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银行

搜索文档
网商银行,“坚守”之不易
数说者· 2025-07-28 06:46
公司概况 - 网商银行由蚂蚁集团联合万向集团、复星集团等6家民营企业于2015年发起设立,是我国首批民营银行之一,总部位于杭州 [1] - 2024年末股东结构中蚂蚁集团持股30%为第一大股东,万向三农集团(26.78%)、宁波金润资产(19.48%)、复星工业技术(15.22%)分列二至四位 [1] - 公司采用纯线上运营模式,无物理网点,仅设立杭州总部及上海、北京、郑州三个软件开发中心,科技人员占比高达67% [3] 经营规模 - 2024年末总资产达4710.35亿元,为2016年的7.66倍,规模相当于中等上市城商行水平 [4][7] - 2024年营业收入213.14亿元(2016年的8.08倍),归母净利润31.66亿元(2016年的10.02倍) [4] - 资产规模超过兰州银行(4862.85亿)、西安银行(4803.70亿)等传统城商行 [8] 负债结构 - 2024年末存款占比达77.15%,与国有大行水平相当,显著高于多数股份行和城商行 [9] - 活期存款占比高达69.13%,负债成本优势明显,2024年净息差达3.60%,远超行业1.52%的平均水平 [9][11] 业务特色 - 专注服务小微企业、个体户、经营性农户等"商主体",个人贷款占比长期保持60%以上,2022年峰值达84.16% [13] - 贷款结构显示个人经营贷款占绝对主导,公司贷款也均为经营性贷款,与微众银行93.52%的消费贷款形成鲜明对比 [15][16] 风险特征 - 专注"商主体"导致不良率持续攀升,2024年末达2.30%,显著高于商业银行1.50%的平均水平 [18] - 拨备覆盖率呈下降趋势,2024年末降至201%,反映资产质量压力 [18] - 经营性贷款对利率敏感导致净息差低于消费贷为主的微众银行,规模差距持续扩大 [20] 战略意义 - 依托阿里系流量优势践行"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使命,形成差异化发展路径 [22] - 通过支持基层"微商主体"促进经济活力,虽面临较高风险但具有重要社会经济价值 [22]
成立八年四度换帅,新网银行去年净利缩水近两成
YOUNG财经 漾财经· 2025-05-12 17:25
行业格局 - 民营银行2024年业绩呈现"冰火两重天"格局,头部互联网银行逆势增长,中尾部银行面临盈利收缩与资产质量双重考验 [2] - 微众银行以6517.8亿元总资产规模位居行业榜首,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81.3亿元,净利润109亿元 [2] - 网商银行资产总额4710.4亿元,营业收入213.1亿元,净利润31.7亿元 [2] - 除微众、网商外,其他民营银行资产规模均低于1500亿元 [3] 新网银行业绩表现 - 2024年资产总额1036.3亿元,营业收入63.7亿元,净利润8.1亿元 [3]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07%,但净利润同比下降19.8% [4][6] - 资产不良贷款率1.69%,较2023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 [4] - 2024年计提信用减值损失41.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1% [6] - 资产收益率、流动性比例、资本充足率等多个主要监测指标均处于过去三年最低 [8] 管理层变动 - 2024年6月董事长变更为朱韬,这是公司成立八年来的第五任董事长 [3][9] - 历任董事长包括刘永好(2016)、王航(2017)、江海(2019)、王航(2020) [10] 历史发展 - 2019年达到盈利高峰,净利润11.3亿元 [11] - 2018年资产规模361.6亿元,同比增长121.6% [11] - 2020年受疫情冲击资产规模同比下降8.1%至405.6亿元 [11] - 2023年末资产规模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029.3亿元 [11] 业务结构 - 主要信贷产品包括好人贷、好商贷、好企e贷,受众为新市民、中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 [12] - 零售贷款占比80%,2024年末零售贷款615.9亿元 [12] - 对公贷款占比20%,2024年末对公贷款158亿元 [12] 监管环境 - 自营贷款年利率控制在24%以内,但逾期罚息可能导致实际利率超过24% [13] - 金融监管总局明确综合融资成本不得超过年利率24% [14] 行业展望 - 民营银行经营业绩差异巨大,微众、网商银行资产规模合计超万亿元 [16] - 面临净息差收窄、金融监管趋严、经济周期波动等多重压力 [16] - 梯队洗牌或将加速,需在普惠定位与风险控制间寻找平衡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