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主流经济学
icon
搜索文档
《经济学的未来》|每日一书
新京报· 2025-05-28 16:19
经济学方法论之争 - 核心争议围绕德国秩序经济学与现代主流经济学(美式宏观经济学)的学术主导权之争,2009年科隆大学6个秩序经济学教席被主流经济学派取代成为导火索[2] - 秩序经济学派强调整体性社会科学分析框架,而反对派认为其导致德国经济学与国际脱轨[2][3] 秩序经济学发展历程 - 学派起源于20世纪30-40年代瓦尔特·欧肯等对纳粹经济制度的反思,提出政府与市场关系新界定[3] - 战后形成"社会市场经济"模式(非自由放任也非计划经济),成为德国经济崛起的制度基础[3] - 受凯恩斯主义冲击,该学派在德国持续衰落直至2009年教席事件[3] 学术论战规模与影响 - 事件引发83位教授联名发表《法兰克福汇报》公开信呼吁拯救秩序经济学[3] - 188位学者在《商报》反驳,主张按国际标准改造德国经济学[3] - 争论从研究方法扩展到课程设置、期刊标准、经济政策等全领域[4] 理论范式差异 - 秩序经济学主张整体视角、现实介入和思辨批判[4] - 主流学派推崇专业化计算、价值中立和实证研究[4] - 争论反映英美主流范式与德国传统的根本分歧[4] 学术生态观察 - 论战重现经济学界久违的大规模学术争鸣现象[4] - 展现出前职业经济学家时代"学术争吵"的生机[4]
快讯:文扬与高艳平关于中国经济的“非主流经济学”专著由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出版
搜狐财经· 2025-05-23 05:06
本书的主题是关于中国经济的,书名定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逻辑》。但本书却不是一本"主流经济学"著 作,因为作者并未按照"主流经济学原理"来解释中国经济,也不同意"主流经济学"理论关于中国经济 的"经济解释",反而深刻批判了"西方经济学"在中国的适用性,所以当然会被"主流经济学家"们拒之千 里。 诚然,在这五年里也发生了未曾被预料到的巨变。就在本书的出版过程中,世界范围内的人工智能发展 又实现了一系列新的突破,一场必将冲击所有智力劳动行业的革命正在席卷全球。身处在这样一个史无 前例的变局中,我们已意识到,AI革命正在完全不容商议地将人类历史划分为"革命前"和"革命后"两个 时代。而未来的新书,必将是非常"AI化"的作品,连书籍的读者们也必定都是非常"AI化"的读者。这毫 无疑问将会进一步增强人们对于包括中国经济在内的各种复杂事物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预测能力。 本书作为一个"跨时代"的作品,我们由衷地期待着其中的内容被新一代的"AI化"作品所超越。 本书的出版,需要感谢的人很多。在出版方面,我们衷心感谢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和广东经济出版社的 编辑们的辛勤工作,还要感谢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上海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和《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