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劣产品

搜索文档
防晒指数随意标!“三无”防晒衣销量火爆,总台《财经调查》曝光→
搜狐财经· 2025-06-08 20:12
防晒衣行业乱象 - 市场上部分标榜"防晒"的产品实际无法有效阻挡紫外线,不符合国家标准(GB/T 18830—2009)要求的UPF>40且UVA透过率<5%的技术指标 [1][5] - 网络直播间存在虚假宣传现象,主播宣称产品具有"UPF100+"、"核心降温技术"等特性,并展示伪造的检测报告 [3][19] - 江苏徐州海诺服饰有限公司销售的防晒衣实际UPF仅30+,但电商页面虚标为50+,且年销量超3万件 [8][12][19] 伪劣产品生产链条 - 江西信丰服装加工厂生产"三无"防晒衣(无产品名称/厂商/厂址),包装袋却标注UPF50+,最畅销款年销量达30万件 [21][26] - 该厂提供"私人定制"服务,可根据客户需求随意修改外包装的防晒指数标识 [25] - 浙江绍兴轻纺城部分布料商明知紫外线防护系数不达标,仍向服装厂供应防晒衣原料 [28] 检测报告造假产业链 - 非法检测机构提供"寄样实测"和"直出报告"两种服务,后者无需样品即可伪造检测结果,每份收费300元 [30][32] - 拓拓传媒公司编造检测报告关键信息(如来样日期/方式),十余项检测结果均显示"合格",形成黑色产业链 [34] - 福建省博顿检测服务有限公司等多家机构参与虚假认证,检测报告公章系伪造 [34]
网上农资销售乱象:“包治百病”的假农药和半吊子的“专家”
第一财经· 2025-05-29 15:03
电商平台农资销售乱象 - 网络农资销售领域乱象丛生,部分短视频博主冒充"农技专家"夸大宣传农资产品功效,销售质量难以保证的产品 [2] - 电商平台资质审核存在漏洞,不法商贩利用网络平台将伪劣农资销售至全国各地 [2][6] - 2023年湖北破获特大生产销售伪劣兽药案,涉案价值3000余万元,涉及9省份19家上游生产厂家 [6] 虚假宣传与伪劣产品案例 - 某农药公司宣传"量子"农药为德国与中国台湾共同研发,但无法提供专利或研发证据 [4] - 2024年广西法院审理案件显示,农户因使用虚假宣传的防冻剂导致砂糖橘冻害,获赔4万元 [6] - 2023年最高法院案例显示,被告销售草甘膦含量仅5%(标注30%)的劣质农药,涉案金额196万元,主犯被判刑8年 [7] 线上线下销售对比 - 线下农资销售面临价格战激烈、利润空间压缩及农户赊销导致的资金周转问题 [9] - 线上农资销售业务体量增速快,部分商家三五年规模即超线下十年,但不法商家利用低价诱饵销售伪劣产品 [10] - 部分农资公司尝试通过短视频引流赋能经销商,但要求经销商具备专业知识以避免误导农户 [10] 行业培训与监管需求 - 农业技术培训需至少1个月掌握基础常识,1年以上才能独立操作,短期速成"专家"多为虚假宣传 [11] - 行业呼吁市场监管部门从源头把控农资质量,电商平台需加强资质审核以杜绝伪劣产品流入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