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

搜索文档
特朗普收钢税,马科长升局长,中国钢铁凭什么逆袭?
搜狐财经· 2025-07-04 18:52
中国钢铁行业发展历程 - 中国钢铁行业从缺钢少铁发展到全球产量占比超50%的工业巨无霸,但面临产能过剩和污染批评 [1] - 2024年行业总产值81300亿但总利润仅291亿,利润率0.36%,全球前十大产钢国中净资产回报率4.8%低于美国和印度 [2] - 粗钢产能保持在11亿吨左右,产品结构向高端进化,高铁无缝钢轨、航母高强度钢等实现完全国产化 [3] 钢铁行业的国民经济地位 - 钢铁作为宏观调控重点行业,核心目标是支撑国民经济而非金融利润,是高铁、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石 [2] - 行业虽利润微薄但带来巨大综合效益,240万套保障房因建材降价节省1200亿资金,惠及更多低收入群体 [7] - 西方去工业化导致钢铁产业衰败,美国将钢铝关税从25%提至50%,日本被迫高价收购美国钢企 [2][10] 产业转型升级案例 - 武安钢铁精品钢材比重达80%,通过光伏、物流等新产业成功安置36万名钢铁工人 [5] - 英国永久关停最后两座高炉,丧失从零炼钢能力;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反致本土钢厂竞争力下降 [11] - 美国钢铝关税政策导致汽车产业损失12万个岗位,暴露短期利益与长远发展的矛盾 [10][12] 中西方发展思维差异 - 西方经济学注重交易逻辑和吨钢利润,中国更关注产业生态和工人转岗出路 [14] - 中国通过主动制造"成本通缩"带动上下游发展,形成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的良性循环 [7] - 私募炒作玻璃纯碱期货失败,反映民生领域投机行为与国家保民生政策的冲突 [6][8] 国际钢铁贸易格局 - 日本花费110亿美元收购美国钢企导致技术自主性丧失,陷入高成本维持就业困境 [10][13] -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实质是新贸易保护主义,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环境 [13] - 特朗普钢铝关税使美国钢企股价暴涨23.3%,但最终削弱制造业复苏基础 [10][12]
快讯:文扬与高艳平关于中国经济的“非主流经济学”专著由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出版
搜狐财经· 2025-05-23 05:06
本书的主题是关于中国经济的,书名定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逻辑》。但本书却不是一本"主流经济学"著 作,因为作者并未按照"主流经济学原理"来解释中国经济,也不同意"主流经济学"理论关于中国经济 的"经济解释",反而深刻批判了"西方经济学"在中国的适用性,所以当然会被"主流经济学家"们拒之千 里。 诚然,在这五年里也发生了未曾被预料到的巨变。就在本书的出版过程中,世界范围内的人工智能发展 又实现了一系列新的突破,一场必将冲击所有智力劳动行业的革命正在席卷全球。身处在这样一个史无 前例的变局中,我们已意识到,AI革命正在完全不容商议地将人类历史划分为"革命前"和"革命后"两个 时代。而未来的新书,必将是非常"AI化"的作品,连书籍的读者们也必定都是非常"AI化"的读者。这毫 无疑问将会进一步增强人们对于包括中国经济在内的各种复杂事物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预测能力。 本书作为一个"跨时代"的作品,我们由衷地期待着其中的内容被新一代的"AI化"作品所超越。 本书的出版,需要感谢的人很多。在出版方面,我们衷心感谢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和广东经济出版社的 编辑们的辛勤工作,还要感谢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上海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和《观察 ...
瞭望 | 西方经济学陷“涉华解释力困境”
搜狐财经· 2025-05-06 16:21
西方经济学理论在推动技术方法论极致化的同时,对于经济发展本质问题的忽视愈发严重,其对诸多现实问题的 解释力困境也愈发凸显 西方中心主义导向的分析范式对政府在市场中的角色具有本能的排斥倾向,容易忽略超大规模经济体量和统一大 市场等关键变量 中国经济学需要立足中国发展和改革实践,凝练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从国情和政策有效性出发,破除西方 经济学对于政府与市场关系、国有企业和产业政策等议题固有的意识形态偏见,建立自主知识体系 需要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的精髓要义推动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 文 | 王玉柱 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西方经济学正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其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解释力困境也愈发凸 显,引发越来越多的讨论。 经历改革开放以来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沉淀后,针对中国经济学理论自主性与依附性、学理性与应用性之间长期背 离的矛盾,国内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正涌现出一股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发展思潮。 新形势下,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需立足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更好地回应发展常识和发展需求,实现 有根有据和合情合理之间的辩证统一,增强理论自信。 位于美国华盛顿的美联储大楼(资料照片) 刘杰摄 / 本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