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乐园经济

搜索文档
预订量激增 主题乐园市场呈现火热态势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17 08:13
主题乐园市场表现 - 北京泡泡玛特城市乐园6月预订量同比激增6倍 超越北京欢乐谷 仅次于北京环球影城 每日接待量上限约1000人 [1][2] - 上海乐高乐园7月5日开业 6月搜索量环比增长5倍 跻身上海热门景区TOP5 [1][2] - 常州中华恐龙园首次进入暑期热门主题乐园TOP10 [1] - 2023年中国乐园经济市场规模接近600亿元 预计2028年突破1100亿元 [2] 行业竞争格局 - 暑期十大热门主题乐园:北京环球影城 上海迪士尼 香港迪士尼 上海海昌海洋乐园 珠海长隆海洋王国 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 北京泡泡玛特城市乐园 郑州银基动物王国 上海乐高乐园 常州中华恐龙园 [2] - 上海迪士尼启动蜘蛛侠主题园区施工 6月推出迪士尼·皮克斯电影主题活动 [2] - 小猪佩奇全球最大户外主题乐园2027年落户上海 含5个主题游乐区域 [3] - 爱奇艺在扬州建设首个线下乐园"爱奇艺乐园" 预计年内开园 [3] - 光线传媒计划打造中国首个类似迪士尼的"哪吒"主题乐园 [3] 产业链经济效应 - 主题公园每1元经营收入带动城市3.8元经济收入 产生6-15元上下游产业链收入 [4] - 上海乐高乐园周边2025年将新增5200个床位 其中3600个为中高端 [4] - 上海金山区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3.5倍 70%为外地旅客 [5] - 郑州中牟县因8家主题乐园带动 暑期酒店预订量较2019年增长50倍 [5] - 北京环球影城 上海迪士尼周边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近40% [5] 行业发展趋势 - 国内中小型主题公园亏损率约22% 部分出现空置烂尾 [6] - 主题公园门票收入占比60%-70% 二次消费占比低导致经营压力 [6] - 海昌海洋公园引入"奥特曼""航海王"等IP 计划打造国际级IP运营平台 [8] - 华侨城提出"常看常新"理念 深化IP合作 [8] - 北京欢乐谷 海昌海洋公园运用全息投影 VR/AR技术升级游客体验 [8]
2025端午上海旅游亮眼:文旅商体展联动 三天全要素旅游消费超124亿元
上海证券报· 2025-06-03 02:26
旅游消费数据 - 2025年端午假期上海市接待游客648.08万人次 全要素旅游交易总金额124.77亿元 同比增长3.30% [1] - 上海市宾馆旅馆平均客房出租率59% 同比增加1个百分点 主要旅游景区接待游客227万人次 [1] - 节日前两天上海全市线上线下消费近200亿元 同比2024年增长4.1% [1] 主题乐园经济 - 端午假期上海文旅消费规模全国第二 餐饮类消费同比增长38% 旅游景点类消费同比增长53% [2] - 上海迪士尼乐园 上海海昌海洋公园等主题乐园推出亲子活动 成为流量担当 [2] - 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开启试运营 串联金山和平湖文旅资源 推出两条新线路吸引客流 [4] 夜间经济 - 端午假期上海夜间消费同比增长20.8% 苏州 杭州 北京等地游客是主力 [4] 票根经济 - 端午假期上海举办447场演出 同比增长5.82% 接待观众37.9万人次 票房收入1.03亿元 同比增长156.27% [5] - FE电动方程式上海站赛事期间每天吸引上万观众 嘉定区组织180余家商户参与票根联动 最高优惠7至8折 [5] - 浦东启动"跟着演出游浦东"活动 近百场演出参与 凭票根可兑换酒店景区优惠 住宿订单最高优惠1000元 景区门票最高优惠100元 [6] - 东方明珠利用票根经济提升文化附加值 延长消费链 推出景点门票优惠为暑期旅游预热 [6]
票价公布!上海乐高乐园要来了!多个项目全球首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02 12:24
上海乐高乐园票价体系 - 采用六级票价体系:平季日(成人319元/儿童255元)、常规日(379元/300元)、特别常规日(439元/350元)、旺季日(499元/399元)、高峰日(549元/439元)、特别高峰日(599元/479元)[2][3] - 适用日期差异化明显:平季日覆盖大部分周中(非节假日),特别高峰日针对国庆节、春节等出行旺季[3] 上海乐高乐园项目进展 - 硬件建设进度:80%骑乘设备已就位,97%乐高模型完成交付,建筑外立面完工超80%[5][10] - 全球首创项目:乐高大飞车及经典飞龙过山车已安装并测试,60米乐高观光塔可俯瞰全景[4][7][9] - 主题区特色:8大片区包括全球首发《西游记》悟空小侠主题,酒店外立面采用450倍放大乐高积木装饰[3][10] 中国主题乐园行业趋势 - 市场规模:2023年达600亿元,预计2028年突破1100亿元[13] - 区域布局分化:一线城市以国际IP(如乐高、哈利·波特)为主,二三线城市聚焦本土乐园(如清远长隆、中山欢乐海岸)[14] - 经济效应:主题公园每1元经营收入可带动城市3.8元经济收入,拉动产业链收入6-15元(如迪士尼效应)[14] 主题乐园产品创新方向 - 科技与体验融合:清远长隆推出"猎虫人水战"和国内首台"花丛过山车",中山欢乐海岸引入混合型座舱飞旋塔等高科技设备[15] - 目标客群需求:00后、10后偏好科技互动(如VR全息投影),推动乐园结合知识性功能(如台风地震体验馆)[15] - 消费者行为:2024年79.96%消费者已有游玩经历,12.95%计划前往,仅7.09%无兴趣[16] 行业挑战与运营关键 - 运营难点:需平衡先天禀赋、项目建设与后续运营能力,避免供大于求[16][17] - 地方政府协同:需结合本地经济条件分阶段开发(如一期、二期),以周边游客为主要支撑[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