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密度

搜索文档
美团高级副总裁李树斌:点评App会跟美团App越长越不同
36氪未来消费· 2025-06-26 11:13
核心观点 - 大众点评并入美团核心本地商业后保持独立定位 强调信息密度与真实体验 而非盲目内容化或商业化[4][5][26] - 2025年"必吃榜"覆盖144城3091家餐厅 年承载美食订单达9亿人次 体现平台作为餐饮风向标的影响力[3][12] - 美团基建能力(如700人地图团队)补足点评短板 但业务协同保持克制 避免破坏产品边界[4][23][25] 竞争策略 - 平台特质形成壁垒 用户主动打开率高于被动种草的内容平台 到店消费YOY增速超独家经营时期[4] - 核心优势在于真实评价+结构化信息 数百人专业团队保障商家数据准确性(如营业时间)[7] - 拒绝低效内容扩张 坚持高信息密度 用户一分钟解决问题优于十分钟无效停留[10] 榜单运营 - 必吃榜完全基于用户真实评价 算法+人工暗访双重审核 上榜商家线上套餐销售额平均提升50%[12][16] - 2024年新增50城 2025年扩展至海外 小店与区域连锁同步增长 不刻意区分连锁率[12][13] - 推出"必吃榜套餐"营销活动 帮助商家宣传招牌菜 但事业部不背负商业化指标[16][18] 产品定位 - 拒绝工具/内容二元定义 搜索场景为工具 浏览场景为内容平台[9] - 与美团App形成互补 美团侧重效率消费 点评专注体验发现(如垂钓点等非商业化POI)[25][27] - 下沉市场主动运营 按"200人对应1家正式餐厅"模型挖掘地方特色[22] 技术应用 - AI重点解决找店效率问题 非宏大规划 聚焦优化现有信息处理痛点[28] - 海外团队加速建设 疫后6亿出境游人次催生国际餐饮需求[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