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世界级城市群
icon
搜索文档
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厮杀”升级!谁才是第一城市群?
搜狐财经· 2025-09-15 14:48
新一轮的城市之争,已经开始厮杀! 近日,《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正式公布,文件明确: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 圈、长江中游城市群等成为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增强中西部和东北的城市群、都市圈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支撑作用。 我国未来将"形成3+2+N"的城市群新格局,在此之中,三大世界级城市群必然是发展的主力。 那么,京津冀VS长三角VS大湾区,到底谁才更有实力?其实这个争论,已经持续很久了。有人说,长三角GDP吊打其它两个城市群。有人认为,京津冀 拥有政治中心,代表着国家脸面。还有人觉得,大湾区更像是一个城市,融合得更好...... 接下来,我们分几个维度去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来看看经济维度,而最直观的便是GDP总量。2024年GDP总量排名为:长三角(33.16万亿)>大湾区(14.84万亿)>京津冀(11.5万亿)。长三角 的富裕,早已闻名。 即便是与全球其它世界级城市群相比,其GDP总量也位居第二,仅次于美国波士华。(数据来源: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数说长三角2025》)2024 年,我国有27个城市GDP迈过万亿大关,在此之中,长三角占了9席,大 ...
专家建议:在新一轮疏解中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21 22:00
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格局 - 京津冀已进入深度协同发展阶段,新一轮非首都功能疏解正在重构区域发展新格局,建议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1] - 央企总部疏解是当前重点任务,需推动二、三级子公司和创新业务板块向津冀布局,雄安新区承接能力不断增强 [4] - 北京、天津、石家庄需加快都市圈建设,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加速融合 [4] 产业集群与全链条协同 - 京津冀产业门类齐全,"集链成群"持续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单一项目承接转向全链条协同 [5] - 需提高京津冀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匹配度、融合度,深化全链条协同 [7] - 建议围绕北京创新链布局津冀产业链,打造一批京津冀先进制造业集群 [7] 世界级城市群建设 -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整体定位是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需探索建设世界级城市群 [10][12] - 建议聚焦"六链五群",加快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12] - 天津可发挥港口经济、先进制造优势,以滨海新区为战略支点,深化与北京创新资源协同 [13] 雄安新区高等教育与创新 - 雄安新区通过承接北京高校疏解,加速形成"高水平开放式国际化高等教育聚集高地" [18] - 需推动高等教育协同治理、校地合作和产教融合,完善高等教育转移支付体系 [20] - 建议申请创立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构建科技金融重大载体,探索数智化融资新方式 [22] 创新三角与区域联动 - 建议打造京津雄"创新三角",形成交通互联、人才互备、政策互动的良性发展格局 [7][13] - 需发挥点、线、轴、面联动效应与规模效应,优化世界级城市群空间结构 [13] - 天津可推进"制造业立市",促进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 [15]
新华全媒+|专家建议:在新一轮疏解中加强京津冀产业协作创新
新华社· 2025-05-19 10:40
京津冀协同发展现状 - 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域指数从2018年的0.38上升至2023年的0.58,表明三地已进入深度协同发展阶段 [1] - 三地PM2.5下降超六成,交通互联互通加速成型,公共服务共享成效显著 [1] - 2024年京津冀三地GDP总量达11.5万亿元,是2013年的2.1倍,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 非首都功能疏解与区域格局重构 - 新一轮非首都功能疏解重点为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和企业总部,正在重构区域格局 [2] - 央企总部疏解是当前重点任务,需推动二、三级子公司和创新业务板块向津冀布局 [2] - 雄安新区承接能力增强,北京城市副中心与雄安新区需协同发力解决"大城市病" [2] 产业协作与创新驱动 - 产业协作从单一项目承接转向全链条协同,需向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拓展 [4] - 京津冀产业门类齐全,"集链成群"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2] - 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需强化对津冀辐射,打造京津雄"创新三角" [4] 世界级城市群建设 - 京津冀城市群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实现较快增长,但协同度仍需提升 [4] - 需依靠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4] - 产业链和创新链需提高匹配度与融合度,深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