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商业文化

搜索文档
中国品牌应弘扬中国商业文化的精髓——既不提倡低质低价品牌,也不提倡高价奢侈品牌
经济观察报· 2025-06-09 18:32
品牌经济与实体经济升级 - 品牌经济是实体经济的最高表现形式,未来中国若实现人均GDP 3万-5万美元,规模经济占比将达三分之一 [1] - 中国品牌长期模仿西方理念,过度追求"尊贵、奢侈"等元素导致难以超越外国品牌 [1] - 中国企业已具备世界领先生产能力(如华为、海尔、比亚迪、宁德时代),需回归"货真价实、品质优良、价格公道"传统商业文化 [3] 品牌价值输出方向 - 品牌应强调对人和社会的有益性而非奢侈占有,中国传统商业文化注重"以义取利""先义后利" [5] - 当前部分品牌虚构贵族背景、夸大宣传,定价远超消费者承受能力,最终被市场淘汰 [6] - 苹果公司成功证明中国商业文化具有世界性,其注重用户体验与定价合理符合中国传统商业精神 [14] 品牌核心竞争力构建 - 中国品牌长期依赖价格战形成低端形象(如聚美优品案例),需转向创新驱动 [7][8] - 彩妆行业外包生产、专注营销导致同质化竞争,企业应注重研发投入构建护城河 [8] - 合理定价策略应避免价格战与高奢虚假定价,通过持续盈利保持健康发展 [8] 品牌建设误区警示 - 娱乐化直播带货(如"红绿灯的黄"案例)损害品牌专业性,形成负面资产 [9][10][11] - 流量经济下短视行为(如花西子事件)导致品牌与主播深度绑定,存在舆情风险 [12] - 部分企业频繁更换品牌追逐热点,缺乏长期投入导致消费者忠诚度缺失 [13] 全球化品牌战略 - 中国品牌需融合中国文化精髓与全球化视野,对标世界级企业 [14] - 应通过产品全环节融入中国元素,在全球市场建立独特身份识别 [14] - 品牌全球坐标既体现经济发展水平,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