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补库周期
搜索文档
景气正在扩散
国金证券· 2025-11-03 09:28
核心观点 - 全部A股营收增长在2025年第三季度展现出韧性,单季度同比增速为3.8%,自2023年来首次超过名义GDP,显示上市公司业绩拉动比宏观经济更为明显 [1][10] - 全部A股(非金融地产)归母净利润累计同比增速在2025年Q3边际改善0.9个百分点至3.8%,净资产收益率(TTM)回升至7.5%,连续两个季度改善,“盈利底”正在不断得到夯实 [1][19] - 产业链利润分配格局发生变化,中游制造与TMT板块利润占比持续抬升,分别达到15.8%和16.0%,而下游消费板块利润占比下滑至25.1% [2][39] - 随着PPI逐渐企稳和库存周期开启,利润率的回升有望延续,未来增长驱动将关注外需延续、内需企稳以及反内卷政策下的供给侧约束 [1][19][25] 全部A股业绩画像 - 营收延续回升,外需依然是重要驱动:2025年Q3全部A股营收累计同比增速为1.36%,相较Q2边际改善1.2个百分点,单季度营收增速达到3.82%,优于名义GDP增速 [10] - 高外需依赖度公司组合的收入增速持续占优,其毛利率也得到改善,而纯内需驱动的个股组合增速仍处于微负增长区间,毛利率处于下滑趋势 [14][17] - 新增资本开支有限,短期阶段性补库周期开启:全部A股(非金融地产)资本开支累计同比增速录得-1.91%,连续六个季度负增长,在建工程增速下滑至0.2%,逼近历史低点 [15] - 库存同比增速回升至4.5%,相较2025年Q2抬升3.3个百分点,需求底部企稳驱动补库意愿修复,但库存与营收增速差重新拉大对未来需求持续性要求提升 [15] - 利润维持低位数增长,盈利见底趋势愈发明朗:销售净利率(TTM)录得4.59%,相较Q2边际改善0.05个百分点,成为ROE回升的主要驱动,而总资产周转率(TTM)下滑至63.0,创2010年以来新低 [19][20] 不同视角下的利润分配格局与市场定价的匹配 - 风格表现:大中盘股与成长风格业绩相对占优,创业板指相较于沪深300的营收增速差扩大到14%,利润增速差扩大到5%以上,而科创50业绩明显落后于沪深300,但其估值差反而扩张至2020年以来新高 [32][34] - 大小盘视角:大盘股营收增速优势收敛,但利润差距维持历史高位,小盘股估值差超过2020年与2023年阶段性高点 [33][36] - 产业链利润分配:中游制造营收与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1%与18.1%,利润占比边际抬升1.4个百分点,TMT板块利润占比持续抬升,而实物领域(上游+基础设施)利润占比回落至2024年Q1附近,下游消费利润占比下滑1.2个百分点 [39][40] - 市值与利润占比匹配:中游利润占比的回升速度高于市值占比的扩张速度,TMT市值占比与利润占比差值相较于2020年仍有距离,下游的利润占比与市值占比整体基本匹配 [2][40] 行业侧的业绩与重要议题梳理 - 一级行业盈利周期:上游资源品板块中有色金属景气度边际抬升,煤炭、石油石化营收与利润增速仍为负值,中游高端制造业中电力设备、国防军工绝对景气度占优,TMT板块四大行业均实现营收与利润正向增长 [52] - 通信板块处于2010年以来盈利周期顶点,有色、电子、非银板块同样处于历史中枢以上且向上,化工、机械、钢铁等处于边际改善且接近历史中枢,医药、建材、电力设备等盈利周期刚过拐点 [53][54] - 绝对高景气与底部反转细分行业:二级行业中元件、动物保健、游戏、半导体、航海装备等连续两个季度排名前30,三级行业中玻纤制造、胶黏剂及胶带等排名靠前,军工电子、游戏、能源金属、电池与玻璃玻纤等行业营收、利润与ROE改善幅度排名前30 [58][63] 产业链议题分析 - 实物消耗回升与上游困境反转:2025年Q3用电量、货运量增速持续回升,PPIRM与PPI剪刀差在2025年9月出现上行,煤炭、石油石化细分板块库存水平回落到2016年以来中枢以下,库存对价格制约压力缓解 [65][71] - 反内卷政策效果:能源金属与玻纤制造呈现量价齐升,反内卷效果良好,石油化工链、水泥、钢铁、光伏等呈现量减价升,塑料、化学制品、光伏设备库存分位数低于20%,煤炭、玻璃、造纸、养殖业等量价齐跌,政策效果尚未明显体现 [73][75] - 产能周期视角:能源金属与玻纤制造产能释放压力处于2016年以来10%分位数以下,电池、光伏设备产能释放压力已处历史底部,装修建材、养殖业绝对产能释放压力处于底部,反内卷重心在于存量产能调控 [77] - 成长景气度扩散与业绩兑现:科技板块业绩绝对增速较高但兑现预期比例不突出,机械设备、电力设备、国防军工等成长领域业绩兑现度快速抬升,传媒、计算机业绩兑现度高于通信与电子,AI产业内部应用侧是下一个挖掘方向 [3] - 消费领域预期差:医疗服务、文娱用品、一般零售、医药商业与中药的业绩兑现能力绝对值高于市场整体,且边际改善幅度较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