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仿生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第二十七届高交会:仿生机器人云集
中国新闻网· 2025-11-17 10:43
11 月15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各类仿生机器人云 集。中新社发 陈文 摄 月15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各类仿生机器人云 集。中新社发 陈文 摄 11 月15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各类仿生机器人云 集。 中新社发 陈文 摄 11 月15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各类仿生机器人云 集。中新社发 陈文 摄 11 ...
高交会吹响机器人“集合号”
中国新闻网· 2025-11-15 14:01
展会概况与机器人展示 - 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深圳举办 各类机器人是展会亮点 [1] - 宇树科技展示的人形机器人能进行武术和格斗表演 被击倒后可迅速起身 [1] - 展会现场有机器狗、轮式机器人、仿生机器人以及能叠衣服、打鼓的机器人进行展示 [1] 工业机器人技术进展 - 德克智能首席执行官表示人形机器人研发理念是接管高危重活 如打磨和焊接 目前90%的打磨工位仍依靠人工 [1] - 打磨作业涉及视觉、力控、姿态、轨迹等技术难题 柔性重载打磨是工业机器人智能化的技术制高点 [1] - 德克智能展出的工业特种人形机器人 其异构双臂可满足40公斤负载的各类作业需求 [1] - 机器人基于机器视觉和力觉的智能感知 能实现智能驾驶、工件智能定位等功能 全程无需人工介入 [1] 医疗与特种机器人应用 -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在医疗领域深度融合 推动心血管诊疗向精准智能医疗转型 [2]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团队推出心血管及其外周血管智能介入机器人 已完成样机生产、仿体及动物实验 [2] - 一款针对水下作业潜水员的外骨骼产品展出 可将水下抬臂工作时长从45分钟提升至60分钟 并提高清洁效率 [2] 公司产品与市场布局 - 领益智造公司带来领珑、磐石等机器人产品 这些产品曾在2025年8月北京全球首届人形机器人运动大会获得双冠军及铜牌 [2] - 领益智造的机器人产品可用于物料分拣、组装等场景 单臂承重10公斤 双臂协同承重可达20公斤 [2] - 领益智造机器人海外布局已覆盖北美、欧洲、东南亚等地 相关应用场景已在对应区域落地 [2]
世界互联网大会:携手迈向美好“数智未来”
新华社· 2025-11-10 09:13
大会概况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于11月6日至9日在浙江乌镇举行,主题为“共筑开放合作、安全普惠的数智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 - 本届峰会恰逢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十周年,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 [2] - 峰会活动丰富,除开幕式和主论坛外,还围绕全球发展倡议、数字经济、数据治理等议题举办了24场分论坛 [7] - 峰会吸引了来自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0多名嘉宾参会 [7] 核心活动与奖项 - 大会期间举办了“六小龙乌镇对话”活动,前沿科技企业代表围绕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发展等前沿趋势进行交流 [10] - 世界互联网大会领先科技奖是面向互联网领域的国际性科技奖项,旨在奖励全球年度最具领先性的互联网科技成果 [9] 博览会与前沿技术展示 - 配套的“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以“AI共生、智启未来”为主题,以“人工智能+”为展示重点 [11] - 博览会设置了两大场馆7个主题展区,汇聚了全球600多家企业带来的1000多项人工智能前沿技术产品 [11] - 博览会现场展示了仿生机器人、情感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格斗机器人、音乐机器人以及能精准泡咖啡的机械臂等多种智能设备 [15][17][19][21][23][27][29][31][33] - 观众可体验互动项目,如通过环绕拍摄、极速建模制作3D模型、品尝机器人调制的咖啡以及使用“AI中医”进行体质健康评估 [15] - 参展商表示,与去年相比,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进步飞快,基于医疗、智慧城市等各个方面的智能体不断涌现 [27] 国际合作与影响 - 来自津巴布韦的参展商在博览会上推介一款自主研发的供应链平台,该平台可用于连接非洲农民与买家和进口商,旨在将更多非洲农产品销往中国 [33] -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已从中国倡议成长为国际共识,并发展为遍布全球的生动实践 [34]
机器人在北京“舌战群雄”
中国新闻网· 2025-11-10 07:38
赛事概况 - 首届中国(国际)机器人辩论大赛决赛于11月9日在北京举办,决赛阶段为“机机对决”[1] - 冠军争夺环节围绕“机器人是否会统治人类”的辩题,湖北大学队人形机器人与松延动力-小诺队半身仿生机器人展开激辩[1] - 最终松延动力-小诺队夺得冠军,该公司机器人曾获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第二名[3] 技术能力展示 - 评委从逻辑性、语言表现力、多模态交互、技能展示和临场应变5个维度对机器人进行打分[3] - 机器人辩论考验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自然语言理解与生成等核心AI技术,是多模态感知、知识推理与人机交互协同能力的集中体现[6] - 小诺队研发项目经理表示,在备赛中进行针对性辩论语料、对话管理等训练,赛场上很好检验了大模型推理能力[3] 行业背景与意义 -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59.5万台,服务机器人产量1350万套,两大类产品均已超过2024年全年产量[4] - 专家指出,机器人的发展离不开软硬一体化建设,既要拥有灵活强健的“身体”,也要具备价值判断与安全意识的“头脑”[6] - 举办机器人辩论大赛被视为一场科学实验,将促进AI技术发展、大模型算法优化,以及AI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深度融合[6]
中国创新何以“柳暗花明”(评论员观察)
人民日报· 2025-11-06 06:11
创新案例与路径 - 宇树科技在资源和资金限制下押注成本更低的电驱方案,将支流技术路线做成行业主流,打造出极致性价比的仿生机器人[1] - 我国自研90吉赫兹实时示波器发布,打破国外长期技术封锁,为下一代通信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研发提供重要支撑[1] - 新石器公司通过持续攻关将无人配送车工作噪声从扰民水平控制在60分贝以下[2] - 比亚迪经过长期研发和迭代,从早期产品被调侃为"摇摇车"发展到获得良好市场口碑[2] - 江西新余钢铁集团通过将主流矿与非主流矿精心搭配并辅以工艺创新,解决矿源成本过高困境,项目获省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 - 华为在芯片领域断供打压下采取"用数学补物理、非摩尔补摩尔,用群计算补单芯片"方式,蹚出颠覆传统技术方案的新路径[3] - 歼—10飞机研制期间资金短缺,研制人员生产洗衣机、摩托车等民用产品贴补,工人在仅容一人的机身段空间蜷缩操作数小时[4] 创新精神与方法论 - 创新是探索未知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可以错但要大胆地试[1][2] - 搞创新不要幻想万事俱备,要敢于迈出第一步,通过小步快跑和持续迭代实现跨越[2] - 资源不足和条件有限可能使创新主体在删繁就简中回归技术本源,在另辟蹊径中打破路径依赖[3] - 创新从不是锦上添花而是生死抉择,背水一战方有出路,中国创新背后有股子拼劲[4] - 中国创新经验表明,充分利用资源、运用科学方法、激发精神力量,发展中国家也有机会实现利国利民的创新创造[4] 政策与展望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5]
松延动力姜哲源:做人形机器人不怕“摔倒”才能走得“稳”
上海证券报· 2025-10-27 01:36
公司背景与创始人理念 - 松延动力创始人姜哲源为清华大学博士辍学创业,公司已成为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明星企业之一 [3] - 创始人认为在无人认可时需做超预期之事,得到认可后需具备商业化能力,最终目标是让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 [3] - 创业最正确的选择是亲自下场,其创业动力源于对机器人的热爱以及在2022年参观业内公司后认为产业界效率更高 [4] 行业趋势与创业契机 - 2019年至2022年出现三大趋势信号:硬件大变革带来人形机器人运动技术突破、深度强化学习算法进步提升运动控制稳定性、大模型出现为行业带来新机会 [4] - 2023年人形机器人行业仍处早期阶段,投资优秀“赛车手”是一级市场主流逻辑 [5] - 公司初期团队看似稚嫩,通过做出机器人本体Demo才成功获得首轮融资 [5] 技术突破与产品规划 - 公司企业文化强调“庆祝失败”,认为失败能推动产品迭代更新,运动会中的失败让其意识到电机扭矩、关节转速及尺寸的重要性 [6][7] - 通过频繁测试(如每5分钟有机器人接受测试)主动寻找设计问题以改进产品,客户评价其产品稳定性极高 [8] - 2025年是公司品牌扬名和商业化探索关键年,2026年将推出全尺寸机器人参赛并对关键指标进行全方位升级 [6][7] - 明年(2026年)是产品大年,产品线将非常丰富,包括人形机器人、仿生机器人等不同形态和尺寸 [6] 商业化战略与行业竞争 - 商业化本质是选择对的场景、商业模式和客户,公司打法为树立旗舰标杆案例再批量推广复制,例如与清华附中合作 [9] - 公司有望在明后年(2026-2027年)实现现金流转正,2027年开始将进入场景化阶段,探索养老、厨房等新场景 [9][10] - 人形机器人应用目前集中于教育科研、文旅演出等场景,规模化落地难点在于泛化性不足和安全性有待提高 [9] - 2025年是业内公认的量产元年,2026年可能是一场竞争激烈的“百团大战”,产品迭代速度正越来越快 [10]
加拿大专家点赞中国生态与创新发展 期待更多合作成功案例
中国新闻网· 2025-10-20 10:25
峰会活动与主题 - HICOOL2025全球创业者峰会于10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打造全球创新创业生态之都” [3] - 峰会聚焦科技创新、产业融合、国际合作、青年力量四大要素 [3] - 活动集中呈现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能源等前沿领域最新成果和创业项目 [3] 行业观察与评价 - 中国城市在生态建设方面取得显著进展,汽车行驶安静、噪音稀少,烟雾污染减少,正迈向生态型社会 [3] - 中国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提出了全球发展生物多样性的议题并制定框架 [3] - 技术与文化协作需同步推进,旅游业可作为传播文化、创造经济价值并拉近人际距离的途径 [3] 青年发展与创新项目 - 在HICOOL全球创业大赛上涌现许多振奋人心的项目,尤其是仿生机器人领域 [4] - 建议各国青年通过大学项目交流、科研课题合作、跨国探访实践等途径加深彼此了解 [4]
“文化+科技”带你飞天入海!
杭州日报· 2025-10-20 09:46
科技与文化融合趋势 - 数字技术、AI创意和沉浸式体验成为第十九届文博会的核心亮点 [3] - 科技赋能文化并激发创新,展会对未来生活方式进行了生动定义 [3] - 高校科研成果与数字国潮艺术结合,推动黑科技进入寻常生活 [3] 高校科研与产业化展示 - 浙江大学展区以“智创未来、文化赋能”为主题,展示现代科技赋能文化发展的可能性 [4] - 展区呈现机器人弹钢琴、仿生机器鱼、全自主飞行机器人及田间智能采收机器人等产业化成果 [5] - 中国美术学院展区聚焦“专业/行业+AI”协作,探索AI在电影、教育、游戏、视传领域的艺术表达边界 [5] - 全景沉浸影像空间《寻·窟》VR体验项目吸引大量观众排队,尤其受小朋友欢迎 [5] 数字技术活化传统文化 - “纹样数字艺术展”通过AI生成式创作将上千组传统纹样与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合 [6] - 沉浸式巨型数字幕墙允许观众轻触屏幕实时生成并演化传统吉祥纹样 [6] - 展区配套推出纹样衍生文创产品如保温杯、包挂、椅垫等,将传统符号融入现代生活 [6] 区县展馆的数字生活应用 - 西湖区展厅提供VR/MR沉浸体验,包括AI棋手博弈、中医AI检测仪、智元助行外骨骼等项目 [8] - 良渚遗址VR项目让观众佩戴设备穿越至5000余年前文明现场,体验古人祭祀仪式 [8] - 萧山区展区3D扫描仪可实现物件三维样貌采集,已应用于文博数字化存储、医疗健康及汽车工业领域 [8] - 低空飞行器、智能导览机器人、数字文创平台等技术为传统展会注入未来感 [8]
富维股份:携手月泉仿生 以产业实力赋能智能制造场景应用
证券时报网· 2025-10-09 10:10
合作事件概述 - 9月30日,吉林省仿生机器人创新中心应用示范基地及全国首家“仿生机器人MALL”在长春北湖未来科学城揭牌并开幕 [1] - 富维股份与月泉仿生科技就“智能制造场景应用”进行合作签约,探索仿生机器人在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领域的创新应用 [1] 合作战略意义 - 合作标志着公司以产业落地能力为核心,引领传统汽车制造业向仿生智能化转型迈出实质性步伐 [1] - 合作旨在推动仿生机器人技术从实验室走向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生产线,加速“人工智能+”仿生具身智能在制造业的全链条落地 [4] - 合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升级与智能制造创新发展提供全新范例,助力吉林省在仿生机器人产业生态体系建设中抢占先机 [4] 合作方背景与协同效应 - 富维股份是服务全球30余家整车厂商的汽车零部件龙头企业,拥有五大全国性生产基地,具备深厚的制造核心竞争力与规模化生产优势 [2] - 月泉仿生科技在灵巧手与人形机器人领域有技术积累,依托吉林省仿生机器人创新中心的产业影响力 [2] - 富维股份的产业需求与月泉仿生科技的技术形成精准互补 [2] 合作具体内容与未来规划 - 双方将探索人形机器人在汽车零部件制造中的零件装配、精密检测等场景应用实践 [4] - 未来将以此次签约为起点,深化在技术研发、场景应用、人才培养等多领域的协同创新,拓展生态合作 [4] - 共同打造仿生机器人智能制造应用的标杆项目,为中国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贡献力量 [4]
关于发布2025年度上海市科技攻关“揭榜挂帅”(第一批)项目指南的通知
机器人圈· 2025-09-19 18:12
上海市科技攻关"揭榜挂帅"项目指南 - 项目采用"揭榜挂帅"机制 由市科委发布科研攻关任务并征集揭榜方 通过评审择优给予经费支持 [1] - 揭榜方包括全国高校 科研院所 企业和社会力量 无行业门槛限制 但须为中国法人或非法人组织 [2] - 揭榜单位需确保材料真实性 遵守科研诚信和知识产权法规 项目知识产权需明晰合法 [2] - 项目预算需真实合理 符合上海市科技计划经费管理要求 [3] - 申报截止时间为2025年10月20日16:30 需提交签字盖章的纸质申报书一式四份至指定地址 [4] - 项目评审采用会议评审方式 由市科委会同技术需求方共同管理立项及验收流程 [6] 机器人行业上市公司业绩表现 - 75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达5821亿元 盈利301亿元 [10] - 行业面临业绩承压与洗牌加剧态势 2023年年报显示喜忧参半 [10][11] - 人形机器人领域出现量产爆发和价格战 引发科技革命与产业重构 [11] 机器人技术研发动态 - 仿生机器人技术取得新突破 通过模仿松鼠运动智慧实现复杂地形跨越 [11] - 人形机器人研发聚焦具身智能 面临发展挑战但进展显著 [10][11] - 技术创新涵盖微纳感知 路径规划 3D打印软体机器人及振动式压电机器人等领域 [10][11] - 机构智能与变形机器人技术推动"变形金刚"从概念走向现实应用 [11] 企业案例与市场动向 - 越疆科技在港股市场表现突出 市值实现三倍增长 [11] - Uber Eats计划在日本推出机器人配送服务 [11] - 部分机器人概念股出现退市案例 行业竞争加剧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