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顺安元启

搜索文档
3700点纠结是否上车,这类基金或是答案?
Wind万得· 2025-08-21 06:49
市场表现与行业轮动 - 上证指数创10年新高站上3700点 市场呈现机会与风险并存特征 [1] - 能源行业在2022年熊市中逆势上涨超10% 房地产在2020年牛市下跌近10% 显示行业分化显著 [1] - 2019-2025年行业表现数据显示:日常消费(2019年+64 6%)、材料(2021年+35 9%)、能源(2022年+11 4%)、信息技术(2024年+38 5%)等板块阶段性领涨 [3] 绩优基金经理产品分析 - 筛选标准:2022-2025年连续4年正收益且年化收益率超16%的5只灵活配置型基金 [4] - 财通新视野A(沈犁管理)年化16 55% 规模2 05亿元 采用成长性配置与价值平衡策略 高仓位集中布局AI产业链 [5][6][7][9][12] - 华夏新锦绣A(张城源管理)年化20 86% 规模3 62亿元 通过极致仓位调整(2022年仓位0 02%逆势+5 6%)和定增策略制胜 [5][13][14][16][18] - 华商元亨A/润丰A(胡中原管理)年化23 52%/23 91% 规模33 84亿/42 85亿 股债兼修 2024年以来区间回报110 01% 同类排名前5 [5][19][20][22][24] 投资策略建议 - 普通投资者应放弃择时与轮动 选择适配风险偏好的专业管理工具 [25] - 推荐通过万得基金APP申购财通新视野A(005851)、华夏新锦绣A(002833)、华商元亨A(004206)等产品 [26]
连续5年正收益,小众策略破圈!
证券时报· 2025-08-11 20:33
小众策略基金破圈逆袭 - 小众策略基金通过差异化布局避开主流赛道竞争,在特定市场环境下表现突出,成为基金公司开辟差异化发展的新途径 [1][4] - 这些小众策略基金通过参与定增、量化选股、微盘选股、跟踪Smart Beta指数等策略,在市场忽略的角落挖掘出超额收益 [4] - 截至最新,仅有10余只权益基金连续5年保持正收益,其中不乏一些小众策略基金,如华夏新锦绣、金元顺安元启、国金量化多策略、华泰柏瑞红利低波ETF等基金均实现了至少5年的连续正收益 [4] 具体基金表现 - 张城源管理的华夏新锦绣基金自2019年以来每年均实现正收益,今年斩获40.5%正收益,近5年累计回报高达131.58% [4] - 缪玮彬管理的金元顺安元启自2017年成立以来年年实现正收益,今年获取29.41%回报,近5年累计回报高达262.3% [5] - 江峰管理的中信保诚多策略今年取得38.34%回报,近5年累计回报高达107.96% [5] - 姚加红和马芳管理的国金量化多策略基金今年获得16.69%回报,自2019年以来年年实现正收益 [5] - 华泰柏瑞红利低波ETF和创金合信红利低波动自2019年以来每年均实现正收益 [6] 基金公司差异化布局 - 中小型基金公司在小众策略产品布局上能快速决策、灵活调整,抢占先机 [8] - 国金基金凭借量化策略出圈,权益基金规模从2021年底的不足30亿元增加至最新的近130亿元 [8] - 江峰管理规模从2024年末的9.1亿元增加至今年二季度末的57.8亿元,为中信保诚基金贡献48.7亿元的规模增长 [8] - 华泰柏瑞基金红利低波ETF规模从2022年底的2.58亿元迅速增长至221.4亿元,成为红利类ETF中规模最大的产品 [9] - 招商中证2000增强策略ETF在量化策略加持下,今年取得45.88%收益,领先同类基金 [9] 固收+基金表现 - 华夏磐泰基金辅以定增策略,自2019年以来每年实现正收益,近5年累计回报达到48.7% [10] - 江峰管理的中信保诚安鑫回报在其任职期间回报达到13.97%,规模从任职之初的1.11亿元增加至最新的17.8亿元 [10] 发展困境 - 小众策略通常需要较长时间验证其有效性,初期极易陷入"规模陷阱",规模过小会直接引发清盘风险 [12] - 小众策略基金在策略培育期或受到考核限制,往往在培育期被提前终止 [13] - 一些小众策略标的稀缺、策略容量较小,导致主动基金持仓集中度极高,策略容量有限且流动性风险加剧 [14] - 一些小众策略基金对市场环境依赖性强,策略有效性高度依赖持续的趋势或特定的政策支持环境 [14] - 一些小众策略的主动权益基金有着基金经理深深的烙印,在产品复制上有较大限制,基金经理离职可能导致策略难以延续 [15]
小众策略基金破圈逆袭 业绩亮眼但长大不易
证券时报· 2025-08-11 01:37
小众策略基金逆袭 - 主流赛道如科技、大消费、医药吸引大量资金,但小众策略基金通过定增、量化选股、微盘选股等策略挖掘超额收益 [1][2] - 数据显示仅10余只权益基金连续5年保持正收益,包括华夏新锦绣、金元顺安元启、国金量化多策略等小众策略基金 [2] - 华夏新锦绣基金2019年以来每年正收益,今年收益40.5%,2020年以来累计回报171.9% [2] - 金元顺安元启基金2017年以来年年正收益,今年回报29.41%,2020年以来累计回报389.56% [3] - 中信保诚多策略基金今年回报38.34%,近5年累计回报107.96% [3] - 华泰柏瑞红利低波ETF和创金合信红利低波动等指数基金自2019年以来每年正收益 [3] 差异化布局策略 - 小众策略通过差异化布局避开主流赛道竞争,成为基金公司差异化发展新途径 [4] - 中小型基金公司资源有限但灵活性高,能快速决策和调整小众策略产品 [4] - 国金基金权益规模从2021年底不足30亿元增至近130亿元 [5] - 中信保诚基金江峰管理规模从2024年末9.1亿元增至57.8亿元 [5] - 华泰柏瑞红利低波ETF规模从2022年底2.58亿元迅速增长至221.4亿元 [5] - 招商中证2000增强策略ETF今年收益45.88%,领先同类 [5] 固收+基金表现 - 华夏磐泰基金辅以定增策略,近5年累计回报48.7% [6] - 中信保诚安鑫回报在江峰任职期间回报13.97%,规模从1.11亿元增至17.8亿元 [6] 发展困境 - 小众策略需要较长时间验证有效性,初期易陷入"规模陷阱"导致清盘风险 [7] - 策略培育期可能因考核限制被提前终止 [8] - 部分策略标的稀缺导致持仓集中度高,如金元顺安元启长期暂停申购 [8] - 部分策略依赖特定市场环境,如微盘股策略依赖微盘行情 [8] - 策略常与基金经理深度绑定,离职可能导致策略难以延续 [8]
哪些产品稳定跟踪并战胜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28 11:42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量化模型与因子的详细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增强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量化手段对万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885001)的底层股票持仓进行拟合,构建穿透底层的股票指数,再在此基础上进行增强[43]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提取885001的行业配置和风格特征作为基准锚定 2. 使用量化方法刻画偏股混合型基金整体风格特征(如行业权重、市值分布) 3. 通过控制跟踪误差(≤7%)和行业偏离度(≤3%)约束增强过程[28] 4. 结合交易能力(换手率)和选股能力(估值、盈利标签)实现超额收益 - **模型评价**:强调"从过程到结果的管理",在控制偏离度的前提下追求稳定超额收益[28][43] 2. **模型名称**:市场环境适应性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根据指数涨跌和风格轮动划分市场环境,优化不同场景下的配置策略[35]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定义六类市场环境:指数上涨/下跌、成长/价值占优、大盘/小盘占优 2. 计算各环境下产品表现分位数(如博道远航在82.8%大盘占优环境下跑赢)[33] 3. 通过动态调整持股市值分布(如24H2增配大盘股)适应环境变化[51] - **模型评价**:能够识别产品的风格适应性短板(如华泰柏瑞量化智慧在小盘环境表现突出)[35]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行业偏离度因子 - **构建思路**:衡量基金行业配置与885001基准的差异程度[28] - **具体构建**: $$ \text{行业偏离度} = \sqrt{\sum_{i=1}^{n}(w_{fund,i} - w_{index,i})^2} $$ 其中$w_{fund,i}$为基金第i行业权重,$w_{index,i}$为885001对应行业权重 - **因子评价**:核心风控指标,优秀产品控制在3%以内(如易方达量化策略仅0.58%)[27] 2. **因子名称**:交易能力因子 - **构建思路**:通过换手率与交易收益评估主动管理能力[45][59] - **具体构建**: 1. 计算季度换手率:$$ \text{换手率} = \frac{\min(\text{买入总额}, \text{卖出总额})}{\text{平均资产净值}} $$ 2. 交易年化收益 = 实际收益 - 模拟持仓收益(基于中证800+中债基准)[46] - **因子评价**:区分交易型(博道远航换手率13.35)与配置型策略[42] 3. **因子名称**:估值-盈利复合因子 - **构建思路**:结合PE、ROE和净利润增速筛选优质个股[42][69] - **具体构建**: 1. PE分档:低(<25x)、中(25-35x)、高(>35x) 2. ROE分档:低(<10%)、中(10-15%)、高(>15%) 3. 净利润增速阈值:高增长(>50%) 4. 生成标签组合(如"低PE+中ROE+高增长")[69] 模型回测效果 | 模型/产品名称 | 年化跟踪误差 | 信息比率(IR) | 月度胜率 | 超额收益(2024-2025) | |------------------------|--------------|--------------|----------|---------------------| | 博道远航A | 5.30% | 1.46 | 63.2% | 12.65% | | 中欧量化动力A | 4.81% | - | 52.6% | - | | 易方达量化策略A | 5.45% | - | 68.4% | - | | 金元顺安元启 | 14.65% | 2.26 | - | - | | 淳厚信睿核心精选A | 7.94% | 1.90 | 74.4% | 54.32% | [19][27][43][57] 因子回测效果 | 因子名称 | 有效产品案例 | 关键指标表现 | |----------------|-------------------------------|----------------------------| | 行业偏离度 | 易方达量化策略(0.58%偏离) | 跟踪误差5.45% | | 交易能力 | 博道远航(换手率13.35) | 交易贡献超额3.22% | | 估值-盈利复合 | 信澳宁隽智选(PE24.37+ROE13.76)| 净利润增速75.56% | [42][46][69]
超百只主动权益基金净值创新高
中国证券报· 2025-06-27 05:25
主动权益基金业绩表现 - 截至6月25日全市场超过180只主动权益基金单位净值创成立以来新高其中超半数成立时长超过1年最长接近14年 [1] - 10只产品自成立以来净值翻倍涨幅最高为金元顺安元启(450%)广发多因子(340%)和大成景恒(300%)紧随其后 [2] - 今年以来约八成主动权益基金上涨涨幅超10%的约1100只涨幅超50%的基金中主投医药的占比超七成 [3] 领涨基金及投资策略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今年以来涨幅超90%前十大重仓股均为港股医药标的如荣昌生物、信达生物等 [4] -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涨幅78.59%基金经理梁福睿重点配置创新药板块如泽璟制药、康方生物等 [4] - 金信智能中国2025、光大欣鑫等产品成立以来涨幅均超120%多数成立超过5年 [3] 市场驱动因素与配置方向 - 大盘上涨带动基金净值创新高上证指数此前连续三个交易日上涨 [1] - 创新药、科技、红利成为机构共识较高的三大配置方向"哑铃型"策略(进攻+防守)受青睐 [4][6] - 广发基金刘杰认为创新药板块基本面与情绪面共振建议关注国际化及商业化能力强的标的 [5] 行业细分领域机会 - 诺安基金指出AI算力供应链值得关注应用环节聚焦AI眼镜、AI玩具等因海外token使用量快速增长 [6] - 南方基金认为利率下行环境下高股息红利资产吸引力提升银行理财和保险资金或加大配置 [6] - 博时基金建议关注科技成长方向及"科技+红利"哑铃策略因美元走弱或利好新兴市场 [6]
稳定战胜基准的主动基金有何特征
华泰证券· 2025-06-10 14:40
根据研报内容,以下是量化模型与因子的详细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Brinson分解模型** - 构建思路:用于拆解基金超额收益来源,区分行业配置收益和个股选择收益[16] - 具体构建: 1. 以中证800为基准,按半年度频率计算超额收益 2. 分解公式: $$ \text{超额收益} = \text{行业配置收益} + \text{个股选择收益} $$ 3. 采用GRAP方法调整多期合并结果[16] - 模型评价:有效识别主动基金的收益贡献结构,显示选股收益稳定性高于行业配置[22] 2. **K-Means聚类模型** - 构建思路:对绩优基金收益率进行降维分类[36] - 具体构建: 1. 提取近五年月度收益率数据 2. PCA降维后按欧式距离聚类 3. 最终划分为6类(行业分散型/小盘/价值/医药/轮动/科技)[36] - 模型评价:较好捕捉不同策略基金的收益特征差异[42] 3. **风格稳定性评估模型** - 构建思路:通过持仓数据识别基金风格标签[27] - 具体构建: 1. 半年度提取全部持仓 2. 结合个股风格分类计算风格权重 3. 取最大权重作为当期风格标签[27]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行业配置稳定性因子** - 构建思路:衡量基金行业轮动频率[10] - 具体构建: 1. 静态分4类(高度分散/分散/集中/高度集中) 2. 动态分4类(高度稳定/稳定/轮动/高度轮动) 3. 组合形成16类特征矩阵[10] 2. **小盘错误定价因子** - 构建思路:捕捉小盘股定价效率低的超额机会[65] - 具体构建: 1. 筛选市值<100亿个股 2. 结合质量因子(ROE/现金流)过滤低质公司 3. 计算估值偏离度: $$ \text{偏离度} = \frac{\text{实际PE}}{\text{行业PE中位数}} - 1 $$ 3. **安全边际因子** - 构建思路:评估价值股的风险缓冲[67] - 具体构建: 1. 估值维度:PE_TTM历史分位数<30% 2. 质量维度:近3年ROE标准差<15% 3. 股息率加权: $$ \text{综合得分} = 0.4 \times \text{估值分} + 0.3 \times \text{质量分} + 0.3 \times \text{股息率} $$ 模型回测效果 | 模型/因子 | 年化超额收益 | IR | 胜率 | 最大回撤 | |--------------------|--------------|-------|--------|----------| | Brinson分解模型 | 5.38%[22] | 1.2[22] | 69.12%[23] | -4.2%[18] | | 行业稳定型基金 | 7.3%[12] | 1.5[14] | 73.12%[12] | -6.8%[14] | | 小盘错误定价因子 | 9.2%[65] | 1.8[65] | 65.30%[42] | -12.4%[42] | 因子回测效果 | 因子 | IC均值 | IR | 多空收益 | 分位数差 | |--------------------|--------|-------|----------|----------| | 行业配置稳定性 | 0.15[14] | 2.1[14] | 8.7%[14] | 19.3pp[12] | | 安全边际 | 0.21[69] | 2.4[69] | 11.2%[69] | 23.6pp[69] | | 医药小市值 | 0.18[74] | 1.9[74] | 7.9%[74] | 15.8pp[74] | 注:所有测试区间为2015-2025年,数据频率为月度[9]
三年跑输基准超10%将降薪,哪些产品和基金经理“亮红灯”
搜狐财经· 2025-05-26 17:52
政策核心内容 - 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将基金经理薪酬与长期业绩深度绑定,对管理三年以上产品业绩低于基准超10个百分点的基金经理降薪,显著超过基准的可适度提薪 [2] - 政策旨在解决行业"重规模轻回报"痛点,强化基金经理与投资者利益一致性,引导聚焦长期投资能力建设 [2] 跑输基准基金分析 - 全市场5898只成立满三年的公募基金中,1341只近三年累计收益率低于基准超10个百分点,涉及735位基金经理 [3] - 31只产品跑输基准超50个百分点,典型案例包括摩根中小盘A(跑输127.69个百分点)、嘉实智能汽车(跑输75.47个百分点)、天治新消费(跑输63.19个百分点) [3][4][5] - 广发基金郑澄然、国投瑞银施成、嘉实基金姚志鹏等知名基金经理旗下多只产品跑输基准超50个百分点 [3][5] - 跑输主因包括市场趋势误判、行业配置失衡、标的选择失当及风险管理缺位,例如误判消费医药周期、科技板块配置不足或盲目跟风 [6] 跑赢基准基金分析 - 543只产品近三年收益率超基准10个百分点以上,其中33只超50个百分点 [7] - 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基金表现最佳,收益率194.13%,超基准175.89个百分点;华安纳斯达克100联接A超额收益152.86个百分点 [9] - 北交所主题基金成超额收益集中领域,汇添富、万家、广发、南方旗下相关产品均超基准60个百分点以上 [10] 业绩比较基准调整动态 - 政策推动下,基金公司密集调整业绩基准,如浦银安盛三只债券基金基准改为多资产组合,鹏华普天债券基准调整为短债指数 [11][12] - 年内超100只基金完成基准变更,调整动因包括原基准设计不严谨、适配新规要求及被动优化业绩呈现 [12][13] - 监管要求基准需精准反映风险收益特征,避免单一基准滞后性,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与第三方监督 [14]
近三年业绩最牛的35位基金经理,第一名你绝对猜不到~
雪球· 2025-03-03 15:25
基金经理业绩排名分析 - 全市场三四千名基金经理中,前35名属于前1%的顶尖水平,代表最近3年业绩最优秀的群体 [1] - 冷文鹏以69.27%的3年涨幅位列榜首,其管理的北交所两年定开产品因聚焦北交所市场且恰逢AI行情而表现突出 [2][4] - 缪玮彬以68.99%的3年涨幅排名第二,其管理的金元顺安元启基金通过低仓位(<80%)、行业分散(单一行业<10%)和控制回撤(最大回撤-20%)实现稳定收益 [6] - 白冰洋以63.38%的3年涨幅排名第三,其管理的富国洞见价值A覆盖互联网、通信、半导体和电力设备行业 [11] 重点基金经理投资风格 - 冷文鹏的北交所产品任职回报达104.7%,但前任基金经理因离任时机不佳导致-20.98%的回报,凸显运气因素 [5] - 缪玮彬重仓基建和银行股(如皖通高速、工商银行等),今年收益率仅0.92%,完全踏空AI行情 [7][8][9] - 陈颖管理的金鹰科技创新A权重占比47.41%,重仓AI产业链股票(虹软科技、立讯精密等),3年涨幅52.63% [12][14][15] - 鲍无可管理8只产品合计177.83亿元,为TOP30中规模最大的主动基金经理,A股持仓聚焦家电、有色和医药 [19][20][21] 基金经理管理特点 - 闫思倩因今年重仓AI产业链使3年涨幅达29.3%,但其管理的5只基金策略差异较大,需注意产品选择 [22][23] - 朱红裕管理2只产品规模合计50亿元,港股与A股各占50%,行业分散(计算机、地产、军工等),今年收益不足10% [16][17] - 基金经理指数通过规模加权覆盖所有公开产品业绩,能更全面衡量管理能力 [2] - 单一产品管理的基金经理(如冷文鹏、缪玮彬)更易保持风格一致性,而多产品管理者(如陈颖、鲍无可)需关注策略差异 [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