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价值曲线
icon
搜索文档
产业周期与价值律动
雪球· 2025-06-09 15:36
产业周期与价值曲线 - 资本市场资产价值围绕实体产业波动,产业经济遵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而资产价值曲线呈现大幅波动[2] - 产业周期分为萌芽期、商业化验证期、规模扩张期、成熟饱和期、价值出清期五个阶段,不同阶段驱动估值的关键因素不同[4][5][8][19][24] 产业萌芽期(概念阶段) - 最大特点是无业绩约束,资本因市场憧憬而集聚,发布会、媒体报道(如"万亿蓝海"等标题)催化市场情绪[4] - 地方政府通过招商引资背书新兴产业,助推概念热度,例如2023年OpenAI发布GPT-4后,AI赛道获超千亿元融资,寒武纪、科大讯飞等公司估值飙升[4] 商业化验证期(去伪存真) - 技术突破到市场落地过程漫长,资本市场初期过度反应导致高估值,随后回归理性,资产价格回落至与产业价值匹配水平[6] - 少量企业通过"资格赛"进入产业快速成长期,形成估值回归与去伪存真双重主题[6][7] 规模扩张期(线性推演) - 拐点事件如标杆工厂投产(如特斯拉上海工厂)、重大项目开工等提供线性推演依据,资本市场基于产能扩展速度、营收增长曲线等先行指标拔估值[9] - 特斯拉2019年底上海工厂投产后股价从18美元涨至400美元,涨幅超20倍,业绩指标在早期为次要因素[9] 成熟饱和期(业绩兑现) - 行业渗透率超30%、增速环比转负、价格战爆发标志成熟期到来,资产价值提前回落,如宁德时代2022年渗透率达25%后股价回调超50%[20][22] - 竞争强度决定回落幅度,锂电池(宁德时代)回调较光伏(隆基绿能)更温和,伊利股份因市场增速放缓进入盘整期[22] 价值出清期(技术替代) - 剩者为王,熬过冬天的企业进入新一轮健康周期,如博通通过持续并购重组实现新旧业务交替,跨越多个半导体周期[25] - 部分行业(如Intel、微软)因竞争格局稳定,产业与价值周期同频共振,未经历泡沫破灭[26] 周期类型差异 - **短周期**:护城河窄、竞争强的行业(如3年周期=1年技术平权+2年库存)[12] - **长周期**:护城河宽或具垄断性的行业(如长江电力持续整合水电资源十多年)[14][16] - **盘旋型**:产品迭代推动小周期,如赛力斯(M9上市前涨5倍)、比亚迪(两轮产品周期)[17] 总结 - 估值是未来预期价值的折现,产业周期与价值曲线的博弈本质是预期与现实的拉扯[28] - 把握拐点(标志性事件、渗透率、技术迭代)是驾驭周期的关键,顶级投资者需平衡产业"实"与价值"虚"[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