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工智能+3D打印
icon
搜索文档
今日签到!2025(第四届)高分子3D打印材料高峰论坛(7.18-20︱杭州)
DT新材料· 2025-07-17 21:56
高分子3D打印材料高峰论坛议程 - 2025年7月18-20日在浙江杭州举办第四届高分子3D打印材料高峰论坛 [1] - 主论坛聚焦增材制造的机遇与挑战 [3] - 设置"人工智能+"与3D打印、陶瓷3D打印、生物医疗3D打印、工业3D打印四个专题会场 [4][5][6][7] 主论坛技术方向 - 动态化学可持续高性能光固化3D打印技术(谢涛,浙江大学)[3] - 连续纤维复合材料机器人激光增材制造技术(闫春泽,华中科技大学)[3] - ActiveMemory™智能材料在正畸矫治器3D打印应用(朱光,清锋科技)[3] - 生物3D打印器官模型构建与再造技术(贺永,浙江大学)[3] - 外场诱导高分子材料高速烧结3D打印(夏和生,四川大学)[3] 人工智能+3D打印专场 - 近红外光辅助墨水直写3D打印(刘仁,江南大学)[4] - 微纳电子增材制造技术(周南嘉,西湖大学)[4] - 4D打印编程超材料设计(林程,哈尔滨工业大学)[4] - 深度学习增强3D打印聚合物表面金属图案化(任俊,江南大学)[4] 陶瓷3D打印技术突破 - 聚硅氮烷先驱体氮化硅陶瓷增材制造(张丽娟,山东理工大学)[5] - 光固化陶瓷增材制造创新应用(白家鸣,南方科技大学)[5] - 碳化硅陶瓷增材制造技术(陈健,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5] - 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陶瓷型芯3D打印(杨浩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5] 生物医疗3D打印应用 - 载细胞生物3D打印工艺(尹俊,浙江大学)[6] - PCL/HA可降解脊柱椎间融合器3D打印(焦志伟,北京化工大学)[6] - 颗粒料PEEK医疗方向增材制造(季仲恺,阿博格机械)[6] - 高精度可视化3D光刻生物医疗应用(陈刚,托托科技)[6] 工业3D打印产业化 - 高分子材料航天应用3D打印(赵云峰,航天材料所)[7] - 华曙高科高分子3D打印产业化布局(李冰伟,华曙高科)[7] - Carbon 3D与DLS量产技术(任嘉祺,Carbon 3D)[8] - 磁场辅助3D打印设备开发(官礼知,北航杭州研究院)[8]
周五签到!2025(第四届)高分子3D打印材料高峰论坛(7.18-20︱杭州)
DT新材料· 2025-07-15 23:51
高分子3D打印材料高峰论坛议程 - 2025年7月18-20日在杭州龙禧福朋喜来登酒店举办第四届高分子3D打印材料高峰论坛 [12][15] - 主论坛聚焦增材制造的机遇与挑战 设有开幕式和6场主题报告 [3] - 分设"人工智能+"与3D打印 陶瓷3D打印 生物医疗3D打印 工业3D打印四大专场 [4][5][6][7] 主论坛技术亮点 - 浙江大学教授谢涛将介绍基于动态化学的可持续高性能光固化3D打印技术 [3] - 华中科技大学闫春泽教授分享连续纤维复合材料机器人激光增材制造技术 [3] - 清锋科技联合创始人朱光展示ActiveMemory™智能材料在正畸矫治器3D打印中的应用 [3] - 四川大学夏和生教授探讨外场诱导高分子材料高速烧结3D打印技术 [3] 人工智能+3D打印专场 - 西安交通大学田小永教授将讲解机器学习在连续复合材料3D打印工艺优化中的应用 [4] - 江南大学刘仁教授介绍近红外光辅助墨水直写3D打印技术 [4] - 哈尔滨工业大学林桂副教授分享4D打印编程超材料设计及应用探索 [4] - 香港科技大学岳亮助理教授展示基于灰度光固化的多材料3D打印技术 [4] 陶瓷3D打印创新应用 - 南方科技大学葛琦教授探讨多材料3D/4D打印从水凝胶到陶瓷的技术突破 [5] - 博世聂品旭将分析3D陶瓷打印行业趋势与精密制造应用 [5]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陈健研究员分享碳化硅陶瓷增材制造技术进展 [5]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浩秦副研究员介绍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陶瓷型芯增材制造技术 [5] 生物医疗3D打印前沿 - 浙江大学尹俊研究员将阐述载细胞生物3D打印工艺机理 [6] - 华夏司印创始人陈慧敏探讨生物3D打印在骨软骨再生医学中的产业化应用 [6] - 阿博格季仲恺分享颗粒料PEEK在医疗方向增材制造的发展 [6] - 托托科技陈刚展示高精度可视化3D光刻在生物医疗领域的应用 [6] 工业3D打印技术突破 - 航天材料研究所赵云峰研究员将介绍高性能高分子材料3D打印的航天应用 [7] - 华曙高科李冰伟分享公司高分子3D打印产业化应用布局 [7] - Carbon 3D亚太总监任嘉祺探讨DLS技术在量产中的应用前景 [8] - 青岛理工大学兰红波教授展示电场驱动喷射沉积高分辨率聚合物3D打印技术 [7] 组织机构 - 由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办 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承办 [10] -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分会担任指导单位 [10] - 东丽先端材料 托托科技 华夏司印等企业提供特别支持 [10][11]
参会指南!7.18-20 杭州丨2025(第四届)高分子3D打印材料高峰论坛
DT新材料· 2025-07-13 21:34
论坛概况 - 第四届高分子3D打印材料高峰论坛将于2025年7月18-20日在杭州龙禧福朋喜来登酒店举行,包含开幕式、主论坛及四大专题分会场[1][13] - 主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协办方包括江苏集萃先进高分子材料研究所等机构,指导单位为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分会[10] 技术前沿与创新应用 主论坛 - 聚焦动态化学光固化3D打印(谢涛/浙大)、连续纤维复合材料激光增材(闫春泽/华科)、ActiveMemory™智能材料正畸应用(朱光/清锋科技)等6项突破性技术[3] - 生物3D打印领域展示器官体外再造(贺永/浙大)、外场诱导高速烧结(夏和生/川大)等研究成果[3] 人工智能+3D打印专场 - 机器学习优化复合材料打印工艺(田小永/西安交大)、微纳电子增材技术(周南嘉/西湖大学)、4D打印超材料设计(林桂/哈工大)等8项AI融合应用[4] - 突破性技术包括灰度光固化多材料打印(岳亮/港科大)、力传感弹性泡沫集成(任俊/江南大学)[4] 陶瓷3D打印专场 - 涵盖聚硅氮烷先驱体陶瓷(张丽娟/山东理工)、光固化水凝胶前驱体陶瓷(王晓龙/中科院兰化所)等9项技术[5] - 产业应用聚焦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陶瓷型芯(杨浩秦/南航)、Carbon 3D亚太区展示DLS量产技术(任嘉祺)[5][8] 生物医疗专场 - 载细胞极软生物墨水打印(尹俊/浙大)、PCL/HA可降解脊柱融合器(焦志伟/北化)、骨软骨再生产业化(陈慧敏/华夏司印)等临床转化研究[6] - 颗粒料PEEK医疗应用(季仲恺/阿博格)、高精度光刻生物医疗设备(陈刚/托托科技)凸显器械制造进展[6] 工业应用专场 - 航天材料所展示高分子3D打印航天应用(赵云峰)、华曙高科披露产业化布局(李冰伟)、电场驱动高分辨率打印(兰红波/青岛理工)等12项工业解决方案[7][8] - 功能材料打印涵盖自润滑复合材料(李亚洲/西安交大)、磁场辅助设备开发(官礼知/北航)等创新方向[8] 产业生态与商业合作 - 东丽先端材料、华夏司印、深圳摩方新材等16家企业参与特别鸣谢环节,覆盖材料、设备、应用全产业链[10][11] - 企业参会注册费2800元/人,学生1800元/人,包含技术资料及会议餐饮服务[19]
倒计时7天!2025(第四届)高分子3D打印材料高峰论坛(7.18-20︱杭州)
DT新材料· 2025-07-10 22:15
论坛概况 - 2025年第四届高分子3D打印材料高峰论坛将于7月18-20日在杭州举办,聚焦航空航天、生物医疗等高端应用场景,探讨增材制造技术在多领域的创新应用[14] - 论坛由DT新材料主办,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机构承办,得到东丽先端材料等十余家企业支持[15][16] - 活动包含主论坛和四个平行专场,覆盖人工智能+3D打印、陶瓷打印、生物医疗打印和工业打印等前沿方向[4][6][8][10] 技术前沿 - 主论坛将探讨动态化学光固化打印、连续纤维复合材料激光增材等突破性技术,涉及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最新研究成果[3] - 人工智能专场聚焦机器学习优化打印工艺、微纳电子增材等交叉学科创新,西安交大、西湖大学等机构将分享AI赋能案例[5] - 陶瓷打印专场呈现氮化硅基陶瓷、光固化水凝胶前驱体等新材料体系,博世等企业将探讨精密制造产业化应用[7] 应用进展 - 生物医疗专场展示载细胞打印、可降解脊柱融合器等临床转化成果,华夏司印等企业分享骨软骨再生医学产业化经验[9] - 工业专场涵盖航天材料、Carbon 3D量产技术等方向,华曙高科等企业将解析高分子材料在消费领域的创新应用[10][11] - 4D打印智能材料、磁场辅助打印设备等新兴技术将在各专场进行专题研讨[5][11] 行业生态 - 论坛汇聚产学研多方力量,包括28所高校研究所和14家产业链企业参与报告[3][5][7][9][10][11] - 设置终端用户免费名额机制,重点面向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应用领域企业[31] - 配套展区展示创新成果,提供技术交流与商务合作平台[3][5][7][9]
议程公布!7月18-20日 杭州丨第四届高分子3D打印材料高峰论坛
DT新材料· 2025-07-06 23:39
行业趋势与论坛背景 - 增材制造技术凭借设计自由度、材料利用率及定制化能力,在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无人机、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展现广泛应用前景[1] - "人工智能+"赋能3D打印技术,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但多品种、大批量、低成本、高精度等技术难题仍需攻克[1] - 论坛聚焦航空航天、汽车、无人机、生物医疗等高端场景,探讨材料、结构、工艺维度的轻量化、高性能及定制化需求[2] 论坛组织架构 - 主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协办包括江苏集萃先进高分子材料研究所等6家单位[3] - 指导单位为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分会,承办方为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2家机构[3] - 特别鸣谢东丽先端材料、托托科技、华夏司印等11家企业支持[4] 核心议程与技术方向 主论坛与AI专场 - 主论坛议题包括动态化学光固化3D打印、生物3D打印器官再造、智能材料在正畸矫治器的应用等[7][8][9] - AI专场覆盖机器学习优化3D打印工艺、微纳电子增材制造、4D打印超材料设计等前沿课题[10] 陶瓷与生物医疗专场 - 陶瓷专场探讨聚硅氮烷先驱体陶瓷、光固化水凝胶前驱体陶瓷、碳化硅增材制造等创新技术[11] - 生物医疗专场聚焦载细胞生物打印、PCL/HA可降解脊柱融合器、高精度光刻医疗应用等[12][13][14] 工业应用专场 - 工业专场涉及航天高分子材料打印、电场驱动高分辨率打印、Carbon 3D量产技术等产业化议题[15][16] - 4D打印智能材料、磁场辅助打印设备开发等新兴技术成为下午场重点[17] 参会信息 - 论坛设企业代表2800元/人、学生1800元/人的注册费,含资料及餐费[25] - 杭州龙禧福朋喜来登酒店提供450元/晚协议价,含双早[21] - 交通覆盖地铁5/4/6/7号线及打车路线指引[21][22]
最新议程发布!2025(第四届)高分子3D打印材料高峰论坛(7.18-20︱杭州)
DT新材料· 2025-06-29 22:01
高分子3D打印材料高峰论坛概述 - 论坛聚焦增材制造技术在航空航天、汽车、无人机、人形机器人、生物医疗等高端领域的应用,强调材料、结构、工艺的协同创新 [1][2] - 主题为“智汇3D打印,AI驱动创新”,突出人工智能技术对产业智能化升级的赋能作用 [1] - 会议时间定于2025年7月18-20日,地点为浙江杭州龙禧福朋喜来登酒店 [6] 技术挑战与应用前景 - 当前技术需攻克多品种、大批量、难加工、低成本、大尺寸、高精度及超高速3D打印等难题 [1] - 陶瓷3D打印专场将探讨氮化硅基陶瓷增材制造、多材料打印技术及精密制造应用 [10][11] - 生物医疗专场覆盖载细胞打印、骨软骨再生医学、颗粒料PEEK医疗应用等前沿方向 [11][12] 核心议程与学术报告 - 主论坛议题包括智能材料在正畸矫治器中的应用、生物3D打印器官再造等 [9] - AI+3D打印专场聚焦机器学习优化工艺、近红外光辅助打印、4D编程超材料设计等 [10] - 工业专场涉及航天高分子材料、电场驱动喷射沉积技术、生物基光固化材料等产业化应用 [12] 参与机构与学术力量 - 主办单位为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分会,协办方包括江苏集萃研究所等4家单位 [4] - 学术委员会由四川大学夏和生教授、中科院吴立新研究员等领衔 [4][9] - 赞助企业涵盖东丽先端材料、Carbon 3D等12家产业链公司 [5][12] 参会信息 - 企业代表早鸟价2500元/人,学生1500元/人,费用含资料及餐费 [16] - 设置海报展示环节,建议尺寸85cm×115cm,需自行打印 [14] - 支持银行转账、微信、支付宝三种支付方式 [16]
巴斯夫3D打印材料业务分拆后破产,龙头出手收购
DT新材料· 2025-05-25 22:58
Stratasys收购Forward AM - Stratasys近期收购德国Forward AM核心资产与业务,并计划评估收购其荷兰和中国子公司事宜,这是公司在材料领域扩张的关键一步[1] - Forward AM曾是巴斯夫增材制造业务核心板块,成立于2019年,产品线包括长丝、粉末、树脂等材料,通过多次产业链收购迅速占据市场地位[1] - Forward AM在2024年7月收购巴斯夫增材制造业务后市场地位短暂巩固,但4个月后申请破产,主要由于分拆缓慢导致资金链紧张和德国能源成本飙升[1] - Forward AM脱离巴斯夫后失去资源支持,抗风险能力减弱,在"哑铃型"竞争格局中未能找到差异化路径,30%年增长率依赖存量客户缺乏新市场开拓[1] - Stratasys收购Forward AM基于行业趋势洞察和战略需求,Forward AM材料产品线与Stratasys设备高度互补,可提升整体解决方案能力[2] - Forward AM在德国和法国的成熟渠道网络为Stratasys增强欧洲市场竞争力提供支持,Stratasys以低成本获得其专利技术和成熟供应链体系[2] 3D打印行业趋势 - 3D打印行业垂直整合趋势明显,企业通过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强化竞争力,如Nano Dimension收购Desktop Metal[2] - 行业正从综合化向专业化转型,化工巨头退出与专业材料商崛起形成对比,反映市场对专业化、差异化产品需求增长[2] - Forward AM兴衰轨迹是3D打印行业从狂热扩张到理性整合转型阵痛的真实写照[2] - 3D打印企业要在竞争中胜出,需在技术深度、生态协同与商业模式创新方面寻求突破[3] 主要3D打印企业动态 - 华曙高科研发制造总部启用,推出首个自主研发国产控制卡和冷金属熔融技术CMF,独创高强度碳纤维PA6碳纤复合材料FS6130CF-F,推出智能化生产过程管理系统MES[4] - 光华伟业2024年营业收入5.44亿元同比增长29.85%,净利润2689.24万元同比下降39.01%,上市辅导持续推进[5] - Stratasys成为NASCAR官方独家3D打印合作伙伴,推出SAF ReLife软件解决方案,收购Forward AM加强材料领域布局[6] - EOS推出EOS P3 NEXT提升聚合物快速成型制造水平,安装第5,000台工业3D打印机[7] 2025高分子3D打印材料高峰论坛 - 论坛将于2025年7月在浙江杭州召开,聚焦航空航天、汽车、无人机、人形机器人、生物医疗等高端应用场景[10] - 论坛旨在搭建材料科学、尖端技术、先进装备于一体的交流平台,推动增材制造产业上下游深度合作[11] - 主论坛议题包括增材制造机遇与挑战,"人工智能+"与3D打印关键共性难点突破,工业领域3D打印技术创新与应用等[15][16][17] - 分论坛议题涵盖高性能聚合物材料体系、多材料跨尺度协同制造、3D打印在线检测与控制技术等[19] - 生物医疗领域议题包括生物墨水研发、个性化医疗植入物应用、组织工程异质结构开发等[21] - 陶瓷增材制造技术议题包括氧化物/氮化物陶瓷应用、高性能碳化硅陶瓷技术创新、生物陶瓷多功能化发展等[20][21]
3D打印企业业绩亮眼,进出口创新高
DT新材料· 2025-05-14 23:50
3D打印行业2024年进出口数据 - 2024年我国3D打印进出口总值达98.24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0.31% [3] - 出口增长35.40%至93.71亿元,进口下降26.70%至4.53亿元 [3] 铂力特2024年业绩 - 全年营收13.26亿元,同比增长15.02% [3] - 归母净利润1.04亿元,同比下降5.26% [3] - 业务聚焦金属增材制造产业链,覆盖设备、定制化产品及原材料研发,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医疗等领域 [3] 华曙高科2024年业绩 - 全年营收4.92亿元,同比下降18.82% [4] - 归母净利润6720.69万元,同比下降48.76% [4] - 核心产品为金属和高分子3D打印设备及材料,开发20余款设备和40余款专用材料,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医疗等领域 [4] 思看科技2024年业绩 - 全年营收3.33亿元,同比增长22.41% [5] - 归母净利润1.21亿元,同比增长5.49% [5] - 专注于高精度三维视觉数字化系统,应用于工业及专业级领域,支持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 [6] 先临三维2024年业绩 - 全年营收12.02亿元,同比增长18.07% [7] - 归母净利润2.26亿元,同比增长59.08% [7] - 业务聚焦高精度三维视觉软硬件技术,应用于工业测量检测、齿科数字化等领域 [7] 光华伟业2024年业绩 - 全年营收5.44亿元,同比增长29.85% [8] - 归母净利润2689.24万元,同比下降39.01% [8] - 技术平台以聚乳酸(PLA)为核心,涵盖ABS、PETG等材料,牵头起草中国首个3D打印材料国际标准ISO5425:2023 [8] 峰华卓立2024年业绩 - 全年营收1.84亿元,同比下降9.34% [9] - 归母净亏损2088.81万元,由盈转亏 [9] - 核心技术为粘结剂喷射增材制造,应用于砂型铸造、金属零件制造等领域 [9] 嘉一高科2024年业绩 - 全年营收7109.09万元,同比下降14.60% [10] - 净亏损168.50万元,由盈转亏 [10] - 业务聚焦医用生物材料和个性化医疗器械设计开发,融合生物材料、AI及临床医学技术 [10] 极光创新2024年业绩 - 全年营收2296.79万元,同比增长34.08% [11] - 净亏损232.57万元,同比减少58.39%,亏损收窄 [12] - 致力于3D打印数字化生态系统,产品应用于工业制造、医疗、教育等领域 [12] 2025高分子3D打印材料高峰论坛 - 论坛聚焦航空航天、汽车、无人机、人形机器人、生物医疗等高端应用场景 [14] - 核心议题包括人工智能与3D打印融合、工业领域技术创新、生物医疗前沿应用、陶瓷增材制造等 [18][19][20][21][24] - 主办单位为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分会,承办单位包括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