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秋国庆假期出行
icon
搜索文档
预计超23亿人次!
中国基金报· 2025-09-28 17:10
中秋国庆假期出行总量预测 - 中秋国庆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达23.6亿人次,日均约2.95亿人次,比去年同期日均增长约3.2% [2] - 自驾出行是主要方式,预计将达18.7亿人次,占出行总量的近八成 [2] - 高峰时段高速公路车流量预计达7000万辆,其中新能源车流量达1400万辆 [2] 假期出行结构与特点 - 假期首末客流集中,节前一天客流显著增加,去程客流高峰预计出现在10月1日,单日或超3.4亿人次,将突破历史峰值 [2] - 返程客流在中秋节后(7日、8日)比较集中 [2] - “长假效应”推动中长途出行需求释放,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重点城市群进出城高速公路及热门景区国省道车流量大 [2] 交通物流运行情况 - 假期期间交通物流运行预计总体平稳,日均货车流量约550万–580万辆,与2024年国庆基本持平,较平日货车流量下降28%~32% [2] - 能源、粮食、矿石、民生等重点物资运输需求稳定,铁路、港口、航空货物运输整体波动较小 [2] 铁路运输安排 - 全国铁路旅客发送人数预计将超过2.19亿人次,创历史新高 [2] - 铁路部门日均计划开行旅客列车约1.3万列,平均每天发送旅客1825万人次 [2] 旅游出行趋势 - 家庭游、亲子游等出游需求强劲,广州、成都、北京、上海、西安、杭州、南京、重庆等都市圈旅游热度有望突破去年高位 [2] - 出境游方面,预计赴俄罗斯、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国家的旅游人数将大幅增加 [2] 假期天气影响 - 假日期间(10月1日至8日)华西、黄淮多降雨天气,青藏高原及新疆北部多雨雪 [4] - 北方地区有三次冷空气活动,5-7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我国大部地区有4-6级偏北风,气温下降4-8℃,部分地区降温10℃以上 [4] - 假日后期南海和西北太平洋将有台风生成,预计4日移入南海,5-6日将影响华南南部 [4]
双节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超23亿人次 单日客流或将突破历史峰值
央视网· 2025-09-28 14:12
假期整体出行规模 - 中秋国庆8天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将达23.6亿人次,日均约2.95亿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约3.2% [1] - 假期首日10月1日客流高峰单日可能超3.4亿人次,突破历史峰值 [3] - 返程客流集中在10月7日和10月8日两天 [3] 自驾出行与高速公路情况 - 假期自驾出行预计将达18.7亿人次,占出行总量的近八成 [3] - 高峰时段高速公路车流量预计达7000万辆次,其中新能源车流量达1400万辆次 [3] - 全国高速公路对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实行免费通行政策 [4] -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重点城市群进出城高速公路及热门景区国省道车流量大 [3] 航空出行市场 - 机票预订进入高峰期,民航出行市场热度持续走高 [4] - 截至9月26日,假期国内航线机票预订量已突破1019万张,日均预订量较去年同期增长约6% [6] - 海口、三亚日均机票预订量同比增幅均超20% [6] - 乌鲁木齐、伊犁、阿勒泰、拉萨、林芝等拥有独特秋季风光的城市旅客量增长显著 [6] 区域旅游热点与支线机场表现 - 广州、成都、西安等都市圈旅游热度有望突破去年高位 [3] - 出境游方面,预计赴俄罗斯、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国家的旅游人数将大幅增加 [3] - 假期中小机场表现亮眼,日均机票预订量同比增幅达18% [6] - 新疆范围内吐鲁番、塔城、莎车等9个支线机场机票预订量同比增幅均超过50% [6] - 南方旅游市场支线机场热度高,湖南永州、广东佛山、福建三明机场预订量增幅分别达125%、90%、76% [6]
中秋国庆期间,预计高峰时段高速公路车流量将达7000万辆
新京报· 2025-09-28 10:29
出行总量与结构 - 中秋国庆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达23.6亿人次,日均约2.95亿人次,较去年同期日均2.86亿人次增长3.2% [1] - 自驾出行将达18.7亿人次,占出行总量近八成,是公众出行的主要方式 [1] - 假期共8天,公众出行以外出旅游和返乡探亲为主 [1] 高速公路车流量 - 假期高峰时段高速公路车流量预计达7000万辆 [1] - 其中新能源车流量预计达1400万辆 [1] - 交通运输部提醒自驾出行群体可通过"e路畅通"小程序查询沿途补能点位 [1]
将创国庆假期历史峰值!10月1日江苏高速出口流量预计超490万辆
扬子晚报网· 2025-09-26 15:25
假期出行总需求 - 中秋国庆8天假期公众出行需求集中释放,呈现需求旺盛、结构多元、高峰突出、跨省活跃等特征 [1] - 8天长假推动探亲流、旅游流、学生流高度叠加,旅游流成为主导客流,江苏国庆文旅订单量增速已超50% [3] 高速公路流量预测 - 预计全省高速公路日均出口流量达436万~448万辆,同比增长4%~7%,较平日增长78% [1][2] - 10月1日单日高速公路出口流量预计达491万~505万辆,将创国庆假期历史峰值 [1][2] - 高速公路小客车占比超90%,其中新能源汽车流量快速增长,预计日均通行超72万辆,占比接近18% [2] - 服务区充电需求较平日增长50%以上 [2] 其他交通方式客运量 - 全省公铁水空预计发送旅客2206万人次,日均276万人次,同比增长5.1% [3] - 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105万人次,日均138万人次,同比增长8.2%,成为长途出行主导,客运量规模超过公路 [3] - 公路预计发送旅客879万人次,日均110万人次,同比增长1.2% [3] - 航空预计完成旅客吞吐量174万人次,日均22万人次,同比增长6.0% [3] - 水路客运预计发送旅客48万人次,日均6万人次,同比增长4.5% [3] 跨省及区域交通流量 - 预计跨省长距离出行激增,普通国省道省界通道日均流量66.5万辆,同比增长4.9% [2] - 苏皖省界流量最大,达31.5万辆,占总量47% [2] - 江苏和上海、浙江、安徽、山东四省一市区域高速公路省界出入口日均流量将达153.8万辆,约占全路网出行量的三分之一,同比增长5.9% [2] - 苏皖、苏沪省界出入口日均流量均突破39万辆 [2] 交通流量时空分布特征 - 假期出行时间分布呈现两头高、中间低,高峰集中在9月30日和10月8日 [4] - 假期每日交通流量呈双峰分布,早高峰为8:00—12:00、晚高峰为16:00—22:00 [4] - 10月1日高峰时段将延长至8:00—22:00,较平日增加4小时 [4] - 空间分布上高速公路潮汐车流明显,大城市周边主干高速如G2京沪、G60沪昆将出现早出晚归的反复式车流 [4] 关键通道流量与路网优化 - 过江通道流量差异大,八卦洲长江大桥、五峰山长江大桥、江阴大桥、苏通大桥日均流量分别达12.1万、13.0万、13.4万、14.8万辆 [4] - 新开通宁扬长江大桥和常泰长江大桥两座过江通道,日均总车流量预计达2.5万辆,有效分流过江流量 [5] - 新建成S17苏台高速七都至桃源段等四个路段,区域路网结构得到显著优化,提升了服务能力 [5] - 全省高速公路因施工计划封闭路段共有6处,主要分布在G2京沪高速、S48沪宜高速 [5]
暑运大数据|民航旅客运输稳步增长,单日客运量创历史新高
北京商报· 2025-09-01 20:14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暑运全国民航累计运输旅客1.47亿人次 日均237万人次 同比增长3.6% [1] - 暑运保障航班119.9万班 日均1.93万班 同比增长3.6% [3] - 平均客座率达84.8% 同比提升2.2个百分点 航班正常率84% 同比提升6.7个百分点 [3] 国内航空市场 - 国内航线运输旅客1.31亿人次 日均211万人次 同比增长2.6% [3] - 保障国内客运航班90.6万班 日均1.46万班 同比增长1.7% [3] -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四大城市群骨干通道客流集中 北京-上海等五大枢纽航空快线旅客量占国内总量7.2% [3] - 昆明、乌鲁木齐、厦门等区域枢纽机场旅客吞吐量增幅均超3% [3] - 旅游目的地支线机场增长迅猛 云南普洱思茅等机场吞吐量同比增幅超100% 新疆哈密伊州等机场增幅超50% [1][3] 国际航空市场 - 国际客运航线通航国家增至80个 1-8月国际航班量同比增幅超20% [4] - 暑运保障国际客运航班12.3万班 日均近2000班 8月上旬达每日2100班 高峰周航班量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3% [4] - 东亚东南亚市场表现突出 越南、韩国日均航班量同比增加20班以上 俄罗斯等国家日均增加10班以上 [4] - 新兴市场增长显著 至马尔代夫等国家航班量同比增长超50% 至西班牙等国家增长超30% [5] - 外籍旅客入境数量明显增长 阿联酋等免签国家来华旅客量同比增长超50% 俄罗斯等免签国家增长超30% [5] 后续需求趋势 - 中秋国庆假期国内航线机票预订量超208万张 日均预订量同比增长约23% [7] - 出入境航线机票预订量超100万张 日均预订量同比增长约17% [7] - 上海飞北京等部分航线仍有优惠机票在售 显示航空出行需求持续旺盛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