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抗日战争
icon
搜索文档
“有人民群众支持,我们就能夺取最后的胜利”(时空对话)
人民日报· 2025-08-26 06:27
个人背景与经历 - 1923年生于河北省高阳县张庄村(现划归河间市)[3] - 1937年参加抗战 1938年加入任丘县抗日武装 1940年参加晋察冀抗日武装部队[3] - 1942年深入任丘 高阳 安平等地发动群众抗日[3] - 1964年来到故城县工作 1982年离休[3] - 为躲避敌人围剿躲藏地洞差点窒息 拔除敌人据点时从炮楼摔进几米深封锁沟失去知觉 与敌人作战被坦克履带碾过头顶昏迷在战壕里 三次负伤遇险死里逃生[3] 抗战动机与早期经历 - 父亲在1937年被日军刺刀杀害于村口渡口 因听不懂日语被日军杀害[4][5] - 为父亲报仇为百姓报仇下定决心参军打仗[4][5] - 偷偷溜出家门跑到任丘三区要求上战场 因岁数小个头小被安排担任通信员[5] - 夜间送信一走就是七八十里地 吃住在老百姓家中 离开时写借粮条遵守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纪律[5] 敌后工作与战术创新 - 1942年被选拔进任丘县武工队 利用人熟地熟优势开展敌后抗日武装斗争[7] - 发明反封锁方法:进村不走大路过村口 靠翻墙进院避开敌方谍报人员[7] - 对抗日群众表明身份讲明不让他们出门原因 对与敌人有来往的两面人严格控制防通风报信[7] - 任丘县武工队发明的反封锁方法在所有敌后武工队中推广 开创敌后武装斗争新局面[7] - 经常一晚转移几个村 最多时跑10个村[8] 群众支持与胜利信念 - 八路军在前头打仗老百姓就在后头跟着 有人民群众支持就能夺取最后胜利[8] - 白洋淀贾口洼淀突围时光脚在冰面上冻一宿导致脚冻伤[10] 精神传承与价值观 - 要求艰苦奋斗脚踏实地做对国家有用的人[9][10] - 上班不能迟到早退 为人处世要踏踏实实 这些规矩深深影响家人[10] - 在战争年代和平时期一直克己奉公踏实做人树立榜样[10] - 走进学校机关企业讲述抗战故事让更多人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10]
抗战英魂丨叶成焕:不畏牺牲杀敌寇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25 16:23
拍摄:裴元新、白志斌 记者:邓浩然、万倩仪 叶成焕,1914年生,河南新县人。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他担任八路军第129师386旅772团团 长。1938年2月至3月,他率部参加了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等战斗,有力地打击和钳制了日 军,为创建晋东南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1938年4月中旬,叶成焕在山西省武乡县长乐村战 斗中不幸中弹,壮烈牺牲,年仅24岁。 【责任编辑:刘阳】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朱宝琛:倾家荡产为抗日
新华网· 2025-08-25 16:14
朱宝琛自幼好学,25岁考入北平民国大学,同年由同乡郝德青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朱宝 琛工作积极热情,在学生界很活跃。1932年,北平学生举行纪念九一八事变一周年大会,他任大会总指 挥。平时,他行侠好义、乐于助人。上大学期间,家里给他的费用,他也多半用来周急济贫。 图为朱宝琛像(资料照片)。新华社发(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史志研究室供图) 新华社太原8月22日电 题:朱宝琛:倾家荡产为抗日 新华社记者马晓洁 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下关乡岸底村,村东烈士纪念亭里立有一块"岸底战斗纪念碑",镌刻着"一 九四一年八月,八路军雁北支队在下关乡岸底村南与日寇发生激烈战斗,战斗中支队参谋长朱宝琛、指 导员郭波等七十余名指战员壮烈牺牲……" 2014年灵丘县人民政府立下的这块纪念碑,让更多人知道了抗日英雄朱宝琛的事迹。 朱宝琛出生于1904年,是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洪善镇北营村人。七七事变前,朱宝琛家开设平遥面 粉公司,并在吕梁离石有店铺,为当地望族,是富裕的晋商人家。 1937年10月下旬,日军侵占平遥县城,县政府人员及游击队决定撤往吕梁孝义。由于游击队人多, 粮食供应面临较大困难,朱宝琛从自家合股的面粉公司拿出6000余斤 ...
矿洞深处燃起红色火种
辽宁日报· 2025-08-25 09:27
但矿洞深处的黑暗,锁不住奔涌的热血。在展厅循环播放的下菜园子暴动影像中,晃动的煤油灯影 与复原场景里飞溅的火花交织,瞬间将人拉回那个惊心动魄的秋夜。自1941年起,日寇将抗日志士、战 俘及抓捕的青壮年押至阜新煤矿强作劳工,他们被称为"特殊工人"。面对野蛮压榨与非人待遇,"特殊 工人"奋起抗争,李振军、朱韬等12名党员在严密监视下秘密串联,将特殊党支部的火种播进受压迫者 的心田。1942年9月2日深夜,新邱采炭所下菜园子的292名"特殊工人"毅然暴动,铁锹劈开镣铐,菜刀 砍向电网,怒吼声在矿区上空炸响。67人冲出牢笼,5人倒在血泊中,更多人在酷刑下坚贞不屈、惨死 狱中。137具遗体被侵略者草草掩埋成一座新坟。如今的抗暴青工遗骨馆,将这段浸血的抗争史凝固成 不可磨灭的坐标。采访时,几名学生垂首伫立,目光里映着的,是先烈们宁折不弯的脊梁。 8月15日,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内,一场公祭仪式庄严举行。百余名阜新青年、机关干部与 社会团体代表手捧白菊,凝望着展墙上斑驳的历史脉络,回望那段被血泪浸透的记忆。 改陈提升后的展馆内,红色印记愈发鲜明。纪念馆为"特殊党支部"开辟了专题展区,李振军、朱韬 的半身塑像目光如炬,凝 ...
焦点访谈|从泛黄的电报到鲜艳的锦旗 档案展让抗战历史“活”起来
央视网· 2025-08-24 21:58
展览概况 -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举办《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档案展》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展出340余份珍贵历史文献档案 包括重大事件档案 重大战役战斗档案及老一辈革命家手稿[3] - 展览分为八个单元 通过档案还原历史细节 展现中国共产党作为抗战领导核心的地位[3] - 同期举办《为了共同的事业——从西班牙战场到中国抗日战场》特展 首次展示两国战场并肩作战历史[13] - 后续将开展《东北抗联文物展》和《改变世界的战争》特展 四个展览从不同角度共同展现中国共产党抗战作用[17][19] 首次公开档案 - 西安事变档案精确到小时 展出张学良给中共中央第一封电报(标注寅时3-5点)与事变发动时间高度吻合[5] - 展出1936年4月10日周恩来关于同张学良秘密谈判给中央的电报 反映"逼蒋抗日"策略形成过程[5] - 首次集中披露西班牙国际纵队中国支队13名战士的姓名 照片和简历[17] - 展出30多次战斗战役详细战报 包括黄土岭战斗战报显示双方武器悬殊[7][9] 军事斗争实证 - 八路军 新四军 华南抗日游击队对日作战超过12.5万次[11] - 敌后战场牵制58%-75%日军和90%以上伪军[9] - 冀东军区战斗补报显示单次战斗消耗子弹365发 缴获机枪2挺 步枪36支 手枪19支 子弹6831发 体现"以战养战"模式[11] - 平型关大捷 百团大战等战役取得重要胜利 游击战使日军陷入"两面作战 腹背受敌"困境[7] 国际抗战协作 - 西班牙国际纵队由50多个国家4万多名战士组成 其中包括100多名中国共产党员[13] - 展出1937年朱德 周恩来 彭德怀赠西班牙国际纵队中国支队的锦旗 题字"中西人民联合起来 打倒人类公敌——法西斯蒂"[15] - 部分国际纵队成员在中国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奔赴中国战场参与反法西斯斗争[17] 历史意义阐释 - 档案展具体反映中国共产党14年抗战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19] - 展览运用新史料新研究成果 增强历史厚重感[19] - 展现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推动形成国共协同作战战略格局[5][7]
“水上奇兵”雁翎队(文化中国行·走进抗战专题博物馆(纪念馆))
人民日报· 2025-08-24 06:42
白洋淀雁翎队历史背景 - 白洋淀水域面积366平方公里 由143个淀泊相连组成[5] - 抗日战争期间由当地渔民与农民组成的雁翎队在此开展游击战[5] - 纪念馆为雄安新区最大红色文化纪念馆 展出300多幅历史图片和200多件实物[5] 雁翎队名称由来与组成 - 名称源于猎户用雁翎堵住火枪信口防水 且小船队形呈大雁"人"字形排列[7] - 1939年秋由22名猎户首次组建 后期最多达150余人[7][8] - 使用长约2.5-3米的"大抬杆"武器 杀伤距离100-150米[8] 作战事迹与战术特点 - 6年间与日军交战70余次 击毙俘虏日伪军约1000人[8] - 1943年伏击包运船战役中缴获轻重机枪各一挺 步枪百余支及数十船军用物资[11] - 采用水上阻击战 冰上游击战 端岗楼拔据点等战术[5][12] - 队员曾隐蔽水中数小时 冬日自制"冰床"坚持作战[11] 艰苦斗争与精神传承 - 1942年为躲避扫荡在芦苇荡中隐蔽80余天[12] - 民间流传"天当被 地作床 芦苇是屏障"民谣描述艰苦环境[12] - 白洋淀民众缝制军衣 站岗放哨 护送伤员形成军民一体抗战体系[15] 文化影响与艺术创作 - 诞生《小兵张嘎》文学形象 其原型为雁翎队队员集体缩影[13] - 作家孙犁创作《荷花淀》《芦花荡》等作品记录抗战事迹[13] - 穆青撰写3000字报道《雁翎队》传播革命故事[13]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朱宝琛:倾家荡产为抗日
新华社· 2025-08-22 17:10
"在组织社区、校园的日常宣讲中,能明显感受到大家对抗日英烈舍小家顾大家、无畏牺牲精神的震撼 和敬仰。"温小琴说,目前,平遥县史志研究室正在筹备《中共平遥县抗日战争回眸》一书的出版,里 面收纳整理了朱宝琛等英烈的故事。 1937年10月下旬,日军侵占平遥县城,县政府人员及游击队决定撤往吕梁孝义。由于游击队人多,粮食 供应面临较大困难,朱宝琛从自家合股的面粉公司拿出6000余斤面粉献给游击队,并动用家中的4辆2套 骡马大车运输。他说:"不给日寇留下,献给抗日用。" 1938年12月,中共晋西特委任命朱宝琛为中共汾阳县委书记,后又调往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 员委员会工作。当时他携爱人、幼子、侄儿和家里的车夫,连同大车和离石店铺的财物,一起参加革 命,受到战地总动员委员会组织部部长南汉宸的赞誉:倾家荡产为抗日,全家老少去革命。 1941年秋,日军向晋察冀边区进行"铁壁合围"大"扫荡",企图占领灵丘县南山的要镇上寨和下关。朱宝 琛主动要求带警卫连在岸底、上庆截击,袭扰日军。在一次袭扰战中,他们被日军从侧翼包围。突围 中,朱宝琛不幸中弹牺牲。 "在抗战史志的日常宣传中,朱宝琛的故事是必讲的一段经典。"平遥县史志研究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关键战场|战果辉煌 车桥战役揭开华中局部反攻序幕
央视网· 2025-08-22 11:08
央视网消息:江苏淮安车桥镇是一座享有"苏北小南京"美誉的商贸古镇。81年前,这里曾发生过一场抗战时期的著名战役——车桥战役。 新四军集中五个团兵力,以游击战和运动战相结合,攻坚打援并举,取得辉煌战果。 这里是黄花塘新四军军部旧址,当年就是在这里发出指令,使新四军以五个团的兵力,实现了苏中、苏北、淮南、淮北四个根据地历史性 地连接。 车桥战役烈士陵园讲解员杨颖称:"车桥战役是1944年3月5日凌晨1点50分打响,首先就是进攻车桥这个据点。车桥这个据点当时有53座碉 堡,'飞将军'陈福田腰间绑满了手榴弹,手上拎着一个十字镐,肩上背了一个云梯,飞身上碉堡之后,用手上的十字镐在碉堡顶盖砸了一个 洞,并且将腰间的手榴弹一股脑从碉堡顶盖就扔进去。" 不到一小时,新四军次第突破围墙,攻下十多座碉堡,占领车桥全部街道,分割包围日伪军。激战至中午,我军将敌寇压缩在核心工事 内。在山炮轰击下,日军残部被全歼。所谓"铁打的车桥"被新四军在一天之内攻克。攻打车桥时,为防止赶来救援的日寇对我攻城部队反包 围,战役总指挥粟裕将三分之二兵力埋伏在了援军的必经之地——芦家滩。 车桥位于淮安城,因河道上有5座石桥俯瞰全镇,形如繁体"車"字而得 ...
“我负责的两条交通线始终没有暴露”(时空对话)
人民日报· 2025-08-22 06:13
人物背景 - 105岁琼崖纵队老战士陈玉兰曾担任中共地下交通员 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解放海南五十周年纪念章等荣誉 [3] - 1939年于海南文昌南阳乡加入中国共产党 负责敌占区情报传递与人员护送工作 [3] - 其丈夫林洪存为琼崖纵队指战员 1950年获授特别功臣称号 两人于海南解放后正式成婚 [6] 抗战经历 - 左腿留有十余厘米伤疤 系送情报时负伤所致 曾表示不后悔且不怕牺牲 [3] - 掌握5条秘密交通线路 包括大部队行进路线 重要人员隐蔽路线 常规接头路线 物资运送路线及紧急备用路线 [3][4] - 依靠环境细节判断敌情 通过鸟类飞行动物叫声粪便气味等迹象规避埋伏 曾因警觉旱烟味成功避开日伪军巡逻队 [4] - 1942年日军扫荡期间因伤滞留 依靠村民冒险送饭及草药治疗幸存 [5] - 曾为保护群众抗日捐款冒险潜入洪水 在急流中分文不少找回钱款 [5] 战术贡献 - 参与制作荔枝炮土制武器 采用箭毒木毒汁增强杀伤力 [5] - 通过投放有毒植物破坏日军水源 导致敌军疾病流行士气低落 最终迫使日军撤离南阳乡 [6] - 南阳乡采用坚壁清野战术 在扫荡中牺牲300余名烈士 2000余名群众遇难 18个村庄被毁 [4][6] 历史传承 - 曾庇护琼崖纵队领导人冯白驹与庄田 将革命文物无偿捐赠海南省史志馆 [7] - 家属强调铭记先辈用鲜血书写的历史 [7]
抗战老兵王振斌16岁参军抗日,冲锋在前多次负伤——“靠着坚定信仰和无畏勇气,在战争中成长”(时空对话)
人民日报· 2025-08-21 14:49
军事生涯 - 1940年加入八路军担任勤务兵 1941年部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三师并转入游击战 [3][5] - 参加高杨战役担任尖刀连成员 采用挖沟近敌战术突破敌人防线 [6] - 在苏北抗日根据地参与50余次战斗 摧毁日伪军据点50余处 [7] 作战经历 - 1942年首次负伤腿部中弹 伤愈后继续前线作战 [6] - 阜宁战役中指挥小钢炮攻坚 两发炮弹迫使守敌投降 [7] - 抗美援朝期间被炮弹炸伤额头 休养5个月后重返前线 [8] 个人贡献 - 离休后累计捐款及缴纳特殊党费20余万元 衣橱仅保留10件衣物和两双鞋 [8] - 撰写2万余字战斗回忆录 接待年轻群体进行红色教育 [8][9] - 被多校聘为校外辅导员 坚持宣讲革命历史故事 [8] 晚年生活 - 101岁仍每日关注新闻 关心国家发展与国际局势 [9] - 认为当前生活比以往任何时期更幸福 肯定国家发展成就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