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主动权益基金管理能力
icon
搜索文档
上一轮牛市买的主动权益基金,近40%未回本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2 21:49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于2025年11月10日收报4018点,时隔十年再度站上4000点关口 [1][2] - 2025年以来截至11月10日,主要股指显著上涨,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和沪深300指数分别上涨19.42%、27.6%、46.35%和18.23% [2] - 在此背景下,主动权益基金2025年表现强劲,4679只基金中正收益比例高达97.45%,其中33只基金实现翻倍,表现最佳者年内涨幅超200% [2] 主动权益基金长期业绩 - 将时间轴拉长至五年,自上一轮牛市以来,全市场存续超五年的2695只主动权益基金中,有1019只近五年仍亏损,占比达38% [1][3] - 近五年业绩分化显著,有6只基金回报率超过200%,但同时有174只基金亏损超30%,其中19只产品亏损幅度超过50% [3] - 部分成立于2020年6月至11月市场攀升期的基金表现更差,有49%至今仍未回本,亏损比例较全市场同期水平高出10% [3] 知名基金与头部机构表现 - 部分知名基金经理旗下产品近五年亏损显著,例如景顺长城新兴成长亏损32.98%,中欧医疗健康亏损30.17% [4] - 头部公募机构旗下多只产品近五年累计亏损超30%,例如华夏、银华、广发、嘉实、汇添富等公司均有产品亏损在30%至44%之间 [4] 侵蚀长期业绩的主要原因 - 高位加仓是原因之一,近五年收益为负的基金在2020年末和2021年中的平均股票仓位为84.22%和84.36%,高于全市场平均的79.83%和78.85% [5] - 频繁换手对业绩造成负面影响,全市场主动权益基金2021至2024年年平均换手率为460.71%,而亏损超30%的基金该指标为508.45%,亏损超50%的19只基金年平均换手率高达811.5% [7] - 基金经理频繁变动导致策略缺乏连贯性,例如富荣价值精选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已更换六任基金经理,其中四位任职期间未能跑赢基准 [7] - 赛道依赖问题突出,部分基金名称与持仓不符,过度依赖传统消费、医药等板块,而相关指数如房地产、白酒、医药指数相较于2022年同期仍为负值 [8][9] 市场新动态与未来展望 - 2025年以来新成立基金数量达1354只,创近三年新高,合计发行规模突破1万亿元,其中主动权益类基金发行规模达1390亿元,较去年同期的568亿元实现翻倍 [11] - 博时基金建议采取"风格再平衡"的稳健思路,认为A股盈利底已确认,市场短期或将延续窄幅震荡 [11] - 鹏扬基金基金经理指出,可通过深度研究寻找具有长期增长潜力的标的,看好全球化进程中的高端制造业、新消费以及调整较多的创新药等领域 [12] - 中欧基金建议关注"十五五"规划中的安全韧性主题,以及半导体国产替代、AI基建、商业航天与6G基建等中美自主可控题材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