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风险减量

搜索文档
农业保险风险减量助力农业防灾减灾理论基础、实践经验与发展路径
搜狐财经· 2025-06-12 11:18
理论基础 - 农业保险为受灾农户提供经济补偿,帮助恢复生产,降低灾害负面影响 [2] - 风险减量管理转变传统风险存量观念,主动介入风险管理,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和损失程度 [3] - 保险公司采取激励措施增强农户防灾减灾意识,促进技术推广应用 [4] - 农业保险作为市场化机制快速响应救灾需求,实现精准性、及时性、经济性的防灾资源和损失补偿 [5] 实践经验 资源投入类 - 保险机构捐赠防灾救灾设备和物资,帮助农户应对灾害 [7] - 投入资金、设备、物资帮助农户开展防灾工作 [8] - 组建自身团队和协办人员服务团队,培育客户风险减量意识 [9] - 建立农技专家库资源,组织专家会诊,提供田间管理指导 [10] - 融合多方专业主体为农户提供专业化、便捷化、精细化防灾服务 [11] 技术支持类 - 遥感技术助力灾损监测评估和长势监测预警 [12] - 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农业监测 [13] - 打造农作物智能监测预警系统,实现农业"四情"监测预警智能化 [13] - 移动互联技术通过App、小程序提供风险预警、技术服务等一站式服务 [14] 数据应用类 - 编制农业保险风险地图,整合气象、农业等数据,提出防灾减损对策建议 [15] - 利用气象、地理信息等数据预测自然灾害和病虫害,提供预防措施 [16] - 分析历史灾害数据为农户制定个性化防灾减灾方案 [17] - 研发农作物或农产品巨灾模型,在多个保险经营环节发挥作用 [18] 创新产品类 - 气象指数保险将灾后补偿功能前移至灾前防范和灾中补救 [19] - 病虫害费用补偿保险在灾害发生前提供资金投入防灾救灾 [20] - 养殖医疗保险为治疗生猪患病产生的必要医疗费用提供保障 [21] 存在问题与困难 - 政策供给不足,资金投入有限,现有制度约束影响投入规模 [22] - 与国家防灾救灾应急体系联动不足,基础研究欠缺 [23] - 服务能力不足,科技赋能水平较低,服务内容单一 [24] - 数据质量和可用性问题,技术应用成本高,农户防灾意识薄弱,专业人才短缺 [25] 发展路径与建议 - 将农业保险纳入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推动保险业参与灾前预防、灾后补偿等环节 [26] - 加强政策支持,完善财务制度和考核机制,鼓励保险机构多投入防灾资金 [27] - 构建数据和科技驱动的风险减量服务体系,建立农业数据平台和灾害预警体系 [28] - 创新保险产品与服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农户教育与培训,提升机构风险管控能力 [29]
徐敬惠:保险服务的增量就是保险风险的减量
搜狐财经· 2025-05-17 21:46
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目标 - 到2035年保险业目标为形成市场体系完备、产品服务丰富、监管科学有效、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新格局 [1] - 保险服务的增量等同于保险风险的减量 行业需重新认识保险价值并理解产品与服务的关系 [1] 保险业功能转型 - 传统保险功能聚焦经济补偿与风险分散 但已难以满足客户对风险管理的深层需求 [1] - 行业正从"被动理赔"向"主动管理"转型 延伸服务链条至风险识别、预警、防控等全生命周期 [1] 财产险领域风险减量服务 - 监管要求财产险公司在责任险、车险、农险等业务中积极提供风险减量服务 [2] - 覆盖险种包括安全生产责任险、食品安全责任险、环境污染责任险等 [2] 健康保险领域风险减量实践 - 健康保险市场通过"产品+服务"生态体系推进风险减量 [2] - 健康管理服务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 通过系统管理降低出险概率和医疗支出 [2] - 国内保险机构探索路径包括搭建医院网络、自建医院、与医疗机构深度合作等 [2] - 服务内容从基础健康咨询扩展到特定疾病领域的全方位医疗资源整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