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工智能版权
icon
搜索文档
Anthropic 胜诉引爆AI版权革命:训练数据"合理使用"获美国司法认可
36氪· 2025-07-02 14:27
核心观点 - 美国法官首次在人工智能版权诉讼中支持科技公司 裁定Anthropic使用版权书籍训练AI属于"合理使用" 开创支持AI公司的先例 [1] - 该裁决可能对OpenAI、Meta、微软、谷歌等公司的类似诉讼产生重大影响 重塑AI行业和信息生态系统 [2] - 法官明确区分合法购买书籍训练与盗版行为 前者受"合理使用"保护 后者构成侵权 [9] 案件裁决细节 合理使用的法律依据 - 法官依据《版权法》第107条"合理使用"原则 认为AI训练属于"研究"范畴 虽不符合传统情形但具有变革性 [3] - 区分内部训练与外部传播 未制作新拷贝外部分享属于合理使用 [5] - 使用数百万本书训练被认定为"合理必要" 不因数量超出而否定合理性 [6] 关键判定标准 - AI训练过程类比人类学习 目的为创造新内容而非复制原作 [4] - AI输出未构成对原作的"竞争性替代" 不影响作品市场需求 [7] - 变革性使用是核心标准 需证明产生新事物而非简单替代 [8] 盗版行为的法律后果 - Anthropic下载700万本盗版书构成侵权 法官驳回其"AI即合理"的辩护 [9] - 每部盗版作品可能面临最高15万美元法定赔偿 12月将开庭确定金额 [9] 行业影响 - 裁决引发创作者强烈反对 数百名作家联名抗议AI公司"窃取"作品 [2] - 为科技公司在其他类似诉讼中提供有利判例 如谷歌诉甲骨文案法官主审本案 [13] - 美国版权局因局长被解雇陷入混乱 登记证书法律效力存疑 [14] 公司动态 - Anthropic估值达615亿美元 获亚马逊和Alphabet支持 成为首家胜诉AI公司 [1] - Meta同期赢得类似诉讼 法官认定其使用13本书训练AI未违反法律 [1] - AI公司普遍主张付费授权将导致交易成本过高 可能阻碍技术发展 [13]
版权悖论:保护AI创作=扼杀人类创作?
虎嗅· 2025-05-08 20:17
生成式AI与版权法的冲突 - 新兴科技公司在未经许可或支付报酬的情况下使用受版权保护作品训练AI模型,导致版权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1] - 更深层次的冲突在于内容所有者与自身员工及供应商之间的矛盾,而非科技公司与内容所有者之间的对立[1] - 版权法在AI技术转型中需寻求平衡解决方案,未来可能通过诉讼和立法改革达成新平衡[2][3] AI训练数据的合法争议 - 包括《纽约时报》和美国作家协会在内的版权所有者起诉OpenAI等公司未经许可使用其作品训练AI模型[4] - AI公司主张其复制行为属于"合理使用",认为AI模型输出不与原作品直接竞争[4] - 法院初步驳回AI公司驳回侵权指控的动议,案件可能进入审判阶段[4] - 法院不太可能认定AI模型会损害同类受版权保护作品的市场,因版权法主要防止现有内容的大规模复制[5] 透明度法案的困境 - 美国立法机构提出多项法案要求AI公司披露训练数据,但这些法案预设了"合理使用"抗辩失效[6][7] - 加州立法要求为训练数据创建"近似内容指纹",但若合理使用成立则这些措施将失去意义[7] - 即使合理使用抗辩失败,法院可采用推定原则认定互联网公开作品的复制行为,无需复杂识别系统[8] AI风格模仿的法律真空 - AI输出与现有作品实质相似构成侵权,但模仿作者风格的作品难以受到法律保护[9] - OpenAI尝试通过拒绝机制阻止生成特定艺术家风格作品,但存在明显漏洞[10][11] - 立法应考虑赋予在世创作者控制其风格被AI模仿的权利[10] AI生成内容的版权悖论 - 美国法院裁定AI模型不能成为版权作者,人类使用AI创作的内容也难以获得版权保护[12] - 缺乏版权保护将减少企业使用AI生成内容的动力,因任何人都可免费复制和分发[12][13] - 内容公司可能放弃AI生成内容或仅获得"薄弱"版权,限制AI在创意作品中的应用[12][13] - 长期来看,成熟内容公司需要为AI辅助创作的作品提供版权保护以维持竞争力[14] 人类创作与AI工具的关系重构 - 美国版权局认为提示词不足以控制AI输出,但市场已出现提示词交易和教学课程[15][16] - 中国法院裁定创造性提示词可赋予用户AI生成作品的版权,美国或需类似折中方案[18] - 意大利《Il Foglio》尝试AI生成报纸内容,显示记者未来需借助AI工具工作[21] - 2023年美国编剧工会合同规定AI不能成为剧本作者,修改AI生成剧本的编剧应获全额报酬[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