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交流
搜索文档
加拿大蒙特利尔上演“天涯共此时”中秋琵琶音乐会
中国新闻网· 2025-10-14 11:05
活动概况 - 中国驻蒙特利尔总领馆与蒙特利尔植物园于10月11日在中国园(梦湖园)联合举办“天涯共此时——庆中秋刘芳琵琶独奏音乐会” [1] - 活动是上海与蒙特利尔缔结友城关系4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之一 [2] - 现场还设有摄影图片展、汉服试穿、妆造、古筝演示、月饼品尝和茶水展台,吸引数千名游客参观体验 [1] 文化表演内容 - 华人琵琶演奏家刘芳演绎了涵盖不同流派和时代的8首琵琶名曲,包括《霓裳曲》《十面埋伏》等 [1] - 曲目编排平衡了传统与现代、文曲与武曲、优美抒情与戏剧冲突 [1] - 刘芳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曾两度获得加拿大国家艺术委员会颁发的艺术家个人成就奖 [1] 战略意义与影响 - 梦湖园是蒙特利尔与上海两市交流合作并缔结友好关系的历史见证 [2] - 活动被描述为“一座跃动着生命力的文化桥梁”,生动展现了两市源远流长的深厚情谊 [2] - 中国文化和旅游部自2017年起推出“天涯共此时”品牌活动,旨在向世界阐释中秋节文化内涵,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3]
南非中国文化中心孔子课堂参加2025年比勒陀利亚大学“国际学生日”活动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10-09 16:22
活动概况 - 南非中国文化中心孔子课堂作为特别来宾出席2025年比勒陀利亚大学“国际学生日”活动,并以“月满中秋照中南,万里情牵共婵娟”为主题进行文化展示 [1] - 活动设置了包含茶艺、月饼制作、快板、空竹、书法、中国舞与国旗游行等多种体验项目的展台,成为二十多国展台中最具人气的展台 [1] - 比勒陀利亚大学拥有来自约133个国家的134名国际教职员工和4008名国际学生,每年举办“国际学生日”活动旨在通过文化多样性加强关系 [11] 文化展示与互动 - 空竹表演配合快板中英文顺口溜,节奏与哨声交织,吸引大量学生围观,并有印度学生等国际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学习 [2] - 茶艺展示环节,来自津巴布韦的研一新生塔万达体验普洱醒茶并留言“我想把这份香气带回哈拉雷” [2] - 月饼制作体验区学生可体验压花塑形过程并品尝广式莲蓉双黄或豆沙双黄月饼,一名南非学生成功制作月饼后高喊“中秋快乐” [4] - 舞台表演环节,中国舞蹈《花好月圆》在《明月几时有》乐声中演绎,获得现场一阵阵欢呼和掌声 [8][9] 活动影响与成果 - 活动期间招生咨询桌被反复“包围”,数十上百名学生不断询问中文学习项目 [10] - 截至活动结束,“南非中国文化中心孔子课堂”官方社媒累计新增关注过百人 [10] - 比勒陀利亚大学国际处顾问马库贝拉先生评价中国展台将文化变成动词,让观望者变成参与者再变成学习者,是最具穿透力的软实力 [10] - 活动让“我想学中文”成为现场最高频的句子,有效促进了文化互鉴与中南人文交流 [11]
科威特民众体验中秋文化
人民日报· 2025-10-06 05:52
活动概况 - 系列活动以“天涯共此时·花渡锦官城”为主题,在科威特大道购物中心和中东美国大学举办,包含文艺演出、非遗展、熊猫文化艺术展等多项内容 [1][2] - 活动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中国驻科威特大使馆指导,科威特中国文化中心、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共同主办 [1] 活动反响与参与度 - 活动吸引了众多当地民众参与,各国民众积极参与品尝月饼、参观熊猫主题彩绘雕塑及VR体验等互动活动 [2] - 科威特当地民众哈穆德表示非常喜欢每一个节目,科威特人民欣赏并喜爱中国文化 [1] - 科威特艺术教师卢尔瓦·哈立德认为精彩的文化盛宴让当地民众对中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2] 中科关系与交流机遇 - 科威特大学生阿里指出科中两国关系快速发展为两国青年交流提供机遇,其本人希望到深圳看一看 [2] - 中国对科威特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后,“到中国去旅行”成为当地热门话题,例如资深自驾车友瑞德已规划驾车前往中国的行程 [2] - 科威特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刘锦宏表示希望通过此类文化交流让两国人民彼此走得更近、心灵更加相通 [2]
中国文化快闪“走进”科威特民众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18 14:50
活动概况 - 一场别具特色的“天涯共此时”中国文化快闪活动于9月16日晚在科威特大道购物中心举行 [1] - 活动吸引了众多当地民众共享中国文化盛宴 [1] - 活动时长30分钟,来自成都的艺术家们进行了高水平、沉浸式演出,引来现场阵阵掌声 [2] 主办与承办方 - 活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科威特大使馆指导 [2] - 科威特中国文化中心、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共同主办 [2] - 成都市对外文化交流中心承办 [2] - 活动是“天涯共此时·花渡锦官城”主题活动在科威特的首场演出 [2] 活动内容与反响 - 活动内容包括与熊猫玩偶互动合影、感受中国戏剧与武术魅力、舞蹈《春夜喜雨》描绘锦城春色等 [1][3] - 科威特当地民众哈穆德表示每一个节目都很精彩,非常喜欢,并希望有机会到中国感受新时代中国的蓬勃朝气 [4] - 科威特大道购物中心安保总监萨巴赫表示这是商场开业以来首次举办中国文化展演活动,活动为两国民众增进交流互动搭建起新桥梁 [4]
“2025中国节”活动在日本东京开幕
新华社· 2025-09-06 23:01
活动概况 - 为期两天的2025中国节活动于9月6日在日本东京代代木公园开幕 主题为"了解并传播中国的'当下'" 旨在通过多领域展台呈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新时代发展成就 促进两国民众交流与相互理解 [1] - 活动由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和2025中国节执行委员会共同主办 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 日本前驻华大使宫本雄二 在日中国企业协会会长王家驯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1] 活动规模与内容 - 本届中国节规模超越以往 设置160个展位 打造了近距离体验中国城市发展 前沿科技 潮流文化 文艺表演和特色美食的平台 [1] -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在现场设置"一日领事部" 提供现场办证和咨询服务 [1] - 上海 浙江 深圳 大连等地及日本各界团体 在日华侨华人团体设置展位 中国特色美食 音乐表演和人气动漫吸引大量日本民众体验 [2] 参与反馈与意义 - 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作为执行委员会最高顾问通过视频致辞 表示中国节是日本民众体验中国文化 与中国民众交流的平台 强调中国发展日新月异 希望更多日本人尤其是年轻人了解当下中国 [1] - 日本民众渡部麻耶子因丈夫是中国人且曾在上海长期生活 专程带女儿参加活动 对麻辣烫等美食表示高度认可 称中国留下很好印象并希望再回中国 [2]
“中国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博茨瓦纳举行
新华网· 2025-07-30 14:21
活动概况 - "中国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博茨瓦纳首都哈博罗内举行 吸引500多名当地师生参与 [1] - 活动由中国驻博茨瓦纳大使馆 博茨瓦纳大学孔子学院与马鲁阿普拉学校联合举办 [1] 活动内容 - 活动融合语言文字 书法艺术 饮食文化 武术与舞蹈等多元文化元素 [1] - 孔院教师表演武术串烧《武动乾坤》展示双节棍 九节鞭武艺 多名学生现场学习兵器招式 [1] - 扇舞《象王行》展现力与美结合 获得观众热烈掌声 [1] - 学生参与筷子使用体验 挑战用筷子夹乒乓球 [1] - 活动以孔院教师集体演唱自创歌曲《我们是中国青年》结束 [1] 活动意义 - 马鲁阿普拉学校校长表示活动促进博中两国相互理解 文化交流与人民友谊 [1] - 强调两国友谊建立在相互尊重 合作与文化交流基础上 [1]
“我的一半属于罗马尼亚,一半属于中国”(孔院之光)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04 06:46
孔子学院发展概况 - 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于2004年6月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东方大学成立,标志着孔子学院从语言入手促进文化交融和民心相通的起点 [6] - 20余年来孔子学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累计向34个国家41名国际友人颁发"孔院之光"致谢铭牌,表彰其对中文教育的贡献 [6] - 布加勒斯特大学孔子学院成立于2013年,由中国政法大学与布加勒斯特大学合作举办,学员数量从初期几十名增长至累计近8000名,年龄跨度5-78岁 [12] 白罗米的学术与教育贡献 - 作为布加勒斯特大学孔子学院罗方院长,主导编写本土化中文教材,集合中罗两国专家团队开发适合高中生的教材体系 [15] - 完成《庄子》《荀子》等中国哲学经典翻译,耗时20年完成《庄子》翻译工程,并将翻译领域扩展至莫言、余华等当代作家作品 [13][14] - 推动教学资源升级,使中文学习从手写教材、自制词典时代进入电子资源丰富的新阶段 [12] 中罗文化交流成果 - 通过孔子学院平台,促成罗马尼亚民众因武术、长城等中国文化元素接触中文,形成多元化学习动机 [12] - 翻译作品成为文化桥梁,其译著《新世纪爱情故事》在罗马尼亚书店举办专题发布会 [4] - 个人家庭成为中罗文化交融缩影,女儿德丽娜在布加勒斯特大学、莱顿大学及上海外国语大学系统学习中国语言文学 [14] 教育模式创新 - 早期采用"外语教学试点计划"在小学推广汉语教育,白罗米作为首批学员通过自制图文词典等创新方式克服学习资源匮乏难题 [10] - 当前孔子学院形成覆盖全年龄段的教育体系,学员可基于兴趣选择武术、哲学等差异化学习路径 [12] - 教材开发强调本土化特色,目标纳入罗马尼亚教育部正式教材序列 [15]
记者手记|法国博物馆“中国情缘”延续不断
新华社· 2025-05-15 20:19
文化展览活动 - 巴黎卢浮宫举办《中国情缘》文化展 展出170余件18和19世纪中国文物 包括山水画 版画 瓷器 玉器 漆器等 [1] - 展览将持续至8月下旬 预计吸引几十万游客参观 [1] - 展品包括《清明上河图》清代仿本长卷等珍贵文物 [1] - 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今年1月和3月分别举办明代金器展和唐代文物展 吸引成千上万法国观众 [2] 文化交流历史 - 18世纪法国曾掀起"中国热" 伏尔泰改编《赵氏孤儿》并在1755年上演 [2] - 2023年京剧《赵氏孤儿》作为巴黎中国戏曲节开幕戏上演 受到法国观众热烈欢迎 [2] - 法国国民议会法中友好小组前主席表示两国积极推动文化交流 从差异中汲取灵感 [2] 当代文化互动 - 法国女作家索尼娅·布雷斯莱指出当前"中国情缘"不仅展示中国文化 更注重聆听中国自身声音 [2] - 巴黎图书节中国联合展台举办中法作家对谈活动 促进文学交流 [3] - 卢浮宫计划在《中国情缘》展览结束后继续整理馆藏中国艺术品 推出更多展览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