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上市公司分拆
icon
搜索文档
紫金矿业: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紫金黄金国际有限公司至香港联交所上市相关内幕信息知情人买卖股票情况之专项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6-25 01:33
分拆上市核查 - 紫金矿业计划分拆子公司紫金黄金国际至香港联交所上市,中信证券作为独立财务顾问负责核查内幕信息知情人股票交易情况 [1] - 自查期间为2024年10月29日至2025年5月26日,覆盖分拆决议前六个月至预案披露前的交易记录 [1] 核查范围 - 核查对象包括上市公司及子公司董事、监事、高管、控股股东、中介机构及其直系亲属(配偶、父母及成年子女) [1] - 中信证券自营账户在自查期间累计买入1.89亿股紫金矿业股票,卖出1.51亿股,期末持有4527万股 [1] - 资产管理账户累计买入5256万股,卖出5131万股,期末持有773万股 [1] 交易行为说明 - 中信证券声明其自营、资管等业务严格隔离,相关交易为正常业务操作,未涉及内幕信息泄露 [1] - 自然人黄志华累计买入10.44万股、卖出14.76万股,简锡明累计买入19万股、卖出26.47万股 [2] - 直系亲属陈艳霞(简锡明关联)累计买入31.5万股、卖出34.5万股,期末持有11万股 [2] 合规承诺 - 相关自然人及直系亲属均出具声明,承诺交易基于公开市场信息,未利用内幕信息 [3][4] - 中信证券结论认为核查范围内的交易行为不构成内幕交易,对分拆上市无法律障碍 [5][6]
年内14家A股上市公司更新分拆上市进展 集中于高成长性行业
证券日报· 2025-06-16 00:17
分拆上市概况 - 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深交所上市审核 由A股工控龙头企业汇川技术分拆新能源汽车业务而来 [1] - 2023年年内共有14家A股上市公司更新分拆上市进展 其中4家已完成 分拆主要集中在高端装备、新能源、智慧物流等高成长性行业 [1] 分拆上市特点 - 行业集中化、板块多元化、目的清晰化 分拆目的地包含科创板、北交所、上证主板等 [1][3] - 部分A股上市公司拟分拆子公司赴港上市 如美的集团分拆安得智联供应链科技、潍柴动力分拆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科技 [3] 分拆上市战略意义 - 使上市公司主业结构更加清晰 加强专业化经营水平 降低多元化经营风险 例如汇川技术分拆联合动力以深化新能源汽车行业战略布局 [1] - 帮助子公司独立发展 形成更清晰的业务边界 例如紫金矿业分拆紫金黄金国际避免资源挤占 [2] 分拆上市影响因素 - 需满足证监会《上市公司分拆规则(试行)》要求 包括上市满三年、连续三年盈利、符合同业竞争监管等 [2] - 市场环境影响分拆进展 例如南方航空因市场环境变化终止南航物流分拆上市计划 [2] 已完成分拆案例 - 中国有色金属建设分拆中国瑞林工程技术在上证主板上市 [3] - 湖北兴发化工分拆湖北兴福电子材料在科创板上市 [3]
IPO审2过2,都是中伦、立信
梧桐树下V· 2024-12-06 20:27
核心观点 - 12月6日IPO审核2家公司均获通过,包括沪主板的天有为和北交所的开发科技 [2] - 天有为专注于汽车仪表及智能座舱领域,开发科技主营智能计量终端及系统软件 [4] - 两家公司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天有为2023年营收34.37亿元,开发科技2023年营收25.50亿元 [4][13] 公司分析 黑龙江天有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营业务为汽车仪表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并向智能座舱领域拓展,主要产品包括电子式组合仪表、全液晶组合仪表等 [5] - 控股股东王文博直接持股53.60%,与配偶吕冬芳合计控制91.49%表决权 [6] - 报告期内营收快速增长:2021年11.68亿元→2022年19.72亿元→2023年34.37亿元→2024上半年20.39亿元 [7] - 2023年净利润8.42亿元,2024上半年净利润5.50亿元,扣非净利润5.42亿元 [8] - 资产负债率持续下降:2021年77.19%→2024上半年47.07% [8] - 研发投入占比从2021年6.37%降至2024上半年3.56% [8] 成都长城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营业务为智能电、水、气表等智能计量终端及AMI系统软件的研发生产销售 [10] - 控股股东深科技持股69.72%,实际控制人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 [11][12] - 报告期内营收增长:2021年14.75亿元→2022年17.91亿元→2023年25.50亿元→2024上半年13.19亿元 [13] - 2023年净利润4.86亿元,2024上半年净利润2.99亿元,扣非净利润2.99亿元 [14] - 毛利率显著提升:2021年21.60%→2023年33.68%→2024上半年38.06% [14] - 境外收入占比高:2021-2023年分别为96.90%、87.70%、82.27% [15] 关键关注点 - 开发科技2023年净利润占控股股东深科技比例达52.60%,2024年1-9月为49.76%,扣除偶发因素后比例降至34.20%和42.97% [31][35] - 开发科技与武汉中原在集中器产品存在同业竞争,已通过承诺限制业务范围解决 [37][39][40] - 开发科技拟募集资金10.17亿元,用于自动化生产线建设、研发中心改扩建等项目 [47][48] - 天有为被问询行业地位及社保公积金缴纳合规性问题 [9] - 开发科技被关注收入真实性、业绩可持续性及募投项目合理性 [51]
净利润4.86亿元,北交所IPO!深科技“分拆”,净利占比一度逾50%
梧桐树下V· 2024-12-04 17:18
公司概况 - 成都长城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开发科技",代码873879)申报北交所IPO于2023年12月12日获受理,拟募资10.17亿元 [2] - 公司成立于2016年4月,2023年1月在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同年9月调至创新层,注册资本10,040万元 [3] - 实际控制人为中国电子,通过深科技持股69.72% [4] 财务表现 - 2023年净利润4.86亿元,2024年预测净利润逾5.4亿元 [5] - 2021-2023年境外收入占比分别为96.90%、87.70%、82.27%,2024年1-6月回升至92.15% [5] - 2024年1-6月毛利率达38.06%,较2021年的21.60%显著提升 [6] - 资产负债率从2021年的36.83%降至2024年6月的24.88% [6] - 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从2021年73.87%降至2024年1-6月42.86% [6] 业务发展 - 主营业务为智能电、水、气表等计量终端及AMI系统软件,全球智能电表领域先行者 [5] - 前身为深科技计量系统事业部,2005年设立专注国际电表业务 [7] - 2016年公司化运营,2017年后深科技智能计量业务全部由公司开展 [8][9] - 与深科技重叠供应商采购占比从2021年19.19%降至2024年1-6月10.14% [6] 募投项目 - 拟投资10.17亿元用于:智能计量终端自动化生产线(33.66%)、研发中心改扩建(28.16%)、全球销服中心(8.68%)及补充流动资金(29.50%) [39][40] - 生产线建设项目将新增年产能800万只,2023年总产能为765万只 [40] 同业竞争 - 与同属中国电子控制的武汉中原在集中器产品存在相似业务,但收入占比仅1.92% [30] - 已出具承诺:除已中标订单外将不再从事国内集中器业务,武汉中原相关业务收入/毛利占比不超30% [32][34][36] 分拆上市考量 - 2023年归母净利润占深科技比例达52.60%,2024年1-9月为49.76% [23] - 扣除偶发因素后占比降至34.20%和42.97% [26][27] - 深科技其他业务板块2021-2023年收入均超100亿元,占比超80% [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