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必吃榜
icon
搜索文档
深度| 扫街榜给线下小店引流破亿,高德和美团进入新基建之战
观察者网· 2025-10-11 19:40
文/观察者网 周毅,编辑 周远方 线下餐饮商家,出人意料地成为今年本地生活大战中的"C位"。 此前的9月10日,高德正式宣布,推出全球首个基于出行行为的榜单产品——高德扫街榜,全面进军本地生活市场。在上线23天后,"高德扫街榜"累计用户 数突破4亿(截至10月3日);几乎与此同时,高德App在10月1日录得突破3.6亿的DAU(日活跃用户),创下历史新高。 今年国庆中秋假日期间,扫街榜给线下餐饮门店引流破亿公众号截图 "新玩家"高德扫街榜的入局,为本地生活市场注入新活力,也让线下餐饮业迎来消费新热潮。 《2025国庆中秋长假出行消费报告》显示,8天假期高德为线下餐饮店带去超1亿客流;来自大众点评的数据显示,双节假期全国超7成"必吃榜"烟火小店流 量环比节前增长超200%,其中近半数为收录10年及以上的市井老店。 "小城小店"成假期"味蕾游黑马"美团商家图片 各地街角小店成为美食新据点,线下小店们在互联网浪潮中走向舞台正中央。 在今年国庆这种浓烈的烟火气背后,一个事实正变得愈发清晰: 扫街榜、必吃榜这样的评价推荐系统,在今天的中国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商业产品——它们更多是作为一种新型基础设施而存在——如同物流 ...
深度| 扫街榜小店引流破亿,高德美团进入新基建之战
观察者网· 2025-10-11 19:35
高德扫街榜的市场表现与影响 - 高德扫街榜于9月10日上线,23天后累计用户数突破4亿,国庆期间高德App日活跃用户达3.6亿创历史新高 [1][7] - 上线首日用户数超过4000万,国庆假期内高德为线下餐饮店带去超1亿客流 [3][7] - 高德推出“烟火好店支持计划”,发放超10亿补贴并免一年入驻年费,措施发布后单日新入驻餐饮商家数环比暴涨631% [6] 本地生活市场竞争格局演变 - 高德扫街榜的快速崛起标志着本地生活市场进入多强并存的竞争格局,其基于“真实出行行为”的推荐路径已初步获得认可 [9] - 市场竞争焦点从产品层面转向新型基础设施的竞争,核心是构建线下服务信用体系 [5][11] - AI成为关键变量,未来竞争将围绕AI算法、推荐和治理能力展开 [9] 榜单作为新型基础设施的价值 - 扫街榜、必吃榜等评价系统正演变为如同物流、支付网络的新型基础设施,释放广泛的商业和社会价值 [5] - 此类系统的根本价值在于建立可信的信用体系,通过差异化地展现线下店铺来解决“可信”问题 [12] - 其作用在于量化并区分线下实体行业,让深藏不露的优质小店得以被发现,优化供需匹配 [13][14] 线下餐饮与小店生态的新机遇 - 国庆中秋假期期间,全国超7成“必吃榜”烟火小店流量环比节前增长超200%,近半数为收录10年及以上的市井老店 [3] - “小城小店”成为消费热点,各地街角小店走向舞台中央,线下餐饮商家成为本地生活大战的关注焦点 [3][5] - 以杭州为例,国庆假期全市餐饮消费金额达28.34亿元,消费笔数增长17.1%,显示线下市场潜力巨大 [10]
大众点评“必吃榜”发布黄金周寻味数据 “外卖味蕾游”成为新趋势
证券日报网· 2025-10-09 19:11
大众点评数据显示,10月1日至10月8日,覆盖众多"必吃榜"等高分堂食餐厅的"品质外卖"异地用户流量 环比节前增长近165%,广州、深圳、上海、杭州、武汉、北京、南京、苏州、重庆、成都为"外卖味蕾 游"热门城市TOP10。双节期间,更多元的"味蕾游"玩法,给各地"必吃榜"餐厅生意带来了新增长。 大众点评相关负责人表示,据平台数据预测,今年更多人选择"请3休12拼好假",且更青睐向后延长假 期,假期出游热潮有望持续至10月12日。未来一周,近2000款"必吃套餐"等线上优惠团购,以及"品质 外卖"携手超百万商家发放的各类大额"品质堂食外卖消费券"将持续在线,保障用户的"味蕾游"体验, 进一步助力商户增收、金秋餐饮消费持续升温。 10月9日,大众点评"必吃榜"发布黄金周寻味数据。"十一"假期,"必吃榜"榜单流量整体环比上月增幅 接近180%,上海、北京、广州、成都、杭州、苏州、天津、南京、深圳、武汉为"味蕾游"热门城市 TOP10;小城小店变身"味蕾游黑马",一众美食小城榜单流量同比涨超217%,带动当地上榜小店订单 量同比涨超222%、上榜老店订单量同比涨超248%,南昌、泉州、珠海、湖州、汕头、南通、嘉兴、台 ...
酒店榜单这事,高德扫街榜是打算掀桌子么?
钛媒体APP· 2025-09-12 16:15
高德扫街榜产品特点 - 基于用户真实行为数据(包括真实导航数、真实搜索数、真实到店数、真实收藏数)制定榜单 取代传统依赖用户评价的榜单模式 [1][7] - 通过用户信用分(芝麻信用)校对评分真实性 增强榜单权威性 [7] - 专程前往总里程达可绕地球6079689圈 体现门店吸引力和竞争力 [7] 榜单结构与覆盖范围 - 分为"状元榜"(必吃美食、必去景点、必住酒店)和"扫街榜"(含热门打卡、城市指南等类目) [1][4] - 酒店业态细分为高档型、舒适型、公寓式、电竞酒店、度假酒店、温泉酒店等多个垂直榜单 [4] - 现有"必去榜"覆盖76座城市 上榜门店近4000家 [17] 行业竞争格局 - 本地生活到店业务成为阿里、美团、京东、字节等巨头必争之地 酒店成为继餐饮后的"第二战场" [10][13] - 大众点评同步推出"必吃榜""必住榜" 并重启品质外卖服务 采用AI+真实高分策略形成直接竞争 [12][13] - 高德扫街榜被业内称为"阿里版大众点评" 体现阿里与美团在本地生活领域的正面交锋 [13] 战略意图与定位 - 高德地图从导航工具迭代为开放式服务平台 强化线下流量入口角色 [13] - 阿里希望通过"掀桌子"姿态打破现有榜单格局 抢占本地生活市场份额 [1] - 平台启动"烟火好店支持计划" 通过超10亿补贴鼓励到店消费 目标为线下每日新增1000万客流 [16] 发展挑战 - 用户心智仍将高德定位为地图工具 需解决与消费服务的强关联问题 [16] - 现有榜单覆盖品类有限 细分维度较粗糙 需持续优化用户体验 [17] - 需构建从导航流量到消费转化的商业闭环 复制大众点评的技术底座和变现路径 [20]
美食榜单上的烟火小店 折射中国经济韧劲底色
证券时报网· 2025-07-06 21:41
榜单概况 - 大众点评"必吃榜"覆盖广东、海南、福建三省共278家上榜商户,包含知名连锁餐饮和街巷小店 [1] - 榜单基于9亿食客的真实评价数据生成,反映中国城市味觉地图和经济韧性 [1] 商户结构特征 - 全国3091家上榜餐厅中近八成是烟火小店,超四成是经营十年以上的老店 [2] - 粤琼闽三省551家上榜餐厅中烟火小店占比超七成,十年老店超三成,广东阳江、揭阳等"味蕾小城"首次登榜 [2] - "城市特色商户"在三省榜单中占比近55%,如深圳好好味面家、厦门友生风味小吃等成为城市美食名片 [3] 典型案例分析 - 深圳"好好味面家"创立于1996年,坚持原址经营和传统口味,客群以老街坊为主 [2] - 深圳"金稻园"品牌创立于2001年,从街边大排档发展为知名连锁,坚持生米现熬等传统工艺 [2] 平台赋能效应 - 平台通过数字化机制帮助小店提升订单处理效率40%,降低获客成本35% [5] - 美团高级副总裁指出,市井小店从"本地私藏"变为"全国共享"能驱动消费扩容 [3] 社会经济价值 - 榜单展现深圳"科技之城"之外的"舌尖活力",体现餐饮与文化双向赋能 [5] - 数字化串联街巷烟火经济,推动"毛细血管"商业细胞成为经济前行动力 [5]
“必吃榜”广东商户数全国第一,本地特色、鲜烹现制成关键词
南方都市报· 2025-07-04 22:25
2025大众点评"必吃榜"颁奖盛典核心数据 - 覆盖粤琼闽三省的551家上榜餐厅中 烟火小店占比超70% 10年以上老店占比超30% [1][2] - 全国总榜单共3091家餐厅上榜 新增25座美食城市 其中烟火小店占比近80% 10年以上老店超40% [2] - 广东省以396家上榜商户成为全国第一 深圳广州东莞佛山汕头位列省内TOP5 揭阳阳江首次发榜 [2] 区域餐饮市场特征 - 粤琼闽三省异地用户餐饮订单增速高于大盘 粤菜海南菜等本地菜系在异地订单中占比显著 [5] - 三省榜单中"城市特色商户"比例达55% 显示本地特色风味成为"味蕾游"首要选择 [5] - 广州梁新记小食店等28年老店凭借现烹鲜饪工艺首次上榜 反映传统手艺的价值回归 [4] 平台战略与行业影响 - 公司投入亿万级营销资源启动第三届"必吃节" 覆盖所有发榜城市促进消费转化 [6] - 通过沈阳重庆西安等分会场颁奖增强商户荣誉感 同步联动地方政府撬动消费扩容 [6] - 数字化赋能解决市井小店流量分散痛点 使本地私藏美食转化为全国共享资源 [5][6]
美团高级副总裁李树斌:点评App会跟美团App越长越不同
36氪未来消费· 2025-06-26 11:13
核心观点 - 大众点评并入美团核心本地商业后保持独立定位 强调信息密度与真实体验 而非盲目内容化或商业化[4][5][26] - 2025年"必吃榜"覆盖144城3091家餐厅 年承载美食订单达9亿人次 体现平台作为餐饮风向标的影响力[3][12] - 美团基建能力(如700人地图团队)补足点评短板 但业务协同保持克制 避免破坏产品边界[4][23][25] 竞争策略 - 平台特质形成壁垒 用户主动打开率高于被动种草的内容平台 到店消费YOY增速超独家经营时期[4] - 核心优势在于真实评价+结构化信息 数百人专业团队保障商家数据准确性(如营业时间)[7] - 拒绝低效内容扩张 坚持高信息密度 用户一分钟解决问题优于十分钟无效停留[10] 榜单运营 - 必吃榜完全基于用户真实评价 算法+人工暗访双重审核 上榜商家线上套餐销售额平均提升50%[12][16] - 2024年新增50城 2025年扩展至海外 小店与区域连锁同步增长 不刻意区分连锁率[12][13] - 推出"必吃榜套餐"营销活动 帮助商家宣传招牌菜 但事业部不背负商业化指标[16][18] 产品定位 - 拒绝工具/内容二元定义 搜索场景为工具 浏览场景为内容平台[9] - 与美团App形成互补 美团侧重效率消费 点评专注体验发现(如垂钓点等非商业化POI)[25][27] - 下沉市场主动运营 按"200人对应1家正式餐厅"模型挖掘地方特色[22] 技术应用 - AI重点解决找店效率问题 非宏大规划 聚焦优化现有信息处理痛点[28] - 海外团队加速建设 疫后6亿出境游人次催生国际餐饮需求[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