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材制造技术

搜索文档
第一波23+大咖嘉宾剧透!2025(第四届)高分子3D打印材料高峰论坛
DT新材料· 2025-06-14 22:25
论坛概况 - 2025(第四届)高分子3D打印材料高峰论坛将于2025年7月18-20日在浙江杭州举办,主题为"智汇3D打印,AI驱动创新" [1] - 论坛聚焦航空航天、汽车、无人机、人形机器人、生物医疗等高端应用场景,探讨一体化、轻量化、高性能及定制化需求 [2] - 主办单位为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分会,协办单位包括江苏集萃先进高分子材料研究所等6家机构 [4][5] 技术趋势与挑战 - 增材制造技术凭借设计自由度、材料利用率及定制化能力,在航空航天、生物医疗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1] - 当前技术需攻克多品种、大批量、难加工、低成本、大尺寸、高精度、超高速及多材料功能3D打印等难题 [1] - AI赋能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为无人机、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带来应用前景 [1] 参会专家与研究领域 - 谢涛(浙江大学):形状记忆高分子、动态共价化学、3D/4D打印,获90余项专利 [6] - 闫春泽(华中科技大学):粉末床熔融激光增材制造技术,成果应用于中国航发并出口美英德澳等国 [7] - 田小永(西安交通大学):连续复合材料3D打印工艺优化与性能预测,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 [8][9] - 张丽娟(山东理工大学):氮化硅基陶瓷增材制造,主持欧盟FP07等50余项科研项目 [10] - 朱光(清锋科技):智能材料在3D打印正畸矫治器中的应用,H因子78,专利超120项 [11] - 兰红波(青岛理工大学):微纳3D打印、电子电路增材制造,研发高分辨率聚合物3D打印技术 [17] - 葛锜(南方科技大学):4D打印、软体机器人,获国家特聘青年专家称号 [18] - 徐铭恩(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生物医学3D打印、器官制造,两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 [22][23] - 季仲恺(阿博格机械):颗粒料PEEK在医疗方向的增材制造解决方案 [27] - 林程(哈尔滨工业大学):4D打印编程超材料设计,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30] 企业参与案例 - 聂品旭(博世先进陶瓷):陶瓷3D打印在半导体、医疗等领域的实际应用案例 [25] - 杨弘毅(俐陶智):基于陶瓷浆料体系的三种增材制造技术及配套材料体系 [26] - 阿博格机械:推动PEEK材料在医疗植入领域的3D打印应用 [28] 论坛议程与参与方式 - 设置海报展示环节,建议尺寸85cm×115cm,需自行打印 [33] - 注册费用:企业代表早鸟价2500元/人(原价2800元),学生早鸟价1500元/人(原价1800元) [35] - 赞助/展位咨询联系人梁志军,报告申请联系人沈威 [36][37]
四季度营收占比超4成,铂力特“年底冲业绩”?交易所追问“是否提前确认收入”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1 00:16
财务合规性 - 公司因2023年提前确认收入导致财务报表不准确,2024年1月24日被监管机构下达《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1] - 2024年年报披露后,公司再次因营收、存货等财务指标受到监管问询[1] - 公司回应代管模式下货品存放符合行业惯例,因客户原因未及时发出,签署售后代管协议后发货计划取决于客户安排[1] 营收与应收账款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3.26亿元,同比增长15.02%,归母净利润1.04亿元,同比减少5.26%[2] - 2024年第四季度营收占比达40.21%,前五大客户贡献营收2.60亿元,其中两份合同签订时间晚于发货时间[2] - 公司解释航空航天行业存在先投产交付后签订合同的惯例,不存在未发货即确认收入或期后退货情形[2] - 应收账款逐年攀升,2022年末5.54亿元,2023年末8.71亿元,2024年末增至9.64亿元[2] - 1年以上账龄应收账款客户均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回款周期较长但具备偿债能力[3] 存货情况 - 2024年末存货余额8.72亿元,同比增长48.81%,其中在产品1.29亿元(同比增211.19%),库存商品1.70亿元(同比增64.65%)[4] - 存货增长源于深耕航空航天领域及增材制造技术在消费电子、人形机器人等新领域的应用拓展[4] - 在产品期后结转率78.41%,未结转因产品工期长或需配合其他半成品装配[5] - 库存商品期后结转率50.68%,未结转因需齐套、等待客户通知或提前备货[5]
原料价格攀升 钨产业发展前景向好
上海证券报· 2025-05-27 02:35
钨价上涨及供需分析 - 近期钨价大幅上涨 5月26日黑钨精矿价格达16 55万元 标吨 较4月初上涨18 2% 仲钨酸铵价格达24 4万元 吨 较4月初上涨17% [1] - 钨价上涨主因供需基本面驱动 供应端配额收紧 老矿山品位下滑 新矿山接棒乏力 需求端PCB切削刀具等领域用钨量仍有增长潜力 [1] 供应端紧张原因 - 2025年首批钨矿开采配额下滑至58000吨 较2024年减少4000吨 江西配额减少2370吨至21300吨 湖南配额持平为15530吨 [2] - 钨矿开采管控趋严 绿色转型推进 开采手续不完整钨矿逐渐消失 老矿山品位下滑 国际项目进展缓慢 越南产量下降 哈萨克斯坦巴库塔钨矿为主要增量 [3] 需求端增长潜力 - 低空经济 可控核聚变 增材制造 热喷涂等技术发展推动钨需求 国际经济复苏预期和库存重建或拉动钨消费 [3] - PCB切削刀具需求受益于云计算 AI 机器人发展 新能源车带动细分领域刀具需求 钢铁冶金等行业用钨量或阶段性下降 [4] 钨价未来走势 - 钨供应端增量有限 价格被低估 未来仍有上涨空间 [6] - 钨价中枢抬升 矿山开采刚性成本上升驱动价格中枢抬高 后端需求增长或推动价格继续上涨 [6] 行业前景展望 - 钨与全球产业结构紧密相关 下游消费对价格变化不敏感 光伏用钨丝等领域需求增长 长期看好行业景气度 [6]
7月杭州见!2025(第四届)高分子3D打印材料高峰论坛
DT新材料· 2025-05-25 22:58
论坛背景与定位 - 增材制造技术(3D打印)凭借设计自由度、材料利用率及定制化能力,成为驱动航空航天、生物医疗等领域发展的重要技术,并在无人机、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展现应用前景 [1] - 技术面临多品种、大批量、难加工、低成本、大尺寸、高精度、超高速及多材料功能打印等亟待攻克的难题 [1] - 论坛聚焦航空航天、汽车、无人机、人形机器人、生物医疗等高端应用场景,围绕一体化、轻量化、高性能及定制化需求展开讨论 [2] 论坛组织与参与 - 主办单位为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分会,协办单位包括江苏集萃先进高分子材料研究所等3家机构,承办单位含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3家单位 [5] - 支持媒体涵盖DT新材料、Carbontech、3D打印等8家专业平台 [5] - 参会注册费:正式代表3000元(早鸟价2500元),学生代表1800元(早鸟价1500元),费用含资料及餐费 [10] 核心议题与研究方向 主论坛议题 - 主题一聚焦"人工智能+"与3D打印关键共性难点突破,主题二探讨工业领域技术创新与应用 [8] - 细分方向包括国际局势对行业影响、AI与增材制造融合、材料前沿研究、核心部件国产化等5项 [9] 工业应用专题 - 涉及高性能聚合物材料体系、多材料跨尺度制造、在线检测技术及AI创新应用4项技术突破 [9] - 应用案例涵盖鞋服/家具消费领域、航空航天连续纤维打印、汽车轻量化集成制造、人形机器人关节材料设计等5类场景 [9] 生物医疗与陶瓷技术 - 生物医疗领域包括生物墨水研发、个性化医疗植入物、4D打印软机器人等6项前沿研究 [12] - 陶瓷增材制造涵盖氧化物/氮化物陶瓷应用、碳化硅高温技术、生物陶瓷多功能化等5大创新方向 [12] 其他关键信息 - 论坛时间定于2025年7月,地点为浙江杭州,大会主席由四川大学、中科院等3位教授担任 [3] - 开放海报征集,尺寸要求85cm×115cm,需自行打印携带 [10] - 往届论坛曾在宁波、北京、东莞举办,覆盖材料端、设备端、应用端等多维度参与者 [13]
7月杭州见!2025(第四届)高分子3D打印材料高峰论坛 | 第一轮通知
DT新材料· 2025-05-15 22:54
论坛背景与定位 - 增材制造技术(3D打印)凭借设计自由度、材料利用率及定制化能力,成为驱动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无人机、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发展的重要技术,并在"人工智能+"赋能下加速产业智能化升级 [1] - 当前技术在多品种、大批量、低成本、高精度、超高速及多材料功能打印等方面仍存在待攻克难题 [1] - 论坛聚焦航空航天、汽车、无人机、人形机器人、生物医疗等高端场景,围绕一体化、轻量化、高性能及定制化需求,从材料、结构、工艺多维度展开讨论 [2] 论坛组织与议程 - 主办单位为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分会,协办单位包括江苏集萃先进高分子材料研究所等3家机构,承办单位含四川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3家单位 [3] - 议程设置: - 主论坛讨论增材制造的机遇与挑战 [4][6] - 分论坛覆盖"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工业领域创新应用、生物医疗前沿(如生物墨水研发、个性化医疗植入物)、陶瓷增材制造(如碳化硅陶瓷高温应用)等四大主题 [6][7][12] - 特色活动包括科技成果展示、供需对接及产品展览 [4] 技术前沿与产业应用 - 材料创新:高性能聚合物(PEEK、PA等)、智能改性技术、多材料跨尺度协同制造成为研究重点 [7] - 工业应用:连续纤维3D打印用于航空航天装备、汽车轻量化集成制造、人形机器人关节梯度材料设计 [7] - 生物医疗:组织工程异质结构开发、聚合物基4D打印在软机器人领域应用、生物陶瓷植入物多功能化发展 [12] - 新兴工艺:体积打印、微纳打印、嵌入式打印等新型方法加速探索 [12] 参会与投稿信息 - 参会费用:正式代表3000元(早鸟价2500元),学生代表1800元(早鸟价1500元),费用含资料及餐费 [9] - 投稿要求:海报尺寸85cm×115cm,需自行打印携带 [8] - 往届论坛曾在宁波、北京、东莞举办,覆盖材料端、设备端、应用端全产业链参与者 [13]
3D打印企业业绩亮眼,进出口创新高
DT新材料· 2025-05-14 23:50
3D打印行业2024年进出口数据 - 2024年我国3D打印进出口总值达98.24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0.31% [3] - 出口增长35.40%至93.71亿元,进口下降26.70%至4.53亿元 [3] 铂力特2024年业绩 - 全年营收13.26亿元,同比增长15.02% [3] - 归母净利润1.04亿元,同比下降5.26% [3] - 业务聚焦金属增材制造产业链,覆盖设备、定制化产品及原材料研发,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医疗等领域 [3] 华曙高科2024年业绩 - 全年营收4.92亿元,同比下降18.82% [4] - 归母净利润6720.69万元,同比下降48.76% [4] - 核心产品为金属和高分子3D打印设备及材料,开发20余款设备和40余款专用材料,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医疗等领域 [4] 思看科技2024年业绩 - 全年营收3.33亿元,同比增长22.41% [5] - 归母净利润1.21亿元,同比增长5.49% [5] - 专注于高精度三维视觉数字化系统,应用于工业及专业级领域,支持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 [6] 先临三维2024年业绩 - 全年营收12.02亿元,同比增长18.07% [7] - 归母净利润2.26亿元,同比增长59.08% [7] - 业务聚焦高精度三维视觉软硬件技术,应用于工业测量检测、齿科数字化等领域 [7] 光华伟业2024年业绩 - 全年营收5.44亿元,同比增长29.85% [8] - 归母净利润2689.24万元,同比下降39.01% [8] - 技术平台以聚乳酸(PLA)为核心,涵盖ABS、PETG等材料,牵头起草中国首个3D打印材料国际标准ISO5425:2023 [8] 峰华卓立2024年业绩 - 全年营收1.84亿元,同比下降9.34% [9] - 归母净亏损2088.81万元,由盈转亏 [9] - 核心技术为粘结剂喷射增材制造,应用于砂型铸造、金属零件制造等领域 [9] 嘉一高科2024年业绩 - 全年营收7109.09万元,同比下降14.60% [10] - 净亏损168.50万元,由盈转亏 [10] - 业务聚焦医用生物材料和个性化医疗器械设计开发,融合生物材料、AI及临床医学技术 [10] 极光创新2024年业绩 - 全年营收2296.79万元,同比增长34.08% [11] - 净亏损232.57万元,同比减少58.39%,亏损收窄 [12] - 致力于3D打印数字化生态系统,产品应用于工业制造、医疗、教育等领域 [12] 2025高分子3D打印材料高峰论坛 - 论坛聚焦航空航天、汽车、无人机、人形机器人、生物医疗等高端应用场景 [14] - 核心议题包括人工智能与3D打印融合、工业领域技术创新、生物医疗前沿应用、陶瓷增材制造等 [18][19][20][21][24] - 主办单位为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分会,承办单位包括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 [22]
7月杭州见!2025(第四届)高分子3D打印材料高峰论坛 | 第一轮通知
DT新材料· 2025-05-09 22:42
论坛背景与定位 - 增材制造技术(3D打印)凭借设计自由度、材料利用率及定制化能力,成为驱动航空航天、生物医疗等领域发展的重要技术,并在无人机、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展现应用前景 [1] - "人工智能+"赋能下,3D打印技术为产业智能化升级带来新机遇,但仍面临多品种、大批量、低成本、高精度等亟待攻克的难题 [1] - 论坛聚焦航空航天、汽车、无人机、人形机器人、生物医疗等高端应用场景,围绕一体化、轻量化、高性能及定制化需求展开讨论 [2] 论坛组织与安排 - 主办单位为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分会,协办单位包括江苏集萃先进高分子材料研究所等3家机构,承办单位含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3家单位 [4] - 论坛时间定于2025年7月,地点为浙江杭州,大会主席由四川大学、中科院福建物构所等机构的3位教授担任 [2][4] - 议程设置:第一天为签到注册,第二天主论坛讨论增材制造机遇与挑战,第三天分主题探讨工业/生物医疗/陶瓷领域应用,配套交流晚宴、科技成果展示等活动 [5][7][9] 核心议题与技术方向 主论坛与工业应用 - 国际局势与政策导向下的增材制造发展趋势研判,人工智能与3D打印融合的现状与未来 [8] - 高性能聚合物材料体系与智能改性技术,多材料跨尺度协同制造工艺优化 [8] - 连续纤维3D打印在航空航天/无人机应用,汽车轻量化与一体化集成制造技术 [8] 生物医疗与陶瓷领域 - 生物墨水研发与复杂器官打印,个性化医疗植入物在齿科/骨科的应用拓展 [11] - 氧化物/氮化物陶瓷增材制造应用,碳化硅陶瓷在高温环境的技术创新 [11] - 聚合物基4D打印在软机器人领域应用,体积打印/微纳打印等新型方法研究 [11] 参会与投稿信息 - 正式代表注册费3000元(早鸟价2500元),学生代表1800元(早鸟价1500元),费用含资料及餐费 [9] - 支持银行转账/支付宝缴费,需备注姓名+单位+3D打印信息,发票在会后10个工作日内寄出 [11][12] - 开放海报投稿,建议尺寸85cm×115cm,主题涵盖材料研发、工艺优化等技术创新方向 [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