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App

搜索文档
十年过去了,为什么外卖还在大战?
虎嗅APP· 2025-07-13 17:18
外卖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2015年外卖行业爆发补贴大战,美团单月消耗2亿资金,饿了么花费1亿元,通过高额补贴争夺用户和市场份额[4] - 2020年后行业转向利润导向,但2025年7月5日淘宝闪购发起新一轮补贴战,单日订单总量达2亿单(美团1.2亿单,淘宝闪购8000万单),单日亏损超10亿元[6][7] - 竞争焦点从"餐饮外卖服务层"升级为"即时零售基础设施层",目标变为控制商品流通的默认配送网络[16][18] 巨头战略动机分析 - 京东以高频外卖流量反哺电商主业,2025年4月15日至6月1日外卖单量从500万单暴增至2500万单,采用激进补贴策略[21] - 阿里巴巴通过"淘宝闪购"重新定义战场,将饿了么业务整合至中国电商事业群,原定618上线的项目提前至4月30日匆忙启动[22] - 美团被迫防御核心业务,预计二季度核心本地商业板块利润同比减少,采用"超时10分钟不扣钱"等临时政策维持运力[23][29] 行业生态变化 - 履约网络效率显著提升,30分钟配送从惊喜变为基础预期,服务范围从餐饮扩展至"万物到家"[27] - 骑手单日收入可达上千元(平日单均4.7元 vs 补贴日10元/单),商家流水暴增但承受运营混乱,部分门店因爆单被迫关闭外卖[29][30] - 消费者心态从"见证创新"转变为"薅羊毛工具",平台与用户关系演变为纯粹利益交换[28] 市场竞争本质 - 当前战争反映市场增长停滞后的存量博弈,三大巨头分别因效率投机(京东)、战略转型(阿里)、生存防御(美团)被迫参战[21][22][23] - 竞争标志着行业进入终局整合阶段,目标是成为未来十年本地生活的唯一"操作系统",而非单纯的外卖平台[33] - 最终形态将是用户无感知的标准化服务界面,背后由商家和骑手的系统性透支支撑[34][35]
十年过去了,为什么外卖还在大战?
虎嗅· 2025-07-12 09:44
外卖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2015年外卖行业三巨头(美团、饿了么、百度外卖)通过补贴战争夺市场份额,美团单月补贴达2亿元,饿了么达1亿元[2] - 2020年后行业转向利润导向,但2025年7月淘宝闪购发起新一轮补贴战,单日订单总量达2亿单(美团1.2亿单,淘宝闪购8000万单),单日亏损超10亿元[6][7][8] - 行业竞争目标从"餐饮外卖服务层"升级为"即时零售基础设施层",争夺商品流通的默认配送网络[25][26][28] 主要参与者的战略动机 - **京东外卖**:通过高频外卖业务低成本获客,2025年订单量从4月500万单快速增至6月2500万单,倒逼阿里提前应战[36][37][38] - **淘宝闪购**:阿里为整合分散业务资源,将原计划618上线的项目提前至4月30日,合并饿了么/飞猪等业务形成协同[38] - **美团**:被动防御核心本地商业板块,二季度预计营收增长减速且利润同比下降,通过补贴维持市场领导地位[39][40] 行业底层逻辑变迁 - 2015年竞争核心是构建"数字化美食广场"的服务层,美团通过聚合用户/商家/骑手形成网络效应[15][16][17][18] - 2025年竞争焦点转向控制"即时配送公路网"的基础设施层,即时零售涵盖餐饮/日用品/药品/电子产品等全品类[24][27][28] - 行业估值逻辑质变:即时零售战略价值超越餐饮外卖,成为电商巨头必争之地[29][30][31] 市场竞争影响 - 商家端:7月5日茶饮咖啡门店普遍爆单,部分因产能不足临时关闭外卖,但获得超预期流水增长[49][50] - 骑手端:单日配送费从平日4.7元/单涨至10元/单,部分骑手日收入超千元,但面临单笔配送时长近3小时的极限压力[50][51] - 消费者端:补贴使20元内午餐成为常态,但对平台战争认知从"见证创新"转变为"薅羊毛工具"[47][48] 行业长期趋势 - 市场进入存量博弈阶段,补贴战反映增长停滞焦虑而非行业活力[35][54][55] - 竞争终局将是形成本地生活"唯一操作系统",通过用户习惯固化实现垄断[56][58][59] - 即时配送履约网络成为城市基础设施,30分钟送达从增值服务变为默认标准[45][46]
美团、京东、阿里抢球“苏超”背后: 本地生活赛道竞争白热化
新浪财经· 2025-07-08 21:52
即时零售市场竞争格局 - 美团、京东、阿里三大巨头在即时零售战场展开激烈竞争,近期通过赞助"苏超"进行营销大战 [1] - 京东成为"苏超"官方战略合作伙伴并冠名宿迁队,推出获胜城市特色商品补贴秒杀活动 [1] - 阿里系旗下淘宝闪购、支付宝、花呗、余额宝分别赞助常州队、徐州队、无锡队和扬州队,结合城市特点进行创意营销 [2] - 美团赞助扬州队,结合当地修脚术推出"苏超足疗免单"活动,并在江苏多地开展消费补贴 [3] 营销活动效果 - 京东外卖江苏省订单量环比增长超10倍,江苏农特产成交额同比增长82%,足球相关品类搜索量翻倍 [2] - 美团为苏超主题餐饮套餐设立展示专区并提供流量扶持 [3] - 消费者因创意营销和补贴力度增加在平台下单 [3] 行业分析 - "苏超"作为足球观赛场景天然关联餐饮、零售和本地生活服务,具备从赛事流量到消费转化的潜力 [3] - 三大公司通过"苏超"竞争本质是抢占本地高频消费场景的数字化入口 [3] - 本地生活赛道长期博弈中,如何将短期流量转化为长期用户习惯是关键问题 [3]
南京景区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超255%
南京日报· 2025-07-05 09:30
赛事对文旅消费的拉动效应 - "苏超"开赛以来江苏休闲玩乐消费线上订单量稳居华东第一 同比增长40%左右 [1] - 第六轮南京队和苏州队比赛带动南京景区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超255% [1] - 南京 徐州 淮安等主场城市五星级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超59% [1] - 美团平台上"秦淮河旅拍"等成为南京旅游搜索热词 [1] 夜间经济与商家策略 - 赛事组委会将开球时间调整至19时后 有效刺激夜间消费活力 [1] - 江苏休闲玩乐商家在美团上线"苏超"主题套餐数量较比赛初期增长856% [1] - 夜间休闲玩乐消费同比增长43% [1] - 餐饮及休闲商家延长营业时长并推出主题套餐 [1] 平台赋能与流量支持 - 美团搭建专题页为江苏服务商家提供专属流量支持 [2] - 用户可通过搜索"苏超足疗免单"获取观赛门票 一年按摩足疗免单等福利 [2]
美团高级副总裁李树斌:点评App会跟美团App越长越不同
36氪· 2025-06-27 10:31
大众点评业务发展 - 2025年大众点评"必吃榜"覆盖144座城市及地区的3091家餐厅 过去一年平台美食订单量达9亿人次[2] - 点评事业部2025年4月并入美团核心本地商业 由美团高级副总裁李树斌兼任负责人[2] - 到店业务同比增长率(yoy)显著高于美团单独运营本地生活时期 竞争推动行业整体规模扩大[2] 平台竞争策略 - 坚持"信息密度"核心价值 避免内容泛化导致用户体验迷失[3][10] - 拥有数百人专业地图团队 实现全国上千万商家信息的精准结构化[8] - 与内容平台形成差异化定位 用户主动使用行为占比更高[2] 必吃榜运营机制 - 榜单完全基于用户真实评价 算法团队通过线下抽查+用户访谈保障公信力[11] - 2024年新增50多座城市覆盖 2025年扩展至更多海外地区[12] - 上榜餐厅线上套餐销售额平均提升近50% 即将推出"必吃榜套餐"营销活动[16] 美团生态协同 - 共享美团700人地图团队资源 提升商家信息准确度[4][8] - 利用美团线下BD网络强化商家服务能力[22] - 保持App独立性 美团侧重效率导向 点评专注体验发现[24][25] 下沉市场拓展 - 成立专门海外团队 瞄准疫后6亿人次出境游餐饮需求[21] - 通过在地化运营挖掘三四线城市"正式餐厅"盲区[20] - 垂钓点等新业态POI借助美团基建能力加速挖掘[23] 产品定位演进 - 模糊工具与内容平台界限 根据用户行为动态定义属性[9] - 收录非商业化POI(如拍照点) 与美团形成场景互补[25][26] - 开发AI找店功能 优化餐厅搜索效率[27] 商业化原则 - 事业部不背负商业化指标 核心目标为提升用户体验[17] - 榜单评审严格独立 其他部门无法提前获知结果[15] - 酒旅业务通过"必住榜"等衍生榜单实现自然协同[18][19]
美团高级副总裁李树斌:点评App会跟美团App越长越不同
36氪未来消费· 2025-06-26 11:13
核心观点 - 大众点评并入美团核心本地商业后保持独立定位 强调信息密度与真实体验 而非盲目内容化或商业化[4][5][26] - 2025年"必吃榜"覆盖144城3091家餐厅 年承载美食订单达9亿人次 体现平台作为餐饮风向标的影响力[3][12] - 美团基建能力(如700人地图团队)补足点评短板 但业务协同保持克制 避免破坏产品边界[4][23][25] 竞争策略 - 平台特质形成壁垒 用户主动打开率高于被动种草的内容平台 到店消费YOY增速超独家经营时期[4] - 核心优势在于真实评价+结构化信息 数百人专业团队保障商家数据准确性(如营业时间)[7] - 拒绝低效内容扩张 坚持高信息密度 用户一分钟解决问题优于十分钟无效停留[10] 榜单运营 - 必吃榜完全基于用户真实评价 算法+人工暗访双重审核 上榜商家线上套餐销售额平均提升50%[12][16] - 2024年新增50城 2025年扩展至海外 小店与区域连锁同步增长 不刻意区分连锁率[12][13] - 推出"必吃榜套餐"营销活动 帮助商家宣传招牌菜 但事业部不背负商业化指标[16][18] 产品定位 - 拒绝工具/内容二元定义 搜索场景为工具 浏览场景为内容平台[9] - 与美团App形成互补 美团侧重效率消费 点评专注体验发现(如垂钓点等非商业化POI)[25][27] - 下沉市场主动运营 按"200人对应1家正式餐厅"模型挖掘地方特色[22] 技术应用 - AI重点解决找店效率问题 非宏大规划 聚焦优化现有信息处理痛点[28] - 海外团队加速建设 疫后6亿出境游人次催生国际餐饮需求[23]
场上比足球场下比美食!美团平台苏超“应援”套餐订单周环比增长超4倍
证券日报网· 2025-06-13 18:47
赛事带动餐饮消费 - 江苏13城围绕"苏超"赛事展开美食比拼 美团平台涌现大量应援主题餐饮套餐 并提供专区展示和流量支持 [1] - 端午假期后江苏省堂食线上订单量稳居全国第二 南京居全省第一 连云港、徐州、淮安堂食订单同比增长超40% [1] - 球赛显著提升地方特色菜热度 南京胜无锡后"盐水鸭"搜索量次日增74% 团购订单增58% 近期盐水鸭订单同比翻番 扬州炒饭订单激增7倍 [1] 商户营销策略创新 - 南京餐饮门店上线"苏超"主题套餐数量全省第一 无锡、扬州分列第二、第三 [1] - 扬州"平山宴"推出88元限定套餐"我是扬州炒饭为苏超加油" 结合淮扬菜特色吸引食客 [2] - 江阴餐厅打包无锡酱排骨、常州大麻糕与本地美食组成套餐 赛场3公里内自助餐商户将通过美团直播发放球迷专属折扣 [2] 平台数字化赋能 - 美团运用LBS技术+团购预订+商家店播等工具连接消费者与商户 6月"苏超"主题套餐订单周环比增4倍 "看球餐厅"搜索量增近3倍 [2] - 美团推出"美妙江苏"活动覆盖超3.5万家餐饮门店 涵盖10余品类 通过LBS技术提供专属流量 用户搜索"苏超666"可直达活动页面 [3] - 平台投入百万元餐饮补贴发放看球美食券 结合商家让利实现"折上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