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级城市群

搜索文档
专家建议:在新一轮疏解中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21 22:00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大数据视角下,京津冀已进入深度协同发展阶段。近日,在天津市委宣传部和南开大学联合主办的京津 冀协同发展论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向广度深度拓展"研讨会上 ,三地专家学者表示,站在新的起 点,新一轮非首都功能疏解正在重构区域发展新格局,建议在新一轮疏解中加强京津冀科技创新和产业 创新融合发展。 新一轮疏解强化产业集群培育 孙久文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名誉会长孙久文说: "面向未来,京津冀三地仍 需深化非首都功能疏解,在新一轮非首都功能疏解中,要强化产业集群培育。" "央企总部疏解是当前重点任务,要接续推动二、三级子公司和创新业务板块向津冀布局。"孙久文表 示,随着央企、高校加快落户,雄安新区承接能力将不断增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要处理好同雄安新 区的关系,"两翼"协同发力,有效解决北京"大城市病"问题。 "新一轮疏解要继续优化空间结构,北京、天津、石家庄要加快都市圈建设,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 加速融合。"孙久文说。 单一项目承接转向全链条协同 京津冀产业门类齐全、基础深厚,"集链成群"正持续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单一项目承接正转 向全链条协同。 李国平 北 ...
新华全媒+|专家建议:在新一轮疏解中加强京津冀产业协作创新
新华社· 2025-05-19 10:40
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现场。新华社记者落飞麟 摄 专家认为,京津冀产业协作正从单一项目承接转向全链条协同,目前产业协同需要向更大范围和更 深层次拓展。三地要抢抓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聚焦"六链五群",通过优势互补、因地制 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看来,京津冀在科技创新融合方面整体优势明显。"下一步 要加快推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强化北京创新资源对津冀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大创新投入,优 化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新空间格局,打造京津雄'创新三角'。"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之下,北京、天津、河北正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定力推进协同发展。17日在 南开大学举行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向广度深度拓展"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认 为,三地要以新一轮非首都功能疏解为抓手,从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深化产业协作,增强区域创新能 力,探索建设世界级城市群。 南开大学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在会上发布的报告显示,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域指数从2018年的0.38 上升至2023年的0.58,表明京津冀三地已处于深度协同发展阶段,由粗放增长向高质量发展动态转变。 以交通互联互通构筑发展动脉,"轨 ...
中国十大最具发展潜力城市
泽平宏观· 2024-12-18 22:24
按照人随产业走、产业决定城市兴衰等基本逻辑, 我们在《中国城市发展潜力排名: 2023》研究报告中对全国除港澳台外的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发展潜力进行客观排名, 北 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成都、南京、苏州、武汉、重庆 位居前10名。 从排名变动来看,南京超越苏州位居第七,南京近年来通过加大高技术投入力度、不断招 才引智、积极开放交流等,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市发展,而苏州的发展韧性仍较强。 摘要 NO1.北京:政治、文化、国际交往和科技创新中心。 1)北京集政治中心、创新中心、金融 中心、国际交流中心、文化中心等优势于一身,未来将聚焦于发展首都核心功能。2)北京三 产比重达到84%,金融、总部经济和科技创新成为三大名片。3)北京严控人口规模抬升生活 成本、影响城市活力,但引导人口布局优化也有助于城市高质量发展;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仍存。4)未来,北京将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引领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全国 第一个减量发展城市,北京将从粗旷型扩张到精细化调整转型。 NO2.上海:全球化的大上海,未来媲美纽约。 1)上海已基本建成国际经济中心,随着中国 经济的腾飞,未来有望媲美纽约,成为主要的全球经济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