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林果业
icon
搜索文档
河南省淅川县:点绿成金 绿富双赢
中国经济网· 2025-11-18 21:13
文章核心观点 - 淅川县通过统筹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成功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生态旅游和绿色产业成为当地经济发展新动力 [1][2] 生态保护与水质保障 - 累计投入资金20亿元用于荒山造林、廊道绿化和生态修复,治理石漠化50.68万亩,构筑库区生态屏障 [1] - 打造环库生态隔离带,确保丹江口水库水质常年稳定保持在Ⅱ类标准以上 [1] -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累计向京津冀地区供水超过740亿立方米 [1] 绿色产业发展与群众增收 - 发展生态林果超过20万亩,打造精品示范园14个和标准化果园8.2万亩 [2] - 林果挂果面积达9.46万亩,年产量超过8万吨,年产值超过5亿元 [2] - 产业带动10万库区群众增收致富,实现人均增收1800元以上 [2] - 创新“林长+科技特派员”工作机制,并与河南农投集团等大平台达成合作意向 [2] 生态旅游开发与景观建设 - 坚持全域生态化理念,对重点旅游景区和通道进行植绿育花、提档升级 [2] - 打造环库环城林业旅游点13个,培育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生态文化村和森林康养基地共3个 [2] - 建成省级生态旅游镇4个、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12个、林旅融合产业园40个 [2] - 形成“处处是景点、时时有景看”的“绿色淅川”旅游品牌,生态旅游成为“美丽经济”新活力 [1][2]
在广州就能尝遍新疆林果风味!850余款疆品南下入湾
南方农村报· 2025-11-14 21:01
博览会概况 - 第五届中国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博览会于11月14日在广州开幕,展期3天,吸引了全国306家企业参展 [2] - 博览会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旨在展销新疆林果产品并展示自治区成立70周年发展成就及援疆成果 [7][8] - 该博览会是林草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展会之一,是联通新疆与内地林产品流通的优质平台 [11][12] 展会规模与产品 - 展馆总面积达7150平方米,集中展示850余种特色林果、农牧及精深加工产品 [14] - 首次增加沙产业、花卉产业及中药材产业等相关产品50余种,丰富度创新高,预计采购商超400家 [14][15] - 新疆果品总产量达1400万吨,商品果率保持在86%以上,红枣、葡萄、杏、巴旦木产量稳居全国第一,葡萄酒斩获402项国际大奖 [18][19][20] 产销对接与市场拓展 - 现场设置网络直播区和商务洽谈区,通过网红主播实时带货、专场推介会等活动,助力参展企业与采购商高效对接 [21][22] - 广东是新疆优质果品走向国内国际市场的重要窗口,广东援疆积极推进“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工程,畅通产销对接渠道 [25][26] - 部分企业为提升配送效率在广东设立前置仓,实现广东省内次日达,并针对南方潮湿天气设计防潮独立包装 [30][31] 企业案例与产品创新 - 喀什疆果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所有产品原产地均在新疆,如开心果来自喀什地区疏附县 [29] - 新疆西圣果业有限责任公司整合喀什优质资源,推出组合礼盒款,包含木亚格杏、开心果等标志性产品 [34][35] - 虽伽师新梅收获季已过,但其果汁产品仍受关注,另有企业展示吊干冬枣、冻干冬枣等产品 [38][39] 历届成果与影响 - 中国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博览会自2018年起成功举办四届,累计签约金额超200亿元,是推动新疆特色产业市场化、品牌化发展的重要引擎 [42] - 本届博览会将进一步拓宽新疆特色产品产销渠道,助力林果产业转型升级,为粤新两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43][44]
贷”动“梅”好产业链 金融支持新疆伽师县新梅产业成“幸福产业
金融时报· 2025-11-13 13:03
行业规模与地位 - 新疆伽师县新梅种植面积达57万亩,占全国总面积的50%,其中挂果面积45万亩 [1] - 新梅年产量突破41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70%,全产业链产值突破百亿元 [1] - 已建成新梅标准化示范园65个、专业村127个,并完成2万亩新梅出口基地认证 [2] 金融支持政策与规模 - 中国人民银行新疆分行将金融支持"千万吨林果增收"作为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推进 [1] - 2022年以来累计向伽师县投放支农支小再贷款28.9亿元,撬动发放低利率贷款36.38亿元 [2] - 金融支持惠及市场主体近5.7万户,带动新梅产业人均年增收1.9万元 [2] 创新信贷产品特点 - 针对新梅产业推出"新梅贷"产品,对种植大户最高授信500万元,对加工企业最高授信1000万元,还款期限最长8年 [3] - 实行差异化利率定价并提供优惠利率,有效缓解产业链各主体融资难题 [3] - 截至8月末累计发放"新梅贷"17000多笔、金额13.1亿元,覆盖全县310个行政村,覆盖率100% [3] 全产业链金融服务 - "新梅贷+种植"覆盖产业全周期,共发放贷款14904笔、金额8.35亿元,推动规模化种植24万余亩 [4] - "新梅贷+销售"嵌入冷库建设、运输车辆购置等场景,发放2138笔贷款共计27467.1万元,支持建成贮藏保鲜库14304平方米,销售运输新梅4.63万吨 [5] - "新梅贷+加工"创新多种担保方式,累计发放贷款2亿元,惠及近400家加工企业、农业合作社及果品经纪人 [6] 服务模式与效率提升 - 组建"新梅服务团"深入调研融资需求,制定"一对一"专属金融服务方案 [3] - 打造"线上+线下"全天候服务模式,线上实现"网上办、一次办、在家办",线下开通"新梅贷绿色审批通道" [3] - 精准对接资金使用"急、大、频"需求,实现最快"当日申请、当日放款" [3]
第五届中国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博览会将在广州举办
中国发展网· 2025-11-10 17:32
博览会概况 - 第五届中国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博览会由新疆和广东省政府共同主办 将于11月14日至16日在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举办 [1][2] - 布展面积7150平方米 共设6个展区 214个标准展位 [2] - 来自全国20个省区市及新疆14个地州市和兵团的306家参展商 400余家采购商参展 展出产品850余种 [2] 新疆林果产业发展现状 - 2025年新疆林果种植总面积将稳定在2000万亩左右 果品总产量达1400万吨 [1] - 红枣 葡萄 杏 巴旦木产量排名全国第一 新梅产量异军突起 [1] - 林果业已成为覆盖范围广 惠及人口多 发展潜力巨大的绿色产业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1] 博览会特色与活动安排 - 本届博览会主题为"美丽新疆 林果飘香" 融入自治区成立70周年等元素 [2] - 首次增加沙产业中的荒野大漠产品 花卉及中药材产业相关产品50余种 [2] - 开幕前优选33家企业在广州北京路商圈进行宣传推介 [3] - 举办期间将结合全国大学生葡萄与葡萄酒科学文化节 并举办新疆葡萄酒广州专场推广活动 [3] 博览会目标与预期成果 - 将举办喀什 和田 伊犁 阿勒泰等4场地州推介会 [3] - 旨在帮助各地对接优质供应商 采购商及各类资源 力争达成一批优质项目落地 [3] - 进一步拓宽新疆优质林特产品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销售市场 [3] - 助力将新疆打造成全国重要农牧产品重要供给基地 [3]
第五届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博览会下周开幕 50 余新品亮相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7 20:36
博览会概况 - 第五届中国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博览会定于11月14至16日在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C区16.2号馆举办 [1] - 博览会吸引了全国超300家参展商和400家采购商参加 [1] - 博览会将展出特色林果产品、农牧产品及精深加工产品850余种 [1] - 首次增加沙产业中的荒野大漠产品、花卉及中药材产业相关产品50余种 [1] - 博览会将举办喀什、和田、伊犁、阿勒泰等4场(地、州)推介会 [2] 新疆林果业行业地位 - 新疆是全国优质农牧产品重要供给基地和瓜果之乡 [1] - 新疆林果业是覆盖范围广、惠及人口多、发展潜力巨大的绿色产业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1] - 新疆正从"林果大区"迈向"林果强区" [1] - 2025年全疆林果种植总面积将稳定在2000万亩左右,果品总产量达1400万吨 [1] - 新疆红枣产量排名全国第一、葡萄产量稳居榜首、杏产量全国夺冠、巴旦木产量独占鳌头、新梅产量异军突起 [1] 博览会历史与影响 - 博览会缘起2009年,在连续9年成功举办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广州)交易会的基础上,于2018年升格为省部级展会 [2] - 前四届博览会达成项目签约额超200亿元 [2] - 通过多方协作和签约洽谈,进一步拓宽新疆优质林特产品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销售市场 [2] - 助力将新疆打造成全国重要农牧产品重要供给基地 [2] - 广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组织多家企业参展,包括伽师县西域果业有限公司、喀什疆果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 [2]
第五届中国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博览会将展出850余种产品
中国新闻网· 2025-11-07 14:56
博览会概况 - 第五届中国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博览会将于11月14日至16日在广州广交会展馆C区16.2号馆举办 [1] - 博览会主题为“美丽新疆,林果飘香”,布展面积7150平方米,共设6个展区、214个标准展位 [1][3] - 来自全国20个省(区、市)、森工集团和新疆14个地(州、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306家参展商、400余家采购商参展 [3] 展出产品与规模 - 博览会将展出特色林果产品、农牧产品及精深加工产品850余种 [3] - 与去年相比,本届博览会首次增加沙产业中的荒野大漠产品、花卉及中药材产业相关产品50余种 [3] - 2025年新疆林果种植总面积稳定在2000万亩左右,果品总产量预计1400万吨 [1] 产业地位与优势 - 新疆林果业已成为覆盖范围广、惠及人口多、发展潜力巨大的绿色产业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1] - 新疆红枣产量排名全国第一、葡萄产量稳居榜首、杏产量全国夺冠、巴旦木产量独占鳌头、新梅产量异军突起 [1] 市场推广活动 - 11月7日至8日,优选33家林果企业在广州北京路商圈开展宣传推介和互动体验为博览会造势 [3] - 11月17日将举办新疆葡萄酒广州专场推广活动 [3] - 博览会将举办喀什、和田、伊犁、阿勒泰等(地、州)推介会,旨在拓宽新疆优质林特产品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销售市场 [4]
第五届中国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博览会定于11月14日开幕
南方农村报· 2025-11-07 14:39
博览会基本信息 - 第五届中国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博览会定于11月14-16日在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C区16.2号馆举办 [1][2][3] - 展馆总面积为7150平方米 [8] - 博览会吸引了来自全国超过300家参展商和400家采购商参加 [3] - 将展出特色林果产品、农牧产品及精深加工产品850余种 [4] 博览会特点与背景 - 本届博览会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9] - 博览会具有内容更丰富、资源高度集中、展销方式多样三大特点 [7] - 首次增加沙产业中的荒野大漠产品、花卉及中药材产业相关产品50余种 [8] - 覆盖全国20个省(区、市)、森工集团和新疆14个地(州、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9][10] - 博览会缘起2009年 在连续9年成功举办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广州)交易会基础上于2018年升格为省部级展会 [23][24] - 前四届博览会达成项目签约额超过200亿元 [25] 新疆林果产业概况 - 新疆是全国优质农牧产品重要供给基地 瓜果之乡享誉国内外 [27] - 2025年全疆林果种植总面积将稳定在2000万亩 果品总产量达1400万吨 [28] - 新疆红枣产量排名全国第一 葡萄产量稳居榜首 杏产量全国夺冠 巴旦木产量独占鳌头 新梅产量异军突起 [29] - 精深加工产品种类更丰富 冷链物流和市场营销体系更完善 [30] 相关活动与企业参与 - 广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组织多家企业参展 包括伽师县西域果业有限公司、喀什疆果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 [19][20][21][22] - 11月7-8日 33家林果企业将亮相北京路商圈开展宣传推介 [32] - 11月16日与华南农业大学联合举办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葡萄与葡萄酒科学文化节 [33] - 11月17日举办新疆葡萄酒广州专场推广活动 [33]
给阿克苏苹果“建网”!“冰糖心”风险减量正落到实处
证券时报网· 2025-10-28 18:34
阿克苏苹果产业与冰雹灾害 - “冰糖心”阿克苏苹果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新疆林果业的金名片,核心产区在阿克苏红旗坡片区,种植面积达18.89万亩[1][4] - 红旗坡片区地处航空管制区,传统防雹作业受限,冰雹灾害频发,每年6月后为高发期,近十年平均每年发生28.5次,造成经济损失超3亿元[3][4][7] - 冰雹对苹果品质影响巨大,特级果被冰雹打击后价格可从每公斤8-10元跌至2元,导致果农亩损失上万元,甚至绝收[2][4] 防雹网试点项目模式与成效 - 2023年启动航空管制区防雹网试点项目,规划期5年,每年建设约500亩,总预算投资1660万元,资金由保险公司投入60%、果农自担40%[3][6] - 防雹网为屋脊型双斜面尼龙网,由钢架支撑覆盖果园,使冰雹自动滑落,手动建设成本约每亩6500-7000元[3][5] - 项目成效显著,2024年7月特大冰雹灾害中,防雹网覆盖的果园挽回经济损失超1000万元,未覆盖果园亩损失超万元,而覆盖果园基本无损失[2][6] - 防雹网建设面积从试点后快速增长,目前已超3万亩,起到示范作用,带动果农积极建设[5] “气象+保险”联防联控机制 - 人保财险阿克苏分公司与地区气象局建立“保险+气象”合作机制,主要依靠人工影响天气技术防御冰雹[6][7] - 2021-2024年保险公司累计投入农业防灾减损资金1.4亿元,用于支持气象局购置人影防雹设施,并统一调度防雹资源向冰雹多发区倾斜[7] - 2022-2024年该机制预警冰雹天气213天,开展防雹作业641县次,消耗火箭弹3.8万余枚、高炮弹5.4万发,将冰雹转化为软雹或暴雨[7][8] - 近3年该机制累计减少直接经济损失3.9亿元,助力保险公司减少农险直接赔款支出3亿元[8] 项目对产业与各方的综合影响 - 对果农而言,防雹网项目降低了投入门槛,实现了“旱涝保收”,一亩地可挽回1万多元收入,改变了防灾观念[2][3][6] - 对保险公司而言,投入5年约1000万元实现了风险减量,减少了赔款支出,护航了苹果产业稳定发展[3][6][8] - 对地区产业而言,项目保障了阿克苏苹果这一支柱产业,使林果企业能走得更远,提升了产业抗风险能力[4][6]
一线调研|给阿克苏苹果“建网”!“冰糖心”风险减量正落到实处
券商中国· 2025-10-28 18:22
阿克苏苹果产业与“冰糖心”品牌 - “冰糖心”阿克苏苹果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新疆林果业的金名片,核心产区在阿克苏红旗坡片区[1][8] - 红旗坡片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光热水土资源,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沙土含有特殊微量元素,使得苹果口感优良[8] - 红旗坡区域苹果种植面积达18.89万亩,苹果产业是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8] 冰雹灾害对产业的影响 - 阿克苏红旗坡地处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西北部边缘,独特的地理位置导致自然灾害频发,每年6月后冰雹非常频繁[8] - 苹果受冰雹影响巨大,表面被冰雹打上疤点后,品质会从特级果直接下降,售价可能从每公斤8~10元降至2元,损失显著[8] -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近十年来阿克苏地区平均每年发生冰雹灾害28.5次,最多年份达44次,平均每年雹灾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3亿元,个别年份近5亿元[10] 防雹网试点项目的实施与成效 - 2023年,阿克苏地区启动了航空管制区防雹网试点项目建设,规划期5年,每年建设约500亩,总预算投资1660万元,资金由保险公司投入60%、果农自担40%[2][7] - 防雹网为屋脊型双斜面尼龙网,由钢架支起罩住苹果林,可使冰雹自动滑落且不会造成积雪压网[6] - 2024年7月,红旗坡片区遭受50年一遇的特大冰雹灾害,防雹网覆盖的果园基本未受损失,而未覆盖果园有的绝收,亩损失上万元[3] - 据合作社负责人介绍,建防雹网后一亩地挽回了1万多块钱的收入,防雹网覆盖280亩果林带来了切实收益[3] - 防雹网建设面积已快速增长至超3万亩地[8] 保险与气象联动机制的作用 - 人保财险阿克苏分公司在防雹网试点项目中5年累计投入约1000万元,占60%建设资金,有效解决了单个果农投入不足的难题[9] - 在2024年7月特大冰雹灾害中,防雹网覆盖的果园显著降低经济损失,初步估算挽回经济损失至少1000余万元,而片区总经济损失预计达2亿余元[9] - 公司2021~2024年累计投入农业防灾减损资金1.4亿元,用于支持地区气象局购置人影防雹设施,并与气象局联动,统一调度防雹资源向冰雹多发区域倾斜[10] - 2022~2024年,阿克苏地区预警冰雹灾害性天气过程213天,开展防雹增雨作业641县(次),累计作业火箭弹3.8万余枚、高炮弹5.4万发,有效将冰雹转化为软雹或暴雨[11] - 近3年“气象+保险”机制预估累计减少直接经济损失3.9亿元,并助力保险公司减少农险直接赔款支出3亿元[11]
河南淅川:绿色动能涌新潮
中国经济网· 2025-10-24 10:06
生态保护与产业转型 -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和核心水源区,公司坚决履行水质保护责任,关停并转污染企业380余家,拆除养鱼网箱5万余箱,取缔汇水区内畜禽养殖场600余家[1] - 公司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主线,发展生态林果、绿色工业、文旅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1] - 通过发展生态产业,让库区群众端上“生态碗”,实现增收致富[1] 生态林果产业发展 - 公司整合涉农资金4500万元支持生态产业,建设智慧农业示范园并成立果业公司加强管护[2] - 公司整合使用区域公用品牌,构建县乡村三级销售体系,并携手电商平台推动林果产品外销[2] - 全县生态林果种植面积达23万余亩,其中标准化产业园8万亩,林果业年产值达6亿元,带动10万群众增收[2] 绿色工业与科技创新 - 以淅减公司为龙头,集聚关联企业86家,建成国内唯一全链条汽车减振器生产基地,市场占有率高达20%[2] - 2024年全县汽车零部件产业实现产值36.3亿元[2] - 公司通过规划专业产业园、搭建金融平台、设立6000万元研发基金、出台人才政策等系列举措推动科技创新[2] 文旅产业与交旅融合 - 渑淅高速丹江小三峡特大桥即将通车,预计将为景区带来更多客源,节省交通时间超过1小时[3] - 公司围绕丹江口水库布局,推动多个景区提质升级,已建成3个国家4A级和4个3A级旅游景区[3] - 通过“旅游+”融合发展战略,举办环丹江湖自行车赛等赛事,发展精品民宿和农家乐,2025年上半年接待游客超57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47.8亿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