外宾,体现佛教艺术的生命力 [3] - 山东曲阜孔子博物馆通过传统音乐演奏《诗经》乐章,展现儒家文化氛围 [3] - 上海民族乐团在黄浦江演出,融合中国传统音乐与世界音乐风格 [3] 文化创新与科技应用 - 甘肃敦煌推出洞窟式沉浸体验剧《乐动敦煌》,外宾参与仿壁画场景互动 [4] - 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通过二维码扫描实现三维立体展示,提供数字化文化体验 [5] - 陕西西安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通过唐食和礼仪体验,再现盛唐气象 [5] - 浙江杭州《最忆是杭州》演出结合西湖实景与水舞光影,打造视听盛宴 [5] 国际合作与桥梁建设 - 克罗地亚社会民主党副主席提到由中国公司建造的佩列沙茨大桥,象征中克合作 [5] - 外宾期待通过文明对话搭建更多跨越时空的文化交流之"桥"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