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季投资策略

搜索文档
策略周思考:交易中报季,追还是切?
国信证券· 2025-08-11 15:18
核心观点 - 创新药板块短期赚钱效应收敛,但中长期逻辑无虞,本周万得创新药、创新药概念分别收跌1.08%、2.10%,恒生创新药指数周内最大回撤达4.97% [1][10] - 中报密集披露季来临,"切"策略胜率赔率或优于"追",首发盈利确切指引后次日跳空个股T+5绝对收益超4%,但T+10/T+20难以持续放大收益 [2][40] - 市场建议灵活应对:追需把握盈利惊喜个股跳空高开当日涨幅小于1.5%的机会;切可关注股价/估值滞涨板块(非银、食饮等)及多头排列+低振幅方向(TMT、消费) [3][50][57] 创新药板块分析 短期表现 - 技术面与资金流背离:港股创新药ETF规模超180亿,周内净流入20亿元,指数仍站稳21日线及BOLL中轨上方 [11][12] - 中报披露扰动:40%+创新药个股集中在8月26日后披露,历史显示晚披露公司ROE/净利润中位数较低,可能压制板块风偏 [16][26][27] 长期逻辑 - 估值规律:Keytruda案例显示"大单药开张吃10年"可打开估值天花板,但专利悬崖后销售额坍缩导致收益快速跑输 [28][32] - 中国机遇:海外MNC面临专利悬崖(2028年Keytruda专利到期),国内人才红利与研发成本优势推动估值突破,FIC药物全球占比达40% [36][37] 中报季交易策略 "追"策略局限性 - 赔率依赖市场β:2021/2024年因市场整体上涨表现尚可,但T+20收益难以超越T+5的4%基准 [40][42] - 胜率衰减:次日跳空高开个股T+5上涨概率70%,但T+20降至50%以下,叠加跳空涨幅3-3.5%进一步压制实际收益 [46][47][49] "切"策略方向 1. **滞涨结构** - 一级行业:非银/食饮/家电/石油石化/煤炭等股价与估值双滞涨 [50][52] - 二级行业:轨交设备/电池/农产品加工/证券等成分股性价比突出 [54] 2. **技术形态** - 通信/电子/汽车等TMT板块及消费领域多头排列个股占比超30%,半导体/医药商业/煤炭开采等细分赛道更集中 [57][58][60] 注:数据基准涉及A股总市值87.88万亿/流通市值80.47万亿,创业板月涨7.0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