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拉压体机器人理论与技术

搜索文档
38自由度,全球最高!院士团队推出的这款灵巧手会捻扑克、穿针引线丨涌现新项目
36氪· 2025-08-18 19:14
公司概况 - 北京达奇月泉仿生科技有限公司为仿生人形机器人整机及核心部件研发企业[1] - 公司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任露泉和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终身教授任雷共同发起[3] 产品矩阵 - 产品包括"信手X-Hand"和"应手Y-Hand"两个系列灵巧手,以及W-Bot轮式人形机器人和X-Bot双足人形机器人两个系列[4] - 应手Y-Hand M1拥有38个自由度,刷新全球灵巧手自由度最高纪录[1][4] - 信手X-Hand M1拥有11个自由度和530个灵敏触觉感知单元[6] - 博文W-Bot为全球最小底盘轮式人形机器人,博行X-Bot为全尺寸通用双足人形机器人[6] - 不同产品技术相互关联,机器人可搭载灵巧手实现全身运动与手部精细操作配合[6] 技术性能 - 应手Y-Hand M1整手握力28.7kg,是刚性手的6倍以上[4] - 0.2秒完成五指闭合,速度是刚性手的3倍以上[4] - 单指指尖重复定位精度达0.04mm,是刚性手的2倍以上[4] - 具备远超刚性手的柔顺性和灵活性[4] - 可以胜任全部33种Feix分类灵巧抓握和高度类人的精细操控[9] - 能够完成捻扑克牌、穿针引线、拧瓶盖、翻书等精细动作[9][11][13] 核心技术 - 采用任雷教授国际首创的"仿生拉压体机器人理论与技术"[7] - 仿生拉压体是源自人体骨骼肌肉系统的仿生多层级材料结构刚柔耦合系统[7] - 实现三项颠覆性创新:重现生物关节三维6自由度自然运动、基于磁集电驱人工肌肉重现人体骨骼肌生物力学特性、基于仿生多层多级刚柔耦合系统设计[7] 应用前景 - 在智能制造(汽车制造、3C产品制造等)、巡检运维、国防军事等领域有巨大应用潜力[15] - 能完成传统刚性夹爪和刚性手无法完成的灵巧精细任务[15] - 家庭服务与养老护理作为长远目标应用场景[16] - 需配合新型的仿生具身智能大模型,融合多源感知和物理世界理解[16] 行业认知 - 灵巧手研发难度和工作量占人形机器人整机开发的一半[13] - 手臂灵巧操控是机器人工程领域最具挑战性的世界难题之一[13] - 任务成功率必须接近人手约98%的水平才能进入生产一线[13] - 应手Y-Hand M3系列将实现约70个自由度,达到或超过人手水平[13]
突破性38自由度!月泉仿生应手Y-Hand M1以力量×速度×精度×柔顺×灵活重新定义仿生手极限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8-11 08:05
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 - 2025世界机器人博览会上人形机器人成为全场最大焦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展示前沿技术[1] - 人形机器人行业近年发展迅猛,技术从概念走向现实应用,灵巧手成为产业链核心技术焦点[1] - 行业技术成熟度持续提高,涵盖核心零部件、整机解决方案、机械结构优化和智能化水平提升[1] 月泉仿生公司背景 - 由任露泉院士和任雷教授共同创立,长期致力于仿生科技领域创新[2] - 公司推出全球自由度最高的仿生拉压体灵巧手应手Y-Hand M1,创下38个自由度纪录[2] - 基于"仿生拉压体机器人理论与技术"研发,实现三项颠覆性创新[2][4] 应手Y-Hand M1技术突破 - 颠覆传统刚性铰链设计,实现生物关节三维6自由度自然运动[4] - 自研磁集电驱人工肌肉重现人体骨骼肌生物力学特性[4] - 采用仿生多层多级刚柔耦合系统设计[4] - 整手握力28.7kg,超出传统刚性灵巧手6倍以上[4] - 五指闭合动作仅需0.2秒,是刚性灵巧手3倍[5] - 单指指尖重复定位精度0.04mm,为传统2倍[5] - 手指挠度59mm/N,具备优异柔顺性[6] - 38个自由度创全球最高纪录[6] 应手Y-Hand M1应用场景 - 解决"力量与速度难以兼顾"等行业难题[11] - 可承担高精度装配工作,提升生产效率[11] - 在汽车制造领域完成复杂线束插接等工序[11] - 在电子设备制造中完成芯片引脚焊接等精细操作[11] 月泉仿生产品矩阵 - 推出11自由度灵敏触觉感知仿生手信手X-Hand M1[12][14] - 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博行X-Bot,51个自由度,关节峰值扭矩340N・m[16] - 全球最小底盘轮式人形机器人博文W-Bot,0.2㎡超小底盘[18] - 产品间技术相互关联协同发展,构建完整技术生态体系[20][21] 行业展望 - 人形机器人技术加速迭代,产业生态逐步完善[22] - 月泉仿生产品在工业制造、医疗康复等领域已验证应用能力[22] - 从核心部件到整机系统的技术闭环降低产业链协同成本[22] - 未来有望在人机协作安全性、环境适应性等维度实现新突破[22]
国际仿生科学院落户昌平未来科学城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27 20:03
行业动态 - 2025仿生机器人与仿生智能大会在昌平未来科学城开幕,会上启动了仿生机器人创新联盟,成立了国际仿生科学院,并落成了国际仿生工程学会北京展厅 [3] - 国际仿生科学院将作为国际仿生工程学会最高学术机构与智库,引领国际仿生科学与工程领域发展 [3] - 仿生机器人应用实验室落地未来科学城,旨在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加速前沿仿生机器人技术成果转化应用 [3] - 国际仿生工程学会北京展厅涵盖"材料与结构""感知与认知""驱动与运动""信息与智能""仿生应用"五大板块 [3] - 未来科学城集团、月泉仿生等多家企业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探索产业落地新模式 [3] 产品发布 - 月泉仿生展示了多款科技新品,包括拥有11个自由度灵敏触觉感知的仿生手"信手X-Hand M1"、仿生灵巧手"应手Y-Hand M1"、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博行X-Bot"及小型底盘轮式人形机器人"博文W-Bot" [5] - "应手Y-Hand M1"以任雷教授首创的"仿生拉压体机器人理论与技术"为基础,采用磁集电驱人工肌肉重现人体骨骼肌生物力学特性 [7] 区域发展 - 昌平区成功打造了三大产业集群,前瞻布局合成生物制造、机器人、6G等未来产业 [7] - 昌平作为北京"一南一北"机器人产业聚集区,形成了"1+5+1"的机器人产业体系 [7] - 未来科学城依托昌平区高校人才资源和中关村创新成果转化优势,构建起以"一核引领,多点支撑"为总体布局的北京机器人产业园(昌平) [7] 会议展望 - 本次会议是2025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之一,聚焦仿生机器人核心技术突破与落地路径 [9] - 大会将继续以未来科学城为主阵地,推出仿生创新竞赛、仿生科普沙龙、仿生科技论坛等行业系列活动 [9] - 大会旨在聚合产业资源,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