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滴灌
icon
搜索文档
科技重塑生产链,新疆棉“丝路出海”
科技日报· 2025-07-04 08:50
科技赋能新疆棉花产业 - 智慧农业技术实现盐碱地改造,棉田面积从200多万亩增至470万亩,棉花产量从200多公斤/亩提升至450公斤/亩 [3] - 采用"暗管排盐"技术解决土壤盐渍化问题,结合滴灌技术节水效率超40%,滴灌带铺设长度达100米,单阀管理面积扩大,每亩节约成本约1000元 [3] - 无人机作业与智能监测设备实时传输气象数据,实现棉田环境全面监控 [2][3] 产业链延伸与高附加值转化 - 新疆源一科创通过产学研合作研发0.2毫米超薄绝缘钢纸,厚度仅两张A4纸,年销售额500万元,使棉花附加值提升约一倍 [4] - 钢纸产品应用于5G基站、航空航天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国内市场占有率45%,并出口欧美、中东、东南亚 [4] - 公司部署MES系统优化生产流程,年利润20%专项投入技术研发 [4] 物流网络与全球化布局 - 精河县依托阿拉山口与霍尔果斯口岸,形成公铁联运枢纽,通过中欧班列常态化运行降低运输成本并提升效率 [6] - 棉花及纺织产品经铁路和公路联运出口至中亚五国及欧洲,G30高速与兰新铁路等多通道支撑"东联西出"物流体系 [6] - 国际公铁联运综合物流园集成多式联运与海关监管功能,减少中间转运环节 [6] 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联动 - 新疆棉花产业通过科技创新实现荒漠治理、产能倍增与高值化转型,形成"种植-加工-出口"全链条升级 [1][3][6] - 石河子大学等高校合作推动技术突破,企业研发投入占比显著 [4] - 物流基建与"一带一路"衔接,加速新疆棉花融入全球纺织产业链 [5][6]
时报观察|夏粮丰收在望 农业技术进步立了大功
证券时报· 2025-07-01 08:00
农业技术进步与丰收 - 农业技术进步是今年丰收的关键因素,包括灌溉技术、育种技术和农业专业技术服务的提升 [1] - 传统农业依赖天气,但近年干旱天气频发,影响小麦孕穗期至抽穗期的水分需求,可能导致亩穗数和穗粒数减少 [1] 滴灌技术的应用与效益 - 河南小麦种植面积达8500万亩,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快速推广,大幅降低灌溉用水量,从亩次200立方米降至40立方米 [1] - 滴灌技术配合施肥罐实现水肥一体化,降低施肥难度和劳动强度,提高作物吸收效率 [1] - 滴灌技术源自以色列,新疆较早引入,现因制造成本下降,大田作物也开始使用 [1] 耐旱作物与高产技术 - 丘陵地带和干旱区域种植耐旱小麦品种,根系可达3米以上,远超普通小麦 [2] - 新疆沙化盐碱地通过抗旱耐盐碱小麦新品种和全程水肥一体化管理,实现冬小麦亩产700公斤 [2] 农业规模化与技术支持 - 种田大户增多,更倾向采用机械化耕作和新技术,积极应对天灾影响 [2] - 粮食稳产增产依赖庞大的农业技术服务群体和国内生产制造能力的提升 [2]
夏粮丰收在望 农业技术进步立了大功
证券时报· 2025-07-01 02:00
农业技术进步 - 灌溉技术和育种技术的进步是今年夏收丰收的关键因素 [1] - 水肥一体化滴灌设备和技术正在河南等小麦主产区快速推广 [1] - 滴灌技术使亩次灌溉用水量从200立方米降至40立方米 节水效果显著 [1] - 滴灌配合施肥罐实现水肥一体化 降低施肥难度并提高作物吸收效率 [1] - 滴灌技术大幅减少劳动强度和数量 使田间管理更加轻松 [1] 滴灌技术发展 - 滴灌技术源自以色列 新疆较早引入并逐步推广至大田作物 [1] - 中国制造能力提升使滴灌成本大幅下降 提高了普通农田的使用性价比 [1] - 滴灌需要地下水源配合 在无灌溉条件的丘陵地带需种植耐旱作物 [2] 耐旱作物培育 - 耐旱小麦品种根系可达3米以上 远超普通小麦品种 [2] - 新疆沙化盐碱地通过种植抗旱耐盐碱小麦新品种实现亩产700公斤 [2] - 技术人员通过缩行增密播种和全程水肥管理实现恶劣条件下的高产 [2] 农业经营模式变化 - 种田大户增多 更倾向采用机械化耕作和新技术 [2] - 大户更愿意投资新技术并采纳农业技术人员建议 [2] - 粮食稳产增产得益于庞大的农业技术服务群体和制造业能力提升 [2]
中国中亚合筑生态治理“绿堤”(环球热点)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25 06:44
中国与中亚国家生态治理合作 - 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合作开展"光伏+棉花水肥一体化"种植试验示范区,通过棉花覆膜滴灌技术、光伏发电和智能水肥一体机,实现棉田智能滴灌和施肥,使棉花产量提高两倍以上,成本和用水量显著下降 [4][6] - 示范区棉田的籽棉平均亩产量达到307公斤,远高于当地120公斤的平均亩产量,且用水量仅约为当地的70%,滴灌和施肥所需能源主要来自于光伏发电 [6] - 咸海曾经是世界第四大湖,目前面积仅相当于原始面积的10%左右,干涸的湖床上形成了面积5万多平方公里的荒漠 [4] 技术应用与成果 - 新疆生地所与乌兹别克斯坦咸海国际创新中心合作制定了咸海治理方案,通过联合科考、盐碱地治理、沙漠化治理、节水农业等技术合作,探索咸海生态治理新模式 [7] - 中国科研人员在咸海周边推进光伏技术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集成、试验与示范项目 [7] - 中国与中亚国家已合作搭建上合组织农业基地、中国农业科学院中亚农业研究中心等平台,深化双边农业科技合作 [8] 国际合作与人才培养 - 中国同中亚五国发布阿斯塔纳宣言,推动在荒漠化土地和盐碱地治理开发、节水灌溉、病虫害防治、畜牧兽医等领域开展技术与人才交流合作 [8] - 新疆生地所对参与合作项目的乌方人员进行遥感技术、实验室化验分析技术等科研能力的集中系统培训,并在具体治理项目中及时回应乌方技术人员遇到的问题 [8] - 中国开拓"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成立中阿、中蒙荒漠化防治中心,在中亚、非洲等地建立防沙治沙示范基地 [9] 行业影响与评价 - 乌兹别克斯坦政治观察家认为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生态治理合作已见实效,是改善民生、增强信任的务实体现 [7] - 咸海国际创新中心主任认为中国在沙漠化防治、节水农业等领域积累了先进技术和丰硕成果,希望未来加强合作 [8] - 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局局长评价中国治沙模式对解决荒漠化问题的国家而言是"希望的灯塔",提供了通往成功的"路线图" [9]
甘肃税务:循法而治 助力民营企业合规经营行稳致远
搜狐财经· 2025-06-24 17:24
民营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甘肃省税务部门积极响应民营企业涉税费诉求,不断优化服务 模式、做好税收风险提醒,推动各项税费优惠政策落实落地,助力民营企业合规经营、高质量发展。 政策赋能 激活企业"创新引擎" 走进甘肃牛电森祥车辆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焊接机器人在流水线上高速运作、灵活自如。该企业主要生产电动摩托车、电动三轮车,属于资本密集型 行业,资金占用率较高,有时会出现现金流短缺、资金周转困难的情况,武威市凉州区税务局紧盯企业需求,通过优惠政策推送、合规经营辅导、纳税申报 提醒、实时跟踪分析,确保企业应享尽享税费红利。 "企业发展离不开税务部门支持。2024年以来,我公司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637.74万元,有更多资金用于智能制造。"甘肃牛电森祥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财务负责人刘云晶表示。 位于古浪双塔工业园区的达华节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提供灌溉工程和管道工程设计、施工于一体的民营企业,该公司办税人马旭东说:"税务干部到企 业现场宣讲辅导,让我们准确掌握政策适用条件,及时享受政策红利。2025年1—5月,我公司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滴灌管产品免征增值 ...
滴灌投资闯关港股IPO,创始人李小加回应四个市场疑问
南方都市报· 2025-06-24 15:32
6月18日,滴灌通旗下滴灌通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滴灌投资")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汇丰为独家保荐人。 滴灌通由前港交所CEO李小加创立,创立以来一直在尝试基于现金流的企业投融资服务,其产品模式曾引发市场广泛讨论。 此次,滴灌投资闯关港股IPO,为市场揭开了滴灌通运营模式的一角,然而市场对于其运作模式仍需进一步理解。 面对市场争议,李小加于6月23日召开媒体线上交流会,回应了产品运营逻辑、滴灌通3.0阶段做什么等核心问题。 投资者的收益通过企业现金流分配实现,累计收益达标后投资终止。如果企业没有产生现金流,风险由投资者承担,投资者没有索取刚性兑付的权利。 如何理解滴灌通产品的"非股非债"属性,李小加用简单的举例解释道,模式上就是A给B一笔钱, B需要在本金的基础上加一个双方谈好的回报返还给 A,这种表述方式是一种"债"的方式。但从本质上看,A需要承担风险,这是一种"股"的形式。 李小加进一步总结,滴灌投资使用的现金权,形式简单尤如债权、实质风险定价尤如股权,具体执行方式采用YITO机制:"Yield in, Term out",即 "收益 到,期限到"。 滴灌通3.0到底要做什么? 公司创始人李小加 ...
罕见!李小加创办的滴灌通以“第21章”递交港股IPO申请,商业模式曾引发争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9 20:38
上市申请与模式创新 - 滴灌通提交赴港上市初步申请文件,采用罕见的香港上市规则第21章方式,港交所近15年无此类案例,能否破冰受关注[1] - 公司未披露拟发行股份、募集资金等具体数据,上市文件仅英文版[1] - 商业模式为创新收入分成模式,通过滴灌通澳交所挂牌小微企业DRO产品,全球首家持牌DRO交易所[7] - "滴灌之星"系统包含五大数字化投融资载体(RBO、SPV、SPAC、ETF、RBU),区别于传统股票市场实体结构[8] 高管团队与创始人背景 - 创始人李小加曾任港交所行政总裁,主导LME收购、沪港通/深港通推出等重大战略,并推动生物科技公司上市规则改革[3] - 李小加曾任职摩根大通中国主席、美林证券中国总裁,拥有法律与金融复合背景[4][5] - 管理团队包括独立董事方晓明(Helport AI总裁)及经济学家金刻羽博士等经验丰富人士[5][6] 融资进展与争议 - 2023年8月完成4.58亿美元C轮融资,股东涵盖全球长线机构、风投基金及消费集团[9] - 商业模式曾被质疑为高利贷,李小加回应称是联营模式(业主出店铺、公司出资金、运营者出力)[9] - 招股书提示投资小微实体风险,包括现金流波动、行业挑战及对标的资产无控制权[10] 业务模式特点 - 市场结构创新:数字化重构传统股票市场,降低成本[8] - 市场准入创新:高频分红、精准披露机制提升小微投资安全性[8] - 市场交易创新:"先滴后灌、柔性定制"模式简化融资流程[8]
通讯|“一带一路”上的田间课堂——中国棉田膜下滴灌技术“西行记”
新华社· 2025-06-16 20:25
中国膜下滴灌技术在中亚的推广与应用 - 中国膜下滴灌技术在乌兹别克斯坦显著提升棉花亩产,采用该技术的农户亩产突破430公斤,个别地块达450公斤,较传统方式增产30%-50% [1][2] - 技术推广初期面临当地农户对成本和管理复杂性的疑虑,但通过实地示范和培训逐步建立信任 [3][4] 技术落地与本地化实践 - 中方团队通过"田间课堂"手把手指导当地农户,覆盖铺膜技巧、水肥配比等实操环节,并针对中亚碱性土壤调整施肥方案 [4] - 典型案例显示,农户贝克马托夫2023年将滴灌系统扩展至900亩棉田,2024年锡尔河州新增5000亩滴灌设施 [2][4] 中乌农业合作与"一带一路"机遇 - 农业现代化成为中乌共建"一带一路"重点方向,中国先进农技(如膜下滴灌)为乌兹别克斯坦提供发展支撑 [5] - 技术推广促进双边合作,形成由中方技术人员、当地翻译和农户组成的协作团队,共同解决落地挑战 [4][5] 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 - 滴灌技术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解决传统漫灌导致的低产和浪费问题,直接带动棉农收益翻倍 [1][2] - 成功案例激发周边国家(如哈萨克斯坦)引入中国技术,推动中亚棉田种植模式变革 [4][5]
AI解锁丰收密码丨把滴灌带“种”进玉米地 干旱时也能实现高效灌溉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15 16:50
小麦主产区抗旱稳产措施 - 河南5月平均降水量49.7毫米较常年偏少42% 陕西3-5月降水量70.7毫米偏少42.4% 但通过良种选择实现稳产[2] - 陕西渭南大荔县农场采用适应当地条件的优良品种 亩产保持1000斤水平[4][5] - 河南新乡种粮大户种植抗旱新品种 亩产从800斤提升至1100斤 该品种首次大田繁育表现突出[7] 良种培育与推广 - 新乡市已选育农作物优良新品种178个 国家生物育种中心推广小麦新品种600多万亩[7][9] - 新乡建成110万亩良种繁育基地 冬小麦供种量占全国一半 计划2025年引进种业领军人才20名以上[11] - 河南省农科院通过针对性品种改良 提高产量和抗病性 降低生产风险[12] 高标准农田建设 - 新乡市高标准农田占比超90% 配套水利设施实现随时灌溉 河南全省高标准农田达8808万亩占78%[13][21] - 濮阳范县利用智能配水预案 灌溉精准率达90% 节水10%以上 缩短灌溉周期48小时 管理效率提高40%[15] - 智慧水利中心实时监测土壤墒情和气象数据 动态生成精准灌溉方案[16] 高效节水技术应用 - 河北隆尧县夏玉米播种使用滴灌带面积2万亩 预计节水40万吨[20] - 各地推广管灌、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技术 确保干旱年份灌溉水源充足[16] - 麦收期间无降雨但前期抗旱浇水及时 籽粒灌浆充分病粒少 商品性好于往年[18] 障碍田改良措施 - 黄淮海流域中低产田占比59% 通过土壤取样和剖面分析实现精准配肥[23][25][27] - 田间设立测土配肥工作站 根据玉米营养需求定制肥料 防止生长期脱肥[26][29] - 土壤改良后有机质含量显著提升 轻盐碱痕迹消失[27]
别让传统信用“挡”住小微企业发展
虎嗅· 2025-06-12 18:59
小微企业融资现状 - 中国小微企业数量突破5300万家,占所有企业的90%以上,吸纳80%以上就业,贡献60%以上税收和GDP,技术创新占比70% [7] - 小微企业面临"三高"融资难题:高频(年贷款需求超5次)、高敏(72%企业要求3天内到账)、高异质(行业差异导致传统风控失效) [8] - 经营时间短、管理不规范导致财务数据碎片化,银行授信依赖抵押担保,轻资产和创新型企业难以获贷 [9][10] 政策与普惠金融发展 - 国家出台《关于强化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金融服务民营企业28条措施》,推动首贷户拓展、信用贷款占比提升、风控优化 [2][12]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降至4.03%(2025年2月),较2018年下降3.9个百分点 [12] - 浙江通过"无缝续贷"机制累计放贷1.7万亿元,覆盖63万家企业 [13] 滴滴数科"滴灌计划"创新实践 - 提供无抵押信用贷款,年化利率5%,最高额度100万元,申请当天放款 [1][4][17] - 依托数字技术实现智能风控和自动化审批,降低对固定资产的评估依赖 [18][20] - 覆盖餐饮、旅游、出行、新能源等行业,资金主要用于周转和扩产 [19] 数字技术对金融服务的重构 - 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重构线上获客、信用评估、风控和贷后管理流程 [21] - 平台通过多维度经营数据分析授信额度,提升精准性和效率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