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补偿机制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特色流域经济学:解锁中国流域治理的“密码”
中国环境报· 2025-05-06 07:23
流域经济学理论框架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流域治理提供指引 包括新发展理念驱动经济协同升级 生态文明思想统筹生态与经济统一 文化思想激活文脉生态价值 法治思想筑牢制度根基 [2][3] - 中国特色流域经济学需整合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 产业布局理论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生态补偿机制理论 流域系统治理理论 构建兼具解释力与预测力的自主知识体系 [6][7][8] - 理论框架需量化资源环境动态阈值 构建"绿色技术-产业-市场"联动机制 设计跨区域生态补偿标准 突破西方理论局限 [9] 流域治理实践案例 - 长江经济带实施"生态筑基 绿色突围"战略 2016年后水质提升且鱼类物种恢复 上海等城市淘汰落后产能并培育新兴产业集群 [4] - 黄河流域推行"节水固本 修复强基"模式 构建水资源消耗"双控"体系 上游农业节水改造提升利用率 水土保持工程减少入黄泥沙 [4] - 珠江三角洲通过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深化开放 培育战略性产业 打造"一小时通勤圈"凸显区域协同效应 [5] 学科建设实施路径 - 需扎根中国实践 聚焦"大江小流并存 生态经济博弈 上下游冲突"等本土问题 构建适配国情的分析框架 [9] - 以长江 黄河 珠三角为样本形成"问题驱动-实践验证-理论升华"闭环 实现治理经验向理论创新的转化 [9] - 融合生态经济学 区域科学 环境法学等交叉学科 研发生态价值核算体系 建立协同发展模型 制定立法负面清单 [9]
促进互联互通和差异化发展 畅通区域循环
申万宏源研究· 2025-04-29 09:57
杨成长 龚 芳 邹 威 区域市场是组成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基本单元,区域循环通过打破地理边界与行政藩篱,借 助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跨区域规则的互认以及市场标准的衔接来推动要素自由流动和产业分 工协作,从而降低市场交易成本,畅通国内大循环 进一步消除各类区域隐形壁垒,完善对地方政府政绩的考核方式,引导区域之间形成良性 竞争生态 以城市群为载体,加快形成城市群内跨行政区域的常态化监管协调机制,着力解决区域基 础设施建设标准不一致的难题,以基础设施的高效连通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迈上新台阶 加快构建和完善不同区域间的利益补偿机制,缩小区域差异,推进区域协调平衡发展 消除区域壁垒、畅通区域循环是激发区域市场活力和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要内 容。 畅通区域循环包含区域良性竞争、区域有效合作和区域差异化发展三个层次的内涵,良性 的区域竞争是激发区域主体发展活力的重要抓手,区域之间的有效合作是实现区域互联互通的 有效举措,引导区域发掘差异化比较优势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在畅通国民经济循 环和新型产业循环的基础上,本文从地理视角出发,重点聚焦区域发展中的隐形壁垒、无效内 卷及协调发展难题,为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全面释 ...
促进互联互通和差异化发展 畅通区域循环
上海证券报· 2025-04-28 02:58
□ 进一步消除各类区域隐形壁垒,完善对地方政府政绩的考核方式,引导区域之间形成良性竞争生态 □ 以城市群为载体,加快形成城市群内跨行政区域的常态化监管协调机制,着力解决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标准不一致的难题,以基础设施的高效连通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迈上新台阶 □ 杨成长龚芳邹威 □ 加快构建和完善不同区域间的利益补偿机制,缩小区域差异,推进区域协调平衡发展 □ 区域市场是组成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基本单元,区域循环通过打破地理边界与行政藩篱,借助基础设施 的互联互通、跨区域规则的互认以及市场标准的衔接来推动要素自由流动和产业分工协作,从而降低市 场交易成本,畅通国内大循环 畅通区域循环包含区域良性竞争、区域有效合作和区域差异化发展三个层次的内涵,良性的区域竞争是 激发区域主体发展活力的重要抓手,区域之间的有效合作是实现区域互联互通的有效举措,引导区域发 掘差异化比较优势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在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和新型产业循环的基础上,本 文从地理视角出发,重点聚焦区域发展中的隐形壁垒、无效内卷及协调发展难题,为推进全国统一大市 场建设,全面释放内需市场潜力提供区域视角的参考。 一、区域协调发展是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