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仿生机器人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脊髓断了还能动?鳗鱼的逆天运动能力!机器人:拿来吧你
机器人圈· 2025-09-16 18:17
鳗鱼运动控制机制研究 - 鳗鱼运动控制采用“中央指导+地方自治”的精妙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作为指挥内置神经振荡器产生肌肉收缩基础节奏[8] - 周围神经系统实现地方自治,通过拉伸反馈感知身体弯曲程度和压力反馈感知环境阻力来实时调整发力[8][9] - 感觉反馈会实时传入神经振荡器动态微调基础节律,使运动指令能灵活适应水陆等不同环境[10] 机器人实验验证 - 研究团队构建了真实的仿生机器人进行测试,基于感觉反馈的控制模型能让机器人在水中高效游动并自主切换到陆地爬行[14] - 在陆地运动中拉伸反馈发挥更重要作用,帮助机器人通过推抵障碍物产生向前推进力[14] - 机器人模型包含10个刚性身体节段,每个节段都有局部神经回路,含振荡器和一对侧向压力传感器与拉伸传感器[16] 脊髓损伤后的运动维持机制 - 局部感觉反馈和回路自振荡能力结合使身体在失去大脑指挥后仍能保持协调运动[16] - 即使脊髓完全切断,损伤部位以下神经回路仍能通过身体感觉信号自主维持节律性活动并实现各段同步协调[16] - 这一机制解释了鳗鱼相比哺乳动物具有更强损伤恢复能力的原因[17] 进化启示与机器人应用前景 - 研究揭示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进化可能通过重新利用已有游泳神经回路来适应陆地运动,无需演化全新控制系统[18] - 基于局部感觉反馈控制的仿生机器人能够通过身体与环境实时互动调整策略,不依赖复杂中央计算[19] - 此类高度自适应机器人在灾难救援、地质勘探和基础设施检测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19]
科技感拉满,服贸会大兴展区裸眼3D、机器狗引围观
新京报· 2025-09-10 20:25
展会概况与主题 - 大兴展区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板块以“6+5+3”产业发展布局为核心,通过沉浸式体验、互动科技、场景化展销等形式展示[1] - 展区主色调为科技白,并设有“绿韵水岸——花园城市永定湾展区”,突出“水清岸绿 产城融合”的城市发展品牌[3] 前沿显示技术 - 展区入口设置长8米、高4米的裸眼3D大屏,呈现大兴机场、氢能汽车、商业航天、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主题内容[3] - 通过小型裸眼3D熊猫相框展示前沿技术,无需佩戴眼镜即可观看立体影像[3] 机器人技术 - 大兴区入驻企业展示仿生四足机器人,该机器人可抗外力干扰不易跌倒,并实现毫秒级摔倒自恢复响应[4] - 该款15公斤级机器狗可负重16斤,极限负重能力达到20斤[4] 无人机应用 - 光隼无人机展示应急救援、风力发电扇叶吊装、光伏清洗、农林喷洒等功能,最重可运送一辆家用小轿车[6] - 无人机纯油版续航达到4个小时,可实现200公里的往返,企业看重大兴区的航线和机场资源为测试试验提供的条件[6] 文化创意与旅游 - 展区展示亦庄镇亦花园的盲盒冰箱贴、北京野生动物园的小熊猫和卡皮巴拉主题文创、中医药博物馆香囊等非遗作品与特色文创[6] - 特色文创传递出“大兴国际旅游度假区”的品牌魅力[6] 展销模式创新 - 大兴展区是服贸会文旅板块唯一引入直播带货模式的展区,在9月10日至14日期间开展11场直播[8] - 直播活动由专业主播化身推荐官,为网友推介房地产、文创品和农产品等品类[8]
汉王科技: 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证券之星· 2025-07-14 21:15
业绩概况 - 公司预计本报告期营业收入71,453 59万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10%-18%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6,000万元至4,500万元 同比下滑18 10%-11 42% [2] - 扣非净利润预计亏损7,000万元至5,000万元 同比下滑27 24%-9 12% [2] - 基本每股收益预计亏损0 2454元/股至0 1841元/股 上年同期亏损0 2078元/股 [2] 业务表现 - 数字绘画业务销售收入预计同比增长20%-25% 其中国内业务增长显著 海外业务保持增长 [3] - AI读写智能本及阅读器业务销售收入预计同比增长45%-55% 毛利增长高于费用增长 现金流改善 [3] - AI柯氏音电子血压计销售收入预计同比大幅增长 市场认可度提升 [3] - 汉王品牌电纸书在京东618期间多个品类销量排名第一 [3] 研发投入 - 公司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 研发费用同比增加 [4] - 前沿技术研发投入包括大模型技术 仿生机器人技术 嗅觉识别技术等 [4] - 前沿技术尚在孵化阶段 短期难产生规模效益 但长期看将增强竞争优势 [4] 业绩变动原因 - 部分业务因市场需求不足导致收入下滑 [2] - 新产品上市和品牌影响力提升带动其他业务线销售强劲 [2] - 精细化管理与费控措施效果显现 [2]
会议直播|2025仿生机器人与智能控制论坛
机器人圈· 2025-05-12 17:42
论坛背景与主题 - 智能制造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正重塑全球制造业格局 [3] - 仿生机器人与智能控制技术是智能制造领域的前沿技术,通过模拟生物结构、功能和行为拓展机器人应用场景 [3] - 智能控制技术赋予机器人自主决策和优化控制能力,提升智能化水平和运行效率 [3] - 中国计量大学将于2025年5月13日举办“2025仿生机器人与智能控制论坛”,聚焦仿生机器人与智能控制两大领域 [3] 论坛组织机构 - 主办单位为中国计量大学 [4] - 承办单位包括中国计量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中国计量大学学报》编辑部、《机器人技术与应用》杂志社等 [4] 论坛时间与地点 - 论坛时间为2025年5月13日08:30-12:00,会期半天 [6] - 论坛地点为中国计量大学闻厅二楼报告厅(杭州市钱塘区学源街258号) [6] 论坛议程 - 07:30-08:30为签到时间 [9] - 08:30-08:35为领导致辞 [9] - 08:35-09:05由电子科技大学程洪教授作《康复外骨骼机器人进展与趋势》报告 [9] - 09:05-09:35由哈尔滨工业大学萱为教授作《穿戴式机电系统研究》报告 [9] 行业动态与趋势 - 机器人行业上市公司2024年报显示75家公司亮点 [13] - 55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3年报显示行业洗牌加剧 [13] - 人形机器人量产爆发,价格战激烈,产业面临重构 [13] - 53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4上半年业绩普遍承压,但机器人与AI结合带来新机遇 [13] 技术突破与研究 - 仿生机器人技术新突破,模拟松鼠跨越复杂地形的智慧 [13] - 清华大学赵明国团队研究加速复现波士顿动力动作 [13] - 院士潘云鹤探讨人工智能的行为智能和产品智能 [13] - 院士提出机器人创新设计的六大关键技术 [13] 企业动态 - 越疆科技从“破格上市”到市值翻三倍,领跑港股机器人赛道 [13] - Uber Eats将在日本推出机器人送货服务 [13] 国际快讯 - 国际研究包括螳螂虾仿真机器人、3D打印软机器人手等 [13] - 折纸制造cm级四足机器人、新型昆虫级变形机器人问世 [13]
2025仿生机器人与智能控制论坛,精彩议程抢先看!
机器人圈· 2025-05-09 17:18
论坛背景与主题 - 智能制造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正在重塑全球制造业格局 [2] - 仿生机器人与智能控制技术是智能制造领域的前沿技术,通过模拟生物结构、功能和行为拓展机器人应用场景 [2] - 智能控制技术赋予机器人自主决策和优化控制能力,提升智能化水平和运行效率 [2] - 2025仿生机器人与智能控制论坛将于2025年5月13日举办,聚焦仿生机器人和智能控制两大领域 [2] 组织机构与参会嘉宾 - 主办单位为中国计量大学,承办单位包括中国计量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中国计量大学学报》编辑部等 [3][8] - 参会嘉宾包括中国计量大学副校长王斌锐、电子科技大学程洪教授、南开大学孙宁教授等知名学者 [11][12][13][15] 会议日程 - 论坛将涵盖康复外骨骼机器人进展与趋势、穿戴式机电系统研究、气动仿生机器人智能控制等主题 [17] - 具体日程包括签到、领导致辞、主题报告和茶歇等环节 [17] 行业动态与趋势 - 机器人行业上市公司2024年报显示行业洗牌加剧,部分企业业绩承压 [19] - 人形机器人领域出现量产爆发,价格战激烈,科技革命推动产业重构 [19] - 国际前沿技术包括螳螂虾仿真机器人、3D打印软机器人手等创新成果 [19] - 院士报告探讨人工智能行为智能、机器人协同智能制造新动能等方向 [19][20]
会议报名|2025仿生机器人与智能控制论坛
机器人圈· 2025-05-07 10:28
论坛背景与主题 - 智能制造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正在重塑全球制造业格局 [2] - 仿生机器人与智能控制技术是智能制造领域的前沿技术,通过模拟生物结构和行为拓展机器人应用场景 [2] - 中国计量大学将于2025年5月13日举办"2025仿生机器人与智能控制论坛",聚焦仿生机器人和智能控制两大领域 [2] 组织机构 - 主办单位:中国计量大学 [3] - 承办单位包括《中国计量大学学报》编辑部、机电工程学院、《机器人技术与应用》杂志社等 [3] - 论坛地点:中国计量大学闻厅二楼报告厅,会期半天 [3] 报告嘉宾 戴振东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导,江苏省仿生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 [5] -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仿生机器人、仿生功能材料、航天仿生科学与技术 [6] - 发表论文近400篇,其中SCI超过100篇,H因子26,Google引用2668次 [6] 程洪 - 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教授,机器人研究中心主任,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8] - 研究方向包括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机器人技术,主持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8] - 发表论文70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0项,编写教材与专著3部 [9] 孙宁 - 南开大学教授,博导,国家"四青"人才,IEEE Senior Member [11] - 研究方向为欠驱动机器人、气动人工肌肉机器人,提出的轨迹规划控制技术使运送效率提高77% [11] 钱志辉 - 吉林大学教授,博导,工程仿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18] - 研究方向包括仿生康复装备、仿生机器人,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16项 [19] - 发表SCI论文100余篇,获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60余件 [20] 王斌锐 - 中国计量大学副校长,教授,研究方向为仿生机器人、智能工业机器人 [21] - 发表高水平论文16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60余项,制修订国家标准9项 [21] 会议报名 - 会议报名可通过扫描二维码或联系会务张老师(13305713232) [23] 行业动态 - 55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3年报显示行业洗牌加剧 [25] - 人形机器人领域价格战火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重构 [25] - 机器人概念上市公司2024上半年业绩普遍承压,但机器人与AI结合带来机遇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