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息披露机制
icon
搜索文档
年报“难产”!能链智电收警示函,面临退市风险
金融界· 2025-06-20 18:06
公司合规与上市状态 - 能链智电因未按时提交2024年年度报告收到纳斯达克不合规通知 若11月11日前未恢复合规可能面临退市 [1] - 公司需在60个日历日内提交合规计划 若获批准可延长至2025年11月11日恢复合规 [1] - 公司承诺尽快解决问题并提交年报 但未公开解释延迟原因 [1] 财务表现 - 2024年第三季度营收4440万元人民币(620万美元) 首次实现季度经营侧盈利2060万元(290万美元) [3] - 毛利率从2023年同期的38%跃升至57% 创历史新高 毛利润2515万元 [3] - 2024年前三季度总营收1.557亿元(2219万美元) 净亏损3.715亿元(5294万美元) 同比亏损收窄 [4][5] - 2021-2023年连续三年亏损 分别亏损2.60亿元、56.37亿元和13.07亿元 [5] 业务与竞争环境 - 业务覆盖充电服务、能源解决方案和新领域 充电服务收入2024年前三季度1.351亿元(1925万美元) 同比增长65% [4] - 面临激烈竞争 2023年三大充电站运营商终止合作导致大量充电站断开连接 [5] - 布局自动驾驶和自动充电等新兴领域 但需应对技术发展和竞争格局变化 [4][5] 公司治理与股东动态 - 原定2025年1月股东大会被取消 董事会称符合股东最佳利益 [6] - 董事长戴震2024年5月转让两家关联公司股权 不再担任实际控制人 [6] - 关联公司车主邦出现5起股权冻结 戴震946.42万元股权被冻结3年 [6] 市场反应 - 截至6月18日收盘股价1.06美元/股 市值715.80万美元 [1] - 财报延迟引发市场对经营状况疑虑 暴露信息披露机制短板 [1]
“理财刺客”横行,30万亿财富保卫战亟待制度补丁
第一财经· 2025-06-19 14:52
行业现状 - 银行理财产品宣传收益与实际收益严重不符,部分产品宣传年化收益率高达4%,实际收益率不足一半[1] - 部分银行理财子公司通过标高收益率、"壳产品"循环发行等手段诱导投资者,初期推高收益率至3%~4%,吸引资金后迅速回落[1] - 理财产品收益率展示存在"多轨并行"乱象,如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2.59%与近一月年化1.95%差异显著,新发产品收益率从11%骤降至-1.03%[2] 问题根源 - 信息披露机制缺乏统一标准,业绩比较基准、成立以来年化等指标未规范协调[3] - 理财产品备案制催生"重发行轻管理"生态,2024年新发产品超3万只,为公募基金发行量的26倍[3] - 部分机构违背资管新规精神,通过新发产品变相实现"承诺收益",损害净值化转型与市场公平[3] 监管动态 - 2024年8月金融监管部门通报理财子公司"年化收益率展示虚高"问题,12月要求不得违规操作及夸大宣传[4] - 《银行保险机构资产管理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征求意见,拟规范产品生命周期信息披露[4] 改革建议 - 引入动态收益披露基准,强制展示近3个月滚动年化收益率等指标[5] - 重构业绩比较基准体系,以市场指数(如债券指数)替代易操纵的数值或区间基准[6] - 强化异常波动监控,识别"收益腾挪"等违规操作,控制发行数量与频率抑制恶性竞争[6]