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北工程攻坚战
icon
搜索文档
【省林业局】“三北”工程区林草有害生物防治员职业技能竞赛在榆林举办
陕西日报· 2025-09-15 06:49
本次赛事分为基层选拔赛、省级选拔赛、全国决赛3个阶段,设置团体项目和个人项目,涵盖了识 别鉴定、监测调查、趋势预测、应急防治、理论知识考试等5个竞赛项目。经过激烈的比拼,陕西代表 队摘得团体第一名。 "林草有害生物防治员是保护森林资源、守护生态安全的重要力量,在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御 灾和防治减灾等方面发挥着先锋队和主力军作用,是林草行业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赛事以赛 促训、以赛强能、以赛促建,推动'三北'工程区各级林草队伍专业技术水平大幅提升。"赛事负责人 说。(记者:马腾 通讯员:李志东) 据了解,本次赛事是在全国层面首次围绕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开展的特色赛事活动,旨在深化林 草行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升"三北"工程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水平,助力打好"三北"工程攻坚 战,切实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进一步激发全行业更好地履行保护林草资源、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职 责的动力。 近日,由中国农林水利气象工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物灾害防控中心主办,陕西省林业局、省农 林水利气象工会承办的"三北"工程区林草有害生物防治员职业技能竞赛在榆林举办。"三北"工程区13个 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4个代表 ...
“三北”生态行:“以工代赈”让农牧民由治沙“看客”变“主角”
新华网· 2025-06-12 21:40
内蒙古"三北"工程创新参与机制 - 内蒙古通过"以工代赈"模式累计带动10.4万农牧民参与治沙,发放劳务报酬10.2亿元[1] - 巴彦淖尔市光伏治沙项目年发电量将达3.6亿千瓦时,配套治理沙地2.4万亩,带动2000名农民参与建设[2] - 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1万多名农牧民通过参与治沙项目人均增收近1万元,部分农户年劳务收入超10万元[3] 区域治沙项目成效 - 巴彦淖尔市带动3.7万农牧民参与治沙,人均年增收1.5万元,通过劳务公司实现"家门口"就业[2] - 鄂尔多斯市库布其沙漠和毛乌素沙地治理中,村集体和家庭林场户通过自主造林带动全民参与[3] - 内蒙古规定"以工代赈"劳务报酬不低于治沙项目总投资的10%,建立生态与增收联动机制[3] 典型项目案例 - 临河区新华林场光伏项目6月底并网,农民日收入达300元,同步完成林草种植全流程作业[2] - 达拉特旗官井村村民通过沙柳柠条平茬作业实现户均年收入10万元以上[3] - 两地治沙项目均采用铺设沙障等工程措施,照片显示农民直接参与现场施工[2][4]
内蒙古“三北”工程攻坚战取得重大成果
防沙治沙成果 - 内蒙古在"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中取得重大成果 包括黄河"几字弯"沿岸防沙治沙林草带全线贯通 科尔沁和浑善达克沙地完成防沙治沙1065万亩 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完成治沙280万亩 [1] - 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区两年累计完成防沙治沙1489万亩 入黄泥沙量降至400万吨 [1] - 腾格里沙漠边缘后退25公里 蒙甘、蒙宁边界沙漠锁边林草带全线贯通 [1] 防沙治沙战略地位 - 内蒙古承担全国沙化土地综合治理60%的任务量 是"三北"工程攻坚战的主战场 [2] - 2023-2024年内蒙古防沙治沙任务量持续领跑全国 [2] 新能源与治沙结合 - 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完成治沙238万亩 配建新能源装机2727万千瓦 [2] - 采用"光伏发电+生态治理+板下经济"立体模式 实现增绿、增能、增收多赢 [2] 科技创新与机械化 - 推广滴灌、微灌、容器苗等高效节水技术 实施15个科技创新示范工程项目 [3] - 应用灌木平茬机、智能沙障铺设机械、无人机飞播等装备 推动机械化作业和智慧化治理 [3] 资金与劳动力投入 - 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 防沙治沙基金会累计接收社会捐资9150万元 [3] - 推广"以工代赈"模式 2024年发动6.3万农牧民投工投劳 发放劳务报酬8.5亿元 人均增收1.3万元以上 [3] 产业融合发展 - 发展特色林果、沙生中药材、灌木饲料、沙漠旅游等产业 2024年林草产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 [3] - 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思路 实现治沙与致富双赢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