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仲裁法修订
icon
搜索文档
新修订的仲裁法加强对仲裁机构仲裁员的监督
新华社· 2025-10-05 20:05
新修订仲裁法核心举措 -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于今年9月12日经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旨在加强监督管理制度以提升仲裁公信力 [1][1] - 修订着力发挥各类监督合力,包括加强仲裁机构内部监督和强化社会监督 [1][1] - 司法部正抓紧制定相关配套制度,如起草仲裁机构登记管理办法和推进中国仲裁协会建设,以提高仲裁公信力和国际影响力 [1] 仲裁机构内部监督机制 - 建立健全仲裁机构内部治理及民主议事、人员管理、投诉处理等管理监督制度 [1] - 强化仲裁机构动态审查仲裁员聘任资格的机制 [1] 仲裁行业社会监督机制 - 建立仲裁机构信息公开制度,要求及时向社会公开章程、登记备案、仲裁规则、仲裁员名册、收费标准、年度业务报告和财务报告等信息 [1] - 建立仲裁员信息披露制度 [1] - 增加仲裁诚信原则,规定仲裁庭发现当事人恶意串通侵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时应驳回仲裁请求 [1]
最高法:正加快制定新修订仲裁法的配套司法解释
中国经营报· 2025-10-01 16:37
新修订的仲裁法将于明年3月1日起实施。《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最高人民法院正加快制定配套司法 解释,做好新修订仲裁法配套司法解释的起草制定工作,确保仲裁法修订内容在司法实践中落地落细。 据悉,最高人民法院将进一步完善仲裁司法审查机制,并将围绕新修订仲裁法的新设制度,即仲裁地制 度、特别仲裁制度,尽快明确在自贸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适用特别仲裁,以及境外仲裁机构在华裁 决的管辖法院,加强对涉外仲裁司法审查案件的支持和监督力度。 缩短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期限,完善仲裁保全制度 据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庭长沈红雨介绍,此次仲裁法的修订在司法对仲裁的支持和监督机制方面进行了 系统性完善。 一是缩短了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期限,此次仲裁法修订将当事人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期限由之前的收到裁 决书之日起6个月缩短为3个月,这一调整旨在督促当事人及时行使救济权利,同时也将有助于人民法院 将撤裁审查案件和裁决执行程序高效、顺畅地衔接起来,维护仲裁裁决的稳定性,并进一步提升仲裁制 度的公信力和运行效率。 二是完善了仲裁保全制度。仲裁法第39条、第58条不仅系统规定了仲裁程序中当事人申请财产、证据和 行为保全制度,而且还规定了当事人在紧急情况下, ...
新修订仲裁法颁布,允许境外仲裁机构在海南自由贸易港等区域设立业务机构
中国经营报· 2025-10-01 01:36
仲裁是国际通行的商事纠纷解决机制,具有专业高效、一裁终局等优势,对投资贸易和经济发展发挥着 重要作用。 2025年9月12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自2026年3月1日起施行。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新修订的仲裁法明确规定,涉外经济贸易、运输、海事纠纷以及其他涉外 纠纷可以进行涉外仲裁,与1994年仲裁法相比,极大拓宽了涉外仲裁案件的范围。此外,新修订的仲裁 法支持仲裁机构走出去、引进来。数据显示,近五年来,我国仲裁机构办理的涉外仲裁案件约为1.6万 件,标的金额约7300亿元,仲裁裁决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承认与执行,我国已经逐步成为面向全球的国际 商事仲裁优选地。 记者注意到,此次仲裁法修改是1994年仲裁法颁布后的首次重大调整。新修订的仲裁法共八章96条,比 修订前增加了16条,明确了仲裁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从完善涉外仲裁制度,提高仲裁公信力,推进中 国特色仲裁制度创新等方面做出一系列制度性安排。 李明征说,这次仲裁法修改坚持立足仲裁发展实际,着力健全完善具有中国特色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融通 的仲裁法律制度,对于加强涉外法治建设,妥善化解经济纠纷,服务国家 ...
全国依法设立二百八十五家仲裁委员会
人民日报· 2025-09-30 06:30
今年9月12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自 2026年3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仲裁法共八章96条,比修订前增加了16条,从完善涉外仲裁制度,提高 仲裁公信力,推进中国特色仲裁制度创新等方面做出一系列制度性安排。 近5年来,我国仲裁机构办理的涉外仲裁案件约为1.6万件,标的金额约7300亿元,仲裁裁决在世界范围 内得到承认与执行,我国已经逐步成为面向全球的国际商事仲裁优选地。 本报北京9月29日电 (记者亓玉昆)29日上午,司法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新修订的仲裁法有关情况。 司法部负责人表示,截至2025年8月底,全国依法设立285家仲裁委员会,累计办理仲裁案件500多万 件,涉案标的额9万多亿元,申请仲裁的当事人涉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处理的纠纷涉及金融、电子商 务、建筑工程、海事海商、知识产权等多个领域,为服务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发挥了重要作用。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30日 10 版) (责编:卫嘉、白宇)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民法室主任石宏介绍,这次修改的仲裁法明确支持我国仲裁机构到境外设立业务 机构,开展仲裁活动。同时,也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 ...
全国人大:新仲裁法拓宽涉外仲裁范围,支持仲裁机构走出去
南方都市报· 2025-09-29 14:05
第二方面,增设仲裁地制度。按照国际商事仲裁的通行规则,仲裁地主要是用于确定仲裁裁决的籍属, 进而明确仲裁程序的适用法以及司法管辖法院。新修订的仲裁法积极对接国际通行规则,明确规定除当 事人对仲裁程序的适用法另有约定外,以仲裁地作为仲裁程序适用法的确定依据,以仲裁地作为司法管 辖法院的确定依据。同时,明确规定当事人可以书面约定仲裁地,当事人对仲裁地没有约定,或者约定 不明确的,根据当事人约定的仲裁规则确定仲裁地,仲裁规则没有规定的,由仲裁庭根据案件的实际情 况,按照便利解决争议的原则确定仲裁地。 第三方面,为进一步鼓励、支持我国仲裁机构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新修订的仲裁法特别在总则中专门规 定,国家支持仲裁机构加强与境外仲裁机构和有关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仲裁规则的制 定。 第四方面,支持仲裁机构"走出去、引进来"。近五年来,我国仲裁机构办理的涉外仲裁案件约为1.6万 件,标的金额约7300亿元,仲裁裁决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承认与执行,我国已经逐步成为面向全球的国际 商事仲裁优选地,为进一步深化仲裁行业扩大开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新修订 的仲裁法明确支持我国仲裁机构到境外设立业务机构,开展 ...
新修订的仲裁法明年3月1日起施行,更好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
新京报· 2025-09-13 18:39
审议提出,完善线上仲裁与数据安全衔接规则 仲裁是国际通行的纠纷解决方式,也是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法治实力的重要手段。新修订的仲裁法共8 章96条,健全完善具有中国特色、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融通的仲裁法律制度,对于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提 高我国仲裁公信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新修订的仲裁法规定,仲裁活动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在线进行,但当事人明确表示不同意的除外。仲裁活 动通过信息网络在线进行的,与线下仲裁活动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国家支持仲裁机构加强与境外仲裁机 构和有关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仲裁规则的制定。 为符合仲裁实践发展需要,更好打造国际商事仲裁优选地,新修订的仲裁法明确支持仲裁机构到中华人 民共和国境外设立业务机构,开展仲裁活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需要,可以允许境外仲裁机 构在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等区域内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立业务机构,开 展涉外仲裁活动。 此外,新修订的仲裁法还对涉外仲裁、仲裁监督和法院支持仲裁等相关制度作了修改完善。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9月12日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仲裁法,共8章96条,自2026年3月1 ...
人大常委会丨新修订的仲裁法自2026年3月1日起施行
新华社· 2025-09-12 22:44
新修订仲裁法核心内容 -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仲裁法,自2026年3月1日起施行 [1] - 新法共8章96条,旨在健全完善具有中国特色、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融通的仲裁法律制度 [1] - 修订对于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提高仲裁公信力和国际竞争力,服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1] 仲裁活动数字化与国际化 - 仲裁活动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在线进行,与线下仲裁活动具有同等法律效力,除非当事人明确表示不同意 [1] - 国家支持仲裁机构加强与境外仲裁机构和有关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仲裁规则的制定 [1] - 为打造国际商事仲裁优选地,新法支持仲裁机构到境外设立业务机构开展仲裁活动 [1] 涉外仲裁业务开放 - 根据发展需要,允许境外仲裁机构在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等区域设立业务机构,开展涉外仲裁活动 [1] - 新法对涉外仲裁、仲裁监督和法院支持仲裁等相关制度作了修改完善 [2]
受权发布丨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四号)
新华网· 2025-09-12 21:5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五十四号 新华社北京9月12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 2025年9月12日修订通过,现予公布,自2026年3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2025年9月12日 [ 责编:丛芳瑶 ] ...
人大常委会 | 新修订的仲裁法自2026年3月1日起施行
新华社· 2025-09-12 19:50
为符合仲裁实践发展需要,更好打造国际商事仲裁优选地,新修订的仲裁法明确支持仲裁机构到中华人 民共和国境外设立业务机构,开展仲裁活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需要,可以允许境外仲裁机 构在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等区域内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立业务机构,开 展涉外仲裁活动。 新华社北京9月12日电(记者齐琪)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9月12日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仲裁 法,自2026年3月1日起施行。 仲裁是国际通行的纠纷解决方式,也是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法治实力的重要手段。新修订的仲裁法共8 章96条,健全完善具有中国特色、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融通的仲裁法律制度,对于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提 高我国仲裁公信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新修订的仲裁法规定,仲裁活动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在线进行,但当事人明确表示不同意的除外。仲裁活 动通过信息网络在线进行的,与线下仲裁活动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国家支持仲裁机构加强与境外仲裁机 构和有关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仲裁规则的制定。 此外,新修订的仲裁法还对涉外仲裁、仲裁监督和法院支持仲裁等相关制度作了修改完善。 (文章来 ...
新修订的仲裁法自2026年3月1日起施行
新华网· 2025-09-12 17:59
仲裁法修订核心内容 -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仲裁法 自2026年3月1日起施行[1] - 新仲裁法共8章96条 健全完善具有中国特色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融通的仲裁法律制度[1] - 修订旨在加强涉外法治建设 提高仲裁公信力和国际竞争力 服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1] 仲裁形式创新 - 规定仲裁活动可通过信息网络在线进行 与线下仲裁活动具有同等法律效力[1] - 在线仲裁需当事人未明确表示不同意[1] - 国家支持仲裁机构加强与境外仲裁机构和国际组织交流合作 参与国际仲裁规则制定[1] 跨境仲裁机制 - 支持仲裁机构到境外设立业务机构开展仲裁活动[1] - 允许境外仲裁机构在自贸试验区及海南自由贸易港设立业务机构开展涉外仲裁活动[1] - 相关制度需符合国家规定和改革开放需要[1] 制度完善领域 - 对涉外仲裁制度进行修改完善[2] - 对仲裁监督制度进行修改完善[2] - 对法院支持仲裁相关制度进行修改完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