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才净流入
icon
搜索文档
杭州人才净流入占比居于二线城市榜首
每日商报· 2025-05-15 07:31
人才吸引力排名 - 2024年杭州人才净流入占比居二线城市榜首 近5年保持在1.2%以上 [1] - 杭州在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前十榜单中保持二线城市首位 位次与2023年持平 [2] - 2024年杭州在6个重点二线城市(杭州/成都/南京/苏州/武汉/无锡)中人才净流入占比居首 2020-2024年数据分别为1.6%/1.6%/1.3%/1.2%/1.3% [3] 区域人才流动趋势 - 2020-2022年东部地区人才净流入占比从11.5%增至14.0% 2024年中部地区净流入占比回升 西部/东北部较2023年回升0.1个百分点 [2] - 2021-2024年一线城市人才净流入占比从5.4%下降至3.7% 二线城市连续2年净流入为正 三线/四线城市2024年净流入占比为-0.1%/-3.4% 较2023年上升0.2/0.5个百分点 [2] - 2020-2024年长三角人才净流入占比从6.4%增至7.8% 珠三角从3.8%增至4.4% [2] 杭州人才流动特征 - 2024年杭州常住人口同比增加10.2万人 2020-2024年人才流入占比稳定在3%左右 流出占比从2.0%降至1.6% [3] - 2024年流向杭州人才的前十大城市合计占比30.7% 上海为第一大来源地 [3] - 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2024年同比增长7.1% 占GDP比重达28.8% [3] 产业发展与政策支持 - 杭州智能物联/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绿色能源等产业快速发展 薪资待遇水平较高 [3] - "春雨计划"扩面增效及人才政策完善增强对青年人才吸引力 [3]
深圳人才集聚明显
广州日报· 2025-05-15 03:18
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 - 北京、上海、深圳位居2024年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强榜单前三 [1] - 广州、杭州、成都、南京、苏州、武汉、无锡进入前十 [1] - 广东省共有4个城市进入前20名,包括广州、深圳、佛山(第17位)、东莞(第18位) [1] 人才流动趋势 - 东部地区人才持续集聚,六成人才流向五大城市群,长三角、珠三角人才集聚效应显著 [1] - 深圳2024年常住人口同比增加20万人,人才保持净流入 [1] - 2020-2024年深圳连续5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1.3%、1.4%、1.1%、1.2%、1.2% [1] 深圳人才吸引力因素 - 深圳经济发展速度快,落户门槛低于北京和上海,创新产业提供较多工作岗位 [1] - 2024年深圳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5万家,平均每平方公里拥有12家,密度居全国第一 [1] 深圳人才来源 - 2024年人才流向深圳的前十大城市合计占比38.6%,低于2023年的39%,来源集中度下降 [2] - 珠三角城市占前十大来源地的3个,合计占比18% [2]
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出炉,深圳稳居前三
搜狐财经· 2025-05-12 22:11
人才吸引力城市排名 - 2024年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前三名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成都、南京、苏州、武汉、无锡进入前十 [1][2] - 广东省共有4个城市进入前20名,包括广州、深圳、佛山(第17位)、东莞(第18位) [2] - 长三角、珠三角人才持续集聚,京津冀人才连续2年净流出,成渝、长江中游人才持续净流出 [3] 流动人才特征 - 2024年跨城求职流动人才中18-30岁占比67%,男性占61%,54%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高于求职总体的47%) [1] - 流动人才中55%分布在IT互联网、房地产、制造业行业,房地产行业因调整期导致异地求职比例较高 [1] 一线城市人才流动 - 2024年京沪深广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4%、1.3%、1.2%、0.8%,京沪广同比小幅下降,深圳持平 [3] - 深圳2020-2024年人才净流入占比稳定在1.1%-1.4%,2024年常住人口增加20万人,高新技术企业密度全国第一(2.5万家,每平方公里12家) [5] 深圳人才流动细节 - 2024年深圳人才来源前十大城市合计占比38.6%(低于2023年的39%),珠三角城市占18% [5] - 深圳人才流出前十大城市合计占比48.2%(低于2023年的50.2%),珠三角城市占33.5%,主要流向广州(11.5%)、东莞(10.5%)、惠州(4.8%)、佛山(4.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