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周期

搜索文档
家电出口跟踪与展望:结构亮点众多,出口蕴藏生机
东方证券· 2025-07-25 17:2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6月家电海关出口数据虽不出色,但考虑产能转移和高基数扰动,实际家电出口预计符合预期,家电出口结构亮点多,持续看好家电出口短期表现和长期空间,建议关注美的集团、海尔智家、海信家电、石头科技、科沃斯、欧圣电气、海信视像 [4][2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白电出口情况 - 海外部分地区需求旺盛有望缓解高基数压力,接下来白电出口进入高基数区间或有库存周期扰动,增速预期不高 [8] - 欧洲受高温催化空调需求高涨,高温常态化或拉动欧洲空调普及率提升,未来库存周期和产业周期有望向上 [8] - 非洲&拉丁美洲白电需求高增长,1 - 6月冰箱、洗衣机对非洲出口量分别同比+49%、+27%,对拉丁美洲出口量分别+16%、+15%,后续强动能值得期待 [8] 吸尘器出口情况 - 除对美出口外其余地区出口维持增长且多点开花,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欧洲已实现三年持续增长,未来吸尘器全球普及率提升逻辑无虞,扫地机器人结构比例预计继续提升 [8] - 对美出口下滑或多数可依靠产能转移覆盖,5 - 6月部分吸尘器对美出口企业将产能转移至东南亚,长周期中国企业供应链地位和市场份额有望提升 [8] 黑电出口情况 - 体育赛事小年背景下,今年黑电全球需求较平稳,近期出口数据符合预期,更需关注结构改善 [8] - 以TCL电子为例,2025年上半年海外TV出货量同比增长8.7%,65吋及以上和75吋及以上TCL TV海外出货量同比增幅大,大屏化是彩电全球趋势,平均尺寸有向上空间 [8] - TCL Mini LED TV上半年国内、国外出货量占比分别为21.2%、7.7%,海外Mini LED TV或正处于方兴未艾阶段 [8] - 二季度海信视像积极拥抱体育赛事营销,份额端效果远期兑现值得期待 [8]
一代锂电设备霸主难逃周期轮回|深度
24潮· 2025-07-24 07:48
行业周期与公司表现 - 全球锂电产业进入大退潮阶段,中国108家锂电公司2024年整体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1.87%,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67.27%,连续两年巨幅下降[3][4] - 先导智能2024年归母净利润萎缩至2.86亿元(同比下降83.88%),仅为2022年巅峰期的十分之一,2025年一季度继续同比下降35.30%[1] - 公司股价自最高点重挫70%,市值蒸发千亿,营业收入连续4个季度下滑,3个季度归母净利润负增长[1][7] 全球锂电产业格局变化 - 韩国三大电池厂商(LG新能源、三星SDI、SK On)2024年四季度合计营业亏损超8400亿韩元(约42亿元人民币)[6] - 欧美企业同样受冲击:美国Ambri Inc破产拍卖(3800万美元)、欧洲ACC暂停两家电池厂建设(原计划总投资70亿欧元)、瑞典Northvolt因现金耗尽申请破产[6][7] - 2023年至今全球锂电池制造领域终止事件超40起,总投资规模超1000亿元[38] 公司技术布局与高端产能 - 在固态电池领域具备全线覆盖能力,2024年订单已过亿元,拥有从正负极制备到电芯组装的整线解决方案[12][13] - 光伏领域斩获背接触(BC)电池技术超30GW订单,钙钛矿领域具备GW级整线供应能力[15] - 2024年1-9月研发费用超7400万元,同比增加60.41%,重点投向固态电池/干法电极技术等领域[13] 客户关系与财务风险 - 与宁德时代深度绑定:2024年一季度关联交易达21亿元(接近2023年全年的六成),但宁德时代持股比例从5%以上降至1.2%[16][17] - 应收账款问题突出:2024年末规模达86.26亿元,周转天数增至278.98天(2023年为175.31天),账龄一年以上占比53.88%[21][22] - 经营现金流连续两年为负:2023年-8.63亿元(同比下降151.03%),2024年-15.67亿元(同比下降81.58%)[22] 国际化战略与海外布局 - 海外收入11年间增长677.98倍(从2014年417万元增至2024年28.31亿元),占比达23.88%[30][31] - 与美国ABF公司签署20GWh锂电池产线协议,为中国企业在美国最大锂电池设备订单[33] - 全球设立15家子公司,累计为20多个国家提供120余条整线、4万台(套)设备[30][34] - 海外订单占比目标从2022年15%提升至未来50%以上,2023年已达30%[35] 行业未来趋势 - 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预计从2024年974GWh增至2030年3758GWh,年均复合增长率25.2%[28] - 中国10家动力电池巨头海外布局近50个工厂,总投资预算超5500亿元[29] - 高端产能结构性过剩问题突出,低端产能无序扩张与高端技术迭代不匹配[11]
中国锂电年度十大领袖(2025)|巨制
24潮· 2025-07-21 02:38
行业概述 - 中国锂电产业从20年前被日韩垄断发展到如今在全球核心供应链占据优势地位,锂电池出货量占全球73.7%,储能电池占87%,正负极材料占90%,电解液占85%,隔膜占80% [2] - 锂电产业经历了野蛮生长和残酷洗牌,上市公司总市值曾达5.8万亿元,千亿市值企业达12家 [2] - 2024年行业面临严峻挑战,108家锂电公司整体营收下降11.87%,净利润下降67.27%,连续两年大幅下滑 [3][4] - 行业从简单粗暴扩张进入比拼硬科技和产业链话语权的深层竞争阶段,未来具备技术突破、全球化布局等核心能力的企业才能穿越周期 [4][5] 宁德时代 - 从100万元注册资本发展为全球锂电霸主,2024年营收超3600亿元,总资产7800亿元,连续8年动力电池使用量全球第一 [8] - 过去11年研发投入766.3亿元,占营收5.2%,拥有研发人员20346人,专利43354项 [9][10] - 2024年动力电池毛利率23.94%,同比增长1.67个百分点,资金净值2752亿元,是第2-20名总和的3.48倍 [13][14] - 海外收入从0到100亿元用10年,100亿到1000亿仅用2年,2024年境外在建工程预算617亿元 [11] 中伟股份 - 三元前驱体市占率20.3%连续5年全球第一,钴系材料市占率28% [17] - 2017-2024年营收增长20.6倍,连续16个季度正增长,海外收入增长87.53倍至178.84亿元 [16][19] - 2021年以来投资超750亿元布局全球,镍自供比例近50% [18][20] - 2024年资产负债率59.62%,资金净值11.67亿元,计划发行H股增强资本实力 [22] 亿纬锂能 - 2006-2024年营收增长346倍,盈利增长270倍,仅2024年出现0.35%下滑 [25] - 海外收入增长156倍,连续三年超100亿元,在马来西亚、匈牙利建设生产基地 [26][27] - 19年研发投入124亿元占营收6.43%,计划2026年推出高功率全固态电池 [28][29] - 形成全形态锂电池谱系,坚持"三足鼎立"业务结构应对市场波动 [29][30] 欣旺达 - 2024年营收560亿元创历史新高,海外收入占比连续7年超40% [32][33] - 2022-2024年投资313亿元,发布6C闪充电池和625Ah储能电芯 [33][34] - 资金净值71亿元,研发固态电池和航空动力电池等前沿技术 [34][35] 格林美 - 三元前驱体出货量全球第二占15%,四氧化三钴全球第二占20% [38] - 2020年以来投资近700亿元,印尼镍产能15万吨/年全球前三 [38][42] - 2010-2024年海外收入466亿元占25%,布局韩国、印尼等市场 [43][44] 华友钴业 - 2009-2024年营收增长40倍,盈利增长42倍 [49] - 海外收入增长21倍,印尼镍项目12万吨投产,匈牙利正极材料项目推进 [50][51] - 2008年以来投资近千亿元,6个在建项目预算252亿元 [52] 科达利 - 锂电池结构件业务14年增长48倍至114亿元,2024年净利润增长22.55% [56][57] - 国内13个基地达产后产值189亿元,海外匈牙利、瑞典基地已盈利 [57] - 近5年收入复合增长39%,净利润复合增长71% [57] 国轩高科 - 2015-2024年营收增长11.89倍,海外收入增长72倍至110亿元 [62][63] - 欧洲哥廷根工厂投产,美国投资43亿美元建厂,计划2025年全球产能300GWh [63][66] - 拥有7000项专利,布局阿根廷锂矿和印尼镍资源 [68] 盐湖股份 - 拥有亚洲第一大盐湖,碳酸锂产能4万吨/年,成本低于3.4万元/吨 [70][71] - 2024年锂产品毛利率超50%,2025年一季度营收增长14.5% [71][72] 贝特瑞 - 负极材料全球第一市占率21%,连续15年盈利 [74] - 2020年以来投资超400亿元,负极产能从10万吨增至57.5万吨 [75][76] - 布局印尼、摩洛哥项目,12年研发投入48.6亿元占营收4.83% [77][78]
从产业周期看农业板块投资机会——农业行业2025年度中期投资策略
2025-07-11 09:0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农业、养殖、宠物食品、饲料、生猪养殖、白羽肉鸡、黄羽肉鸡、动保 - **公司**:乖宝宠物、中宠股份、海大集团、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巨星农牧、神农科技、德康股份、圣农、华股、科前生物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养殖板块**:正从周期成长向周期价值转变,大型上市公司现金流好转,行业盈利分化,龙头估值处历史底部,中长期盈利中枢有望提升,股东回报增加。论据为规模化程度提升,多轮优胜劣汰后进入龙头进阶阶段[1][3] - **宠物食品板块**:处于高速成长期,营收增速加快,盈利能力提升,头部企业品牌影响力释放,国产品牌通过配方研发和渠道投入高速增长。论据是2025年1 - 5月表现亮眼,自2019年以来上市公司整体营收和经营水平提高,国产品牌高端化趋势明显[1][5][9] - **饲料板块**:推荐海大集团,上半年饲料销量增长显著,竞争力和中长期成长性确定,海外市场空间广阔,销量预计维持30%以上增幅,每年预计可实现15% - 20%的稳健收益。论据是行业进入产能过剩阶段,兼并整合及龙头成本优势将更显著,海大海外建厂与经营良好,海外业务优于国内[1][6][11] - **生猪养殖行业**:规模化程度提高,非洲猪瘟后产能过剩,专业化分工明显,下游屠宰及食品加工厂盈利增加。推荐牧原股份等企业,因其成本优势明显,利润兑现度高,自由现金流充裕。论据是从2014年至今规模化程度从不到10%提高到70%[1][7][8] - **白羽肉鸡板块**:养殖端逐渐成熟,龙头企业盈利稳定性增强,竞争力提升,但因供给充裕,下半年价格预计维持底部震荡格局,截至2025年6月中旬,与去年同期相比均价下降约10%。论据是以圣农为代表的企业凭借成本优势替代海外种机[12] - **黄羽肉鸡板块**:处于成熟发展阶段,周期属性显著,今年五六月份价格惨淡,下半年因供给充裕价格难上涨,龙头企业竞争力强,中长期屠宰加工及肉制品端盈利可能增加。论据是两到三年一轮周期,高猪价引发替代需求推动反转[12] - **动保板块**:当前缺乏大单品,创新性产品成为核心增长动能,推荐科前生物,因其在多联多价疫苗领域竞争力强,研发管线全面布局持续创新[1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年农业板块中期投资策略分养殖产业链和宠物产业链,养殖产业链规模化提升,头部集团成本优势明显,宠物产业链高度景气,中长期发展趋势确定[2] - 今年农业板块投资策略强调做减法,重点看好生猪养殖和宠物食品板块以及海大集团,建议投资者关注以把握潜在投资机会[14]
黑色金属数据日报-20250624
国贸期货· 2025-06-24 14:5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钢材维持震荡,无强反弹驱动,期现可关注热卷套保及敞口管理、现货轮库和盘面套利 [5][7] - 焦煤焦炭现货市场情绪好转有反弹可能,但期货已计价较多反弹预期,产业客户应积极参与套保 [6][7] - 硅铁锰硅价格短期企稳,可多硅铁空锰硅并以期权参与单边 [7] - 铁矿石基差快速收缩,若钢材基本面转弱,更偏向材弱于矿 [7] 各品种情况总结 期货市场 - 远月合约6月23日,RB2601收盘价2991元/吨,涨5元,涨幅0.17%;HC2601收盘价3112元/吨,持平;I2601收盘价678元/吨,涨2.5元,涨幅0.37%;J2601收盘价1424元/吨,涨11元,涨幅0.78%;JM2601收盘价843.5元/吨,涨23元,涨幅2.80% [2] - 近月合约6月23日,RB2510收盘价2995元/吨,涨1元,涨幅0.03%;HC2510收盘价3112元/吨,跌5元,跌幅0.16%;I2509收盘价706元/吨,涨3.5元,涨幅0.50%;J2509收盘价1385元/吨,跌3元,跌幅0.22%;JM2509收盘价807元/吨,涨10元,涨幅1.25% [2] - 跨月价差6月23日,RB2510 - 2601为4元/吨,跌3元;HC2510 - 2601为0元/吨,跌9元;I2509 - 2601为28元/吨,跌1元;J2509 - 2601为 - 39元/吨,跌12元;JM2509 - 2601为 - 36.5元/吨,跌10元 [2] - 主力合约6月23日,卷螺差117元/吨,跌7元;螺矿比4.24,跌0.01;煤焦比1.72,跌0.03;螺纹盘面利润 - 79.85元/吨,跌2.2元;焦化盘面利润311.69元/吨,跌15.46元 [2] 现货市场 - 6月23日,上海螺纹3070元/吨、天津螺纹3220元/吨、广州螺纹3150元/吨、唐山普方坯2920元/吨、普氏指数94.15,均持平;上海热卷3180元/吨,跌30元;杭州热卷3240元/吨、广州热卷3190元/吨,持平;坯材价差150元/吨,持平;日照港PB粉715元/吨,涨4元 [2] - 6月23日,青年沟提精煤610元/吨、膏如膜炭烟罐625元/吨,涨5元;甘其毛都炼焦精煤775元/吨,涨10元;青岛港准一级焦(出库)1335元/吨,持平 [2] 基差情况 - 6月23日,HC主力基差68元/吨,跌26元;RB主力基差75元/吨,跌3元;I主力基差20元/吨,持平;J主力基差85.48元/吨,跌0.5元;JM主力基差 - 2元/吨,跌2元 [2] 各品种行情分析 - 钢材周一期货价震荡,现货涨跌不一,成交略好但反弹驱动不明显,成本端煤焦期货震荡,黑色板块成本坍塌叙事不流畅,基差为期货贴水现货结构,后续可能现货向期货修复 [5] - 焦煤焦炭现货端焦炭第四轮提降落地,焦煤竞拍成交率上升,价格反弹;期货端黑链指数震荡偏强,焦煤受安全检查影响收盘价站在800关口之上,虽有反弹可能,但期货已计价较多预期,涨价空间有限 [6][7] - 硅铁华北某钢厂新一轮招标价含税进厂承兑5500元/吨,下调300元/吨,采购290吨,供需偏弱但信心企稳;锰硅华北某大型钢厂6月招标价承兑5650元/吨,较询盘上调150元/吨,较5月下跌200元/吨,采购1700吨,环比增100吨,供需宽松价格承压但续跌空间有限 [7] - 铁矿石基差快速收缩至20,最优交割品为brbf,铁水小幅回升,钢厂库存大幅回升,发运逐步回升,港口库存进入小幅累库阶段,若钢材基本面转弱,更偏向材弱于矿 [7]
产业周期与价值律动
雪球· 2025-06-09 15:36
产业周期与价值曲线 - 资本市场资产价值围绕实体产业波动,产业经济遵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而资产价值曲线呈现大幅波动[2] - 产业周期分为萌芽期、商业化验证期、规模扩张期、成熟饱和期、价值出清期五个阶段,不同阶段驱动估值的关键因素不同[4][5][8][19][24] 产业萌芽期(概念阶段) - 最大特点是无业绩约束,资本因市场憧憬而集聚,发布会、媒体报道(如"万亿蓝海"等标题)催化市场情绪[4] - 地方政府通过招商引资背书新兴产业,助推概念热度,例如2023年OpenAI发布GPT-4后,AI赛道获超千亿元融资,寒武纪、科大讯飞等公司估值飙升[4] 商业化验证期(去伪存真) - 技术突破到市场落地过程漫长,资本市场初期过度反应导致高估值,随后回归理性,资产价格回落至与产业价值匹配水平[6] - 少量企业通过"资格赛"进入产业快速成长期,形成估值回归与去伪存真双重主题[6][7] 规模扩张期(线性推演) - 拐点事件如标杆工厂投产(如特斯拉上海工厂)、重大项目开工等提供线性推演依据,资本市场基于产能扩展速度、营收增长曲线等先行指标拔估值[9] - 特斯拉2019年底上海工厂投产后股价从18美元涨至400美元,涨幅超20倍,业绩指标在早期为次要因素[9] 成熟饱和期(业绩兑现) - 行业渗透率超30%、增速环比转负、价格战爆发标志成熟期到来,资产价值提前回落,如宁德时代2022年渗透率达25%后股价回调超50%[20][22] - 竞争强度决定回落幅度,锂电池(宁德时代)回调较光伏(隆基绿能)更温和,伊利股份因市场增速放缓进入盘整期[22] 价值出清期(技术替代) - 剩者为王,熬过冬天的企业进入新一轮健康周期,如博通通过持续并购重组实现新旧业务交替,跨越多个半导体周期[25] - 部分行业(如Intel、微软)因竞争格局稳定,产业与价值周期同频共振,未经历泡沫破灭[26] 周期类型差异 - **短周期**:护城河窄、竞争强的行业(如3年周期=1年技术平权+2年库存)[12] - **长周期**:护城河宽或具垄断性的行业(如长江电力持续整合水电资源十多年)[14][16] - **盘旋型**:产品迭代推动小周期,如赛力斯(M9上市前涨5倍)、比亚迪(两轮产品周期)[17] 总结 - 估值是未来预期价值的折现,产业周期与价值曲线的博弈本质是预期与现实的拉扯[28] - 把握拐点(标志性事件、渗透率、技术迭代)是驾驭周期的关键,顶级投资者需平衡产业"实"与价值"虚"[28]
南华期货硅产业链企业风险管理日报-20250529
南华期货· 2025-05-29 08: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工业硅基本面仍然偏弱,但持仓量突破历史新高,警惕空平引起的盘面波动;多晶硅基本面仍然偏弱,当前06 - 07合约价差走强,警惕后续PS06合约交割逻辑蔓延至PS07合约;关注空工业硅多多晶硅套利机会,以及多晶硅07 - 08/07 - 09正套机会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期货价格区间及波动率 - 工业硅主力合约价格有8000强阻力位,当前波动率27.3%,波动率历史百分位(3年)为83.7%;多晶硅主力合约价格在34000 - 38000宽幅震荡,当前波动率28.94%,波动率历史百分位(3年)为85% [2] 风险管理策略建议 库存管理 - 为防止存货减值,根据企业库存情况,做空工业硅/多晶硅期货(SI2507/PS2507)锁定利润,弥补生产成本,卖出套保比例60%,策略等级3 - 产品库存偏高有存货减值风险时,卖出看涨期权,套保工具为场外/场内期权,卖出套保比例80%,策略等级4 - 买入虚值看跌期权,套保工具为场内/场外期权,策略等级3 [2] 采购管理 - 未来公司有生产计划,原料有上涨风险时,为防止未来原料价格上涨,依据生产计划买入远月工业硅/多晶硅合约锁定采购成本,买入套保比例依据采购计划,策略等级1 - 卖出看跌期权,套保工具为场内/场外期权,卖出套保比例依据采购计划,策略等级2 - 买入虚值看涨期权,套保工具为场内/场外期权,买入套保比例依据采购计划,策略等级1 [2] 核心矛盾 工业硅 - 整体处于落后产能出清产业周期,供应过剩压力持续;丰水期临近,西南地区企业复产预期落地,库存有进一步累库风险;需求端整体偏弱,下游企业压价采购,多晶硅、有机硅未来有减停产预期,供需格局缺乏上行动力 [3] 多晶硅 - 近期基本面与交割逻辑交替,盘面宽幅震荡;供给端产量稳定,高库存压力仍存,若有产能整合出清计划或协议,有望改善产业状况;下游需求随光伏抢装潮消退支撑力度减弱;期货盘面随着交割月临近,持仓数量和仓单量矛盾凸显,波幅增大 [3] 利多解读 工业硅 - 国内宏观政策偏积极,对机器人、AI企业扶持或刺激电力需求增长,长周期行业处于上升期 - 成本端短期塌缩空间有限,利润估值偏低,有较强成本支撑 [4] 多晶硅 - 未来产业内或有产能整合出清计划,若达成产能整合协议,有望推动产业状况改善 - 企业可交割意愿不强,市场走交割逻辑 [4] 利空解读 工业硅 - 丰水期临近,西南地区工厂开工预期落地,产能释放 - 下游多晶硅企业联合减产传闻变为现实,需求端走弱 - 库存处于累库趋势,需求未见好转 [7][8] 多晶硅 - 多晶硅企业整合出清失败,企业生产维持现状 - 库存处于累库趋势,需求未见好转 [16] 期货价格数据 |指标|最新价|日涨跌|周环比|周涨跌幅|年涨跌幅|单位| |----|----|----|----|----|----|----| |工业硅主力|7340|0|-540|-6.85%|-40.52%|元/吨| |工业硅成交量|624841|0|416444|199.83%|186.38%|手| |工业硅持仓量|226069|0|42379|23.07%|94.43%|手| |多晶硅主力|35100|0|-980|-2.72%|-|元/吨| |多晶硅成交量|153272|0|27010|21.39%|-|手| |多晶硅持仓量|79868|0|2574|3.33%|-|手|[8] 现货数据 |名称|单位|最新价|日涨跌|日涨跌幅| |----|----|----|----|----| |华东553|元/吨|8500|0|0%| |黄埔港553|元/吨|8500|0|0%| |天津港553|元/吨|8350|0|0%| |昆明553|元/吨|8850|-50|-0.56%| |新疆553|元/吨|7950|0|0%| |新疆99|元/吨|7950|0|0%| |华东421|元/吨|9200|-50|-0.54%| |黄埔港421|元/吨|10350|0|0%| |天津港421|元/吨|9400|-100|-1.05%| |昆明421|元/吨|10000|0|0%| |四川421|元/吨|10300|0|0%| |华东553基差|元/吨|1160|100|9.43%| |华东421基差|元/吨|1860|50|2.76%| |华东421 - 553价差|元/吨|700|-50|-6.67%|[15][17] 期货库存数据 |名称|单位|最新价|涨跌|涨跌幅| |----|----|----|----|----| |仓单总计|手|64286|-340|-1.88%| |昆明交割库(周)|万吨|8.8|-0.3|0%| |上海交割库(周)|万吨|3.9|0|0%| |广东交割库(周)|万吨|4.3|0|0%| |天津交割库(周)|万吨|10.8|0|0%| |四川交割库(周)|万吨|2.7|-4250|-1.11%| |江苏交割库(周)|万吨|2.6|-3000|-0.79%| |浙江交割库(周)|万吨|1.2|0|0%| |新疆交割库(周)|万吨|10.9|0|0%|[25][27]
历史性大退潮下,中国动储15个细分产业链谁最赚钱|巨制
24潮· 2025-05-08 05:29
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动储行业上市公司合计收入为10445.07亿元,同比下降12.97%,整体毛利率为18.37%,同比下降1.97个百分点 [1] - 15个细分产业链中7个收入降幅超10%,其中上游锂资源(-51.34%)、正极材料(-39.48%)、储能逆变器(-26.29%)下滑最严重 [1] - 8个增长领域中仅4个增速超10%:钴镍(+67.80%)、铜箔(+26.09%)、储能电池及系统(+13.83%)、锂电池结构件(+13.80%) [1] 细分领域收入变化 - 上游锂资源收入567.38亿元(-51.34%),涉及16家公司 [3] - 正极材料收入1319亿元(-39.48%),涉及20家公司 [3] - 动力电池收入3825.24亿元(-7.41%),涉及14家公司 [4] - 储能电池及系统收入1807.54亿元(+13.83%),涉及21家公司 [4] - 锂电池设备收入382.76亿元(-24.4%),涉及25家公司 [4] 盈利能力分析 - 锂电池设备毛利率29.7%最高,是锂电池回收产业(4.86%)的6.11倍 [4] - 8个细分产业毛利率下降,锂电隔膜(-26.55个百分点)、上游锂资源(-23.8个百分点)、电解液及材料(-7.18个百分点)降幅最大 [5] - 储能电池及系统毛利率24.15%(+1.57个百分点),动力电池毛利率20.79%(+1.01个百分点) [6] 龙头企业表现 - 宁德时代整体收入下降9.7%,动力电池收入下降14.59% [5][27] - 赣锋锂业与天齐锂业锂产品收入降幅均超50% [5] - 正极材料龙头湖南裕能收入下降45.96% [5] - 恩捷股份隔膜收入降16.68%,毛利率降30.45个百分点 [5] - 先导智能锂电设备收入降39.18% [5] 全球产业动态 - 2022年初至2024年6月中国动储产业链重大制造项目超700个,总投资预算突破3.5万亿元 [8] - 北美电动汽车和电池投资超500亿美元,欧洲13家企业到2030年电池产能规划达971.3GW [8] - 韩国三大电池厂商LG新能源、三星SDI和SK On 2024年四季度合计营业亏损超8400亿韩元(约42亿元) [10] - 美国Ambri Inc.申请破产,欧洲ACC暂停两家电池厂建设,Northvolt提交破产申请 [11][12][13] 产能过剩风险 - 动力电池2025年需求预测1226.1-1550GWh,企业产能规划超8000GWh [9] - 正极材料2025年需求预测230-270万吨,产能规划约1200万吨 [9] - 负极材料2025年需求预测240-298万吨,国内企业规划1514.1万吨 [9] - 电解液2025年需求预测264-273万吨,产能规划594万吨 [9] 全球化退潮 - LG集团撤回印尼77亿美元电池生态系统投资 [13] - 国轩高科美国23.6亿美元电池项目停工,蜂巢能源暂停德国两家工厂建设 [14] - 动储产业链海外项目投资预算合计可能突破7000亿元 [14]
中国锂矿双雄的年度对决|独家
24潮· 2025-04-14 06:34
为了方便读者朋友能更为客观、全面的了解锂矿双雄的真正竞争力与潜在风险,24潮团队还统计 对比了天齐锂业与赣锋锂业2024年投资布局与收益、造血力与资本实力、国际化与市值变化等多 个核心指标,供读者朋友参考。 如表所示,24年锂矿双雄国际化方面也遭遇了较大冲击。2024年天齐锂业与赣锋锂业海外业务收 入分别同比下降了81.13%和63.68%。 任何企业也难以抵御周期的力量。 有中国 "锂矿双雄" 之称的天齐锂业 (002466.SZ) 与赣锋锂业 (002460.SZ) ,一个掌控锂矿资源 储量世界第一,一个则拥有着世界上最大与品质最好的锂矿资源,在 "周期熊" 强烈冲击下也深 陷 "降速巨亏" 泥潭。 据24潮产业研究院 (TTIR) 统计,天齐锂业营业收入已经连续6个季度下降,近五个季度营收降幅 均超50%,其24年更是创纪录的巨亏 (归母净利润,下同) 79.05亿元 (同比下降了208.32%) ,从季度趋势变化看,其已经连续5个季度亏损;赣锋锂业形势也不容乐观,其营业收入已经连 续7个季度下降,24年亏损20.74亿元 (同比下降141.93%) ,这是有记录以来 (2007年以来) 首次出现亏损。 ...
盛大邀请!3月9日,黑金训练营正式开营
格隆汇APP· 2025-03-07 18:04
科技牛市行情 - DeepSeek引爆的行情持续一个多月且上涨动能充足 [1] - 当前市场被明确认定为科技牛市 [2] - 牛市中出现普遍亏钱现象 因动作迟缓、信息滞后或犹豫错失机会 [3][4] 投资者行为与群体智慧 - 个体投资者易犯错 但群体智慧可汇聚数千万会员力量辅助决策 [4] - 投资者常面临宏观方向模糊、产业周期不明、公司估值困难等问题 [5] 投资训练营推广 - 格隆汇投资学苑黑金旗舰训练营提供与行业首席及策略分析师共同学习机会 [5] - 训练营旨在帮助投资者在科技牛市中行稳致远 开营时间为3月9日 [5][6] - 强调“独行者速 众行者远”理念 呼吁扫码报名参与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