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参一控
icon
搜索文档
瑞信证券正式更名,北京证券“重现江湖”
经济观察网· 2025-07-24 13:40
股权变动与交易细节 - 方正证券不再持有瑞信证券股权 瑞信证券更名为北京证券 北京国资公司成为第一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持股85.01% 瑞银集团持股比例降至14.99% [2] - 股权交割前产生的业务潜在索赔责任由方正证券和瑞银集团承担 索赔时限为交割后5年 责任上限为交易对价的75% [2] - 北京国资公司收购瑞银集团持有的36.01%股权 对价9135万美元(约6.505亿元人民币) 收购方正证券持有的49%股权 对价1.24亿美元(约8.85亿元人民币) [5] 瑞信证券历史与业绩表现 - 瑞信证券成立于2008年10月24日 最初由瑞士信贷银行与方正证券共同发起设立 注册资本8亿元 瑞士信贷银行和方正证券持股比例分别为33.30%和66.70% [3] - 2009年至2024年 公司总资产不超过10亿元 其中8年处于亏损状态 多数年份净利润不超过0.15亿元 [3] - 2021年业绩最佳 营业收入4.97亿元 净利润0.45亿元 投行业务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4亿元 同比增长243.77% [4] - 2022年营收大幅下滑 净亏损2.54亿元 2024年营业收入0.57亿元 同比下降63.81% 净亏损1.62亿元 连续第三年亏损 [5] 业务与人员变化 - 2021年瑞信证券作为保荐机构及独家主承销商完成华康股份IPO 发行规模15.04亿元 作为联席主承销商参与顺丰控股200亿非公开发行项目 [4] - 2024年投行业务收入0.15亿元 利息净收入0.2亿元 为主要收入来源 [5] - 员工数量从2021年底的237名缩减至2024年底的103名 投行业务人员从68名减少至29名 [6] 股东战略与行业背景 - 北京国资公司表示收购瑞信证券股权是与瑞银集团合作的延伸 也是落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具体举措 [7] - 方正证券出售股权旨在盘活资产 合理配置资源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8] - 瑞银集团因"一参一控"规定选择保留瑞银证券 放弃瑞信证券 瑞银证券2024年营收10.47亿元 是瑞信证券的近10倍 [9][10] - 北京证券挂牌后 北京地方国资体系参控股券商增至5家 包括首创证券、第一创业证券等 [11]
瑞信证券更名为北京证券,北京国资券商版图再扩大
第一财经· 2025-07-24 11:48
北京国资参控股券商情况 - 北京国资参控股的券商数量已至少达到5家 [1] - 新增北京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原瑞信证券)为北京国资体系券商 [1] - 其他4家北京国资体系券商为首创证券、第一创业、金融街证券、中信建投证券 [2] 瑞信证券股权变动 - 方正证券出售所持瑞信证券49%股权给北京国资公司 [1] - 瑞银出售所持瑞信证券36.01%股权给北京国资公司 [2] - 两笔交易对价分别为9135万美元和1.24亿美元,累计超人民币15亿元 [2] - 股权变动于2024年3月获证监会批准 [2] 瑞信证券历史沿革 - 瑞信证券成立于2008年10月,原名瑞信方正证券 [1] - 初始股权结构为方正证券持股66.7%、瑞信持股33.3% [1] - 2020年6月瑞信增资后持股比例升至51%,成为控股股东 [1] - 2021年6月更名为瑞信证券 [1] - 2023年6月瑞信并入瑞银后触发"一参一控"规定需解决股权问题 [1] 股权交易背景 - 城堡证券、蚂蚁集团及北京国资公司曾有意收购瑞信证券股权 [1] - 北京国资公司为瑞银证券唯一中方股东 [1] - 北京国资公司最终成功收购瑞信证券股权 [1]
国联证券:北京市嘉源律师事务所关于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之补充法律意见书(三)
2023-04-28 17:55
市场扩张和并购 - 截至2023年2月23日,公司收购中融基金股权比例为75.5%[5] - 2023年2月7日,公司拟15.04亿元摘牌收购中融基金51%股权,不高于14.45亿元协议受让49%股权[6] - 2023年2月14日,公司与上海融展约定7.22亿元购买中融基金24.5%股权[7] - 2023年2月16日,公司竞得中融信托所持中融基金51%股权[7] - 2023年2月22日,公司仅购买上海融晟所持有中融基金24.5%股权[7] - 2023年4月18日,中国证监会核准公司成为中融基金主要股东,受让75.5%股权[7] - 截至2023年3月15日,国联集团通过司法拍卖竞得民生证券30.3%的股权[5] - 2023年3月15日国联集团司法拍卖竞得民生证券347,066.67万股股份,占总股本30.30%,成交价格91.05426723亿元[16] - 民生证券已向中国证监会提交变更主要股东的申请[16] 业绩总结 - 截至2020年末、2021年末和2022年末,中融基金管理产品分别为84只、101只和112只,管理资产规模分别为1451.35亿元、1534.52亿元、1390.57亿元[10] - 2022年中融基金资产总额123868.25万元,所有者权益110187.93万元,营业收入43702.83万元,净利润154.02万元[10] 其他 - 发行人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70亿元,用于扩大业务规模及偿还债务[41][44] - 2022年8月,1628名投资者起诉龙力生物、华英证券等15名被告,请求赔偿损失共计9.16亿元(暂定),公司未计提预计负债[47] - 张桂珍起诉公司退还多收取款项3176.52万元及资金占用损失46.01万元,公司计提预计负债186.85万元;起诉主张赔偿股票差价损失2329.18万元,公司认为请求不会获法院支持[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