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

搜索文档
中国人形机器人爆发:资本、技术与商业化三重突破中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7 16:30
行业概况 - 人形机器人行业正从实验室迈向规模化应用 资本密集涌入、技术迭代加速与商业化订单落地形成三重驱动 [1] - 2025年被称为中国"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 比亚迪、吉利等12家车企已在流水线部署应用 [1] - 政策推动下 北京、上海、深圳、苏州、成都等地设立百亿级机器人产业发展基金 [1][6] 资本动态 - 2025年前5个月行业融资额达232亿元 超过2024年全年209亿元总和 投资事件114起超去年全年77起 [4] - 7月初出现融资高潮 3天内星动纪元、星海图、云深处科技、它石智航4家公司累计融资超25亿元 [4] - 产业资本加速布局 海尔资本领投星动纪元 美团领投它石智航和星海图 [4] - 政府引导基金入场 北京机器人基金、前海母基金等参与云深处融资 上海临港投资它石智航 [5] - 不完全统计显示地方政府基金投向人形机器人规模已超700亿元 [6] 技术进展 - 运动控制技术实现突破 宇树科技G1机器人完成720°凌空回旋踢 智元机器人灵犀X2具备28自由度柔性躯干 [8] - 灵巧手形成百亿级市场 2024年全球规模17亿美元 预计2030年突破30亿美元 [8] - "大脑-小脑"协同架构成熟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慧思开物"平台实现任务规划到执行的智能化 [9] - 银河通用推出Galbot机器人 实现"手眼脑"协同 已在北京近十家药店投入运营 [9] 商业化进程 - 中国移动1.24亿元采购订单落地 智元机器人中标7800万元 宇树科技斩获4605万元 [11][12] - 汽车厂加速应用 优必选获十余家车厂超500台订单 乐聚机器人向北汽交付第100台全尺寸人形机器人 [12] - 工业场景遵循"实训—小批量—产线级"递进模式 商业服务场景已有药店、零售等试点应用 [12] 行业挑战 - 技术可靠性存疑 北京半程马拉松20台陪跑机器人仅6台完赛 完赛率30% [2] - 成本居高不下 中国移动采购全尺寸机器人同时 家庭用户面对超十万元价格望而却步 [3] - 商业化订单结构失衡 约50%集中于表演展示与数据采集 而非实际应用 [3][13] - 家庭场景渗透面临技术可靠性不足、价格过高、法律法规缺失三重障碍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