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上海文化
icon
搜索文档
千份投稿藏着多少上海地标?这场展览让上海故事“可摸可藏”
新浪财经· 2025-09-20 16:56
活动概况 - 2025上海书展东方悦读・Metro大都会城市文化地标征集活动成果展于9月19日在上海图书馆东馆开幕 [1] - 活动自7月启动,面向全社会征集了1200余件创意作品,最终评选出300余幅作品入选展览 [1] - 该活动是2025上海书展的重要延伸,未来计划持续优化,使之成为每年8月份上海出版和文创的固定品牌活动 [12] 参展作品与创作者 - 插画师阿舒的作品《夜绘海关大楼》入选,该水彩画描绘了从地铁2号线南京东路站出站可见的海关大楼夜景 [3] - 创作者Shelly为本次活动投稿最多的创作者,其作品旨在捕捉每个地铁站点的独特魅力 [5] - 混知团队作为嘉定新城城市推介官,带来作品《远香文化环》,展现嘉定新城的文化特色与发展活力 [6] - 城市考古团队带来《张爱玲@人民广场》等三幅作品,挖掘文学名人与上海老城街区的联结 [6] - 上海美术家协会荣誉顾问郑辛遥的作品《武康大楼》精准还原了该建筑的法式文艺复兴风格外观 [6] - 策展人施晓颉的作品《我把城市用爱折叠起来》采用立体书创意,呈现上海展览中心、武康大楼等地标,该作品被制成限量首发卡,发行5200张且经BCTC权威卡牌评级 [6] 活动意义与行业视角 - 活动以地铁为坐标展开艺术创作,旨在将艺术嵌入市民日常生活,地铁被描述为连接上海商务区、居住区、历史与未来的城市脉络,每天有数百万乘客穿梭 [12] - 作品涵盖插画、摄影、数字创作等多种形式,展现了上海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特色 [12] - 活动被视为一场全民参与的城市文化发现与共鸣之旅,旨在编织一幅流动的、立体的上海文化地图 [12]
镜观·回响丨浦江奔涌传薪火 海派融新纳百川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23 11:48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浦江潮声涌,海派悠韵长 在上海这片奇迹的热土上 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激荡交融 这座面向世界的中国舞台 脉动着守正创新、兼容并蓄的文化活力 2023年12月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期间听取上海市委和市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 红色,是上海最鲜明的文化底色 中共一大会址,石库门小楼 老渔阳里、辅德里、成裕里…… 承载上海红色历史的里弄铭牌 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密码" 位于上海市兴业路76号(原望志路106号)的中共一大会址(2022年10月31日摄) 。 位于上海市老成都北路7弄30号(原辅德里625号)的中共二大会址(2023年6月7日摄)。 位于上海市南昌路100弄2号(原老渔阳里2号)的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新青年》编辑部)旧址 (2023年6月9日摄)。 2024年6月15日,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影片、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的演员在金爵盛典上 表演。 黄浦江澎湃,展现出江海的壮阔 2023年2月15日,在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三(4)彩云中队主题班会上,中共一大纪念馆工作人 员和老师一起与孩子们互动。 苏州河温婉,涵育着水乡的柔情 一江一河是上海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