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环境法典编纂
icon
搜索文档
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体系——生态环境部回应生态环境法治建设热点问题
新华网· 2025-05-27 19:11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亮点 -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正在公开征求意见,未来将取代环境保护法并统领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体系 [1][2] - 现行有效的生态环境法律30多部、行政法规100多件、地方性法规1000多件,以环境保护法为统领 [1] - 法典草案五大亮点:延续性(保留环境影响评价、大气污染防治等核心内容) [1] 现实性(强化第三方监测机构监管、优化法律责任) [2] 体系性(删除重复矛盾条款) [2] 创新性(纳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损害赔偿等制度) [2] 前瞻性(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原则性规定) [2] 法典颁布后的配套措施 - 生态环境部将推动配套制度全面清理和升级改造,对标法典新规定修改或废止不一致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3] - 加快配套制度制修订工作,落实授权性立法要求 [3] - 补充性立法将聚焦新兴领域(如应对气候变化、绿色低碳发展),推动专门立法进程 [3] 现行法律调整 - 法典颁布后,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10部法律将不再保留 [2]
积极推动生态环境立法筑牢美丽中国建设法治根基
生态环境立法进展 - 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取得阶段性成果 草案共1188条约16万字 已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初步审议 [1][2] -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作为中国首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行政法规正式颁布 为碳市场运行提供法律依据 [1] - 《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正在制定中 同时修订《排污许可管理办法》等6件部门规章 完善法律体系 [1] 生态环境法典亮点 - 保持法律延续性 保留环评/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等现行法律核心内容 [2] - 赋予县级分局独立执法权 解决基层执法权限问题 [2] - 系统整合现行制度 删除矛盾重复条款 将中央环保督察/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等改革举措上升为法律制度 [2] - 前瞻性规定应对气候变化等新兴领域 为单行立法预留空间 [2] 标准体系建设 - 累计发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3040项 其中现行有效2486项 加速标准更新以推动绿色转型 [3] - 制定排放标准/环境质量标准修订工作方案 实施标准提升行动 [3]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 累计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5.51万件 涉及赔偿金额超330亿元 [3] - 联合最高法/最高检出台赔偿制度改革配套文件 强化鉴定评估技术标准体系建设 [3]
生态环境法典公开征求意见:关注基层执法、第三方监测机构
南方都市报· 2025-05-27 17:31
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进展 - 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取得阶段性成果 目前草案共1188条 约16万字 已进入公开征求意见阶段 [1] - 法典编纂是党中央确定的重大政治任务和立法任务 生态环境部积极配合立法机关推进工作 [1] - 草案整合了现行10部环保法律 包括环境保护法 大气污染防治法等 法典出台后这些法律将不再保留 [6] 法典草案核心亮点 - 保持制度延续性 保留环境影响评价 大气污染防治等章节现行法律核心内容 [3] - 解决基层执法痛点 赋予县级生态环境分局独立执法权 提升执法效能 [3] - 强化第三方监测机构监管 对环评机构关键岗位人员提出要求 遏制环评造假 [3] - 删除现行法律中重复 矛盾条款 增强法律系统性 整合后条款数减少约30% [4] - 将中央环保督察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等改革举措上升为法律制度 [5] - 对气候变化等新兴领域作出原则性规定 为后续单行立法预留空间 [5] 配套制度调整计划 - 法典颁布后将全面清理与法典不一致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涉及近50项授权立法要求 [7] - 重点调整海洋环境保护 放射性污染防治等行政法规 新制定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控条例 [7] - 按"轻重缓急"制定部门规章 计划2年内完成所有配套文件修订 [7] - 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等新兴领域补充立法 目前相关领域尚无专门法律 [7]
环境法典草案正征求意见,配套制度将全面清理和升级改造
第一财经· 2025-05-27 15:12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核心内容 -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解决了管理实践中的痛点难点问题 如赋予县级生态环境分局独立执法权 解决"看得见的管不着 管得着的看不见"问题 提升基层执法效能 [1] - 草案强化对第三方监测机构等环境服务机构的监管 对环评机构关键岗位人员提出要求 提升环评文件质量 [2] - 草案增强体系性 删除重复矛盾条款 系统整合现行法律制度 将部分改革举措上升为法律制度 如"四个统一"监管 中央环保督察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 [2] 生态环境法典立法进展 - 生态环境法典编纂是环境立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目前取得阶段性成果 生态环境部全力配合立法机关推动编纂工作 [1] - 法典草案保留现行法律核心内容 如环境影响评价 大气污染防治 水污染防治等章节 保持制度稳定性 [1] - 法典对新兴领域作出引领性规定 如应对气候变化领域 为未来单行立法预留空间 [2] 生态环境法典实施影响 - 法典施行后将取代《环境保护法》 统领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体系 现行30多部环保法律将不再保留 [3][5] - 生态环境部将推动配套制度全面清理和升级改造 对标法典新规定 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体检" 修改或废止不一致内容 [5] - 法典草案中近50处授权国务院或生态环境部制定具体办法 生态环境部将全面梳理并制定配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5] 生态环境立法现状 - 我国现有生态环境领域法律30多部 占现行法律总数306部的1/10 另有行政法规100多件 地方性法规1000多件 [5] - 现行法律法规涵盖各类污染要素和自然生态系统 包括水 气 声污染及山水林田湖草沙等 [5]
“最严格、最严密”生态环境法典草案首次亮相
仪器信息网· 2025-05-07 17:01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核心内容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法典(草案)》于4月2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共分五编1188条 [4][6] - 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时间为2025年4月30日至6月13日,为期45日 [4] - 生态环境法典编纂是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同步推进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系统工程 [6] 总则编 - 总则编规定生态环境领域重要法律原则和基础性制度,分为9章143条 [7][8] - 第四章规定生态环境标准体系、生态环境基准和监测制度 [8] - 第五章规定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包括规划和建设项目的评价 [8] - 第六章规定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机制 [8] - 第七章规定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对工作机制 [8] 污染防治编 - 污染防治编系统整合现行污染防治法律,分为9个分编525条 [9][10] - 第二至第九分编分别规定大气、水、海洋、土壤、固体废物、噪声、放射性及其他污染防治措施 [11] - 各分编均包含"一般规定"和针对特定污染源的专项防治章节 [11] 生态保护编 - 生态保护编突出系统保护理念,分为7章265条 [12][13] - 内容涵盖生态系统保护、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物种保护、重要地理单元保护等 [13] - 新增生态退化的预防和治理、生态修复等规定 [13] 绿色低碳发展编 - 绿色低碳发展编聚焦与生态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领域,分为4章113条 [14][15] -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发展相关法律制度 [15] 法律责任和附则编 - 法律责任和附则编分为3章142条,包括"通则""罚则""附则" [16][17] - 对现行法律责任规定进行整合优化,全面严格合理设置法律责任 [17]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十大亮点,与你密切相关!|“典”亮美丽中国
中国环境报· 2025-04-30 17:45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核心内容 - 中国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整合30多部生态环境法律 100余件行政法规 1000多件地方性法规 形成5编1188条的法典草案 [2] - 法典编纂回应"双碳"目标 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 将绿色低碳发展单独成编 [6] - 关注新污染物治理 新增化学物质 电磁辐射和光污染防治条款 为2035年新污染物风险管控提供法律保障 [8][9] 污染防治创新举措 - 强化移动源污染防治 首次将发动机 铁路机车纳入监管范围 禁止生产销售不符合排放标准的机动设备 [12][13] - 新增建筑垃圾 新能源产品退役处理规定 要求建设单位将建筑垃圾防治费列入工程造价 规范废旧风电 光伏组件 动力电池拆解处置 [19] - 提高建筑施工噪声防治要求 优先使用低噪声工艺设备 从源头预防油烟 恶臭扰民问题 [4][5] 执法监管优化 - 赋予县级生态环境分局独立执法权 可实施现场检查 查封 扣押 行政处罚 提高基层执法效率 [10][11] - 统一第三方机构弄虚作假罚则 将环境监测机构纳入监管 解决"看得见罚不着"问题 [14][15] - 调整个人违法从事危废经营罚款标准 区分企业个人违法主体 增强法律适用性 [17][18] 法律责任完善 - 化解法律冲突条款 统一拒绝监督检查罚款标准为5万-20万元 实施0.5万-2万元"双罚制" [16] - 增设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对专章 系统规定应急处置制度 填补环境应急法治空白 [20]
赵乐际主持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闭幕会并作讲话
新华社· 2025-04-30 16:40
民营经济促进法 - 会议审议通过民营经济促进法 明确平等对待 公平竞争 同等保护 共同发展原则 [2] - 法律从市场准入 要素保障 规范经营 服务保障 权益保护等方面作出规范 [2] - 旨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高质量发展 [2] 生态环境法典编纂 - 生态环境法典编纂是党中央部署的重大立法任务 草案体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2] - 草案充分体现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制度 实践成果 符合生态建设实际需要 [2] - 要稳步有序推进编纂工作 确保编纂出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法典 [2] 传染病防治法修订 - 会议审议通过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 为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更完备法律保障 [3] 其他法律审议进展 - 对原子能法草案 仲裁法修订草案进行二次审议 [3] - 对国家发展规划法草案 监狱法修订草案进行初次审议 [3] 环境保护与国有资产管理 - 会议听取审议国务院关于2024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 [3] - 会议听取审议国务院关于2023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审议意见研究处理和整改问责情况报告 [3] 人大工作部署 - 要立足人大职能职责做好工作 为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作贡献 [4] - 要认真落实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精神和全国人大常委会2025年度工作要点 [4] - 要以高质量立法服务和保障改革发展 增强监督工作针对性 实效性 [4]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首次亮相,系统整合30多部现行生态环境法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9 20:04
文章核心观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提请审议,其分五编共1188条,采用适度法典化模式整合现有生态环境法律,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能提高法律体系系统性等,草案污染防治规定受关注,利于保护人民生态环境利益 [1][2][10] 草案内容结构 总则编 - 规定生态环境领域重要法律原则和基础性等法律制度,统领其他各编,分9章共143条 [2][3] - 明确立法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等,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3] - 集中规定重要原则和制度规范,吸收流域和区域保护立法创新性制度 [3] 污染防治编 - 分9个分编共525条,整合现行污染防治单行法律等有关规定,以污染物防治为线索设分编 [4] - 解决现行法律规范重复和协调性问题,将有效经验上升为法律制度,为污染防治提供科学精细法律依据 [11][12][13] 生态保护编 - 转变立法思路,突出系统保护理念,分7章共265条 [5][6] - 规定对生态系统等的保护,以及生态退化防治和修复,从生态保护角度规定自然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6] 绿色低碳发展编 - 聚焦绿色低碳发展重要环节和领域,建立相关法律制度,分4章共113条 [6] - 单设此编是中国生态环境法典编纂显著特点,彰显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价值引领 [6] 法律责任和附则编 - 分3章共142条,针对前面几编禁止性、义务性规定设置法律责任,规定法律适用等内容 [6] 编纂模式及处理情况 编纂模式 - 以法典化立法方式对现有生态环境法律制度进行系统整合、编订纂修、集成升华,进行必要制度创新 [6] 处理情况 - 将环境保护法等10部法律经编订纂修全部纳入法典,法典出台后这些法律不再保留 [7][9] - 将有关流域、区域等方面法律制度规范择要纳入或体现到法典,相关法律继续保留,法典规定需统筹协调并保持开放性 [7] - 对气候变化等尚未制定专门法律的方面作出原则性、引领性规定,为相关法律建设奠定基础 [8] 对人民群众生态环境利益的保护 草案相关规定 - 明确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加强入河排污口管理等,完善建筑垃圾污染防治等,解决百姓“家门口”噪声问题 [10] 相关行动和建议 - 国务院部署开展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推动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构建 [10] - 需强化水环境全生命周期监测,出台污水回收激励措施并依托法律政策落实 [11] - 《快递暂行条例》专项修改推动快递包装绿色化等,期待更多政策细则出台 [11]
钟寰平:以法治之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环境报· 2025-04-29 09:14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核心内容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法典(草案)》首次提请审议,共分五编(总则、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绿色低碳发展、法律责任和附则),包含1188条,是我国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1] - 法典编纂是党中央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大部署,旨在同步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增进民生福祉 [1] - 我国现有生态环境法律体系包含30多部法律、100余件行政法规、1000多件地方性法规,为法典编纂奠定基础 [1] 法典编纂的必要性与模式 - 现行分散立法模式存在规范性文件繁冗掣肘、法律元素不一致等问题,需通过法典化实现体系整合 [2] - 编纂采用"适度法典化"模式,对30多部现行法律分情况处理,突出系统保护理念而非单一要素保护 [2] - 非简单法律汇编,而是对现有制度进行系统整合与创新,增强系统性、协同性和时效性 [2] 法典内容架构与创新 - 将综合性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和污染防治法律全部纳入法典,按新形势修订 [3] - 纳入绿色低碳发展关键领域制度,包括流域、生物多样性等生态要素及循环经济、节能等要旨 [3] - 增设绿色低碳、气候变化、碳达峰碳中和等原则性规定,保持法典开放性和前瞻性 [3] 法典的战略意义 - 体系化确认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完善法律制度体系 [2] - 为"中国之治"提供更高水平法治保障,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伟业 [3]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在京举行 审议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生态环境法典草案等 赵乐际主持
新华社· 2025-04-27 21:10
立法审议进展 - 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三审稿充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举措 规范执法行为 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 优化法治环境 [2] - 传染病防治法修订草案三审稿明确卫生健康和疾控部门职责 完善疫情控制措施及救济途径 加强医疗机构疾控能力建设 [2] - 原子能法草案二审稿增加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 支持核技术在工业农业医疗环保等领域应用 [2] - 仲裁法修订草案二审稿增加国际仲裁交流合作规定 加强仲裁监督 完善法院支持仲裁制度 [2] 法典与专项立法 - 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工作启动 系统整合现行生态环境法律制度 体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3] - 国家发展规划法草案旨在规范发展规划制定实施 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 发挥战略导向作用 [3] - 监狱法修订草案聚焦监狱安全底线 提高教育改造质量 打造高素质监狱警察队伍 [3] 国际合作与监管报告 - 中国与埃塞俄比亚签署被判刑人移管条约 与沙特签署民事商事司法协助协定 [4] - 2024年生态环境质量指标超额完成"十四五"时序目标 公众满意度连续四年超90% [4] - 财政部报告2023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整改情况 按资产类别落实审议意见和监督建议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