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虚假宣传

搜索文档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六起通过保健品虚假宣传进行“内卷式”竞争典型案例
快讯· 2025-07-22 11:09
市场监管总局专项整治行动 - 2025年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全国开展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专项整治工作,重点打击"坑老""骗老"行为及"内卷式"竞争 [1] - 各级市场监管部门通过统筹谋划、靶向发力,及时处置问题线索,公布典型案例以形成震慑 [1] 典型案例分析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案例 - 李桧芳食品经营部通过签到打卡、集中授课等方式虚假宣传普通食品(大蒜油凝胶糖果等)具有降血糖、治疗冠心病等功效,被罚款10万元 [2] - 案件利用老年人情感需求诱导参与"会销",宣传普通食品具医疗功能,侵害老年人权益 [2] 江苏省张家港市案例 - 德积徳优迪斯超市通过视频宣传普通保健食品(蜂亿健蜂皇浆冻干粉胶囊)具治疗糖尿病、肝硬化等功效,被罚款20万元 [3] - 案件线索来自群众举报,凸显公众监督价值,执法中坚持"保健≠治疗"底线 [3] 上海市静安区案例 - 伦伦食品店以免费发放蔬菜吸引老年人,通过"互助交流会"虚假宣传预包装食品具治疗功能,被罚款20万元 [4] - 违法行为利用老年人健康需求心理,通过线下会议诱导购买高价商品 [4] 浙江省宁波市案例 - 宁波星康健康管理有限公司通过发放小礼品吸引老年人会议营销,夸大宣传食品添加剂(嘉香钙钙立达牌天门冬氨酸钙)具控血压血糖功效,被罚款20万元 [6] - 案件采用"靶向执法+源头管控+教育引导"三维监管模式破解"会销困局" [6] 北京市直播间案例 - 北京萱妍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直播中通过虚假弹幕(如"已瘦10斤")宣传普通果冻具减肥功效,被罚款10万元 [7][8] - 案件涉及直播刷屏编造用户评价,警示网络经营者需恪守宣传真实性 [8] 北京市石景山区案例 - 北京梧桐之家科技有限公司在直播中对普通食品(新五汁饮膏)宣传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对保健食品(七丹牌三七胶囊)宣传消除结节,滥用"最有效"等极限词,被罚款20万元 [9] - 案件揭露"伪科学营销"套路,强化保健食品非药物的消费警示 [9] 行业违规特征总结 - 主要手段包括会销、直播虚假互动、伪科学概念营销、滥用极限词等 [2][3][6][7][9] - 违规产品集中于普通食品和保健食品,虚假宣称医疗功效(如降三高、治疗冠心病) [2][3][4][6][9] - 处罚金额集中在10万至20万元区间,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及第二十条 [2][3][4][6][7][9]
中国整治保健品市场“坑老”“骗老”行为
中国新闻网· 2025-05-28 15:25
市场监管总局专项整治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全国范围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专项整治工作 重点打击"坑老""骗老"行为 [1] - 近年来网络营销渠道(直播带货 短视频 社交群组)成为虚假宣传新阵地 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 [1] - 不法分子采用"专家义诊""免费试用""疗效承诺"等话术实施欺诈 严重侵害老年人权益 [1] 专项整治重点任务 - 重点查处假借专家义诊 健康咨询名义在论坛 康养旅游 老年大学等场景夸大产品功效的行为 [1] - 严厉打击向老年人推销伪高科技产品 养生理疗产品 保健品及养老服务的违法行为 [1] - 加强药品保健食品广告监管 严禁变相发布广告及宣称疾病治疗功效 [2] - 重点检查食品保健品标签说明书 杜绝虚假内容及非法添加行为 [2] 行业监管趋势 - 市场监管部门连续多年聚焦保健等重点领域 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 [1] - 专项整治针对社会关注的老年人药品保健品突出问题 明确系列重点任务 [1] - 将严格落实广告审查制度 防止保健食品"神药"化倾向 [2]
额敏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防范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等问题的消费提示
中国食品网· 2025-05-16 17:24
1.理性看待功效: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能替代药物治疗疾病。如果身体有疾病,一定要及时就医,遵 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2.选择正规渠道:购买药品应选择正规医院、正规药店,认准"国药准字"批准 文号;购买保健食品需认准"蓝帽子"标识,切勿通过无资质商家、流动摊贩或网络"三无"链接购买。3. 谨慎参加活动:遇到以销售为目的的健康讲座、专家义诊、免费体验等活动,务必保持高度警惕,不要 轻易购买现场推销的产品。 三、学会依法维权 (1)谨防"健康服务"变为"高价推销"。以"健康管理"名义,夸大老年人健康问题,兜售高价保健品或 器械,诱导老年人购买消费。以"会销""讲座"形式,向老年人免费赠送小礼品,或者组织旅游为诱饵, 通过洗脑式宣传、亲情攻势推销高价产品。(2)谨防"亲情牌子"变成"消费诱饵"。销售人员通过嘘寒 问暖、认"干亲"等手段或以上门服务,借家属不在场的时机逐步获取信任,诱导老年人"试用"产品,从 而推销高价产品。(3)谨防"免费陷阱"变成"连环套路"。以免费试用、低价旅游吸引老年人,再通过 恐吓式营销(如伪造体检报告)逼迫消费。以"免费体检""健康讲座""专家义诊"为名推销活动,被诱导 购买高价产品。 二、 ...
主播宣称“吃了一定有效果”!客服却说:“不承诺”,什么情况?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13 18:20
文章核心观点 - EZZ官方海外旗舰店在抖音平台直播售卖保健品时存在诱导消费、虚假宣传、不予退款等问题,保健品行业是虚假宣传重灾区,平台监管存在难点,需从多方面加强治理 [2][3][17] 分组1:EZZ产品问题 - EZZ官方海外旗舰店以“春生成长季 焕活不掉队”为主题开展直播活动,主打EZZ成长肽,宣传时使用强烈言辞,承诺售后保障,但有消费者反映服用无效果,退款难 [2][5][7] - 消费者投诉集中在商家诱导下单、虚假宣传、未主动明确告知产品为保健品,主播未明确指出产品属保健品范畴,直播间和购买页面缺少“蓝帽子”标志 [5][9] - 有消费者购买EZZ澳洲节散胶囊,主播承诺消除结节无效退款,但未履行,消费者认定商家虚假宣传 [10] 分组2:保健品行业虚假宣传情况 - 2024年“三品一械”直播带货消费调查报告显示,虚假宣传问题舆情数据达30.5%,食品冒充保健品或药品违规宣传功效普遍 [3] - 2024年4 - 11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开展专项行动查处大量违法广告案,今年1月曝光10起虚假宣传典型案例,2起涉及保健品领域 [13] -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公布2024年第二批8起虚假违法广告案例,2起涉及保健食品或服务 [13] 分组3:虚假宣传原因及认定 - 保健品成为虚假宣传重灾区源于直销渠道占比大、多层次结构易滋生多层营销、消费者专业知识有限、监管标准相对宽松、维权难等因素 [3][14] -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指出,商家声称产品可治疗疾病、使用功效断言为虚假宣传;广告夸大功效、含绝对化用语或不实承诺,未显著标明相关信息也可认定为虚假宣传 [10][11] 分组4:平台监管问题及措施 - 平台在监管保健品虚假宣传时面临内容审核难度大、专业知识门槛高、商家违规手段多样等挑战 [3][17] - 各大平台在医疗内容监管和治理方面已有探索,如抖音有相关规范和细则,平台可从技术、实际管控、执行违规措施等角度加强自身合规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