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技术

搜索文档
“迭代速度快至单周” 金融大模型应用跨入新阶段
上海证券报· 2025-08-02 02:50
◎记者 温婷 "当前AI模型技术正经历从'渐进式创新'到'指数级跃迁'的历史性转变。"这是阿里云副总裁、大数据和 智能实验室负责人叶杰平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作出的最新判断。而这样的转变正率先在金融场景 中发生。 截至今年6月,银行业在全球人工智能大模型落地应用场景中占了18%,相较于互联网行业高出10个百 分点。在基础大模型一致开源、并以月为单位进行更新迭代的基础上,金融垂类大模型率先实现了"周 级迭代"。基于资金、数据和人才沉淀,金融大模型应用跨入"爆发期",正在从量变走向质变。 金融大模型人才吸引力升温 数字化程度高、数据密度大、AI应用场景丰富,使得金融业成为AI落地的绝佳领域。 2025年,DeepSeek的开源,加速了大模型技术平权,也正式改写了大模型应用的商业模式。基于开源 大模型的技术红利,更多公司将目光投向技术应用对于业务的赋能。刚刚结束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上,不少金融机构也来"挖人"了。 奇富科技首席算法科学家费浩峻透露,公司大模型团队已经超过百人,依托于近千人的技术团队作为支 撑,不断推进大模型技术在复杂金融场景中的深度落地。在此基础上,公司仍在大举招聘模型和算法方 面的专 ...
德生科技股价下跌4% 政务数据共享条例即将实施
金融界· 2025-08-01 05:20
德生科技7月31日收盘价为10.32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4.00%,盘中最高触及10.51元,最低下探10.26 元,成交额2.94亿元。 德生科技属于软件开发行业,业务涵盖移动支付、云计算等领域。公司专注于政务数据服务,提供智能 化解决方案,包括智能客服、数字人导办系统等,助力政府数字化升级。 《政务数据共享条例》将于8月1日起施行,德生科技表示正积极响应政策,推动政务服务智能化转型。 公司已在多地落地智能政务系统,如东莞社保系统升级项目,使政务问答准确率提升至97%以上。此 外,公司结合大模型技术,优化交互效率,较传统方式提升超40%。 7月31日,德生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出5023.94万元,占流通市值的1.35%。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汉江湾人工智能产业园“开园即满园” 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创新中心揭牌
长江日报· 2025-07-30 09:36
汉江湾人工智能产业园开园 - 武汉首批市级人工智能培育产业园区汉江湾人工智能产业园开园 23家企业首批入驻实现开园即满园 [1] - 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武汉创新中心揭牌 百度将派驻专家团队帮助入驻企业用上用好大模型技术 [1] - 硚口区发布人工智能九条政策 打造集技术研发产业应用人才培养于一体的AI产业高地 [1] 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平台 - 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平台是一站式大模型开发及服务运行平台 汇聚文心大模型系列和第三方开源大模型 [1] - 平台整合丰富AI开发工具与整套开发环境 可根据企业需求灵活配置扩展 降低AI应用落地门槛 [1] - 创新中心从筹建到完工仅用时3个月 创百度集团项目建设纪录 [1] 入驻企业情况 - 23家入驻企业中百度生态伙伴精密制造企业占比超60% [2] - 武汉优世利文化科技选择落户武汉看中消费市场和专业人才资源 看好园区产业集聚效应 [2] - 国家医学中心科创院湖北省医疗健康前沿数智中心硚口同济数智产业园等平台揭牌成立 [2] 产业园发展规划 - 产业园已初步搭建产业发展框架 在算力数据模型等要素建设上与百度腾讯蚂蚁开展合作 [2] - 拟打造模型创新中心算力中心数据要素中心具身智能中心 [2] - 力争3年内建成全市人工智能创新高地产业高地和应用高地 [2]
原蚂蚁集团副总裁,去向定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9 16:00
王晓航职业变动 - 王晓航从蚂蚁集团离职后加入中国平安 出任平安集团首席技术官兼平安科技总经理 [1] - 王晓航在蚂蚁集团历任副总裁 财富及保险事业群CTO等职务 负责数字金融和AI创新 [1] - 中国平安表示王晓航加入将提升公司AI技术研发与应用水平 推动自研大模型与大数据平台融合 [1] 蚂蚁集团组织架构调整 - 2024年12月蚂蚁集团整合支付业务成立数字支付事业群 整合六大部门成立支付宝事业群 [2] - 王晓航在蚂蚁集团CTO体系调整中从财保事业群CTO调任国际事业群CTO [2] - 王晓航在职位调整两个月后离职 业内推测岗位变动是离职关键因素之一 [2] 王晓航专业背景 - 王晓航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学硕士 曾任职谷歌 彭博集团等国际企业 [2] - 加盟蚂蚁集团前曾任百度首席架构师 推动百度钱包和金融业务发展 [2] - 在蚂蚁集团期间推出AI金融管家 AI金融业务助手等生成式AI产品 [1] 金融科技行业观点 - 王晓航曾提出大模型技术正深度改变金融业务 金融行业面临产业升级拐点 [3] - 认为AI在智能原生时代可降本增效 同时提升用户体验和生产力 [3] - 从蚂蚁到平安的职业转换与其金融科技经验与平安数字化战略高度契合 [2]
上海机场与蚂蚁集团战略合作 打造浦东机场AI智能旅客出行服务平台
快讯· 2025-07-25 16:40
战略合作签约 - 上海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与蚂蚁集团于7月23日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1] - 双方将结合各自生态资源,通过大模型技术和产业协同打造浦东机场AI智能体和会员服务小程序 [1] - 合作旨在构建AI智能旅客出行服务平台,提供"出发-到港"一体化智慧出行新体验 [1] 支付服务升级 - 浦东机场全面引入"支付宝碰一下"支付服务 [1] - 服务覆盖机场内有税零售、免税零售和餐饮门店共计163家 [1] - 国内旅客或入境游客可通过手机碰一下支付设备小蓝环快速完成付款 [1] 用户体验优化 - 新支付方式使付款更简单直接 [1] - 旨在为赶飞机的旅客提供更多便利和从容 [1]
DeepSeek流量下滑,周鸿祎称梁文锋就没想认真做to C的App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3 17:41
DeepSeek的战略定位与行业影响 - 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专注于AGI和大模型技术研发,未重视to C端App的日活、融资等指标,导致官网流量下滑但第三方云服务商上的大模型使用流量保持高位[1] - 公司免费开源世界一流模型,成为国内众多企业(包括360智能体基座)的基座模型供应商,行业渗透率达"每家公司至少1-2个DeepSeek模型"[1] - 近半年未更新模型,可能筹备重大升级(R2版本),需对比同期Kimi、千问等竞品的性能提升[1] 对中国大模型产业的贡献 - 终结"百模大战"资源内耗,推动行业转向基于开源模型的Agent开发,加速大模型商业化落地[2] - 验证中国开源路线的可行性,形成对美国封闭生态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与千问、Kimi共同构建国产开源生态[2] 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形成DeepSeek、千问、Kimi等开源阵营,国际对标美国多公司交替演进模式[2] - 第三方云服务商(火山云、阿里云、腾讯云、英伟达云)成为大模型流量主要承载平台[1] 注:文档3-4为无关内容已跳过
周鸿祎评DeepSeek流量下滑:梁文锋一心扑在AGI上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3 15:05
DeepSeek的业务模式与战略 - 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专注于AGI和大模型技术研发,未在to C的App上投入精力,导致官网流量下滑 [1] - 即便在流量高峰期,公司也未优化网站速度,反映出对to C业务的轻视 [1] - DeepSeek大模型在火山云、阿里云、腾讯云及英伟达云等第三方云服务商上的使用流量保持高位 [1] - 众多国内公司基于DeepSeek的模型进行改造,包括360的智能体基座模型 [1] - DeepSeek将世界一流模型免费开源,对中国大模型产业贡献显著 [1] DeepSeek的行业影响 - DeepSeek的开源模型被广泛应用于Agent开发,几乎所有做Agent的公司都使用其1到2个模型 [1] - 公司通过开源消除了"百模大战",避免行业资源浪费,推动Agent发展 [2] - DeepSeek证明了中国开源开放路线的价值,可能在生态上形成对美国垄断封闭道路的优势 [2] - DeepSeek、千问、Kimi等构成中国开源界团队,只要保持国际一流水平就对中国发展有利 [2] DeepSeek的未来发展 - 周鸿祎认为DeepSeek可能在"憋大招",但对其R2是否会在下半年推出表示不了解 [1] - 近半年DeepSeek未更新模型,而国外引擎及国内Kimi、千问等能力已提升,能否再次发力尚待观察 [1]
海天瑞声20250721
2025-07-22 22:36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海天瑞声、中国移动、华为、Zoom、Skill AI、Meta、谷歌、微软、OpenAI、IPEN、Sky AI等[2][11][17][19][25][31] - **行业**:人工智能、数据标注、代码生成、机器人等[2][12][18]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业绩增长方面**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和利润显著增长,收入增长约70%,与Q1持平,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和智能语言等业务全面增长,原因是国内外大模型技术应用推进及公司稳客户、找新增长点策略,去年收入增40%[3][4] - 中报收入接近1.6亿元,同比增长40%-70%,境内占比53%,境外占比47%,去年全年境外占比49%,视觉数据标注占比升至40%,语音数据标注占44%,文本数据标注占15%[14] 2. **国内市场方面** - 与中国移动合作显著提升,今年前六个月收入达2000万元,受益国家人工智能战略,还参与地方政府数据要素产业化项目,预计Q3开始贡献业绩[2][6] - 已落地六个省份城市的数据要素产业化项目,四个为国家级数据标注示范城市,如南宁和呼和浩特等,广西建设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中心,计划9月发布成果[7] - 主要客户有中国移动、阿里巴巴、快手和小米,阿里巴巴贡献1200万元收入,快手约700万元,小米约600万元[15][16] 3. **境外市场方面** - Zoom是上半年主要客户之一,贡献超1000万元收入,项目多为标准品,表明其拓展垂直行业领域[17] - 公司境外面临挑战,因军方和政府订单占比超50%难进入,无大规模数据交付体系难获科技厂商定制化订单,去年并购菲律宾交付基地,服务国内互联网公司东南亚出海业务,计划明年下半年向北美科技公司展示能力[26] 4. **战略合作方面** - 与华为形成战略级合作,共同推出一体化数据处理平台,通过华为销售体系推广,还推动地方软硬件结合项目,如西安景区应用大模型、北京AI加计算试听项目[11] 5. **市场机会方面** - 专家标注需求增加,上半年获医疗基础知识问答库标注任务,金额达数百万,因人工成本高,需专家明确规则后靠算法处理重复性工作[18] - Skill AI获Meta投资并裁员重组,聚焦高附加值领域,意味着未来专家标注需求或增加[19][20] - 代码生成领域规则相对明晰,人类被替代可能性更高,美国企业已开始用大模型替代传统工种,国内替代进程较慢[22] 6. **业务模式方面** - 探索数据资产授权模式,通过企业订阅和定制服务盈利,注重项目定制和授权服务[5][29] - 企业订阅和定制服务模式在中国可行,可通过“可信数据空间”概念实现,海天瑞声在地方政府合作项目中推广该平台[3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机器人领域数据需求尚需时日启动,海天选择国内关键零部件和灵巧手方向各一家头部公司合作,预计8月宣布首家围绕机器人的数据训练场落地项目[12] - 复杂3D和4D场景标注任务中,经验丰富的人工标注员先标注沉淀规则,再由算法学习实现自动化处理[21] - 合成数据不是外采数据市场主流需求,海天上半年合成数据占比1%-2%,因客户无明确需求,暂不投入过多资源[23][24] - Meta收购Skill AI引发反垄断调查,为海天提供机会,市场对中立数据服务商需求大[25] - 海天质检流程分项目层级和公司层级,与Sky AI直接比较标注效率无意义,强调两层质检确保交付质量[31] - 海天开始双循环战略,建立菲律宾交付基地和多个子公司,计划在韩国及欧盟设子公司,构建销售和交付网络及研发体系[5][31] - 今年中报定制化收入占比较大,1.6亿收入中约1亿来自定制收入,预计全年定制化收入占比更高,未来标品占比可能上升[28]
关于Thor/VLA 一些信息线索
理想TOP2· 2025-07-22 21:22
理想汽车芯片供应问题 - 理想汽车原定2025年3月推出的增程L系列改款车型因英伟达Thor芯片交付延期推迟至5月[1] - 英伟达Thor芯片最初承诺2024年底量产但多次延期交付且存在工程和设计问题[1] - Thor芯片实际算力从宣传的700TOPS缩水至不足500TOPS导致理想汽车部署30亿参数VLA模型难度增加[1] - 早期Thor芯片未通过车规认证且存在大量Bug导致模型运行效率低下[2][3] 车企与英伟达合作矛盾 - 英伟达拒绝理想汽车提出的驻场支持和问题解决排期要求且关键时期对接负责人缺席[2][3] - 英伟达要求理想汽车公开模型数据被行业人士称为"霸王条款"[3] - 合约缺乏延期惩罚和Deadline条款被车企工程师评价为"流氓协议"[3] 车企自研芯片进展 - 理想汽车加快自研芯片上车进度计划提前至2026年一季度交付[2] - 蔚小理首颗自研芯片研发成本在3-4亿美元之间且持续追加投入[2] - 理想汽车已启动第二颗芯片研发以应对AI技术快速迭代需求[2] - 自研芯片可更快解决NPU带宽不足和算法时延等部署问题[2] 技术部署现状 - 理想汽车在Thor芯片上行业首发了"满血版"智驾全功能[3] - 30亿参数VLA模型部署仍在推进且早期测试已展开[3] - AI技术在汽车应用速度超预期但芯片设计存在适配滞后问题[2]
当AI大佬遇上跑圈顶流,这场赛事联名太懂开发者了!
AI研究所· 2025-07-18 10:36
核心观点 - 科大讯飞与特步跨界合作推出2025AI开发者大赛,结合技术竞赛与运动装备福利,打造"开发者特训补给包",体现两种极致精神的融合 [2][8][19] - 大赛聚焦大模型深化应用,设置算法赛、应用赛、高校赛三大类型,覆盖6大技术领域和6大产业场景,提供国家级项目经验及全球化参赛机会 [11][12][13][16] - 赛事资源全面升级,包括专家智囊团、顶配算力库、高额奖金及就业通道,形成"技术+商业+曝光"的全方位赋能体系 [22] 科大讯飞AI开发者大赛 赛事定位 - 历经7年沉淀,吸引全球14.5万+参赛团队,成为开发者展示才华与驱动创新的核心平台 [4] - 首个获共青团中央与教育部双认证的国家级大模型赛事,联动"挑战杯"设立专项赛 [13] 赛制设计 - **算法赛**:涵盖大模型技术、计算机视觉等6大前沿领域,提供真实行业数据练兵场 [11] - **应用赛**:链接工业制造、医疗健康等产业需求,提供资源扶持产品落地 [12] - **高校赛**:覆盖全球730+院校,17国530+所高校参与,支持跨国自由组队 [15][16] 资源支持 - 专家智囊团由核心技术专家与投资导师组成,提供技术攻坚与商业落地指导 [22] - 开放星火能力与星辰平台算力资源,降低智能体开发门槛 [22] - 奖金池、荣誉认证及直通讯飞的Offer绿色通道构成硬核激励 [22] 特步品牌技术联动 行业地位 - 国内马拉松早期推动者,自2007年深耕跑步领域,从追随者蜕变为标准制定者 [7] - 旗舰跑鞋160X 6.0 PRO通过"射胚发泡"技术实现减重20%,跑步经济性提升4% [7] 跨界合作价值 - 品牌理念"期待更进一步"与科大讯飞"用AI建设美好世界"形成精神共振 [8] - 定制开发者补给包将代码开发与运动健康结合,强化"劳逸平衡"概念 [18][19] 赛事影响力 - "星火杯"大模型应用创新赛累计吸引清华、北大等全球3200+支高校团队 [15] - 提供向投资机构与科技媒体展示的舞台,加速技术成果商业化曝光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