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I系统软件

搜索文档
开发科技(920029):深耕智能计量技术二十余年,立足欧洲推进全球布局
国信证券· 2025-06-30 22:3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3][6][6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深耕智能计量市场二十余年,海外收入占比超 90%,2024 年营收规模 29.33 亿元,同比增长 15%,归母净利润 5.9 亿元,同比增长 21% [1] - 全球智能计量市场稳步增长,新兴市场潜力大,公司以欧洲市场为起点,扩大新兴市场布局 [1][2][3]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8.34/9.37/10.55 亿元,同比增长 42%/12%/13%,合理估值区间在 102 - 112.3 元之间,相对于目前股价有 3% - 13%溢价空间 [3][69] 公司概况 - 前身为深科技计量系统事业部,2016 年独立运营,较早开拓欧洲市场,成功将超 9000 万套智能计量终端推向全球 40 多个国家 [7] - 股权结构相对集中,实控人为国务院国资委,第一大股东为深科技,持有 52.29%股份,3 个合伙企业为员工持股计划主体 [7] - 管理层产业经验丰富,董事长莫尚云、总经理张森辉等高管从业多年 [8][11] 公司业务 - 主营业务包括智能电、水、气表等智能计量终端以及 AMI 系统软件,2024 年智能计量终端业务营收规模 28.9 亿元,占比 98.5% [12][15] - 产品能与超 30 余家全球主流厂商产品适配,为客户提供有效解决方案,主要客户包括以色列国家电力公司等全球主要电力、电网公司 [12] 公司财务 - 2024 年营业收入 29.3 亿元,同比增长 15%,归母净利润 5.9 亿元,同比增长 21%;2025Q1 营业收入 8.1 亿元,同比增长 35%,归母净利润 2.03 亿元,同比增长 60% [13] - 营收结构上,智能计量终端为第一大业务,2024 年营收 28.9 亿元,占比 98.5%;出口为主要收入来源,2024 年境外营收 26.6 亿元,占比 91% [19] - 2024 年毛利率 36%,同比上升 2.3pct,净利率 20.1%,同比上升 1pct;费用率整体平稳,经营活动现金流呈净流入 [23] - 资产负债率总体稳定,2024 年为 35.8%,同比上升 1.7pct,2025Q1 因上市降至 27.8% [26] 行业市场 - 全球智能计量市场规模将从 2023 年 231.71 亿美元增至 2028 年 363.87 亿美元,CAGR 为 9.5% [2][32] - 欧洲市场智能电表用户基数将从 2024 年 2 亿户增长至 2028 年 2.48 亿户,渗透率达 78%,已进入换代周期 [2][37] - 中国市场国网与南网加快新一代智能电表部署,2024 年国家电网招采总量 8939 万台,同比增长超 25%,中标总金额 249.2 亿元 [2][42] - 亚洲其他市场人口基数大,智能电网建设带动电表需求提升,预计 2022 - 2027 年市场规模从 9.04 亿美元提至 12.07 亿美元,CAGR 为 6% [2][44] - 南美及非洲市场智能电表需求潜力大,应用优势体现在减少窃电等方面 [2][46] 公司市场布局 - 以欧洲市场为起点,第一代智能电表经完整寿命周期验证,2023 年智能电表欧洲市场营收 16.57 亿元,市占率 12.1% [3][49] - 持续对新兴市场进行部署,为多个国家供应产品,在沙特阿拉伯、乌兹别克斯坦市占率超 20%,在乌拉圭达 99% [51] - 境外竞争对手主要有兰吉尔、埃创集团等,国内有海兴电力等,公司营收规模位于国内前列 [51] - 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不断下降,2024 年为 46.58%,第一大客户为以色列国家电力公司,占比 10.55% [53] 盈利预测 - 预计 2025 - 2027 年智能计量终端业务收入增速分别为 22%/15%/12%,毛利率分别为 36%/35%/35% [56] - 预计 2025 - 2027 年 AMI 系统软件业务收入增速分别为 25%/0%/0%,毛利率稳定在 60% [57] - 预计 2025 - 2027 年实现营收 35.7/41.0/45.9 亿元,同比增长 21.9%/14.8%/11.9%,毛利率分别为 36.3%/35.3%/35.3% [58][59] 估值与投资建议 - 绝对估值采用 FCFF 估值法,得出公司价值区间为 102 - 112.3 元 [63] - 相对估值选取海兴电力等三家可比公司,给予开发科技 2025 年 17 - 19 倍 PE,对应目标价为 102 - 114 元 [67] - 综合绝对与相对估值,认为公司股票合理估值区间在 102 - 112.3 元之间,相对于目前股价有 3% - 13%溢价空间,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69]
安永:A股IPO稳中有进,北交所正向“硬科技企业聚集地”加速转型
证券时报网· 2025-06-12 22:59
中国内地和香港IPO市场表现 - 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IPO活动在全球占比上升 香港IPO筹资额占全球24% 与A股合计占比33% [1] - A股上半年共有50家企业首发上市 集资超过371亿元 同比上升14% [1] - 工业、科技和材料列IPO总数和集资额前三位 汽车行业占比超三成 [1] A股市场结构变化 - 北交所IPO平均集资规模大幅上升 其他板块平均集资额下降 [2] - 北交所首次进入A股集资额十大IPO榜单 开发科技集资超11亿元 [2] - 北交所受理的辅导备案企业中 超六成披露在北交所上市计划 [3] 行业与政策趋势 - 科技属性显著增强 证监会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 [1] - 汽车行业转型升级获政策支持 上下游企业IPO占比显著 [1] - 北交所加速转型为"硬科技企业聚集地" 吸引含金量高的科技企业 [2] 未来展望 - A股IPO将呈现有节奏发行的"新常态" 受宏观环境、市场资金和企业质量影响 [2] - 下半年IPO或进一步聚焦科创领域 匹配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 [3] - 北交所成为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主阵地 政策支持效应显现 [3]
开发科技(920029)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2 20:15
证券代码:920029 证券简称:开发科技 公告编号:2025-054 成都长城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 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 带法律责任。 一、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 □特定对象调研 √业绩说明会 □媒体采访 □现场参观 □新闻发布会 □分析师会议 □路演活动 □其他 二、 投资者关系活动情况 活动时间:2025 年 5 月 9 日 问题 1:请问公司 2024 年订单完成情况如何,2025 年订单数量有多少?请 问公司在手订单转化为营业收入的周期是多久? 回答:您好,公司 2024 年订单完成情况良好,在手订单转化为营业收入的 时间周期受客户需求时间、合同贸易条款、运输周期等影响因素而定。感谢您的 关注! 问题 2:公司 2025 年在开拓市场方面,有哪些措施?产品在国内推广以及 国网招投标情况怎么样? 回答:您好!公司通过深入了解目标市场,根据市场需求优化产品质量和服 务。2024 年度,公司已多次中标国家电网智能电表集采项目,中标金额达 3.2 亿元。感谢您的关注! ...
开发科技北交所上市,智能计量方案助力全球40余国能源管理
搜狐财经· 2025-03-31 21:05
公司概况 - 成都长城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交所成功上市,股票代码为"920029",标志着公司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1] - 公司专注于智能电、水、气表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同时提供AMI系统软件等全方位服务 [1] - 公司致力于打造覆盖多种能源、软硬件一体化的智慧能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顺应可再生能源大规模装机趋势 [1] 历史沿革 - 公司前身深科技计量系统事业部早在1998年便与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ENEL合作,共同研发并大规模部署全球第一代具备自动抄表功能的智能电表 [3] - 公司成功将"中国制造"的智能计量终端推向全球40多个国家,特别是在欧洲发达国家市场具有深厚积累 [3] 技术创新与专利 - 公司拥有专利149项,其中发明专利48项,巩固了在智能计量领域的领先地位 [4] - 公司具备丰富的平台化设计方案储备,能够迅速响应全球不同市场的差异化需求并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4] 财务表现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4,978.26万元,净利润48,767.12万元,均创历史新高 [4] 全球市场布局 - 公司产品平台化设计方案能够快速响应中东、中亚、东南亚、南美等市场的差异化需求 [4] - 公司产品能够与全球30余家主流厂商的电水气表、AMI系统软件等产品适配,展现出强大的产品集成能力 [4] 通信技术能力 - 公司产品支持包括PLC/RF/3G/4G/NB-IoT/Cat-M在内的多种通信技术,满足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及地区需求 [5] - 公司在产品通信领域已取得超过200项全球适用的认证 [5] 质量控制体系 - 公司配备CNAS认可的高标准专业检测实验室,对产品可靠性进行严格验证和测试 [5] - 公司通过了ISO质量管理、ISO能源管理、ISO环境管理等各类体系认证 [5] - 公司产品在境外市场取得了欧盟MID、CE认证以及沙特阿拉伯SASO认证等多项国际权威认证,合计拥有各类认证逾600项 [5]
IPO审2过2,都是中伦、立信
梧桐树下V· 2024-12-06 20:27
核心观点 - 12月6日IPO审核2家公司均获通过,包括沪主板的天有为和北交所的开发科技 [2] - 天有为专注于汽车仪表及智能座舱领域,开发科技主营智能计量终端及系统软件 [4] - 两家公司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天有为2023年营收34.37亿元,开发科技2023年营收25.50亿元 [4][13] 公司分析 黑龙江天有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营业务为汽车仪表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并向智能座舱领域拓展,主要产品包括电子式组合仪表、全液晶组合仪表等 [5] - 控股股东王文博直接持股53.60%,与配偶吕冬芳合计控制91.49%表决权 [6] - 报告期内营收快速增长:2021年11.68亿元→2022年19.72亿元→2023年34.37亿元→2024上半年20.39亿元 [7] - 2023年净利润8.42亿元,2024上半年净利润5.50亿元,扣非净利润5.42亿元 [8] - 资产负债率持续下降:2021年77.19%→2024上半年47.07% [8] - 研发投入占比从2021年6.37%降至2024上半年3.56% [8] 成都长城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营业务为智能电、水、气表等智能计量终端及AMI系统软件的研发生产销售 [10] - 控股股东深科技持股69.72%,实际控制人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 [11][12] - 报告期内营收增长:2021年14.75亿元→2022年17.91亿元→2023年25.50亿元→2024上半年13.19亿元 [13] - 2023年净利润4.86亿元,2024上半年净利润2.99亿元,扣非净利润2.99亿元 [14] - 毛利率显著提升:2021年21.60%→2023年33.68%→2024上半年38.06% [14] - 境外收入占比高:2021-2023年分别为96.90%、87.70%、82.27% [15] 关键关注点 - 开发科技2023年净利润占控股股东深科技比例达52.60%,2024年1-9月为49.76%,扣除偶发因素后比例降至34.20%和42.97% [31][35] - 开发科技与武汉中原在集中器产品存在同业竞争,已通过承诺限制业务范围解决 [37][39][40] - 开发科技拟募集资金10.17亿元,用于自动化生产线建设、研发中心改扩建等项目 [47][48] - 天有为被问询行业地位及社保公积金缴纳合规性问题 [9] - 开发科技被关注收入真实性、业绩可持续性及募投项目合理性 [51]
净利润4.86亿元,北交所IPO!深科技“分拆”,净利占比一度逾50%
梧桐树下V· 2024-12-04 17:18
公司概况 - 成都长城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开发科技",代码873879)申报北交所IPO于2023年12月12日获受理,拟募资10.17亿元 [2] - 公司成立于2016年4月,2023年1月在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同年9月调至创新层,注册资本10,040万元 [3] - 实际控制人为中国电子,通过深科技持股69.72% [4] 财务表现 - 2023年净利润4.86亿元,2024年预测净利润逾5.4亿元 [5] - 2021-2023年境外收入占比分别为96.90%、87.70%、82.27%,2024年1-6月回升至92.15% [5] - 2024年1-6月毛利率达38.06%,较2021年的21.60%显著提升 [6] - 资产负债率从2021年的36.83%降至2024年6月的24.88% [6] - 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从2021年73.87%降至2024年1-6月42.86% [6] 业务发展 - 主营业务为智能电、水、气表等计量终端及AMI系统软件,全球智能电表领域先行者 [5] - 前身为深科技计量系统事业部,2005年设立专注国际电表业务 [7] - 2016年公司化运营,2017年后深科技智能计量业务全部由公司开展 [8][9] - 与深科技重叠供应商采购占比从2021年19.19%降至2024年1-6月10.14% [6] 募投项目 - 拟投资10.17亿元用于:智能计量终端自动化生产线(33.66%)、研发中心改扩建(28.16%)、全球销服中心(8.68%)及补充流动资金(29.50%) [39][40] - 生产线建设项目将新增年产能800万只,2023年总产能为765万只 [40] 同业竞争 - 与同属中国电子控制的武汉中原在集中器产品存在相似业务,但收入占比仅1.92% [30] - 已出具承诺:除已中标订单外将不再从事国内集中器业务,武汉中原相关业务收入/毛利占比不超30% [32][34][36] 分拆上市考量 - 2023年归母净利润占深科技比例达52.60%,2024年1-9月为49.76% [23] - 扣除偶发因素后占比降至34.20%和42.97% [26][27] - 深科技其他业务板块2021-2023年收入均超100亿元,占比超80% [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